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斜顶的模具一般顶出机构
一﹐推块顶出机构
平板状带凸缘的塑件﹐如用推板顶出会粘附模具时﹐则应使用推块顶出机构。因推块是形腔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它的复位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依靠塑料压力﹐一种是采用复位杆。
二.利用成型零件顶出机构
有些塑件由于结构形状和所用塑料关系﹐不宜采用顶杆﹐顶管﹐推板﹐推块等顶出机构﹐此时可采用成型镶件或凹模带出塑件。前面讲的推块出属于成型镶块顶出机构。
三.多组件综合顶出机构
它是指将前面所讲的几种顶出机构综合起来实现顶出的目的。常用的有顶杆加顶板﹐顶管加顶板
四.气压脱出机构
使用气压脱模要设置压缩空气通路和气门﹐加工较简单﹐适用于轻的﹐薄的软性塑料脱模。
五.斜滑块脱出机构
当塑件上具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内外侧孔或侧凹等阻碍塑件直接脱模时﹐必须采用斜滑块脱模机构。即将成型侧孔或侧凹的零件做成活动的型芯。在塑件脱模时先将活动型芯抽出﹐再从模中顶出塑件﹐完成活动型芯抽出和复位的机构叫做抽芯机构。
斜滑块抽芯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1. 抽芯方向与开模方向垂直
2. 抽芯方向与定模偏一定的角度
3. 抽芯方向与动模偏一定的角度
斜滑块抽芯机构零件设计
1. 斜导柱(斜销)的设计
1. 1斜导柱长度和所需最小开模行程计算
1. 2斜导柱所受的弯曲力计算
1. 3 斜导柱截面尺寸设计
1. 4 斜导柱的斜角设计
1. 5斜导柱的安装固定形式及表面要求
2. 滑块的设计
2.1型芯与滑块的连接形式
2.2滑块的导滑形式
2.3 滑块的定位装置设计
3. 压紧楔块的设计
3.1 压楔块的形式
3.2 压楔块的楔角
抽芯时的干涉现象及先复位机构设计
常用的先复位机构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楔形滑块先复位机构
2. 摆杆先复位机构
3. 杠杆先复位机构
4. 偏转杆先复位机构
5. 连杆先复位机构
6. 弹簧先复位机构
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
1. 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的形式
2. 斜导柱在动模,滑块在定模的形式
3. 斜导柱与滑块同在定模的结构
4. 斜导柱同在动模的结构
定距分型拉紧机构
1弹簧螺钉式 2 摆钩式
3滑板式 4 导柱式
六.弯销分型与抽芯机构
其原理和斜导柱抽芯机构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结构上以矩形断面的弯销代替了斜导柱.它的优点是斜角可以做大一些.
七. 斜导槽分型与抽芯机构 斜梢设计及注意事项:
1.斜梢设计时在退模方向应尽量取较短方向。
2.斜梢在计算其开模角度时仅量取大, 角度以不超过10°为原则. 另需考虑斜梢开模后退行程中可能会带动成品偏移, 所以L应取成品的4/5H, 部份模具4/5A, A°可能会超过10°以上, 则取10°再将顶针凸出公模面0.5-1mm, 作为定位作用。
3.斜梢顶部一般约需比公模略低0.05mm。
4.斜梢上若有凸起(靠破洞)时应增加脱模角, 角度以3°以上为佳, 最多可作至6°。
5.大斜梢设计时应考虑顶出挠度问题, 所以底座最好作在KO孔正上方。
6.大型斜斜梢在设计时应防前倾及顶出时左右顶出不均时可能出现的摆动力量. 所以最好设置 T型槽及鴳尾槽.
7.有斜梢时, 最好加装EGP, 防止斜梢移动时侧向分力影响顶出顺畅.
8.当斜梢头部有靠插破时,回位销下加装弹簧以保护斜梢靠插破面。
9.斜梢设计时,注意成品公模侧定位,防止斜梢运动时带动成品。
B. 刚性顶出机构工作原理
注塑模的顶出机构又叫脱模机构。在注塑成型的每一个循环中,塑件答州没必须从模具型腔中取出,而完成这个取出塑件动作的机构即为顶出机清纳构(1)顶出机构的作用顶出机构的主迹粗要作用有三:1)在开模时,保证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不变形地从模具中顺利脱出。2)在把塑件和凝料等从模具中取出后,合模时,确保顶出机构正确地复位。3)有的模具设有抽芯机构,这时顶出机构可作为抽芯机构的动力源。(2)顶出机构的设计原则顶出机构的种类虽多,但设计原则却是基本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正确分析塑件对型腔的粘附力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
C. 模具设计时如何避免先行复位机构
模具先复位机构设计为了保证当模具闭合时,顶出系统能回到初始位置,以便开始下一个循环,必须设置先复位装置,一般模具通常情况下采用弹簧复位。模具中的先复位机构是用于脱模推杆与侧型芯有干涉,可能发生碰撞时使用的装置或机构用来使脱模机构先行复位,避免碰撞,常见的有弹簧先复位机构、棘爪先复位机构等。强制回位的最常见的有塑料模具和压铸模具里的反顶杆,也叫复位杆;还有斜导柱、滑块。
按国家职业定义,模具设计是指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塑料模具设计时,为各种脱模机构设置的回程机构,有何差异?
先要看有几种脱模机构了:
最常见的就是顶针(顶板以及顶管)顶出机构,多使用回程杆(复位杆),弹簧强制回味以及两者同时使用;
液压顶出机构,顶出回位都靠的是外置油缸提供动力,通常对称设置两个油缸;
气动顶出机构,顶出靠的是压缩空气,通常不需要回位(但单独使用气动顶出的很少)
D. 典型注射模具有哪八大系统
注射模一般由八大功能结构组成:
(1)成型零部件
(2)合模导向机构
(3)浇注系统
(4)顶出脱模机构
(5)侧向分型与侧向抽芯机构
(6)排气结构
(7)温度调节系统
(8)支承零部件
成型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主要决定制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如型芯决定制品的内形困并,而型腔决定制品的外形。
合模导向机构:主要用来保证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或模具中其他零部件之间的准确对合,以保证制品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并避免模具中各种零部件发生碰撞和干涉。
浇注系统:是将注射机注射出的塑料熔体引向闭合模膛的通道,对熔体充模时的流动特性以及注射成型质量等具有重要影响。
顶出脱模机构:是将塑料制品脱出模膛的装置。
侧向分型与侧向抽芯机构:当塑料制品带有侧凹或侧孔时,在开模顶出制品之,必须先把成型侧凹或侧孔的瓣合模块或侧向型芯从制品中脱出,侧向分型或侧向抽芯机构就是困燃为了实现这类功能而设置的一套侧向运动装置。
排气结构:为了在塑料熔体充模过程中排除模膛中的空气和塑料本身挥发出的各种气体,以避免它们造成成型缺汪尺迹陷。
温度调节系统:为了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以保证塑料熔体的充模和制品的固化定型。
支承零部件:在注射模中主要用来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等上述七种功能结构,将支承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可以构成模具的基本骨架。
E. 什么是塑料模具的顶出系统
有一部分塑件成型之后,由于形状的原因不能自动脱落,而留在型腔里.这就需要有一套装置将塑件顶出型腔, 以方便取走塑件.
这套装置就叫顶出装置.
F. 模具中什么叫顶出扳
推板顶出是模具设计中一种常见的顶出机构,适用于深腔、薄壁塑件如壳体、筒形件等复杂塑件,不会产生有顶出痕迹的胶件,或多腔的小壳体。
G. 模具顶出先复位有什么作用
要看你的产品是不是需要顶出后停留,如不就先复位,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在你取完产品后就不用在进行顶退这个动作了
H. 模具的一次顶出结构有哪些形式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1.顶针
有圆顶针,扁顶针。最常用和最普通的场合。
2.司筒
长的螺丝柱或定位柱
3.推块
大件和要求顶出力较大的工件
4.推板
薄壁件
5.斜顶
卡扣,卡槽成倒扣装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