㈠ 在塑料模具设计时如何设计分流道
两板试的?一言难尽啊,说说重点吧:
1、分流道一般比主流道直径小1-2MM,根据经验设计
2、设计的位置要看产品的要求,那里是外观,那里容易缩水
3、设计分流道的时候要注意做冷料穴
4、且注意流道不要做的太长
5、注意分流道的平衡,不同的穴数,要设计不同方式的分流道
㈡ 塑料模具设计原理(5)
塑料模具设计原理
(1)分流道的截面形式:
a、 图形断面:比表面积小(流道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热损失小,但加工制造难,直径 5~10mm
b、 梯形:加工较方便,其中h/D = 2/3 ~ 4/5 边斜度 5~15°
c、 u形:加工方便,h/R=5/4
d、 半圆形:h/R=0.9
(2) 分流道的断面尺寸要视塑件的大小,品种注射速度及分流道的长度而定。
一般分流道直经在5~6mm以下时,对流动性影响较大,当直经大于8mm 时,对流动性影响较小。
(3) 多腔模中,分流道的排布:
a、 平衡式和非平衡式:
平衡式:分流道的形状尺寸一致。
非平衡式:a、靠近主流道浇口尺盯州寸设计得大于远离主流道的浇口尺寸。
b、分流道不能太细长,太细长,温度,压加体大会使离主流道较远的型腔难以充满。
c、一般需要多次修复,调理达到平衡。
d、即使达到料流和填充平衡,但材料时间不相同,制品出来的尺寸和性能有差别,对要求高的'制品不宜采用。
e、非平衡式分布,分流道长度短 。
f、如果分流道较长,可将分流道的尺寸头沿熔体前进方向稍征长作冷料穴,使冷料不致于进入型腔。
g、分流道和型腔布置时,要使用塑件投影面积总重心与注塑机锁模力的作用线重合。
型腔分型面及浇注系统(二)
〈四〉 浇口的类型和设计
浇口指流道末端与型腔之间的细小通道。
〈1〉 作用:
a、使熔体快速进入型腔,按顺序填充。
b、冷却材料作用
〈2〉 浇口参数:
a、形状一般为圆形或矩形。
b、面积与分流道比为0.03~0.09。
c、长度一般:0.5~2.0mm。
〈3〉 小浇口的优点:
a、改变塑料非牛顿流体的表观粘度,增剪切速率。
b、小浇口改变流体流速,产生热量,温度升高。
c、易冻结,防止型腔内熔体的倒流。
d、便于塑件与浇注系统的分高。
<五>浇口的常见形式:
1、针点式浇口
① 结构形式
② 圆蚂悉弧尺的作用:增大浇口入料口处截面积,截小熔体的冷却速度,有利于补料。
③ 多腔模中用(C)形式的针点式浇口。
④ 当塑件较大时,用多点进料。
⑤ 当熔体流径浇口时,受剪切速率的影响,造成分子的高度定向,增加局部应力,开裂,可将浇口对面壁厚增加并呈圆弧过渡。
⑥ 模具采用三板式(双分模面)
2, 潜伏式浇口
又名隧道式浇口
进料部位选在制品较隐蔽的地方,以免影响制品的外观,顶出时,流道与塑件自动分开,故需大的顶出力, 以对于过分强韧的塑料,不适合于潜伏式浇口。
3. 侧浇口
又称边像浇口。
一般开于分型面上,从塑料边像进料,形状长短形或接近短形。
4. 直接式浇口
又称中心浇口或称主流道型浇口。
特点:
①尺寸较大,冷凝时间较长。
② 压力直接作用于制件上,易产生残余应力。
③ 浇口凝料的除去较困难。
④ 流动的阻力小,进料的速度快,用于大型长流程式的单腔制品,可以较好地补缩。
5. 圆隙形浇口
用于圆向形或中间带有孔的塑件。
<六>冷料凯物蔽穴与拉料杆的设计
1、 带Z型头拉料杆的冷料穴
2、 带球形头拉料杆的冷料穴
3、 无拉料杆的冷料穴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一)
一、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 型腔结构形式
a. 整体式结构,适用于形状简单加工容易的型腔。
b. 整体嵌入式,可节约模具材料,降低成本。
c. 局部苒镶式,用于局部加工较难时的情况。
d. 四壁合拼式,用于尺寸较大,易热处理变形的模具。
2. 型芯的结构形式
a. 整体式,形状简单时,型芯与模板做成一体。
b. 组合式,从节约材料出发,即利用轴盾和底板连接
c. 小型芯单独性加工后再嵌入模板中。
d. 非圆形小型芯,把安装部分做成圆形,易于加工,而成形部分做成异形,用轴盾连接。
e. 复杂型芯的组合方式。
二、 成型零件的作尺寸计算
1. 工作尺寸指成型零件上直接用来成型塑件的尺寸。
①型芯型腔的径向尺寸 ②型芯的高度尺寸 ③型腔的深度尺寸 ④中心距尺寸
2. 影响塑件尺寸的因素:
a. 成型零件本身制造公差
b. 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c. 收缩率的波动
3. 具体的尺寸计算:
〈1〉径向尺寸计算
a.型腔 L型腔:
H型腔:
b.型芯 L型芯=
H型芯=
c.中心腔 :
其中:①制件的尺寸标注形式一定要转化成上图的形式
②
③以上计算是按平均收缩率计算公式进料的
④对于精度要求达到6级以上的制品,模具尺寸计算结果需保留两位小数,6级精度以下,只保留一位即可。
三、成型零部件的刚度,强度较核:
① 当型腔全被充满的瞬间,内压力达极大值。
② 大尺寸型腔,刚度不足是主要问题,以刚度较核为主。
③ 小尺寸型腔以强度不足为主要矛盾,以强度较核为主。
④ 凹模强度较核公式。
四、其它辅助构件
指起安装,导向,装配,冷却,加热及机构动作等作用的零件
〈一〉导向零件
作用:定位,导向及承受测压的作用 。
㈢ 在注塑模具中,这热流道和冷流道是什么意思啊
热流道模具中流道有加热装置,所以流道在整个注塑周期中都是呈熔融状态,节约了原材料(没有流道这部分塑料)
冷流道是注塑成型后流道随产品一起冷却,该流道是不可用的,成了废料。
点浇口的设计可以是热流道也可以是冷流道,但一般来说热流道都是点浇口。
㈣ 对于所有塑胶模具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完整的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吗
对于注塑模具在设计时浇注系统是必须的。因为注塑加工时浇注系统是塑料熔体进入注塑模具的通道,没有这个通道无法完成注塑成型。所以凡是注塑模具都必须有浇注系统。我们在教学中讲模具的7个组成部分: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合模导向机构、推出机构(顶出机构)、排气结构、侧抽芯机构、加热或冷却系统,这七个部分是基本的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当然最简单的模具可以没有侧抽芯机构)。至于浇注系统的组成一般而言就是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组成。普通浇注系统有十种常见形式(侧浇口也称边缘浇口、扇形浇口、平缝式浇口、圆环式浇口、轮辐式浇口、针点浇口、潜伏式浇口,爪浇口、护耳式浇口、直通式浇口),详细可见《塑料成型模具》(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申开智主编。大学教材)最简单的直通式浇口没有分流道,只适用于单型腔模具。其他浇口形式都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组成。当然是针对所有的注塑模具。
㈤ 模具(塑胶)的热流道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注塑模具是在成型中赋予塑料以形状和尺寸的部件。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成型零件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型芯、成型杆以及排气口等。典型塑模结构如图所示。
主流道
它是模具中连接注射机射嘴至分流道或型腔的一段通道。主流道顶部呈凹形以便与喷嘴衔接。主流道进口直径应略大于喷嘴直径(O.8mm)以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进口直径根据制品大小而定,一般为4―8mm。主流道直径应向内扩大呈3°到5°的角度,以便流道赘物的脱模。
它是设在主流道末端的一个空穴,用以捕集射嘴端部两次注射之间所产生的冷料,从而防止分流道或浇口的堵塞。如果冷料一旦混入型腔,则所制制品中就容易产生内应力。冷料穴的直径约8一lOmm,深度为6mm。为了便于脱模,其底部常由脱模杆承担。脱模杆的顶部宜设计成曲折钩形或设下陷沟槽,以便脱模时能顺利拉出主流道赘物。
分流道cnDTn
J't
它是多槽模中连接主流道和各个型腔的通道。为使熔料以等速度充满各型腔,分流道在塑模上的排列应成对称和等距离分布。分流道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制品脱模和模具制造的难易都有影响。如果按相等料量的流动来说,则以圆形截面的流道阻力最小。但因圆柱形流道的比表面小,对分流道赘物的冷却不利,而且这种分流道必须开设在两半模上,既费工又易对准。因此,经常采用的是梯形或半圆形截面的分流道,且开设在带有脱模杆的一半模具上。流道表面必须抛光以减少流动阻力提供较快的充模速度。流道的尺寸决定于塑料品种,制品的尺寸和厚度。对大多数热塑性塑料来说,分流道截面宽度均不超过8m,特大的可达10一12m,特小的2-3m。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截面积,以免增加分流道赘物和延长冷却时间。
浇口
2E9v(QL-@Jd它是接通主流道(或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通道的截面积可以与主流道(或分流道)相等,但通常都是缩小的。所以它是整个流道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浇口的形状和尺寸对制品质量影响很大。浇口的作用是:A、控制料流速度:B、在注射中可因存于这部分的熔料早凝而防止倒流:C、使通过的熔料受到较强的剪切而升高温度,从而降低表观粘度以提高流动性:D、便于制品与流道系统分离。浇口形状、尺寸和位置的设计取决于塑料的性质、制品的大小和结构。一般浇口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截面积宜小而长度宜短,这不仅基于上述作用,还因为小浇口变大较容易,而大浇口缩小则很困难。浇口位置一般应选在制品最厚而又不影响外观的地方。浇口尺寸的设计应考虑到塑料熔体的性质。
它是模具中成型塑料制品的空间。用作构成型腔的组件统称为成型零件。各个成型零件常有专用名称。构成制品外形的成型零件称为凹模(又称阴模),构成制品内部形状(如孔、槽等)的称为型芯或凸模(又称阳模)。设计成型零件时首先要根据塑料的性能、制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型腔的总体结构。其次是根据确定的结构选择分型面、浇口和排气孔的位置以及脱模方式。最后则按控制品尺寸进行各零件的设计及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塑料熔体进入型腔时具有很高的压力,故成型零件要进行合理地选材及强度和刚度的校核。为保证塑料制品表面的光洁美观和容易脱模,凡与塑料接触的表面,其粗糙度Ra>0.32um,而且要耐腐蚀。成型零件一般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硬度,并选用耐腐蚀的钢材制造。
排气口-Pn B
它是在模具中开设的一种槽形出气口,用以排出原有的及熔料带入的气体。熔料注入型腔时,原存于型腔内的空气以及由熔体带入的气体必须在料流的尽头通过排气口向模外排出,否则将会使制品带有气孔、熔接不良、充模不满,甚至积存空气因受压缩产生高温而将制品烧伤。一般情况下,排气孔既可设在型腔内熔料流动的尽头,也可设在塑模的分型面上。后者是在凹模一侧开设深0.03-0.2mm,宽1.5-6mm的浅槽。注射中,排气孔不会有很多熔料渗出,因为熔料会在该处冷却固化将通道堵死。排气口的开设位置切勿对着操作人员,以防熔料意外喷出伤人。此外,亦可利用顶出杆与顶出孔的配合间隙,顶块和脱模板与型芯的配合间隙等来排气。
T结构零件T@Qk/gK1ge
它是指构成模具结构的各种零件,包括:导向、脱模、抽芯以及分型的各种零件。如前后夹板、前后扣模板、承压板、承压柱、导向柱、脱模板、脱模杆及回程杆等。加热或冷却装置 这是使熔料在模具内固化定型的装置,对热塑性塑料,一般是阴阳模内冷却介质的通道,借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来达到冷却目的。通入的冷却介质随塑料种类和制品结构等而异,有冷水、热水、热油和蒸汽等。关键是高效率的均匀冷却,冷却不均匀会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尺寸。应根据熔料的热性能(包括结晶),制品的形状和模具结构,考虑冷却通道的排布和冷却介质的选择。
㈥ 塑料模具分流道一般用什么形状的
塑料注塑模具分流道一般采用U型或梯形截面形状,这种截面的分流道比表面积较小(保温)且容易加工。
㈦ 冷料穴和分流道的作用是什么
1.冷料穴的作用是贮存因两次注射间隔而产生的冷料头以及熔体流动的前锋冷碰圆搏料,以防止熔体冷料进入型腔。冷料穴一般设在主流道的末端,当分流道较长时,在分流道的末端有时也开设冷料穴。
2.分流道的作用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在多型腔的模具中分流道必不可少,而在单型腔的模具中,有时则可省去分流道。在分流道的设计时应考虑尽量减小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和尽可能避免体温度的降低,同时还要考虑减小流道的容积。
㈧ 塑胶模中流道和水口有什么区别。合模后流道和流道没有间隙胶怎么走到产品位的。
--!水口是流道一部分,即主流道。还有分流道,塑胶从注塑机喷口高压进入主流道,再经分流道进入腔体。你连局尘早基本的结构都不知道,不要乱说间隙什么的。自桐雀己回去看看最基本的结构就知道兄肢了
㈨ 流道是什么意思啊
流道是指液压系统中流体在元件内流动的通路。
流道就是固定高达模型零件的东西,大多数拼完高达模型的模友都会将其当做垃圾处理掉,认为它只是固定零件用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手艺好的模友对其进行了回收改造,改造成了高达模型。
普通的流道系统(RunnerSystem)
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经信道租滑。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PrimaryRunner)、分流道(Sub-Runner)以及浇口(Gate)。下面说明了典型的流道系统组成。
主流道:也称作主浇道、注道(Sprue)或竖浇道,是指自射出机射嘴与模具主流道衬套接触的部分起算,至分流道为止的流道。此部分是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后最先流经的部分。
分流道:也称作分浇道或次浇道,随模具设计可再区分为第一分流道(FirstRunner)以及第二分流道(SecondaryRunner)。分流道是主流道及浇口间的过渡区域,能使熔融塑料的流向获得平缓转肢梁换;对于多模穴模具同时具有均匀分配塑料到各模穴的功弊饥腊能。
㈩ 冷料穴和分流道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冷料穴的作用是容纳浇注系统流道中料流的前锋冷料,以免这些冷料注入型腔,既影响熔体充填的速度,又影响成型塑件的质量。主流道末端的冷料穴除了上述作用外,还便于在该处设置主流道拉料杆,注射结束模具分型时。在拉料杆的作用下,主流凝料从定模浇口套被拉出,最后推出机构开始工作,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一起推出模外。需要指出的是,点浇口形式浇注系统的三板式模具在主流道末端是不允许设置拉料杆的,否则定模部分不能分型,模具将无法工作。
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在多型腔的模具中分流道必不可少,而在单型腔的模具中,有时则可省去分流道。在分流道的设计时应考虑尽量减小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和尽可能避免体温度的降低,同时还要考虑减小流道的容积。
在多型腔模具中,塑料熔体必须通过设在模具分型面上的分流道注入各型腔。适用于主流道的基本规律同样也适用于分流道的横断面。还有一个附加的因素必须考虑,分流道横断面也是其长度的函数,因为可以假设分流道中压力损失的增大至少是与分流道长度成正比的。
而多半情况压力损失将更大,因为其横断面由于沿流道壁塑料熔体的固化而减小,而且离主流道距离越远,压力损失则更大。另外主流道和分流道系统意味着损耗原料和白费了注射成型机的塑化量,所以分流道应尽可能设计得短,横断面应尽可能最小。分流道的长度是由模具的型腔数和各型腔的几何排列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