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中的电极 指 是什么模具钢是什么材料
模具本身不用电极,而是很多模具需要电火花加工,这时电极设计也成为模具制造的重要部分,模具钢不只一种,模具钢主要特点是淬火变形小,因为模具往往形状复杂,容易变形开裂。还有就是淬透性好,因为模具个头大,比大多数工具要大,所以它的淬透性要求高于工具钢。这样也能减少淬火变形,因为可以用更慢的冷却速度。
B. 制作模具时候要放电放电是啥目的
你所说的放电应指的是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一般用于形状复杂的,不通透的盲孔,比如凹模、凹形零件。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加工淬过火的高硬度的模具、零件。一般孔、凹形的零件采用普通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加工,但是可以采用加工成图形的电极来加工凹形的模具、零件就容易的多。
C. 电极在模具中是如何用的
模具加工时使用铜作为导电材质,通过放电加工达到产品效果。
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
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维护保养
1、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弹簧最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弹簧的规格和型号通过颜色、外径和长度三项来确认,只有在三项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换。弹簧以进口的质量为佳。
2、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折断、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套一般都是啃坏的。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3、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D. 模具中为什么有的部位要用钨铜电极呢
深孔,或者需要清角的时候用其他电极可能会造成二次放点, 因此比较难达到高精度的要求。
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你选择HOSOPM075, 或者HOSOPM080 两种牌号的钨铜电极试试看
E. 急!!!请前辈解惑。石墨电极在模具型腔中有和作用什么情况下取于石墨加工
代替紫铜作为放电材料。
1、电极的设计
1、可减少单个电极的数量/可做成组合电极
2、能节省电极夹具系统从而节省费用
2、电极的加工制作
1、高速铣粗加工较铜块3倍
2、高速铣精加工较铜快5倍
3、可加工性好
4、能实现复杂的几何造型
3、重量轻,其密度不足铜的1/4
1、热稳定性好(不变形)
2、可减少单个电极的数量/可做成组合电极
3、无需去毛刺
4、电极易夹持
4、电火花放电加工EDM
1、粗加工时电极损耗小
2、工作去除率高
3、可减少单个电极的数量/可做成组合电极
4、在电解液中对环境无污染
5、重量轻,其密度不足铜的1/4
6、优良的热稳定性,电极不变形
7、选用细颗粒的石墨电极能加工出高品质的工件表面
加工不同的工件可选用不同牌号的石墨材料
F. 模具加工中的铜电极,有什么优缺点详细点,拜谢!!!
铜电极主要用在电火花工段(也叫放电工段):
优点:取材容易,使用最广泛,电极制作相对石墨电极来说简单(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加工)
缺点:材料造价较高,较易损耗(相对而言)
想到的就这么多,铜电极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
G. 模具加工中的打电极是什么技术点在哪里
模具加工中的打电极即为电火花加工。
放电产生火花,对另一极形成“腐蚀”,利用这一现象对零件(模具)进行加工的方法,称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在液体介质中的火花放电,达到符合要求的形状与尺寸。
电火花加工的技术点即应掌握电火花的特点: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并不直接接触,而是有一个火花放电间隙,这个间隙一般是在0.05~0.3mm之间,有时可能达到0.5mm甚至更大,间隙中充满工作液,加工时通过高压脉冲放电,对工件进行放电腐蚀。
其主要特点如下:
1、由于加工中材料的去除是靠放电时的电、热作用实现的,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及热学特性,如熔点、沸点、比热容、导热系数、电阻率等,而几乎与其力学性能(硬度、强度等)无关。这样可以突破传统切削加工对刀具的限制,可以实现用软的工具加工硬、韧的工件甚至可以加工聚晶金刚行、立方氮化硼一类的超硬材料。
2、由于可以简单地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因此特别适用于复杂表面形状工件的加工,如复杂型腔模具加工等。特别是数控技术的采用,使得用简单的电极加工复杂形状零件成为现实。
3、可以加工薄壁、弹性、低刚度、微细小孔、异形小孔、深小孔等有特殊要求的零件,也可以在模具上加工细小文字。由于加工中工具电极和工件不直接接触,没有机械加工的切削力,因此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4、由于电火花加工效率低,因此,初加工时尽量选用其他加工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选择适当切削深度, 根据机床要求一般应为0.6~1.0mm,步距一般为55~75%D, (D为刀具直径)。
5、半精铣之前,应充分清角,保证切削时余量均匀,保护刀具和提高工作效率。
6、零件开粗时余量一般应不小于0.5mm,半精加工余量介于0.15-0.25mm之间,精加工时分型面一定要精铣到数,料位面一定要刀路均匀,留0.05~0.1mm余量。
7、电极火花控制位,暴工一般为0.7~1.0mm,粗工一般为0.3-0.5mm,精工一般为0.1-0.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