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模具是一种生产工具,它能按照客户需求制造出规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模具生产的产品无处不在,大约80%的物件都是由模具加工制作的,例如塑料盆、水杯、电饭煲、电脑、手机和汽车上面的很多零件都是利用模具生产的。模具功能强大,用途十分广泛,因此得到了“工业之母”的美称,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一、模具的定义和种类
1.模具的定义
模具是一种工业产品,由特定的结构和材料制作而成。模具可以大量生产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业零件,大到飞机和汽车,小到钉子和螺丝都离不开模具加工。使用模具生产的零件,具有高精度,高一致性和高生产率等特点,这些优势是任何其他加工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2.模具的种类
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因此模具的种类也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拉延模
它是确保覆盖件合格的重要设备,其功能是通过拉伸工序将平板状毛料制成主体空间工件。拉延模分为两种形式,即正装和倒装。
修边模
用于去除加工零件的多余部分,比如扁平,中空或立体零件的多余外边缘,从而为后续的翻边和成形做准备。
冲孔模
它作用在毛坯或板料上,沿闭合轮廓分离废物以获得带孔的冲孔模具。
翻边模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半成品工件的一部分翻转到另一部分材料上,用拉伸的办法使原冲孔的孔边形成凸缘。
整形模
它可以通过模具将先前弯曲或拉伸的零件压制成所需的形状,整形模是调整半成品尺寸和轮廓以提高产品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模具。
二、冲压模具的介绍和结构
1.冲压模具的介绍
冲压模具是常用的模具种类,它的使用方法如下,在室温下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机对其施加压力,从而使板料发生分离或变形,最终制成所需的零件。
2.冲压模具的结构
冲压模具主要由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工艺零件直接完成冲压过程,即与材料或冲压零件直接接触。而结构零件在模具中起安装,组合和引导的作用
❷ 模具的原理是什么
模具有很多中,这里以冲压模具的原理为例,冲压模具的原理是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
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一、冲压模的工作过程:
落料冲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问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过模柄与冲床滑块相联结。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组成了模具的下模,并利用压板固
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上模与下模通过导、导导向。工作时,条料靠着挡料送进定位,
当上模随滑块下降时,卸料先压住板料,接着凸冲落凹上面的材料获得工件。这时工
件卡在凸模与顶块之闻,废料也紧紧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时,工件由顶块靠顶板
借弹簧的弹力从凹模洞口中顶出;同时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卸料板靠弹簧的弹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个落料过程。再将条料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次冲裁
落料过程,如此往复进行。
二、
冲压模的分类:
1、敞开模: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制造易、成本低、但寿命低、精度差、
适于精度要求不高,开头简单,小批量或试制的冲裁件。
2、导板式:精度比敞开模高,适于开头简单,工件尺寸不大的冲裁件。要求压
力机行程不大于导板厚度。
3、导柱式:导柱导向保证冲裁间隙均匀,冲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寿命长,安装方便,适于大批量生产。
4、连续模:条料要求精确定位,使内孔与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证。生产率
高,具有一定的冲裁精度,适于大批量生产。
5、复合模:冲压件的内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❸ 塑胶模具三板模的原理
三板模有两次分型,第一次在剥料板与母模板之间,第二次在母模板。
当公模侧起初受到注塑机的拉力时,公母模板之间由于装有开闭器,而剥料板与母模板之间没有任何连结和阻碍,这时在拉力作用下剥料板与母模板首先分开,母模板随着公模板一起向后运动,运动到设定距离时,被小拉杆限位块挡住,由于母模板随注塑机继续向后运动。
这样小拉杆也被带动,它又带动剥料板运动一个设定距离,以便将料头打下。设定距离运动完后,小拉杆和母模板都停止运动。
(3)模具生产原理是什么扩展阅读:
增塑剂增塑剂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降低脆性,使塑料易于加工成型。增塑剂一般是能与树脂混溶,无毒、无臭,对光、热稳定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
例如生产聚氯乙烯塑料时,若加入较多的增塑剂便可得到软质聚氯乙烯塑料,若不加或少加增塑剂(用量<10%),则得硬质聚氯乙烯塑料。
流道处于一个或多个有恒温的热流道板及热唧嘴里,无冷料脱模,流道及浇口直接在产品上,所以流道不需要脱模,此系统又称为无水口系统,可节省原材料,适用于原材料较贵、制品要求较高的情况,设计及加工困难,模具成本较高。
❹ 模具的原理是什么
因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应用很多领域,加之专业模具的制造技术在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发展,因此在这部分,总结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设计规则。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设计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设备、精度条件、几何形状设计、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等内容。 1、 批量的大小实验用,模具产量小时,可采用木材或树脂进行制造。但是,如果实验用模具是为了获得制品有关收缩、尺寸稳定性及循环时间等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单型腔模具来实验,且能保证其能在生产条件下运用。 模具一般用石膏、铜、铝或铝-钢合金制造,很少用到铝-树脂。 2、 几何形状设计,设计时,经常要综合考虑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例如,制品设计和尺寸稳定性要求采用阴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泽度较高的制品却要求使用阳模,这样一来,塑件订购方会综合考虑到这两点,以使制品能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生产。经验证明,不符合实际加工条件的设计往往是失败的。 3 、尺寸稳定,在成型过程中,塑件与模具接触的面要比离开模具部分的尺寸稳定性更好。如果日后由于材料刚度的需要要求改变材料厚度,可能导致要将阳模转换为阴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于收缩率的10%。 4 、塑件表面 ,就成型材料能够包住的范围而言,塑件可见面的表面结构应在与模具接触处成型。如果可能的话,塑件的光洁面不要与模具表面接触。就像采用阴模制造浴盆和洗衣盆的情况。 5、 修饰, 如果使用机械式水平锯锯掉塑件的夹持边,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余量。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须留有余量。刀口模切割线间的间隙最小,冲孔模修整时的分布宽度也很小,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6 、收缩和变形 ,塑料易收缩(如PE) ,有些塑件易变形,无论如何预防,塑件在冷却阶段都会发生变形。在这种条件下,就要改变成型模具的外形来适应塑件的几何偏差。例如:尽管塑件壁保持平直,但其基准中心已偏离10mm ;可以抬高模具底座,以调整这种变形的收缩量。 7、 收缩量, 在制造吸塑成型模具时一定要考虑到下列的收缩因素。 ① 成型制品收缩。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缩率,则必须取样或用相似形状的模具通过试验来得到。注意:通过这种方法只能得到收缩率,不能得到变形尺寸。 ② 中间介质的不利影响造成的收缩,如陶瓷、硅橡胶等。 ③ 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缩,如铸造铝时的收缩。
❺ 注塑模具工作原理。
注塑机将塑料原料融化后,高压挤入模具型腔内,待冷却后,定型。
❻ 五金模具工作原理
五金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五金模具。
工艺性质
(1)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工序组合
(1)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连续模(级进模), 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
连续模在冲压过程中材料料带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模具内部料带切断后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方向运动的叫级进模;料带送料在模具内部完成的叫自动连续模;在一个冲压生产链上用不同工艺的冲压模具用机械手或其他自动化设施,采用模具或者零件移动完成工件冲压加工额定模具叫多工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