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普通模具钢的热学性质是不是各向同性的模具钢经过锻造跟退火、淬火回火后的导热是不是各向同性的
No,轧板材料就不行,要做到各方向同性选材一般是电渣超细化锻件,这样才能勉强各方向同向性。
模具钢经过锻造跟退火、淬火回火后的导热率是不是各向同性的?
还得看热处理材料规格,如果横纵差不多一般是差不多。
横纵向的热膨胀率有没有差别?
看热处理材料规格,超细化后一般是差不多。
Ⅱ 如何选择模具钢材
(1)和塑胶材料的特性有关如PVC塑胶因为生产中会产生有腐蚀性的酸性气体,如果用普回通钢材,模具答很容易生锈,所以要选用耐腐蚀的钢材,如2083,S136H等。
(2)和产品的要求有关有一些要求非常高的透明产品,如光学透镜,眼镜片,这就需要抛光性能非常好的钢材,如S136,如果选错了钢材,到后期模具抛成镜面时,会发现明显的材料的纹路,这是无法通过抛光消除的,这样的模具做出的产品也是达不到要求的。
(3)和模具寿命有关即使是同一个牌号的钢材,价格都会有高低,当然价格高的材料质量会更好,如果模具寿命不需要很高,可以选择相对便宜的钢材。
Ⅲ 在钢材品质证明书上根据哪些数据确定是几级钢
质量证明书没有统一格式模版的。
一般情况下,应有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还有一些执行标准要求的试验和其他要求。
在一些铸件、钢锭等原始材料中,就可能是没有力学性能的。
具体还是要看所执行的标准为准。
Ⅳ 塑胶模具钢质量等级怎么分配
模具类别以美国SPI-SPE 为标准分下列各类.
一. 101 类模(SPI-SPE 标准1,000,000 啤或以上,长期精密生产模)
1. 需要详细模具结构图.
2. 模胚材料硬度最低为 280BN.(DME #2 钢 / 4140 钢)
3. 有胶位的内模件钢材一定要见硬至 48~50HRC.其余零件如行位,压锁,压条等亦应为
硬件.
4. 顶针板要有导柱.
5. 行位要有硬片.
6. 如有需求的话,上模,下模及行位要有温度控制.
7. 所有运水道,建议采用无电浸镍或用420 不锈钢做模板.这样可防止生锈及清理垃圾.
8. 需要直身锁或斜锁.
二. 102 类模. (不超过1,000,000 啤,大量生产模具.)
1. 需要详细模具结构图.
2. 模胚材料硬度最低为 280BHN.(DME #2 钢 / 4140 钢)
3. 有胶位的内模件钢材要见硬至最低 48~52HRC,其余有用的零件亦应同一处理.
4. 建议采用直身锁或斜锁.
5. 下列项目可能或不需要.视乎最终生产数量而定.建议报价时如采用下列项目要检查
清楚是否需要:
A. 顶针板导柱.
B. 行位硬片.
C. 电镀运水孔.
D. 电镀模腔.
三. 103 类模(少於500,000 啤,中量生产模.)
1. 需要详细模具结构图.
2. 模胚材料硬度最小为 165BHN. (DME #1 钢 / 1040 钢)
3. 内模钢材为 P20(28~32HRC)或高硬度(36~38HRC).
4. 其余要求视乎需要而定.
四. 104 类模(少於100,000 啤,少量生产模)
1. 需要模具结构图.
2. 模胚材料 P20(28~32HRC)可用软钢或铝.(1040 钢)
3. 内模件可用铝,软钢或其它认可金属.
4. 其余要求视乎需要而定.
五. 105 类模. (少於500 啤,首办模或试验模)
1. 可用铝铸铁或环氧树脂或任何材料只要有足够强度可生产最少测试数量便可
Ⅳ 模具钢材性能要求到底有哪些
l)模腔表层金属受热。通常锤锻模工作时.其模腔表面温度可达300~400℃以上热挤压模可达500一800℃以上;压铸模模腔温度与压铸材料种类及浇注温度有关。如压铸黑色金属时模腔温度可达1000℃以上。这样高的使用温度会使模腔表面硬度和强度显著降低,在使用中易发生打垛。为此.对热模具钢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是热塑变抗力高,包括高温硬度和高温强度、高的热塑变抗力,实际上反映了钢的高回火稳定性。由此便可以找到热模具钢合金化的第一种途径,即加入Cr、W、Si.等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2)模腔表层金属产生热疲劳(龟裂)。热模的工作特点是具有间歇性.每次使热态金属成形后都要用水、油、空气等介质冷却模腔的表面。因此.热模的工作状态是反复受热和冷却,从而使模腔表层金属产生反复的热胀冷缩,即反复承受拉压应力作用.其结果引起模腔表面出现龟裂,称为热疲劳现象,由此,对热模具钢提出了第二个基本使用性能要求.即具有高的热疲劳抗力。一般说来,影响钢的热疲劳抗力的因素主要有: ①钢的导热性。钢的导热性高,可使模具表层金属受热程度降低,从而减小钢的热疲劳倾向性。一般认为钢的导热性与合碳量有关,含碳量高时导热性低,所以热作模具钢不宜采用高碳钢。在生产中通常采用中碳钢(C0.3%5~0.6%)合碳量过低.会导致钢的硬度和强度下降.也是不利的。 ②钢的临界点影响。通常钢的临界点(Acl)越高.钢的热疲劳倾向性越低。因此.一般通过加入合金元素Cr、W、Si、引来提高钢的临界点。从而提高钢的热疲劳抗力。
Ⅵ 衡量钢材力学性能的常用指标有哪
钢材的力学性能是指标准条件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等,也称机械性能。
1. 屈服强度
钢材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屈服平台对应的强度称为屈服强度,也称屈服点,是建筑钢材的一个重要力学特征。屈服点是弹性变形的终点,而且在较大变形范围内应力不会增加,形成理想的弹塑性模型。低碳钢和低合金钢都具有明显的屈服平台,而热处理钢材和高碳钢则没有。
2. 抗拉强度
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最高点所对应的强度,称为抗拉强度,它是钢材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由于钢材屈服后具有较大的残余变形,已超出结构正常使用范畴,因此抗拉强度只能作为结构的安全储备。
3. 伸长率
伸长率是试件断裂时的永久变形与原标定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代表钢材断裂前具有的塑性变形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结构制造时,钢材即使经受剪切、冲压、弯曲及捶击作用产生局部屈服而无明显破坏。伸长率越大,钢材的塑性和延性越好。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是钢材的三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钢结构中所有钢材都应满足规范对这三个指标的规定。
4. 冷弯性能
根据试样厚度,在常温条件下按照规定的弯心直径将试样弯曲180°,其表面无裂纹和分层即为冷弯合格。冷弯性能是一项综合指标,冷弯合格一方面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示钢材的冶金质量(颗粒结晶及非金属夹杂等)符合要求。重要结构中需要钢材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能时,应有冷弯试验合格保证。
5. 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钢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来衡量。单向拉伸试验所表现的钢材性能都是静力性能,韧性则是动力性能。韧性是钢材强度、塑性的综合指标,韧性越低则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越大。韧性值受温度影响很大,当温度低于某一值时将急剧下降,因此应根据相应温度提出要求。
Ⅶ 提高模具钢冶金质量主要有哪些途径
目前,国内外主要冶金生产部门致力于模具钢材冶金质量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冶炼质量对于高质量的模具钢材,国内外广泛采用炉外精炼、真空处理、真空冶炼、喷粉处理、电渣重熔等工艺、降低钢中的有害元素、氧、氢和夹杂物的含量,进行化学成分和浇注温度的微调。通过电渣重熔还能够有效地改善钢的低倍组织和致密度,提高模具钢材的等向性。国内一些生产厂的试验说明电弧炉生产的4Cr5MoSiV1钢的横向冲击韧度值只相当于纵向的31%,通过电渣重熔以后的4Cr5MoSiV1钢,横向冲击韧度值可相当于纵向的70%,提高1倍以上。对于特殊要求的模具钢材,则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粉末高速钢和粉末高合金模具钢,可以更好地改善钢的组织和性能。
2、锻造轧制工艺在保证一定的锻造比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镦粗一拔长锻造和交叉轧制工艺,以提高模具材料的等向性。为了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广泛采用精锻机、快锻水压机、高精度连轧机生产,提供高精度的钢材适应模具制造的需要。
3、热处理和精加工锻、轧材的热处理,应采用可控气氛或真空热处理,避免氧化脱碳,对有些塑料模具钢和热作模具钢应由冶金部门进行预硬处理。对有些要求高的热作模具材料应由冶金部门预先进行组织细化处理,消除钢中的粗大碳化物和链状分布的碳化物,得到细小、均匀分布的碳化物组织,以进一步改善钢的各种性能,特别是等向性。另外从钢材各部位的冶金质量考虑,制造模具时应注意使模具的主要工作面(如型腔或刃部)选择接近钢材的表面位置;中山华氏模具钢技术部表示,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钢材的表面是钢材比较清洁的部位,而钢材的心部是钢材低倍缺陷比较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在大截面莱氏体钢材中,中心部位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会比表面部位高出2~3级。还有模具的主要承受载荷的方向最好能选择与钢材的变形方向相一致,以减少钢材的各向异性对模具的不利影响。
Ⅷ 冲击韧性为什么判断材料的冶金质量
冲击韧性所需能量的多少判断材料的冶金质量。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有些材料在常温时冲击韧性并不低,破坏时呈现韧性破坏特征。当试验温度低于某值时,温度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变化,ak突然大幅度下降,材料无明显塑性变形,而发生脆性断裂,这种性质称为钢材的冷脆性,ak剧烈改变的温度区间称为脆性临界温度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负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其大小代表了试样抑制原始裂纹出现的能力的大小。由冲击韧性值(αk)和冲击功(Ak)表示,其单位分别为J/cm2和J(焦耳)。
Ⅸ 评定钢冶金质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提高钢的冶金质量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主要依据是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碳含量,P ,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