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响模具成本因素的演讲稿
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影响模具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响模具成本的主要因素,无非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模具材料费用,内部因素是制造费用。其费用之和也就构成模具的主要生产成本。
1.1 外部因素 模具材料费用,它不受企业本身所控制,而是根据市场价格来变化的。在2004和2005两年中,由于原材料价格增速较快,那么在模具成本估算上,就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此种情况,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①批量采购模具材料以备材料涨价之用,以稳定自己的客户;②面对材料日复一日的上涨,只能是水涨船高,可以提高模具成本价格,将合理的材料上涨成本添加到模具成本价格中;③采用阶段稳定价格战略,根据材料涨势预期涨幅值,那么在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模具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如何减少外部因素对模具成本的影响,使之保持相对稳定,虽然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提高模具材料的使用率,如设计模具时,排样可以采取多排,混合排,模具定位装置力求准确,批量大的冲压件可以定制专用宽窄的材料等措施。增强节约意识,提高材料热处理水平,同时提高模具寿命,解决好生产数量与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之矛盾。只有这样随着模蔽顷具材料使用率的提高,相对抵消了一部分模具材料的涨幅,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虽然,外部因素是不确定因素,但毕竟原材料涨幅的空间是有限的,那么模具材料费用涨幅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其伍岩成本就可控。下面根据近几年材料走势用图1表示。
图示说明:1995年到2000年材料费用基本上是稳定的,2001年到2005年上升趋势较快,说明国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对原材料需求加大,其涨价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不难看出,材料费用,是模具成本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模具材料费用测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成本的高低。
1.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也是影响模具成本的重要环节,如加工制造费用,通常被称为工费,它与企业内部核算密切相关宏橘陆,包括机床使用费,煤水电费,员工的工资费等其它一系列费用。
1.2.1 机床使用折旧费 随着先进制造机床的使用,为在短周期内制造高质量的模具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它的使用费也相当可观,普通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加工费用差别很大,据测算一个五轴加工机床每小时加工费大约300元,一个普通机床每小时加工费也就在30元左右,根本就不在一个挡次上。降低这类机床的使用成本,使之合理,需要通过竞争来实现。例如:一个引进价值百万的机床,让它发挥在加工高精度尺寸,一般普通机床不能加工的模具上,如果同是普通尺寸,那么高精度机床肯定没有优势,并因为它的要价太高而失掉客户。
1.2.2 其它费用 企业的煤水电费是相对稳定的费用,一般在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必须包含进去。降低能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不能让煤水电费来干扰模具成本。
员工工资费用也是模具成本的一部分,企业机构不能过于庞大,闲杂人员太多,那样也会加大模具成本。
模具设计是控制模具制造成本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①不能随意提高模具加工精度,不适当地加大安全系数;规定的公差、表面粗糙度超过模具适用性的要求;成型加工的产品质量水平超过用户所要求的水平;设计者过分地追求稳健及技术完美性,导致功能过剩且成本偏高[1]。②对中小批量的产品,设计模具时要简单实用,对大批量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做到互换性好,能采用镶拼结构,不使用整体。③模具工作部分用模具钢材料,非工作部分用其它材料以便降低模具材料费用。④设计人员在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上下功夫,提倡合理使用模具,不能任意加大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数量,造成模具磨损加快,员工因体能下降而引发模具损伤。降低了模具使用寿命。
同时企业要在管理上要效益,节能降耗,狠抓全面质量管理,提倡设计合理,与节能降耗挂钩的模具,尽量使用新材料、新工艺,精简机构,经常开展经验交流和培训,学习和掌握最新技术,提高员工素质,保证模具成本不增和少增的前提下,是模具的质量和寿命不断提高,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② 模具行业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模具行业也属于“制造业”(工业)。
一、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采购——计入“原材料”科目——生产领用——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完工入库——计入“库存商品”科目——销售后——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
二、核算方法,可以用逐步结转法,即每个步骤(工艺路线)完工后,累加成本,最后得到总成本。例如:
1、采购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看你手头能找到的资料。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摊: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生产成本—C产品
贷:制造费用
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③ 模具成本计算
模具价格核算
模具制作工艺选择
根据模具制作工艺选择核价方式
模具价格由材料费、加工费、其他辅助费组成
牌号 使用硬度 价格 元/公斤 材质特点及适用范围
45# HRC40~45 7 芯棒接杆,中模外套,配件等。
40Cr HRC43~48 8 中模外套,60T以下压盖、压垫等。
40CrNiMo HRC45~48 25 大中模粗坯,80T以上压垫等
SLD HRC57~60 60 耐磨、韧性一般,适用于制作治具,结构简单的上、下冲,以及要求不高的中模,芯棒等。
SKH9 HRC61~63 180 耐磨损,适用于制作普通芯棒
DRM2 HRC57~59 175 耐磨损,适合于制作易拉伤的成形上下冲。
1V HRC59~61 330 耐磨性一般韧性很好,适合制作高面取的冲子,如FBSL018、FBSL019成形上冲。
3V HRC60~62 380 耐磨损高韧性,适用于制作易变形的成形上下冲,芯棒。
10V HRC61~63 600 高耐磨损,适用于制作齿形芯棒,结构简单的中模。
15V HRC61~63 600 高耐磨损低韧性,可以代替WC制作结构简单的台阶式中模。
M4 HRC60~62 470 耐磨损高韧性,适用于制作成形上、下冲。
ASP60 HRC61~63 670 高耐磨损高韧性,适用于制作结构复杂的中模.
WC(YG15) HRA>86.5 700 高耐磨损,适用于制作中模、芯棒.
模具热处理价格
1.碳素结构钢(40Cr、45#):10元/KG
2.合金工具钢(SLD、Cr12): 18元/KG
3.高速钢(DRM2、SKH9): 75元/KG
4.粉末高速钢(3V、M4、ASP60):80元/KG
5.两段式热处理追加14元/KG
模具加工费用
1. 粗坯费用
2. 放电费用
3. 线切割费用
4. 抛光组配费用
其他辅助费用
1. 电极费用
2. 研磨套费用
3. 检查费用
轴承模具价格
轴承模具各模具厂商有一个标准价格,按机台吨位分:
3T~20T:大概1500RMB~2000RMB
20T~40T:大概2000RMB~3000RMB
40T~80T:大概3000~5000RMB
此价格模具为常规直筒型和一段法兰型,且产品长度不超过20mm。
线切割价格
1. 首先确认图纸R弧,根据R弧选择线径。
2. 确认切割面积(周长X高度)。
3. 线切割价格=切割面积X切割单价(元/mm2)
R弧大小 线径 WC 钢
R0.1以下 0.1 0.66 0.4
R0.1~R0.15 0.15 0.52 0.35
常规 0.25 0.4 0.25
放电价格
1.放电价格=放电面积X放电单价(元/mm2)
2.放电面积=周长X(电极高度+有效长+逃空长/2)
3.放电单价基准
材料 放电单价 备注
钢 0.25 固定价格不变
WC0.8~1.3 视模具具体情况定
面取价格
1. 轴承件面取大概一件40~100RMB
本人有多年的粉末冶金模具制作经验,想了解如何做模具可以发邮件过来,[email protected]
④ 模具制造的生产成本由哪些部分组成
塑胶模具制造的生产成本由原材料、人工费、分摊的制造费用(如折旧、水电费、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机物料消耗等)部分组成。
成本组成:1,钢材。模架多少钱(米思米,盘起等都可以问到)。自己计算的话就是体积x密度x钢材价钱。
2、模仁材料。如:p20、skd系列、s136等。有好有坏,有进口有国产,质量x价钱可以算出。
3、标准件。如:顶针、中托司、开闭器等(米思米,盘起等都可以问到)。
4、设计费。这个嘛,不解释。
5、加工费。这个就比较难算了。如:你估计这个模具cnc加工需要几个小时。铣床加工需要几个小时,火花机加工需要几个小时,钳工配模需要几个小时等等。这些加工费基本上都有个市场价。
⑤ 模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模具成本=模具的材料费(模板材料费用和模具配件费用)+加工费+工人工资+改模费用+保修期间维修费。如果报价还要加上模具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利润。
⑥ 模具工业成本怎么计算
模具厂属于工业会计,工业会计生产成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材料费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略。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将该账户的本月累计发生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则需要将上述步骤进行两遍以上。 分配后,做: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