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中斜导柱的角度怎么确定
1.模具斜导柱的角度的计算公式:三角函数!斜道住的角度一般为17到23度.不宜过大。过小行程太小。 2.塑料模具的滑块一般可以采用45#钢,经过调质处理增加耐磨性。斜导柱的位置可以前一些,也可以后一些,根据模具的大小,可以灵活确定。不过斜导柱的角度和长度,则要根据滑块的移动距离来确定;一般斜导柱的角度是20°或者25°,确定一个固定的角度,可以方便制作斜垫铁,免得每次都要制作不同角度的斜垫铁。使用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来计算斜导柱的长度。 模具的斜导柱的角度一般常采用20度或25度两种倾斜角度,一般采用20度的这一种,如果滑块移动的距离有点长度话,可以采用25度的这一种。
❷ 各位师傅:你们好!请问塑料模具设计斜顶,斜导柱,滑块的角度如何计算,谢谢!最好能有个公式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模具,我之前是做笔记本模具的。
在工厂中,斜顶叫斜销,角度是根据你的顶出行程用三角函数来算的,普通的斜销角度不会大于十度。斜导柱的长度是根据你滑块脱模部分的长度+安全距离,用三角函数算得。
滑块没有角度,只有滑块楔紧块才有斜度,一般比斜导柱的大2°~3°就OK。
❸ 模具斜导柱长度的角度怎么算啊
斜导柱的长度计算 斜导柱的长度计算分为两部分计算:理想状态下(忽略抽拔间隙和导柱孔_R)的长度和由于抽拔间隙和导柱孔R的存在应加入的补偿长度两部分。在这里先设置如下的关系式 AA=斜导柱直径,BB=固定板高,CC=抽拔距离,DD=抽拔角度,EE=抽拔间隙值,FF=斜导柱孔R。那么由图2容易求得:理想长度= L1+ L2+ L3+ L4=BB/cos(DD) tg(DD)*AA/2 CC/sin(DD)+AA/2;补偿长度=EE/tg(DD)+FF/cos(DD);斜导柱的总长度=理想长度+补偿长度 。 斜导柱固定长度(L5)计算。由图2可知,斜导柱在固定板中的固定长度最大为:L5=L1-tg(DD)×D2/2= BB/cos(DD)-tg(DD) ×(D2)/2,而在实际设计当中,我们可将其原整,即L6=FLOOR(BB/cos(DD) - tg(DD)×(D2)/2),FOOLR为取小于括号中数值的最大正整数。 固定台肩高度(L6)设计。固定台肩高度L6在实际设计当中,一般取5即可,可视其为定值。参考资料: http://hnzmedia.com/md/online/show.asp?i=1249
记得采纳啊
❹ 各位师傅:你们好!请问塑料模具设计斜顶,斜导柱,滑块的角度如何计算,谢谢!最好能有个公式
滑块的斜度可定是要大于斜导柱的角度的,用三角函数TAN来算,滑块的高度是两角度计算的公用值,开模的时候要是斜导柱的角度大于斜面的话,模具是没有办法打开的,即使打开。你的导柱肯定变形,甚至断裂,不过也有厂做成相同的角度的,那样要是加工不合理的话模具就挂了。你想想就明白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❺ 塑料模具的拔模斜度怎么取如何计算
一、塑料模具的拔模斜度怎么取?
一般筋位0.5~1度;透明件A面大于3度;细纹不小于于3度,粗纹不小于5度,决定皮纹样式的根据皮纹要求做拔模斜度;主要是看你这塑料是什么料的 还有尺寸是不是有装配的要求,如果没有装配的要求,可以大点1-3度。如果有装配尺寸的 ,要求也很高。一般的模具拔模都控制在0.1-0.15mm之间。
如何计算塑胶模的拔模斜度
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一般材料的性能,胶位的高度,产品的形状决定拔模斜度。
在这里怎么分析这个零件能否脱模(怕拔模斜度不够)_百。
看你用什么版本,不过大体都一样,在模型树选择零件,这样就会整体分析,然后选择分模面,一个基准平面,然后根据颜色来判断出模角度,细节见图 这个问题主要是
1:零件是什么材料。塑料(特别是透明件一定要注意)
2:零件的表面是光面还是晒纹面(注:这个十分重要)。
3:PRO/E。
拔模斜度1:50是多少度?
斜度 tanα=1/50 1.14°锥度 tanα=1/5 11.3°。
塑料件的拔模斜度如何测量,使用工具(一把卡尺)
量量上下的宽差啊 在量下高度 就看成是梯形 那样算。
二、塑料件的拔模斜度如何测量
按字面上看孔应该比较小吧,可以选用合适的针规,插到底后测量深度,同理再找另一规格的针规特产,再测深度,这样就获得了2个不同深度直径数据,根据上面的2组数据来说拔模斜度如果孔比较大的话,就用卡尺卡2个不同深度的直径就可以算了。
拔模斜度的计算!
有个很简单的办法来计算:如果是2°的拔模角,高度10mm,那从上视图来看,拔模角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2*10/60=0.33mm。你自己核对一下。算法的根据为:当角度很小时a=sin(a),将a换成弧度就是了。设计的时候不需要计算,只需要查表就行了。看图的时候,图纸上都有标注。实际测量时,指的是工件理论上的竖直面与实际竖直面之。斜边比高度。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❻ 模具斜顶角度
按设计要求来做,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见的度数有5°、7°、9°等等,还有更大角度的就比较少了,一般的都是这几种,要结合设计要求和模具大小来定的!希望你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❼ 模具里面的行位行程及斜度怎么计算
行位:L+m。行程:2-5MM。斜度:sin a。
行位等于到扣的长度加上2-5MM(根据产品的大小)的安全距离,计算公式是行程除以sin a (a是斜导柱的与开模方向夹角)等于斜导柱的长度,当然这里的斜导柱长度不是全长度,而是滑行的有效长度。其实就是三角函数。
(7)钕铁硼模具做斜取向角度怎么设计扩展阅读:
模具材料最重要的因素是热强度和热稳定性,常用料模具材料:工作温度 成形材料 模具材料
<300℃锌合金Cr12、Cr12MoV、S-136、SLD、NAK80、GCr15、T8、T10。
300~500℃铝合金、铜合金 5CrMnMo、3Cr2W8、9CrSi、W18Cr4V、5CrNiMo、W6Mo5Cr4V2、M2。
500~800℃ 铝合金、铜合金、钢钛 GH130、GH33、GH37。
800~1000℃ 钛合金、钢、不锈钢、镍合金K3、K5、K17、K19、GH99、IN100、ЖC-6NX88、MAR-M200、TRW-NASA、WA。
>1000℃ 镍合金铜基合金模具、硬质合金模具。
❽ 模具斜顶角度
普通的斜顶机构是由斜顶杆、导向块、斜顶座组成,斜顶角度最好取3°~12°,对于一些电子类的产品,倒扣小的可以适用,但对于一些汽车类产品,倒扣较大的,斜顶角度无法满足。
斜顶是顶出抽芯机构的一种,当产品内有倒扣,不方便做行位,而又方便做斜顶顶出时,须做斜顶顶出。设计人员在订料时斜顶座高度一定要留余量(3-5mm),线割导滑槽时以顶面碰数,余量留在下面红色面,这样钳工就可以放心的加工和装配了。
斜顶头的设计注意事项:
1、斜顶头是扣位的成型零件,不易加工,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有两个基准面成90°角度。
2、斜顶头与斜顶杆的连接方式可以用压板压住,也可以用定位销连接,还可以做整体式的斜顶。
3、斜顶杆的角度可以设计到15°以下,与斜顶头和滑块连接,杆的大小一般取直径16或者20mm,固定方式可以用压块压死。
(8)钕铁硼模具做斜取向角度怎么设计扩展阅读
模具斜顶又名斜梢、斜顶,是以港资模具厂为主的珠三角地区模具行业的惯用说法,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形 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倒钩情况。
模具设计中,如遇到用常规斜顶脱出产品倒扣时斜顶侧向滑动与产品胶位仍有倒扣时,可以考虑顶出下落斜顶结构形式。
产品沿顶出方向和沿分型面方向均有倒扣。相对于产品来说,此时斜顶沿水平H和垂直V方向均无法脱出,斜顶只能沿图示P方向脱出,如遇以上情况,可以考虑顶出下落斜顶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