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拉伸模具吨位简便算法
理论计算按拉伸件的横截面积*材料的倔服强度,得到的单位是牛,除以10000,得到单位吨。
实际生产中常为拉伸件的横截面积*材料的强度极限,得到的单位是牛,除以10000,得到单位吨。
对小数只入不舍,小吨位圆整到1吨,稍大吨位的圆整到10吨。
B. 冲压连续拉伸模怎样计算拉伸次数与每次的拉伸直径(外)比如:产品
拉伸模具的设计,有个计算公式,即拉伸系数:m=An/An-1,拉伸后的截面积与拉伸前的截面积之比,在初次拉伸时,拉伸系数应该在0.5左右,后面的n次拉伸的系数在0.0.8左右,最后一次拉伸的拉伸系数在0.88左右.拉伸凹模的R角的选择,也有一个计算公式,即毛坯的相对厚度 t÷D0×100 .比如料厚为1.0mm,D0=100,即 1÷100×100=1 ,公式的值为2~1时,不带法兰的零件的R角为6~8 t.公式的值为1~0.3时,R角为8~10 t ,公式的值为0.0.1时,R角为10~15 t .
C. 计算模具拉伸公试
拉伸系数公式:m=An/An-1
m——拉伸系数
An——拉伸后的截面积
An——拉伸前的截面积
对于圆筒形件的拉伸系数:m=dn/dn-1
dn——拉伸后的直径
dn-1——拉伸前的直径
对于第一次拉伸时,拉伸系数为0.48~0.50,以后各次拉伸的系数为0.73~0.80之间。最后一次拉伸系数为0.80~0.82。
D. 拉伸模具制作公式
拉伸模具主要掌握拉伸系数,圆形零件的拉伸系数为:m=d0/dn-1。
其中:m___圆筒形件拉伸系数;
d0___拉伸后的直径;
dn-1___拉伸前的直径。
第一次拉伸的系数可以取小一些,一般在0.5左右,后面的多次拉伸的系数一般在0.73~0.82之间,越往后,拉伸系数越大。
E. 模具拉伸公式的计算时怎样的
拉伸过程的变形特点是从坯料的大截面积变成小截面积的筒形件,所谓的拉深系数,即每次拉深后的截面积与拉深前的截面积之比:
即 m=An/An-1
m——拉深系数
An——拉深后的截面积(mm²)
An-1——拉深前的截面积(mm²)
对于筒形件的拉深系数应为:
m=An/An-1=(πdnt)/(πdn-1t)=dn/dn-1
式中 m——筒形件拉深系数
dn——拉深后的直径(mm²)
dn-1——拉深前的直径(mm²)
t——材料厚度
筒形件拉深系数即为每次拉深后圆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坯料(或半成品)直径之比。即:
第一次拉深 m0=d1/D0
以后各次拉深 m2=d2/d1,m3=d3/d2,……,mn=dn/dn-1
式中 m1,m2,m3……m0——各次拉深系数
D0——坯料直径(mm²)
d1,d2,d3,……d0——各次半成品或工件直径(mm²)
F. 五金拉伸模具怎么做
拉伸(又称拉延,拉深)因为适用于各行各业,实用性广泛,所以是冲压工艺里比较常见的一道工序。从毛坯到拉伸成型,需要多步骤完成,初次拉伸→二次拉伸→……→成型。
一、拉伸概念:
1.拉伸:将板料压制成空心件(壁厚基本不变)。
2.拉伸过程:是由平面(凸缘)上的材料转移到筒形(盒形)侧壁上,因此平面的外形尺寸发生较大的变化。
3.拉伸系数:拉伸直径与毛胚直径之比值“m”(毛胚到工件的变形程度)。
为体现“凸缘不变”原则,让第一次拉伸形成的凸缘不参与以后各次的拉伸变形,宽凸缘拉伸减首次入凹模的材料(即形成壁与底的材料)应比最后拉伸完成实际所需的材料多3~10%。
注:按面积计算拉伸次数多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这些多余的材料将在以后各次拉伸琢步返回到凸缘上,引起凸缘变厚但能避免头部拉裂,局部变薄的区域可通过整形来修正。因此拉伸时严格控制各次的拉伸高度是相当重要的。
模具设计流程:
客户提供图纸样品之后,
图纸评估
1。确认加工工艺
2。报价
3。绘制模具图(AUTO CAD/UG/SOLIDWORKS 等绘图软件)
4。出图
5。采购模具材料,模具配件
6。模具加工备料
7。热处理
8。磨床研磨,线切割加工
9。组装
10.试模
11.交板
G. 产品拉伸次数怎么计算啊
设总的拉伸系数为n=d/D(d为拉伸件的内径,D为毛坯直径,h为拉伸高度,则总的拉伸次数N应≥0.5(当然还与t/D有关),则N=n1*n2*n3*……*nx(x为拉伸次数)≥0.5,其中nx>nx-1>……>n2>n1.具体应用要查阅相关资料,不可以直接套用,但对于t≤2mm和r≥0.5mm的情形,还是很实用的。不足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