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具浇口大小
和进胶口的大小关系不太大,当然了,不能小的进不了料,主要和压胶的压力有关,太小了注不满,太大了,毛刺、飞边太大。
Ⅱ 塑料透镜产品一出二十模具点进胶怎么排
1、首先按照点数进行排序,将模咐举具点数从小到大排列,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2、然后配合塑料透镜的尺寸,将较大的点放在较大的点,较小衡皮碧的点放在较小的点,以免点数较多的模具容易发生移位;
3、最后确定握伍模具安装位置后,就可以开始进胶了,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模具的排布顺序,依次从远到近的位置进行进胶,以免出现空隙。
Ⅲ 请教,在设计吹塑模具时,进胶口,和吹气口,排气口怎样设计,要注意哪些地方
1.工艺吹塑注+吹;注塑注+压;滚塑挤+压;吹塑做定拔吹气管留注塑做定浇口断面滚塑裁剪定毛边 2.般说,注塑实芯体,吹塑与滚塑空芯体.注塑件表面光亮,吹塑与滚塑表面平整.吹塑与滚塑比较起码吹塑吹气口.说般性比较.知能理解否!!! 3.塑料收缩率及其影响素 热塑性塑料特性加热後膨胀冷却後收缩加压後体积缩 注塑形程首先熔融塑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充填结束後熔料冷却固化模具取塑件即现收缩收缩称形收缩塑件模具取稳定段间内尺寸仍现微变化种变化继续收缩收缩称後收缩另种变化某些吸湿性塑料吸湿现膨胀例尼龙610含水量3%尺寸增加量2%;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含水量40%尺寸增加量0.3%其起主要作用形收缩 目前确定各种塑料收缩率(形收缩+後收缩)般都推荐德家标准DIN16901规定即23℃±0.1℃模具型腔尺寸与形後放置24温度23℃相湿度50±5%条件测量相应塑件尺寸差算
Ⅳ 注塑模细水口点进胶.进胶口对准公模加强肋位还是不对准比较好
这个要看具体的产品类型和外观结构决定的
浇口位开在加强筋上面,无非就是担心产品表面 壁太厚缩水 或表面不美观,并无其他影响。
举例如周转箱类的模具 浇口位在加强筋上面,也没关系的,这类模具大多是4-5点热流道 点浇口进胶,都在箱体底部,如今极少开冷流道大水口了,毕竟料柄太大 且进胶成型困难。
如果是西诺模具超薄盒类,家电类、壁厚薄,或外观要求高的产品,浇口位尽量不要做在筋位上,可根据实际产品开在中心或多点进胶,要考虑产品整体的成型可行性和最优方案,保障流长比 流道均衡 进胶同步 减少偏心率。
还有一类情况是 电子类产品,制品小且比较精密,背面加强筋或比较多(各种装配结构),这类的话 大多是反进胶,进胶口开在产品的内装配面,至于是否在加强筋上面 到没多大关系的。
Ⅳ 做电木模具用什么钢材较好另外进胶口有哪些需特别注意的
我司专业生产电木产品,制作电木模具。我们普遍用SKD-61作模闭仔仁,日本王牌钢做模架。有问题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因为电木粉极易磨损模具,进轿斗汪胶口处可镶钨钢或做普通钢材镶件以便销陪料口磨损时更换下来进行焊补。
Ⅵ 什么是模具进胶点
应当是模具的进胶口,产品上的才能称为进胶点,模具装在注塑机上后,进料口与模具的对接口,称为模具的进胶口,产品上的点称为进胶点,因为有的产品体积较大,或结构较复杂,需要多点进胶才能注塑的饱满。
Ⅶ 长条塑料件,依据经验模具的浇口位置一般都选在距一端1/3或2/3处,而不选在正中间,为什么能给详细解释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是什麽垃圾塑件没要求,哪里入都行,自己方便就算了!如果要求高一点的塑件,你说的长条我就不知道什麽样的了,如果是比较窄的长方体,我不会选1/3,2/3。我会在长一侧做3个浇口点,2/5,3/5,4/5位置三个!如果高精要就我会考虑更多的浇口!比如笔记本电脑的液晶前方框,精度要求高,我做的就是一个框12或者16个进胶点的!
Ⅷ 如何确定塑胶模具进胶口的进胶方式
1盘形浇口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水口常用冲切方式去除,设计时注意冲切工艺.
2扇形浇口从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应力.扇形角度由产品形状决定,浇口横面积不可大于流道断面积.
3环形浇口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但浇口切除困难,它适用于薄壁长管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