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模具日常保养包含哪些方面
1、模具维修注意事项: 1)拆卸模具时,避免碰伤和淋水,移动要平稳。 2)喷热模,再喷少量脱模剂 3)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且进行防锈处理:小心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的水分与杂物,并喷洒模具防锈剂和涂抹黄油。
2、模具日常保养一般包含以下方面: 1)定期除锈(外观,PL面,模腔,型芯等) 。 2)定期重新加润滑剂(顶出机构,行位等) 。3)定期更换易磨损件(拉杆,螺栓等)
❷ 模具日常怎么维护和保养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 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 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 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❸ 注塑模具该如何维修和保养
一、 注塑模具简介
1.1、实用范围:
注塑模具实用于热塑性塑料如ABS、PP、PC、POM等,而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 环氧塑料等则采用橡胶模;
1.2、注塑模具分类:
按结构:二板模、三板模 按水口:大水口、点水口、热水口
1.3、注塑模具结构
A、 成型零部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前、后模CORE,也是与产品联系最紧密的部位; B、 浇注系统:熔融塑胶从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可分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等; C、 导向系统:确定前、后模合模时的相对位置,一般有导柱、导套,必要的情况上,顶出部分也需导柱、导套定位; D、 脱模结构:就是将胶件从模具中顶出的装置,常用的有:顶针、顶板、司筒等; E、 温度调节系统:为满足注塑成形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在前后模所加的冷却水道; F、 侧向分型及侧向抽芯:当胶件存在倒扣即与脱模方向不一致的结构时就得使用行位,常见的形式:滑块、斜顶、抽芯等; G、 排气结构:常见的排气形式有两种:排气槽、成形零部件间隙.为了在注塑过程中排除型腔中的空气和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常在分型面设置排气槽.设置排气槽的原则是,在不影响溢料及披锋时,应尽可能大的排气槽.而镶针、顶针、镶件则是利用成型零部件间隙排气.
二、模具维修 模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正常或意外磨损,以及在啤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都需修模解决.
2.1、模具技工接到任务后的准备工作 A、 弄清模具损坏的程度; B、 参照修模样板,分析维修方案; C、 度数:我们对模具进行维修,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无图纸条件下进行的,而我们维修的原则为“不影响塑件的结构、尺寸”,这就要求我们修模技工在设计到尺寸改变时应先拿好数再作下一步工作.
2.2、装、拆模注意事项 A、 标示:当修模技工拆下导柱,司筒、顶针、镶件、压块等,特别是有方向要求的,一定要看清在模胚上的对应标示,以便在装模时对号入座.在此过程中,须留意两点:1、标示符必须唯一,不得重复;2、未有标示的模具镶件,必须打上标示字符; B、 防呆:在易出现错装的零部件作好防呆工作及保证在装反的情况下装不进去; C、 摆放:拆出的零部件需摆放整齐,螺丝、弹簧、胶圈等应用胶盒装好; D、 保护:对型芯、型腔等精密零件要作好防护措施,以防他人不小心碰伤.
2.3、维修纹面时注意事项 A、 机台省模:当胶件有粘模、拖花等需省模时,应将有纹面的部位作好保护,才可进行维修.机台省模切忌将纹面省光,在无把握时应要求落模维修; B、 烧焊:若对纹面进行烧焊,必须留意:1、焊条必须与模CORE材料一致;2、焊后需作好回火工作; C、 补纹:当模具维修好需出厂补纹时,维修者需用纸皮将纹面保护好,并标示好补纹部位,附带补纹样板.蚀纹回厂时,应认真检查蚀纹面的质量,确认OK后方可进行装模.若对维修效果把握不大,应先试模确认OK,方可出厂补纹.
三、 模具保养 模具保养比模具维修更为重要,模具维修的次数越多,其寿命越短;而模具保养得越好,其使用寿命就会越长.
❹ 模具的维护保养
模具的维护保养
模具维护保养目的就是为保证模具正常生产,减少故障及品质问题,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模具的维护保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材料的问题,选材不当。材料性能不良,不耐磨;模具钢未经精炼,具有大量的冶炼缺陷;凸凹模,锻坯改锻工艺不完善,遗存有热处理隐患。
2.模具结构设计问题,冲模结构不合理。细长凸模没有设计加固装置,出料口不畅出现堆集,卸料力过大使凸模承受交变载荷加剧等。
3.制模工艺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凸、凹模锻坯内在质量差,热处理技术及工艺有问题,造成凸、凹模淬不透,有软点及硬度不均。有时产生微裂纹、甚至开裂,研磨抛光不到位,表面粗糙度值过大。
4)无润滑或有润滑但效果不佳
1.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否则易发生堵料。模具使用企业要做详细记载、统计其使用、护理(润滑、清洗、防锈)及损坏情况,据此可发现哪些部件、组件已损坏,磨损程度大小,以提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以及该模具的成型工艺参数、产品所用材料,以缩短模具的试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应在注塑机、模具正常运转情况下,测试模具各种性能,并将最后成型的塑件尺寸测量出来,通过这些信息可确定模具的现有状态,找出型腔、型芯、冷却系统以及分型面等的损坏所在,根据塑件提供的信息,即可判断模具的损坏状态以及维修措施。
2.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弹簧最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弹簧的规格和型号通过颜色、外径和长度三项来确认,只有在三项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换。弹簧以进口的质量为佳。
3.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折断、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套一般都是啃坏的。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4.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5:压料零件如压料板、优力胶等,卸料零件如脱料板、气动顶料等。保养时检查各部位的配件关系及有无损坏,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气动顶料检查有无漏气现象,并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
如气管损坏进行更换。要对模具几个重要零部件进行重点跟踪检测:顶出、导向部件的作用是确保模具开合运动及塑件顶出,若其中任何部位因损伤而卡住,将导致停产,故应经常保持模具顶针、导柱的润滑(要选用最适合的润滑剂),并定期检查顶针、导柱等是否发生变形及表面损伤,一经发现,要及时更换;完成一个生产周期之后,要对模具工作表面、运动、导向部件涂覆专业的防锈油,尤应重视对带有齿轮、齿条模具轴承部位和弹簧模具的弹力强度的保护,以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随着生产时间持续,冷却道易沉积水垢、锈蚀、淤泥及水藻等,使冷却流道截面变小,冷却通道变窄,大大降低冷却液与模具之间的热交换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因此对流道的清理应引起重视;对于热流道模具而言,加热及控制系统的保养有利于防止生产故障的发生,故而尤为重要。
;❺ 保养与维护模具的方法
保养与维护模具的方法
当今,注塑模具产品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生产当中,生产厂家对注塑模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模具的日常维修保养就显的非常重要。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保养与维护模具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模具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因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零部件的磨损,润滑剂变质,漏水,塑胶料的压伤等问题,需要进行模具保养。
模具日常保养一般包含以下方面:
1.定期除锈(外观,PL面,模腔,型芯等)
2.定期重新加润滑剂(顶出机构,行位等)
3.定期更换易磨损件(拉杆,螺栓等)
4.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模具的下模保养需由专业维修人员将模具拆下后,对模具的模腔,顶针等进行专业的测试保护。
由于模具具有专一性精密性易损性等特性因此进行模具的安全保护至关重要,总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锈
防止注塑机模具有漏水/冷凝水/雨淋/手印等而造成的生锈现象。
2.防撞
防止模具因顶针有断裂、未回退到位而造成的'模具撞坏的现象。
3.除刺
防止模具因布抹/料冲/手抹/水口钳碰/刀碰而造成的模具毛刺。
4.缺件
防止模具因缺少拉杆/垫圈等零件而造成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5.防压
防止模具因仍残留有产品而锁模而造成的模具压伤。
6.欠压
防止模具因低压保护压力过大造成的伤害。
其中因顶针有断裂、顶针未回退到位、模具残留有产品、缺少辅件造成的模具损坏的比例较高,且因发生较为频繁,因此85%以上的模具损伤都是因此原因造成的,而模具的维修费用一般较高,因此怎么样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注塑行业的利益。
为了防止模具损坏造成的生产延误,以及高昂的维修费用,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节省人工资源,视觉龙科技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开发出了一款产品,称为“模具保护器”。
1.拆卸模具时,避免碰伤和淋水,移动要平稳。
2.喷热模,再喷少量脱模剂
3.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且进行防锈处理:小心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的水分与杂物,并喷洒模具防锈剂和涂抹黄油。
;❻ 注塑模具管理和保养的方案有哪些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一、目的:
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3.1.3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3.2.7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
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而使制品出现缺陷。
3.3.2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总之,开机前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
3.3.4工作中认真检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状态,严防辅助系统发生异常,加热,控制系统的保养对热流道模具尤为重要。在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都应对棒式加热器,带式加热器,热电偶学用欧母进行测量,并与模具的技术说明资料相比较,以保证其功能的完好。与此同时,控制回路可能通过安装在回路内的电流表测试。抽芯用的液压缸中的油尽可能排空,油嘴密封,以免在储运过程中液压油外泄或污染周围的环境。
3.3.5在生产中听到模具发出异声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模具维修人员对车间内正常运行的模具要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
3.3.6操作工在交接班时,除了交接生产,工艺紧要关记录外,对模具使用状况也要有详细的交待。
3.3.7当模具完成制品生产数量,要下机更换其它模具时,应将模具型腔内涂上防锈剂,将模具其附件送交模具保养员,并附最后一模生产合格的制品作为样件一起送交保养员。此外,还应送交一份模具使用清单,详细填写该模具在什么机床上,从某年某月某日,共生产多少数量制品,现在模具是否良好。若模具有问题,要在使用单上填写该模具存在什么问题,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具体要求,并交一件未处理的样品给保管员,留给模具工修模时参考。
3.3.8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后均匀喷上防锈剂,准确填写相关记录。
3.4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3.4.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3.4.2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3.5模具的存放
应设立模具库,设专人管理,并建立模具档案,有可能的话要对模具实行计算机管理。模具库应选择潮气小通风的地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下,若湿度超过70%,则模具很容易生锈,模具应上架存放,注意防腐蚀,防尘等。
❼ 模具保养计划怎么做
为延长公司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制订如下保养计划:
一、装模时的检查、维护
1、装模前要对模具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擦,保证模具安装面和压机工作台面正确配合。
2、模具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导向机构,模腔表面清擦干净,以保证制件的质量。
3、对模具各滑动部份进行润滑或涂抹润滑脂。
4、检查、维护侧护板,清理冲孔废料道、孔。
5、检查模具安全侧销、安全螺钉等安全件,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更换。
二、生产中的保养
1、定期对拉延模的压料圈、圆角、修边模的刀口部位、翻边刀块部分进行涂油润滑。
2、定期对修边冲孔模小孔的废料道进行清理。
3、经常观察、感觉模具在生产时使用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排除后再进行生产。
三、生产后的保养
1、生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2、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清擦,将模具内的废料、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废料盒中无废料。
3、将模具的使用发现的问题作如实地反馈,并在交接单中做好记录或通知修理人员经行修理。
四、模具的一、二级保养
1、模具的一级保养由生产操作人员进行。保养的主要内容为清擦、润滑和检查。
2、模具的二级保养工作由模修人员完成,并根据保养情况做好记录。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a、对模具的圆角拉毛部位进行抛光,如果出现压坑要对模具研配。
b、对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导向零件进行修理、恢复。
c、对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刀口崩刃和刃口塌陷处进行补焊、修复。
d、对损坏、失效的弹簧等弹性零件进行更换(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
e、对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冲头折断、弯曲和啃坏及损坏的冲套进行更换。
f、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如有,则进行更换。
g、检查压料板、卸料板是否损坏,如有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
h、检查气动系统有无渗漏;如有,则进行修复、更换。
五、久放模具的保养
对于长期放置的模具要每两个月安排一次保养,方法是打开模具给予除尘、除锈并对模具所有部位给予涂油处理。
❽ 注塑模具要怎样保养
对于外观保养方面:模胚外侧涂油漆,以免生锈,下模时,定模动模应涂上防锈油,模具保存时应闭合严实,防止灰尘进入型腔。sino模具使用后型腔,型芯内进行清理,不能遗留杂物,以免损伤模具表面。喷施防锈剂。模具冷却系统里面不能残留冷却水,一定要清理干净,以免模具生锈堵住水路。 模具的机械标准件应该涂上润滑油。
❾ 如何管理及保养压铸模具
第一,建立模具档案,做好相关准备。
1,每一套模具在入厂时都要建立起一份自己的完整使用记录,从而保证以后的维护和保养都有重要依据。
2,对于模具管理人员而言,模具自入厂以后每一部分的结构配件都必须要详细记入档案,并且根据需要,将模具里面的易损部分列出,提前准备配件,并对这些配件制定严格的最低库存量,以备不时之需。
3,给模具在做履历卡的同时有必要在模具本身刻上永久性标记,易于分辨。这样只要不傻的人都不会造成装错模具的闹剧。
4,如果附带有油缸抽芯器的模具,必须尽快给其配上快换接头,以免每次拆装时从油缸里漏出油引起不必要的浪费。
5,提前制定模具管理规定,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切实的执行下去。
第二,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学会保养。
1,模具冷却系统的正确使用。
2,模具在开始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对模具进行预热,防止在冷的模具突然遇到热的金属液而导致龟裂纹的出现。
3,对模具分型面进行及时的清理。
4,如果模具配备有中子控制,则注意绝对禁止压铸机与模具之间的信号线有接头现象。
第三,模修人员做好相关保养与维护。
1,模修人员在维护,维修,保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个原则,绝对不允许私自更改模具的尺寸。
2,根据本公司《模修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切实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3,对于易损件比如顶杆,型芯等应仔细检查,有没有弯曲,裂痕等,如果有及时更换。
4,抛光模具需要补充一点,哪儿有粘铝,哪儿有积碳就抛光哪儿,尽量减少因为抛光而造成的对模具所造成的磨损。
5,应对模具所有运动的部位,和结合部位,螺钉等做润滑和防锈处理。
6,模具管理人员随时监督保养状况,注意其它的管理细节。做好保养维修记录以备查询。
模具的保管应做到台帐,图纸,档案等的一致性,模具不能拆开存放,避免零件的丢失,长期不使用的模具定期做防锈处理。新模具在规定的时期内尽量做去应力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