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设计铝挤压模具的工作带
很多学习挤压模具设计的人都跟我说自己什么都会了就是工作带不会设计,觉得挤压模具设计最难的地方就是工作带设计了。那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工作带难设计呢?因为工作带较分流孔来讲,比较抽象一些,而且工作带的设计是见人见智,同样一套模具,三个人设计,可能给出的值完全不同,但是可能三套模具都能挤出料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工作带的作用,工作带和分流孔作用一样都是调整铝金属流速的,简单来说就是比较容易流出金属的地方工作带要长一点,比如壁厚大的地方、离挤压中心近的地方工作带都要长一点。所以这取决于工作带第一个位置设置的值,如果这个值不同那么其他位置都会相应改变,所以你就会看到不同的工作带设计方案却都能出料。因为它本身是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而分流孔是一个以形取形的图像,所以更容易理解一些。但是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分流模特别大型工业型模具设计中分流孔比工作带设计更重要、更难把握,是挤压模具设计的重中之重。更多的资料请搜索:山东铝材网
『贰』 我不是做模具的想知道铝型材挤压机用的模具,模具工作带有什么作用指的是什么意思求大神照耀!
模具的工作带也叫定径带,其作用如下:1、调整挤压金属的流速,使挤压型材成型;2、确定型材的外形尺寸,也就是定型,是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部位;3、确保型材表面的粗糙度,使其光滑,易于表面处理。
『叁』 怎样计算铝型材挤压模工作带
一般经验是离挤压中心最远处壁厚的1.5倍计为模具工作带的基础宽度,其余的宽度按照壁厚厚度的比例来计算即可
『肆』 铝型材模具加工图中,工作带高,扩空刀等这些指的是什么,电火花加工
1)全面检查机械密封,以及附属装置和管线安装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机械密封启动前进行静压试验,检查机械密封是否有泄漏现象。查看图片[机械车床(图5)]若泄漏较多,应查清原因设法消除。如仍无效,则应拆卸检查并重新安装。一般静压试验压力用2~3公斤/平方厘米;
3)按泵旋向盘车,检查是否轻快均匀。如盘车吃力或不动时,则应检查装配尺寸是否错误,安装是否合理。
2、安装与停运
1)启动前应保持密封腔内充
『伍』 模具行业的职业可以分为哪几类
一、谁需要模具? 汽车、摩托车业是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占全国总模具量的22%。汽车换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一个车型需模具4000多套,价值可达2亿至3亿元。每一型号的摩托车将近千副模具,价值千万元。此外, 一台电冰箱需用400万元模具;一台全自动洗衣机需3千万元模具;单台彩电共需模具700万元。还有别的行业每年也需要大量的模具。 二、模具的作用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日本,模具被称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德国,模具则被称为“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 模具所形成的最终商品的产值是模具自身产值的上百倍。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因而,模具又被称为“效益放大器”。有人还把模具比作“印钞机”。 三、模具制造业规模 第一模具大国日本产值170亿美元左右;第二大模具大国是美国;第三模具大国中国产值93亿美元。近年来每年增长20%左右。现在中国模具行业有3万家企业,从业人数80万。年产值720亿元。预测2010年中国模具制造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以上所说的都是指专业模具厂,如果再包括使用模具的工厂,这个数字就有扩大许多。所以说我们所对应的模具行业是一个庞然大物。 四、模具关联行业人才需求 模具制造业在中国是新兴行业,作为一个行业来发展,仅仅有20多年的历史,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历史短,还没有培养出坚实可靠的模具技术人才队伍。从业人员中不知所以然者有之,知识和技术落后但必须一个萝卜顶一个坑者有之,水平不高但被挖来挖去者更是不计其数。水平高的人才非常抢手,不仅仅是技术人才,管理和技术销售人才也同样严重缺乏。人才短缺是人人都在喊的口头禅。 模具制造只是模具关联行业的一部分,另外还有远远大于模具制造业的使用模具进行制品加工的相关联制品加工业。综合两者,整个行业从业人员超过千万。整个模具相关联行业都面临同样的人才问题。估计现有技术类人员缺口有60万人。 虽然模具人才的培养已经受到重视,但是人才短缺的现象还会延续至少10年。造成此延迟的主要原因: (1)行业的膨胀速度在20%左右,人才短缺问题还在继续恶化。 (2)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读书,而必须有足够的实践学习,一般周期在5年左右。 (3)层次高的人才短缺问题将延续更久,因为这类的人才成长期更长,培养难度更大,淘汰率又高。 五、中国模具行业前景 究竟中国的模具行业能兴旺多久?虽然现在是朝阳行业,但是,会不会马上饱和并且大量衰退?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规模 中国模具制造业世界排名第三,2006年的模具年产值720亿元(93亿美元)。已经达到模具第一大国日本的模具产值的一半。预测2010年中国模具制造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现在中国模具行业有3万家企业,从业人数80万。以上所说的都是指专业模具厂,如果再包括使用模具的工厂,这个数字就有扩大许多。所以说我们所对应的模具行业是一个庞然大物。 2、增长 近年来中国模具制造业每年增长20%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4年的光景,模具产值就翻一番。一个学制4年的学生,毕业时模具产值已经是入学时的两倍。一个刚刚进入模具岗位的技工,他刻苦专研快速进步,4年后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才时,用人市场扩大了一倍!模具行业的职业生涯是多么令追求上进的人羡慕啊! 随着世界制造业转移趋势的继续,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越来越稳固。制造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 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总产值突破7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32%,连续5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估计2008年的增长仍然会超过20%。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模具行业刚刚进入青春期,仍然处在成长期,10年之内根本看不到饱和的迹象。 3、发展规律 下一个阶段是饱和期。模具是工业之母,几乎所有常见产品都离不开模具。我们都知道一个物理定律:规模越大、惯性越大,维持不变的时间越长。模具行业规模之大,估计从饱和期开始,到出现明显的衰退,至少需要40年。 即使模具行业衰退,行业在规模上逐步缩减,估计经过30-40年的缩减之后,稳定规模也将是非常可观的。这个稳定的规模与中国内部对模具的需求有关,也与中国模具行业的竞争力有关。日本、德国等老牌模具大国的模具行业发展史给我们以参照。现在,日本的人工成本如此高,仍然是世界第一大模具国生产。轮到中国模具行业衰退到人人自卫的程度,即使有那么一天,还不得等到一个世纪之后才能出现吗?! 4、模具职业前景 从以上对中国模具行业发展规律分析可以看到,中国模具行业的职业吸引力非常高。至少两代人不必担心行业萎缩所带来的下岗问题。来吧,有志于成为有技术的人才的人,欢迎你加入模具行业! 六、模具使用流程 第一步:零件设计,第二步:模具设计,第三步:电脑模拟分析(即人们常说的CAE),第四步:模具优化方案审核确定,第五步:制造模具(从零件加工到模具组装和调试),第六步:用模具加工制品,第七步:制品质量检验。 七、模具职业特点:越往后越甜美 模具讲求技能(技艺),是知识和艺术的混合型领域。需要知识与体验结合起来,累积足够多才能成为人才。由于模具是单件生产,模具变化范围又比较大,所涉及的制造技术种类比较多,就像医生看病一样,经验的累积需要比较长时间。所以说,模具人才成才的周期比较长。 成为模具人才有难度,其实是指周期比较长,而不是难学。模具属于机械类。机械专业我们都知道,是非常直观的。有的时候人们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机械呢?”来形容这个人的行为简单、直来直去、不会变通。所以,要学好模具,要成为模具人才,你不需要有天分,只需有最基本的身体健康条件,最起码的智力,比较好的思想,和一些比较好的习惯(比如能够坚持)。 成才时间比较长这个特点决定了模具人才的以下两个职业特点: (1)起点收入相比机械工业的其他分支稍高。 (2)坚持时间越长,累积的知识和经验越多,技能水平也就越高,收入也就比机械工业其他分支的同等人员高出更多。 八、常见模具技术工人岗位 1、模具制造:模具的零件制造是通过机械加工来完成的。常见工序有:铣削加工(普通铣床、数控铣床、铣加工中心)、磨削加工(平面磨床、投影轮廓磨床、三坐标内孔磨床)、少量的车削加工(普通车床、数控车床、车铣加工中心)、电蚀加工(电火花、线切割)、抛光。 2、模具组装与调试:模具的零件制造出来后,由模具组装人员组装成完整模具。在组装的过程中,如果某零件需要修改时,组装人员经常直接对此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来完成修改。所以,模具组装人员不是简单的钳工,他们必须有机械加工的技能。 3、模具维护与维修:在使用模具进行制品加工时,由于模具承受反复的载荷,需要精心维护保养。比如保持清洁、润滑充分、清除杂物、冷却通道顺畅、破损零件的修复或更换、建立维护历史记录。一副精密模具就是一个精致的机器,粗糙地使用它会导致过早的模具精度下降或损坏。 4、制品工艺:模具的使命是制造制品。冲压是制造薄板金属制品的主要过程,金属冲压加工工艺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把模具装卡到冲压机工作台上、调整冲压机床的参数直至模具稳定地生产出合格制品为止。塑料注射成型是制造塑料制品的主要过程,塑料注射加工工艺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把模具装卡到注射机工作台上、调整注射机床的参数直至模具稳定地生产出合格制品为止。质量检验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特定方法对生产出来的制品进行实时检测,确保制品稳定地符合技术要求。 九、模具工程师岗位 1、模具设计:模具设计的任务包括对制品零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模具结构方案,对模具中各个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制造流程,选择标准零件,画出模具结构图和所有零件图。在模具制造和组装调试过程中,模具设计师需要参与讨论局部或整体修改方案,直至模具能产出合格的制品、模具验收结束为止。 2、模具仿真模拟分析:模具设计时,根据经验和通用原则,模具设计师有一个或几个模具结构基本设想。这样的模具是否能够顺利制造出合格制品呢?实际生产中,无数的工厂遭遇过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失败。严重时,模具根本不能制造出合格制品,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外协费用,甚至重新设计制造了新的模具,仍然无法制造出合格制品,项目完全失败。 遇到比较难的模具时,应当利用CAE这一有效武器,对模具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验证,找出最合理的模具结构和工序方案。这一步是对模具进行优化,并且对模具设计进行验证。例如,针对冲压模具,我们使用Stamp Engineer进行分析(以前我们也长期使用过Pam-Stamp),对可能的方案变种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找出最合理的模具设计方案。 经过这样优化和验证的模具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成功率。模具调试时间大大缩短,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节省大量不必要的试模和修模成本。 3、模具数控加工编程:除了个别企业,一般的冲压模具设计师只设计模具而不进行数控编程。而注射模具设计师在模具设计的同时,也要进行数控编程的例子不少。总体来说,模具设计人员不进行数控编程。而编程的任务由专门从事编程工作的数控编程师进行。 编程师针对需要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任务进行分析,根据本厂的情况编写出合适的程序,交给加工车间使用。通常,程序通过网络送到模具制造车间电脑内指定的文件夹中。 4、模具制造与制品工艺: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和使用模具进行制品制造时,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启用一个新工艺过程时更是明显。机床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选择、冷却液的选择、走刀速度、余量、对刀、如何定位、如何检测、何时进行热处理等等问题是模具制造中经常需要工艺工程师拿主意的事。而制品工艺方面,令工艺工程师头疼的事情更多。工艺参数的选择,常常顾此失彼,找不到一组优化参数值。简单的固定其他参数而只变动一个参数来寻找最佳值的方法,在遇到3个或4个参数(比如注塑过程)互相依赖的情况时,就失去了作用。第一个参数在独立变化时所找到最佳值后,在第二个参数独立变化找到最佳值时,第一个参数先前的最佳值已经不灵验,必须重新寻找。这种多参数的优化也有原则可以遵循,比如田口法。这些都是一个好的工艺工程师所经常应用的武器。
『陆』 模具精度等级怎么划分
模具精度等级划分,如图所示:
1.模具是指用作批量成形加工冲压等制品的精密成形工具。模具精度包括加工上获得的零件精度和生产时保
证产品精度的质量意识,但通常所讲的模具精度,主要是指模具工作零件的精度。
①.
模具加工中的精度概念是指模具零件加工及组装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设计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②.
模具生产中的精度概念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指导职工生产行为的一各思维模式,一种质量意识,即在企业职工的行为中,始终贯彻把握产品精度的质量意识。
2.模具精度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精度。由于模具在工作时分上模、下模两部分,故在四种精度中以上、下模间相互位置精度最为重要。
3.模具精度是为制品精度服务的,高精度的制品必须由更高精度的模具来保证,模具精度一般须高于制件精度2级或者2级以上。
『柒』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包含的3个阶段细解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是根据装配图样和技术要求,将模具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进行配合与定位、连接与固定成为模具的过程。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通常按模具装配的工作顺序划分为相应的工序和工步。一个装配工序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装配工步。模具零件的组件组装和总装都是由若干个装配工序组成的。—— 北京装配翻转架
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包括以下3个阶段。
(1)装配前的准备阶段
⑴熟悉模具装配图、工艺文件和各项技术要求,了解产品的结构、零件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⑵确定装配的方法、顺序和所需要的工艺装备;
⑶对装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掉零件上的毛刺、铁锈及油污,必要时进行钳工修整。
(2)装配阶段
⑴组装阶段。将许多零件装配在一起构成的组件并成为模具的某一组成部分,称为模具的部件,其中那些直接组成部件的零件,称为模具的组件。把零件装配成组件、部件的过程分别称为模具的组件装配和部件装配。
⑵总装阶段。把零件、组件、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
(3)检验和试模阶段
模具的检验主要是检验模具的外观质量、装配精度、配合精度和运动精度。
模具装配后的试模、修正和调整统称为调试。其目的是试验模具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连接情况和工作状态,并及时进行修配和调整。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