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成本的影响原因都有哪些
模具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和销售模具所支付费用的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模具向高精度和多功能自动化方向发展,相应使模具生产成本提高。模具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费、外构件费、设备折旧费、经营开支等等。从性质上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我们讲的模具生产成本是指与模具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生产成本。模具种类太多,成本核算上也会有差异,但决定成本的因素大体上差不多,以塑胶模为例,简要介绍一下开发一套模具的成本:
1、模胚的费用,模胚通常材料为S45C或S50C,常用的模胚都是标准品,国内的模具厂一般都是采购LKM的模胚,标准模胚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对于尺寸过大的产品,超出了标准模胚的尺寸范围就需要额外订做,如常用的大水口模胚尺寸范围是从150mm x 150mm(简称1515系列) 至 600mm x 800mm (简称6080系列) ,如果模胚的大小超出了600mm x 800mm则需要额外订做,费用一般是标准模胚的2-3倍。
2、前模芯和后模芯的材料费用,根据不同的注塑材料特性和模具寿命选用不同的钢材,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有:718,718H,S136,8407,NAK80, P20,2083等。
如何选择模具钢材?
(1)和塑胶材料的特性有关如PVC塑胶因为生产中会产生有腐蚀性的酸性气体,如果用普通钢材,模具很容易生锈,所以要选用耐腐蚀的钢材,如2083,S136H等。
(2)和产品的要求有关有一些要求非常高的透明产品,如光学透镜,眼镜片,这就需要抛光性能非常好的钢材,如S136,如果选错了钢材,到后期模具抛成镜面时,会发现明显的材料的纹路,这是无法通过抛光消除的,这样的模具做出的产品也是达不到要求的。
(3)和模具寿命有关即使是同一个牌号的钢材,价格都会有高低,当然价格高的材料质量会更好,如果模具寿命不需要很高,可以选择相对便宜的钢材。
3、热流道的费用(如果是塑胶模具可能会用到热流道,压铸模具和冲压模具没有。
4、模具材料的选用。在模具费用中,材料费用在模具生产成本中占15%~20%,特别是因模具工作零件材料的不同,成本相差较大。
所以应该正确地选用模具材料,使模具工作零件的材料类别首先应该和要求的模具寿命相协调,同时采用各种措施充分发挥材料的效能。比如:铜料的费用 (主要用来放电加工或制做有特殊散热要求的部件)。
5、行位或是斜顶的费用。
6、模具加工设备加工的费用, 如:车床加工的费用,铣床加工的费用,磨床加工的费用,CNC数控机床加工的费用,EDM放电加工的费用,线割加工的费用,模具组的费用,机加工的费用一般是按小时来算。模具加工设备向高效、高精度、高自动化、多功能发展,这使模具成本相应提高。但这是维持和发展模具生产所必需的,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7、模具设计的费用。模具设计费用和设计难度有比较大的关系,结构简单的产品当然会便宜一些,结构复杂,要求较高的模具费用会高一些。
8、工厂的管理费用,这些费用包含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和其它工程师对这个项目跟进所需要的开销。一般工厂规模越大这方面的费用会越高,工厂越小这方面的成本越小。
9、工厂的利润。一套模具的成本大致由以上这些因素决定,每一条都可以再展开细讲,写得太冗长可能不讨喜。
10、模具精度的高低。模具精度的高低会造成加工成本的高低。模具的精度和刚度应该与客户需要的产品制件和生产批量的要求相适应。
B. 塑料模维修保养占生产成本多少合理
材料包含以下种类:模架,钢材,铜材,配件(含顶针,顶管等),水嘴,油嘴,气缸,油马达,电动马达,热流道及其他;
模架价格比例/整个模具材料费用=40-45%
如模价为RMB20,000,
则模具总材料价格为=20000/0.45=44,444.40
C. 一般塑料模架的价格占总模具费用的多少比例,比如塑料产品长1.9米、宽为150mm/高为120mm/
这个要看你产品的精度要求,一般模架的精度都一样的,但里面的模仁配件要根据你的产品精度来制造,假如产品很复杂,不是依大小而论,而是产品的结构,那这个模架与模仁比例会相差几十倍的,但如果像你说的那个产品比较大,但是如果比较产品结构比较简单,那可能模仁配件还没有模架值钱。总之,你说的那个费用比例是要看产品机构来定论的,懂了么?
你的那个产品模仁尺寸大至少概为:2800*250*220,假如有滑块那会更大。
模仁材料要看你的产品量大不大,如果量不大就用一般的,如果量大就用8407 S136 NAK80等
D. 塑胶模具制造的生产成本由哪些部分组成
塑胶模具制造的生产成本由原材料、人工费、分摊的制造费用(如折旧、水电费、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机物料消耗等)部分组成。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
E. 塑胶模具成本如何计算
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只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稳定之为品种法。又如,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的生产情况下,由于生产是按照客户的订单以及企业组织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此,产品成本就应该按照订单或生产批别进行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就称之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要求按产品品种计算方法称之为分步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先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然后在各个类别内部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个规模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称之为分类法。在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中,为了加强成本的定额控制,还可以以定额成本为基础,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定额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生产情况错综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往往是同时使用或结合使用的。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其目标是力求达到既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又要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希望可以帮助你
F. 模具成本计算
模具价格核算
模具制作工艺选择
根据模具制作工艺选择核价方式
模具价格由材料费、加工费、其他辅助费组成
牌号 使用硬度 价格 元/公斤 材质特点及适用范围
45# HRC40~45 7 芯棒接杆,中模外套,配件等。
40Cr HRC43~48 8 中模外套,60T以下压盖、压垫等。
40CrNiMo HRC45~48 25 大中模粗坯,80T以上压垫等
SLD HRC57~60 60 耐磨、韧性一般,适用于制作治具,结构简单的上、下冲,以及要求不高的中模,芯棒等。
SKH9 HRC61~63 180 耐磨损,适用于制作普通芯棒
DRM2 HRC57~59 175 耐磨损,适合于制作易拉伤的成形上下冲。
1V HRC59~61 330 耐磨性一般韧性很好,适合制作高面取的冲子,如FBSL018、FBSL019成形上冲。
3V HRC60~62 380 耐磨损高韧性,适用于制作易变形的成形上下冲,芯棒。
10V HRC61~63 600 高耐磨损,适用于制作齿形芯棒,结构简单的中模。
15V HRC61~63 600 高耐磨损低韧性,可以代替WC制作结构简单的台阶式中模。
M4 HRC60~62 470 耐磨损高韧性,适用于制作成形上、下冲。
ASP60 HRC61~63 670 高耐磨损高韧性,适用于制作结构复杂的中模.
WC(YG15) HRA>86.5 700 高耐磨损,适用于制作中模、芯棒.
模具热处理价格
1.碳素结构钢(40Cr、45#):10元/KG
2.合金工具钢(SLD、Cr12): 18元/KG
3.高速钢(DRM2、SKH9): 75元/KG
4.粉末高速钢(3V、M4、ASP60):80元/KG
5.两段式热处理追加14元/KG
模具加工费用
1. 粗坯费用
2. 放电费用
3. 线切割费用
4. 抛光组配费用
其他辅助费用
1. 电极费用
2. 研磨套费用
3. 检查费用
轴承模具价格
轴承模具各模具厂商有一个标准价格,按机台吨位分:
3T~20T:大概1500RMB~2000RMB
20T~40T:大概2000RMB~3000RMB
40T~80T:大概3000~5000RMB
此价格模具为常规直筒型和一段法兰型,且产品长度不超过20mm。
线切割价格
1. 首先确认图纸R弧,根据R弧选择线径。
2. 确认切割面积(周长X高度)。
3. 线切割价格=切割面积X切割单价(元/mm2)
R弧大小 线径 WC 钢
R0.1以下 0.1 0.66 0.4
R0.1~R0.15 0.15 0.52 0.35
常规 0.25 0.4 0.25
放电价格
1.放电价格=放电面积X放电单价(元/mm2)
2.放电面积=周长X(电极高度+有效长+逃空长/2)
3.放电单价基准
材料 放电单价 备注
钢 0.25 固定价格不变
WC0.8~1.3 视模具具体情况定
面取价格
1. 轴承件面取大概一件40~100RMB
本人有多年的粉末冶金模具制作经验,想了解如何做模具可以发邮件过来,[email protected]
G. 模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模具成本=模具的材料费(模板材料费用和模具配件费用)+加工费+工人工资+改模费用+保修期间维修费。如果报价还要加上模具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利润。
H. 模具制作费用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应当指出,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不应当用低价,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把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放在第一位,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得过重,否则,容易引起误导动作。追求模具低价,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廉价一般不是模具行业之所为。但是,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同一核算单位或是有经济利益关系时,在这种情况下,模具的报价,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模具的估价仅估算模具的基本成本价部分,其它的成本费用、利润暂不考虑,待以后制品生产的利润再提取模具费附加值来作为补偿。但此时的报价不能作为真正的模具的价格,只能是作为模具前期开发费用。今后,一旦制品开发成功,产生利润,应提取模具费附加值,返还给模具制造单位,两项合计,才能形成模具的价格。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会高于第一种情况下的模具价格,甚至回报率很高,是原正常模具价格的几十倍,数百倍不等。当然,也有可能回报率等于零。
二、模具价格的地区差与时间差
这里还应当指出,模具的估价及价格,在各个企业、各个地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其内涵是不同的,也就是存在着地区差和时间差。为什么会产生价格差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各企业、各地区、国家的模具制造条件不一样,设备工艺、技术、人员观念、消费水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产生在对模具的成本、利润目标等估算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具价格差。一般是较发达的地区、或科技含量高、设备投入较先进,比较规范大型的模具企业,他们的目标是质优而价高,而在一些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或科技含量较低,设备投入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业,其相对估算的模具价格要低一些。另一方面,模具价格还存在着时间差,即时效差。不同的时间要求,产生不同的模具价格。这种时效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二是不同的模具制造周期,其价格也不同。
三、模具报价单的填写
模具价格估算后,一般要以报价的形式向外报价。报价单的主要内容有:模具报价,周期,要求达到的模次(寿命),对模具的技术要求与条件,付款方式及结算方式以及保修期等。模具的报价策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的价格,影响到模具利润的高低,影响到所采用的模具生产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发挥,是模具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是否成功的体现!
四、模具的结算方式
模具的结算是模具设计制造的最终目的。模具的价格也以最终结算到的价格为准,即结算价。才是最终实际的模具价格。
模具的结算方式从模具设计制造一开始,就伴随着设计制造的每一步,每道工序在运行、设计制造到什么程序,结算方式就运行到什么方式。待到设计制造完成交付使用,结算方式才会终结,有时,甚至还会运行一般时间。所有设计制造中的质量技术问题最终全部转化到经济结算方面来。可以说,经济结算是对设计制造的所有技术质量的评价与肯定。
结算的方式,是从模具报价就开始提出,以签订模具制造合同开始之日,就与模具设计制造开始同步运行。反过来说,结算方式的不同,也体现了模具设计制造的差异和不同。
结算方式,各地区、各企业均有不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也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惯例。按惯例,结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五五”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开始之日,即预付模具价款50%,余50%待模具试模验收合格后,再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在早期的模具企业中比较流行。它的优缺点有以下:
1)50%的预付款一般不足于支付模具的基本制造成本,制造企业还要投入。也就是说,50%的预付款,还不能与整付模具成本运行同步。因此,对模具制造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投入风险。
2)试模验收合格后,即结算余款。使得模具保修费用与结算无关。
3)在结算50%余款时,由于数目款项较多,且模具已基本完工,易产生结算拖欠现象。
4)万一模具失败,一般仅退回原50%预付款。
(2)“**”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起,即预付模价款的60%,余40%,待模具试模合格后,再结清。
这种结算方式与第一种结算方式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在预付款上增加10%。这相对于模具制造企业有利一点。
(3)“三四三”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即预付模价款的30%,等参与设计会审,模具材料备料到位,开始加工时,再付40%模价款。余30%,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后,一周内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这种结算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首期预付的30%模价款作为订金。
2)再根据会审,检查进度和可靠性,进行第二次40%的付款,加强了模具制造进度的监督。
3)余款30%,在模具验收合格后,再经过数天的使用期后,结算余款。这种方式,基本靠近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的同步运行。
4)万一模具失败,模具制造方,除返还全部预付款外,还要加付赔偿金。赔偿金一般是订金的1-2倍。
(4)提取制件生产利润的模具费附加值方式:即在模具设计制造时,模具使用方,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项以保证模具制造的基本成本费用(或根本无需支付模具费用)。待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开始制件生产,每生产一个制件提取一部分利润返还给模具制造方,作为模具费。
这种方式,把模具制造方和使用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利润一体化,把投资风险与使用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技术与经济、质量与生产效益完全地挂钩在一起,这样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模具的价值与风险。这种方式是目前一种横向联向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模具制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优势,资金投入比较积极合理。但对于模具制造方来说,其风险较大,但回报率也较为可观。
模具的结算方式,还有很多,也不尺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努力使模具的技术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产生双方共同效益。使得模具由估价到报价,由报价到合同价格;由合同价格到结算价格,即形成真正实际的模具价格。实行优质优价。努力把模具价格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向生产高、精、优模具方向努力,形成共同良好的、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局面。这是模具设计制造使用的最终目标!
I. 如何根据生产报表计算各产品模具成本
没有搜索到。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
1、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6%-32%。
2、加工费与利润:35%-55%。
3、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5%-20%。
4、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2.5%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4.8%以内。
5、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2.5%计。
6、增值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