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如何教你塑料模具划线

如何教你塑料模具划线

发布时间:2023-05-30 02:08:26

① 求模具钳工划线怎么去看图纸,我每次拿到图纸我都不知道从哪下手,!

先把要划线的零件按照图纸的方向摆正,然后再查看需要你划线零件的主要尺寸在哪个面上,看看其主要尺寸是划孔的位置,还是划工件的外形尺寸。看看划线的基准是零件的对称尺寸,还是基准是从基准面算起的。先划主要尺寸,确定了主要尺寸,然后再划其它的尺寸。先划主视图的线,然后再划其它面的线,划完以后再对照图纸检查一遍,然后再让师傅检查一下。

② 求教塑料模具零件加工中找平面度法和垂直度法,

模具零件找平面度,可以在精密划线平板上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如果工件比较小的话,可以移动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工件比较大,则可以移动百分表进行测量。同样在划线平板上,测量垂直度要把工件夹在精密划线平口钳上进行测量,先测量一个侧面的平行度,然后再把平口钳转90°,再测量另一个侧面的平行度即可。也可以把要测量的工件固定在铣床上进行测量,机床的精度能够保证测量的精度要求。

③ 塑胶模具行位做法与技巧

模具设计步骤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⑴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⑵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⑶生产产量。 ⑷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⑴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⑵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三、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四、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五、具体结构方案:
⑴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⑵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①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 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 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②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③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④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⑤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⑥根据模具材料、强度计算或者经验数据,确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
⑦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⑧考虑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模具的结构形式自然就解决了。这时,就应该着手绘制模具结构草图,为正式绘图作好准备。
⑨绘制模具图 要求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但是也要求结合本厂标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画法。 在画模具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序图,并要符合制件图和工艺资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上标写注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进行其他机械加工,那么工序图就与制件图完全相同。 在工序图下面最好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总装图上。 A、绘制总装结构图 绘制总装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 模具总装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模具成型部分结构 ②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③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④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 ⑤标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强求,根据需要)及模具总体尺寸。 ⑥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⑦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 ⑧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B、模具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内容: ①对于模具某些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 ②对模具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的贴合面的贴合间隙应不大于0.05mm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由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对该尺寸的要求。 ③模具使用,装拆方法。 ④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保管等要求。 ⑤有关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 C、绘制全部零件图 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①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看懂、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要清晰。 ②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 ③表面粗糙度。把应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度标于图纸右上角,如标注"其余3.2。 "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 ④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 D、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自我校对的内容是: ①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塑件图纸的要求。 ②塑料制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塑料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图案设计有无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用是否正确。 ③成型设备方面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够不够,模具的安装、塑料制件的南芯、脱模有无问题,注射机的喷嘴与哓口套是否正确地接触。 ④模具结构方面 a.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会不会发生溢料,开模后是否能保证塑料制件留在有顶出装置的模具一边。 b.脱模方式是否正确,推广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推板会不会被型芯卡住,会不会造成擦伤成型零件。 c.模具温度调节方面。加热器的功率、数量;冷却介质的流动线路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d.处理塑料制件制侧凹的方法,脱侧凹的机构是否恰当,例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与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e.浇注、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 f.设计图纸 g.装配图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当,表示得是否清楚,有无遗漏 h.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称,制作数量、零件内制还是外购的,是标准件还是非标准件,零件配合处理精度、成型塑料制件高精度尺寸处的修正加工及余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标记、叙述清楚。⑤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数字应正确无误,不要使生产者换算。⑥检查全部零件图及总装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画法是否符合制图国标,有无遗漏尺寸。⑦校核加工性能:(所有零件的几何结构、视图画法、尺寸标'等是否有利于加工)⑧复算辅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专业校对原则上按设计者自我校对项目进行;但是要侧重于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描图时要先消化图形,按国标要求描绘,填写全部尺寸及技术要求。描后自校并且签字。把描好的底图交设计者校对签字,习惯做法是由工具制造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审查,会签、检查制造工艺性,然后才可送晒。⑨编写制造工艺卡片由工具制造单位技术人员编写制造工艺卡片,并且为加工制造做好准备。在模具零件的制造过程中要加强检验,把检验的重点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组装完成后,由检验员根据模具检验表进行检验,主要的是检验模具零件的性能情况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俚语模具的制造质量。 ⑶试模及修模 虽然是在选定成型材料、成型设备时,在预想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模具设计,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须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后,进行试模试验,看成型的制件质量如何。发现总是以后,进行排除错误性的修模。 塑件出现不良现象的种类居多,原因也很复杂,有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艺条件方面的原因,二者往往交只在一起。在修模前,应当根据塑件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后提出补救方法。因为成型条件容易改变,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变更成型条件,当变更成型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考虑修理模具。 修理模具更应慎重,没有十分把握不可轻举妄动。其原因是一旦变更了模具条件,就不能再作大的改造和恢复原状。
六、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模具经试验后,若暂不使用,则应该完全擦除脱模渣滓、灰尘、油污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关到保管场所保管。 把设计模具开始到模具加工成功,检验合格为止,在此期间所产生的技术资料,例如任务书、制件图、技术说明书、模具总装图、模具零件图、底图、模具设计说明书、检验记录表、试模修模记录等,按规定加以系统整理、装订、编号进行归档。这样做似乎很麻烦,但是对以后修理模具,设计新的模具都是很有用处的

④ 简述眼镜模具划线钻孔的方法

一般模具的划线方法是:先要找模板的俩个相互的垂直面,作为划线的基准。然后分别以这两个相互基准的面划线。然后在十字线的交点用样冲打定位眼,然后再用中心钻点孔,点至划出锥坑来,然后再用钻头钻孔。如果对孔的精度要求比较高,那么就要先钻小一点的底孔,然后再换大一些的钻头扩孔到尺寸。如果需要的话,还要给孔留下铰孔的余量,最后铰孔到尺寸。这样,孔的精度及位置精度就都能够得到保证。

⑤ 模具装配图的画法

模具装配图的画法

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包括位置关系和配合关系。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要求为:

首先,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

其次,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在模具装配图中,除了要有足够的说明模具结构的投影图、必要的剖视图、断面图、技术要求、标题栏和填写各个零件的明细栏外,还应有其他特殊的表达要求。

模具装配图的绘制要求须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现总结如下:

⑴ 总装图的布图及比例。

① 应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和格式的有关规定(GB/T14689—2008)。

② 可按模具设计中习惯或特殊规定的制图方法作图。

③ 尽量以1:1的比例绘图,必要时按机械制图要求的比例缩放,但尺寸按实际尺寸标注。

④ 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如图1-72所示。

(a)冲压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 (b)塑料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

图1-72 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

⑵ 模具设计绘图顺序

① 主视图。绘制总装图时,应采用阶梯剖或旋转剖视,尽量使每一类模具零件都反映在主视图中。按先里后外、由上而下,即按产品零件图、凸模、凹模的顺序绘制,零件太多时允许只画出一半,无法全部画出时,可在左视图或俯视图中画出。

② 俯视图。将模具沿冲压或注射方向“打开”上(定)模,沿冲压或注射方向分别从上往下看“打开”的上(定)模或下(动)模,绘制俯视图。主、俯视图要一一对应画出。

③ 左、右视图。当主、俯视图表达不清楚装配关系时,或者塑料模具以卧式为工作位置时,左、右视图绘制按注射方向“打开”定模看动模部分的结构。

⑶ 模具装配图主视图的要求。

① 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作图。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一般与其他视图或外框线之间应保持50~60mm的空白。

② 主视图上应尽可能将模具的所有零件画出,可采用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或局部视图。若有局部无法表达清楚的,可以增加其他视图。

③ 在剖视图中剖切到圆凸模、导柱、顶件块、螺栓(螺钉)和销钉等实心旋转体零件时,其剖面不画剖面线;有时为了图面结构清晰,非旋转体的凸模也可不画剖面线。

④ 绘制的模具一般应处于闭合状态,如图1-75所示,或接近闭合状态,也可以一半处于闭合工作状态,另一半处于非闭合状态。

⑤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只画一条轮廓线;相邻两个零件的非接触面或非配合面(基本尺寸不同),不论间隙大小,都应画两条轮廓线,以表示存在间隙。相邻零件被剖切时,剖面线倾斜方向应相神雀反;几个相邻零件被剖切时,可用剖面线的间隔(密度)不同、倾斜方向或错开等方法加以区别。但在同一张图样上同一个零件在不同的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间隔应相同。

⑥ 冲模装配图上零件的部分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凹坑、凸台、滚花、刻线及其他细节可不画出。螺栓、螺母、销钉等因倒角而产生的线段允许省略。对于游高早相同零部件组,如螺栓、螺钉、销的联接,允许只画出一处或几处,其余则以点划线表示中心位置即可。

⑦ 模具装配图上零件断面厚度小于2 mm时,允许用涂黑代替剖面线,如模具中的垫圈、冲压钣金零件及毛坯等。

⑧ 装配图上弹簧的画法。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不必画出,可见部分轮廓只需画出弹簧丝断面中心或弹簧外径轮廓线,如图1-73(a)所示。弹簧直径在图形上小于或等于2mm的断面可以涂黑,也可用示意图画出,如图1-73(b)、(c)所示。

图1-73模具装配图中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弹簧也可以用简化画法,即双点划线表示外形轮廓,中间用交叉的双点划线表示,如图1-74所示。

念旅 ⑷ 模具装配图俯视图的要求

俯视图一般只绘制出下(动)模,对于对称结构的模具,也可上(定)、下(动)模各画一半,需要时再绘制一侧视图或其他视图。

绘制模具结构俯视图时,应画拿走上模部分后的结构形状,其重点是为了反映下模部分所安装的工作零件的情况。俯视图与边框、主视图、标题栏或明细栏之间也应保持50~60mm的空白。

图1-74弹簧的简化画法

⑸ 序号引出线的画法。

在画序号引出线前应先数出模具中零件的个数,然后再作统筹

任务1 冲裁级进模

图1-75 压簧片冲孔落料级进模装配图

安排。序号一般应与以主视图为中心依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为序依次编定,一般左边不标注序号,空出标注闭合高度及公差的位置。在图1-75所示的模具装配图中,在画序号引出线前,数出整副模具中有27个零件,因此设计者考虑上方布置9个序号,右方布置9个序号,下方布置9个序号。根据上述布置,然后用相等间距画出27个短横线,最后从模具内引画零件到短横线之间的序号引出线。

按照“数出零件数目→布置序号位置→画短横线→画序号引出线”的作图步骤,可使所有序号引出线布置整齐、间距相等,避免了初学者画序号引出线常出现的“重叠交叉”现象。

当然如果在俯视图上也要引出序号时(图1-75),也可以按顺时针再顺序画出引出线并进行序号标注。其注写规定如下:

① 序号的字号应比图上尺寸数字大一号或大两号。一般从被注零件的轮廓内用细实线画出指引线,在零件一端画圆点,另一端画水平细实线。

② 直接将序号写在水平细实线上。

③ 画指引线不要相互交叉,不要与剖面线平行。

⑹ 剖面的选择 。如图1-75所示,模具的上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反映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的形状、各模板之间的装配关系(即螺钉、销钉的安装情况),模柄与上模座间的安装关系及由打杆、打板、顶杆和推块等组成的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等。上述需重点突出的地方应尽可能地采用全剖或半剖,而除此之外的一些装配关系则可不剖而用虚线画出或省去不画,在其他视图上(如俯视图)另作表达即可。

模具下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反映凸凹模的安装关系、凸凹模的洞口形状、各模板间的安装关系(即螺钉、销钉如何安装)、漏料孔的形状等,这些地方应尽可能考虑全剖,其他一些非重点之处则尽量简化。

图1-75中上模部分全剖了凸模的固定、凹模的洞口形状、模柄与上模座的联接及螺钉、销钉的安装情况(并在左面布置销钉与紧固螺钉、右面布置卸料螺钉及弹簧),对于始用挡料销的'装配情况采用虚线及局部剖视图的表达方式。

⑺ 螺钉、销钉的画法。画螺钉、销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螺钉各部分尺寸必须画正确。螺钉的近似画法是:如螺纹部分直径为D,则螺钉头部直径画成1.5D,内六角螺钉的头部沉头深度应为D+1~3mm;销钉与螺钉都使用时,销钉直径应选用与螺钉直径相同或小一号(即如选用M8的螺钉,销钉则应选Ф8mm或Ф6mm)。

② 画螺钉联接时应注意不要漏线条。以图1-75中螺钉3为例,螺钉只与尾部的凸模固定板10螺纹联接,而螺钉经过垫板9及上模座1均应为过孔。

③ 画销钉联接时也要注意不要漏线条。以图1-75中的销钉4为例,在销钉经过的通孔凸模固定板10与上模座1需用销钉进行定位,而垫板9则无需用销钉4来定位,所以应为过孔。

⑻ 工件图的画法。

① 工件图是经冲压或模塑成形后得到的冲压件或塑料件图形,如图1-75所示,一般画在总装图的右上角,并说明材料的名称、厚度及必要的尺寸;对于不能在一道工序内完成的产品,装配图上应将该道工序图画出,并且还要标注与本道工序有关的尺寸。

② 工件图的比例一般与模具图上的比例一致,特殊情况下可以缩小或放大。工件图的方向应与冲压方向或模塑成形方向一致(即与工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一致),若特殊情况下不一致时,必须用箭头注明冲压件或模塑成形方向。

⑼ 冲压模具装配图中的排样图。

① 利用带料、条料时,应画出排样图,一般画在总装图右上角的工件图下面或俯视图与明细栏之间。

② 排样图应包括排样方式、零件的冲裁过程、定距方式(用侧刃定距时侧刃的形状、位置)、材料利用率、步距、搭边、料宽及公差,对弯曲、卷边工序的零件要考虑材料纤维方向。通常从排样图的剖切线上可以看出是单工序模还是复合模或级进模。

③ 排样图上的送料方向与模具结构图上的送料方向必须一致,以使其他读图人员一目了然。如图1-75所示。

⑽ 模具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在总装图中,要简要注明对该模具的要求、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所用设备型号、模具闭合高度以及模具打印标记、装配要求等,冲裁模还要注明模具间隙。有时在左上角标注图样代号是企业结合产品的型号而编制的,便于图样的使用管理。

⑾ 模具总装图上应标注的尺寸

有模具闭合高度、外形尺寸、特征尺寸(与成形设备配合的定位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在成形设备上的螺钉孔中心距)、极限尺寸(活动零件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⑿ 标题栏和明细栏。

① 标题栏和明细栏在总装图右下角,若图纸幅面不够,可以另立一页。标题栏和明细栏的格式如图1-75中右下角所示。

② 明细栏至少应有序号、图号、零件名称、代号、数量、材料和备注等。

③ 在填写零件名称一栏时,应使名称的首尾两字对齐,中间的字则均匀插入,也可以左对齐。

④ 在填写图号一栏时,应给出所有零件图的图号。数字序号一般应与序号一样以主视图画面为中心依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为序依次编定。由于模具装配图一般算作图号00,因此明细栏中的零件图号应从01开始计数。没有零件图的零件则没有图号。

⑤ 备注一栏主要为标准件的规格、热处理、外购或外加工等说明。一般不另注其他内容。

⑥ 标题栏主要填写的内容有模具名称、作图比例及签名等内容。其余内容可不填。

模具装配图绘制完成后,要审核模具的闭合高度、漏料孔直径、模柄直径及高度、打杆高度、下模座外形尺寸等与压力机有关技术参数间的关系是否正确。本例经审核后确认满足J23—16F压力机的参数要求。

;

⑥ 怎么学好塑胶模具设计,我是新手,请高手指点下

主要是跟着有经验的人,理蠢亩论加实践,弊档源最有租态效的方法就是向最有结果的人请教。最主要的还是坚持 ,有恒心者事竟成。

⑦ 塑胶模具制作有哪些工序

塑胶模具制作的工序如下:

1、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内,并在腔内冷却定型。

2、上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制品从模腔顶出离开模具。

3、模具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据了解,作为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塑胶模具由几组零件部分构成,这个组合内有成型模腔。在工业生产中,塑胶模具可以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

(7)如何教你塑料模具划线扩展阅读

塑胶模具制作的影响因素

1、分型面

模具闭合时凹模与凸模相互配合而成。

2、结构件

分别为复杂模具的滑块、斜顶、直顶块等。

3、模具精度

包括避卡、精定位、导柱、定位销等。

4、浇注系统

处于注塑机喷嘴至型腔之间,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构成。

5、其他

塑料收缩率以及影响制品尺寸精度的各项因素,如模具制造和装配误差、模具磨损等。此外,设计压塑模和注塑模时,还应考虑成型机的工艺和结构参数的匹配。

⑧ 模具斜导柱怎么划线

模具斜导柱怎么划线??
如果用手工划线的放要万能角度尺,划线尺,万能角度尺调到你须要的角度,把模具的角度调整到角度尺的角度,就用划线尺划出所须要打斜导柱孔的位子,和钻孔时要校对钻头的线条。

阅读全文

与如何教你塑料模具划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碳钢退火为什么设置在620 浏览:743
钢钢铁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544
为什么精车钢材内球粘刀 浏览:428
采暖用无缝钢管是什么管 浏览:845
ysl方管13和50 浏览:704
高达无缝用什么补土 浏览:139
深圳旭东钢构技术怎么样 浏览:918
五寸圆形模具直径多少 浏览:535
游戏币开一个模具多少钱 浏览:357
钢铁男人什么意思 浏览:619
配方是四寸模具是六寸怎么换算啊 浏览:575
什么叫无缝山羊绒毛衣 浏览:274
怎么看自己能不能跳钢管舞 浏览:168
2021年5月31日螺纹钢价格多少 浏览:425
打火机能焊接什么工具 浏览:6
亚索什么皮肤无缝e 浏览:63
铝合金模具多少钱一套 浏览:444
小批生产适合什么模具 浏览:112
引脚焊接为什么不上锡 浏览:481
读模具怎么样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