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模具侧浇口有什么缺点

模具侧浇口有什么缺点

发布时间:2023-07-24 00:22:22

❶ 塑胶模具胶口的选择及优缺点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形状模具结构,注射工艺条件及塑件性能等因素有关。但就基本作用来说,浇口截面要小,长度要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增大流料速度,快速冷却封闭,便于塑件分离以及浇口残痕小等要求。
一、浇口位置需要满足的5个要求
1.外观要求(浇口痕迹,熔接线)
2.产品功能要求
3.模具加工要求
4.产品的翘曲变形
5.浇口容不容易去除
二、对生产和功能的影响
1.流长(FlowLength)决定射出压力,锁模力,以及产品填不填的满流长缩短可降低射出压力及锁模力。
2.浇口位置会影响保压压力,保压压力大小,保压压力是否平衡,将浇口远离产品受力位置(如轴承处)以避免残留应力,浇口位置必须考虑排气,以避免积风发生,不要将浇口放在产品较弱处或嵌入处,以避免偏位(CoreShaft)。
三、选择浇口位置的技巧
1.浇口(Gate)
浇口是一条横切面面积细小的短槽,用以连接流道与模穴。横切面面积所以要小,目的是要获得以下效果:
1)模穴注不久,浇口即冷结
2)除水口简易
3)除水口完毕,仅留下少许痕迹
4)使多个模穴的填料较易控制
5)减少填料过多现象
2.浇口位置以及尺寸
1)将浇口放置于产品较厚处,从较厚处进浇可提供较佳的充填及保压效果。如果保压不足,较薄的区域会比较厚的区域更快凝固,避免将浇口放在厚度突然变化处,以避免迟滞现象或是短射的发生。
2)可能的话,从产品中央进浇,将浇口放置于产品中央可提供等长的流长,流长的大小会影响所需的射出压力,中央进浇使得各个方向的保压压力均匀,可避免不均匀的体积收缩。
3)当塑料流入流道时,塑料接近模面最先降热(冷却)及凝固。塑料再向前流动时只是在此 凝固的塑料层流过。又由于塑料是低传热物质,固态的塑料形成绝绿层及保持层的仍可流动。所以,在理想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横流道层位置,使得最佳的塑料流动效应。此情况最常见于圆形及六角形的横流道.然而梯形的横流道无法达致此效果,因浇口不能设置于流道的中间位置。
决定浇口位置时,应紧守下列原则:
1.注入模穴各部份的胶料应尽量平均.
2.注入工模的胶料,在注料过程的各阶段,都应保持统一而稳定的流动前线.
3.应考虑可能出现焊痕,气泡,凹穴,虚位,射胶不足及喷胶等情况.
4.应尽量使除水口操作容易进行,最好是自动操作.
5.浇口的位置应与各方面配合。
设计浇口的方法并无硬性规定,大都是根据经验而行,但有两个基本要素须加以折衷考虑:
1)浇口的横切面面积愈大愈好,而槽道之长度则愈短愈佳,以减少塑料通过时的压力损失。
2)浇口须细窄,以便容易冷结及防止过量塑料倒流.故此浇口在流道中央,而它的横切面应尽 可能成圆形。不过,浇口的开关通常是由模件的开关来决定的.
3.浇口尺寸:
浇口的尺寸可由横切面积和浇口长度定出,下列因素可决定浇口最佳尺寸:
1)胶料流动特性
2)模件之厚薄
3)注入模腔的胶料量
4)熔解温度
5)工模温度
四、浇口的平衡
如果不能获得平衡的流道系统,可采用下述浇口平衡法,以达到划一注模的目标。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大量模穴的工模。
浇口的平衡法有两种:改变浇口槽道的长度及改变浇口的横切面面积。在另一种情况下,即模穴有不同的投影面积时,浇口也需要平衡。这时,要决定浇口的大小,就要先将其中一个浇口尺寸定出,求出它与其对应模穴体积相较的比率,并且把这个比率应用到其浇口与各对应模穴的比较上,便可相继求出各个浇口的尺寸。经过实际试注后,便可完成浇口的平衡操作。
五、直接浇口(DirectGate)或大水口(SprueGate)
浇道直接供应塑料到制成品,浇道黏附在制成品上。在两板的工模,大水口通常是一出一只,但在三板模或热流道工模的设计上,可以一啤多只。
缺点:在制成品表面形成水口印会影响成品外观,而水口印大小在于唧咀的细直径孔。
六、唧咀的脱模角,唧咀的长度
因为大水口印可以减细,只要将上述唧咀的尺寸改小.但唧咀的直径受唧咀直径的影响,而水口要易于出模的关系,脱模角不能少过3度,所以只有唧咀长度可以减短,用加长唧咀即可。
浇口选择:
浇口是流道和型腔的连接部分,也是注塑模进料系统的最后部分,其基本作用为:
1)使从流道来的熔融塑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充满型腔。
2)型腔充满后,浇口能迅速冷却封闭,防止型腔能还未冷却的塑料回流。
PS:(唧咀在模具占很重要的一部份,加热溶解塑胶经唧咀注入模具后才形成产品,装配在前模(A板)的正中间)

❷ 注塑模具点浇口的优缺点

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汽车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
优点:比侧浇口少了后加工处理(浇口很小,产品成型后开模自动拉断,不用后加工处理浇口)
缺点:因浇口很小,不适合大产品及很薄的产品,因浇口进胶量有限,产品常常会不饱模,一般考虑增加浇口排布及加大成型射压改善。

❸ 模具各种缺陷

我在这只能提供你注塑模具的相关信息:(希望是你想要的)
收缩痕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通常与表面痕有关,而且是塑料从模具表面收缩脱离形成的。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熔融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2).模腔内塑料不足。
(3).冷却阶段时接触塑料的面过热。
(4).流道不合理、浇口截面过小。
(5).模温是否与塑料特性相适应。
(6).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强进古过高,过厚,明显厚薄不一).
(7).冷却效果不好,产品脱模后继续收缩。
三、补救方法
(1).调整射料缸温度。
(2).调整螺杆速度以获得正确的螺杆表面速度。
(3).增加注塑量。
(4).保证使用正确的垫料;增加螺杆向前时间;增加注塑压力;增加注塑速度。
(5).检查止流阀是否安装正确,因为非正常运行会引致压力流失。
(6).降低模具表面温度。
(7).矫正流道避免压力损失过大;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截面尺寸。
(8).根据所用塑料的特性及产品结构适当控制模温。
(9).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产品结构。
(10).设法让产品有足够的冷却。
包封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可以容易地在透明注塑件的“空气阱”内见到但也可出现在不透明的塑料中, 这与厚度有关,而且常因塑料收缩离开注塑件中心而引起。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模具未充分填充。
(2).止流阀的不正常运行。
(3).塑料未彻底干燥。
(4).预塑或注射速度过快。
(5).某些特殊材料应用特殊的设备生产。
三、补救方法
(1).增加射料量。
(2).增加注塑压力。
(3).增加螺杆向前时间。
(4).降低熔融温度。
(5).降低或增加注塑速度。(例如对非结晶体类的塑料要增 加45%速度)。
(6).检查止逆阀是否裂开或无法运作。
(7).应根据塑料的特性改善干燥条件,让塑料彻底干燥。
(8).适当降低螺杆转速和增大背压,或降低注射速度。
制品成型尺寸精度低
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一﹐注塑过程中重量尺寸的变化超过了模具、注塑机、塑料组合的生产能力。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输入射料缸内的塑料不均。
(2).射料缸温度或波动的范围太大。
(3).注塑机容量太小。
(4).注塑压力不稳定。
(5).螺杆复位不稳定。
(6).运作时间的变化、溶液黏度不一致。
(7).注射速度(流量控制)不稳定。
(8).使用了不适合模具的塑料品种。
(9).考虑模温、注射压力、速度、时间和保压等对产品的影响。
三、补救方法
(1).检查有无充足的冷却水流经料斗喉以保持正确的温度。
(2).检查是否劣质或松脱的热电偶。
(3).检查与温度控制器一起使用的热电偶是否属于正确类型。
(4).检查注塑机的注塑量和塑化能力,然后与实际注塑量和每小时的注 塑料用量进行比较。
(5).检查是否每次运作都有稳定的熔融热料。
(6).检查回流防止阀有否泄露,若有需要就进行更换。
(7).检查是否错误的进料设定。
(8).保证螺杆在每次运作复回位置都是稳定的,即不多于0.4mm的变化。
(9).检查运作时间的不一致性。
(10).使用背压。
(11).检查液压系统运作是否正常,油温是否过高或过低(25—60'C)。
(12).选择适合模具的塑料品种(主要从缩率及机械强度虑)。
(13).重新调整整个生产工艺。
制品表面有波纹或银丝
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塑料含有水分和挥发物;
2)料温太高或太低;
3)注射压力太小;
4)流道和浇口的尺寸太大;
5)嵌件未预热回温度太低;
6)制品内应力太大。

浇口被粘著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注口被注口套牵住。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注口套与射嘴没有对准。
(2).注口套内塑料过份填塞。
(3).射嘴温度太低。
(4).塑料在注口内未完全凝固,尤其是直径较大的注口。
(5).注口套的园弧面与射嘴的园弧面配合不当,出现装似 “冬菇”的流道。
(6).流道不够拔出斜度。
三、补救方法
(1).重新将射嘴和注口套对准。
(2).降低注塑压力。
(3).减少螺杆向前时间。
(4).增加射嘴温度或用一个独立的温度控制器给射嘴加热。
(5).增加冷却时间,但更好的办法是使用有较小注口的注口 套代替原本的注口套。
(6).矫正注口套与射嘴的配合面。
(7).适当扩大流道的拔出斜度。

塑件翘曲变形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注塑件形状与模腔相似但却是模腔形状的扭曲版本。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弯曲是因为注塑件内有过多内部应力。
(2).模具填充速度慢。
(3).模腔内塑料不足。
(4).塑料温度太低或不一致。
(5).注塑件在顶出时太热。
(6).冷却不足或动、定模的温度不一致。
(7).注塑件结构不合理(如加强筋集中在一面,但相距较远)。
三、补救方法
(1).降低注塑压力。
(2).减少螺杆向前时间。
(3).增加周期时间(尤其是冷却时间)。从模具内(尤其是 较厚的注塑件)顶出后立即浸入温水中(38oC)使注塑 件慢慢冷却。
(4).增加注塑速度。
(5).增加塑料温度。
(6).用冷却设备。
(7).适当增加冷却时间或改善冷却条件,尽可能保证动、定 模的模温一致。
(8).根据实际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塑料件的结构。
塑件充填不满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注塑过程不完全,因为模腔没有填满塑料或注塑过程缺少某些细节。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注塑速度不足。
(2).塑料短缺。
(3).螺杆在行程结束处没留下螺杆垫料。
(4).运行时间变化。
(5).射料缸温度太低。
(6).注塑压力不足。
(7).射嘴部分被封。
(8).射嘴或射料缸外的加热器不能运作。
(9).注塑时间太短。
(10).塑料贴在料斗喉壁上。
(11).注塑机容量太小(即注射重量或塑化能力)。
(12).模温太低。
(13).没有清理干净模具的防锈油。
(14).止退环损坏,熔料有倒流现象。
三、补救方法
(1).增加注塑速度。
(2).检查料斗内的塑料量。
(3).检查是否正确设定了注射行程,需要的话进行更改。
(4).检查止逆阀是否磨损或出现裂缝。
(5).检查运作是否稳定。
(6).增加熔胶温度。
(7).增加背压。
(8).增加注塑速度。
(9).检查射嘴孔有没有异物或未塑化塑料。
(10).检查所有的加热器外层用安培表检验能量输出是否正确。
(11).增加螺杆向前时间。
(12).增料斗喉区的冷却量,或降低射料缸后区温度。
(13).用较大的注塑机。
(14).适当升高模温。
(15).清理干净模具内的防锈剂。
(16).检查或更换止退环。
溢料
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料桶,喷嘴及模具温度太高;
2)注射压力太大,锁模力太小;
3)模具密合不严,有杂物或模板已变形;
4)型腔排气不良;
5)塑料的流动性太好;
熔接痕
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料温太低,塑料的流动性差;
2)注射压力太小;
3)注射速度太慢;
4)模温太低;
5)型腔排气不良;
6)塑料受到污染。
侧壁凹痕
“凹痕”是由于浇口封口后或者缺料注射引起的局部内收缩造成的。注塑制品表面产生的凹陷或者微陷是注塑成型过程中的一个老问题。 凹痕一般是由于塑料制品壁厚增加引起制品收缩率局部增加而产生的,它可能出现在外部尖角附近或者壁厚突变处,如凸起、加强筋或者支座的背后,有时也会出现在一些不常见的部位。产生凹痕的根本原因是材料的热胀冷缩,因为热塑性塑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当高。膨胀和收缩的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塑料的性能,最大、最小温度范围以及模腔保压压力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有注塑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冷却速度和均匀性等也是影响因素。
塑料材料模塑过程中膨胀和收缩量的大小与所加工塑料的热膨胀系数有关,模塑过程的热膨胀系数称为“模塑收缩”。随着模塑件冷却收缩,模塑件与模腔冷却表面失去紧密接触,这时冷却效率下降,模塑件继续 冷却后,模塑件不断收缩,收缩量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模塑件上的尖角冷却最快,比其它部件更早硬化,接近模塑件中心处的厚的部分离型腔冷却面最远,成为模塑件上最后释放热量的部分,边角处的材料固化后,随着接近制件中心处的熔体冷却,模塑件仍会继续收缩,尖角之间的平面只能得到单侧冷却,其强度没有尖角处材料的强度高。制件中心处塑料材料的冷却收缩,将部分冷却的与冷却程度较大的尖角间相对较弱的表面向内拉。这样,在注塑件表面上产生了凹痕。凹痕的存在说明此处的模塑收缩率高于其周边部位的收缩。如果模塑件在一处的收缩高于另一处,那么模塑件产生翘曲的原因。模内残余应力会降低模塑件的冲击强度和耐温性能。 有些情况下,调整工艺条件可以避免凹痕的产生。例如,在模塑件的保压过程中,向模腔额外注入塑料材料,以补偿模塑收缩。大多数情况下,浇口比制件其它部分薄得多,在模塑件仍然很热而且持续收缩时,小的浇口已经固化,固化后,保压对型腔内的模塑件就不起作用。
半结晶塑料材料的模塑件收缩率高,这使得凹痕问题更严重;非结晶性材料的模塑收缩较低,会最大程度地减小凹痕;填充和维持增强的材料,其收缩率更低,产生凹痕的可能性更小。
厚的注塑件冷却时间长,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因此厚度大是凹痕产生的根本原因,设计时应加以注意,要尽量避免厚壁部件,若无法避免厚壁不见,应设计成空心的,厚的部件就平滑过度到公称壁厚,用大的圆弧代替尖角,可以消除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尖角附近产生的凹痕。

❹ 注塑成型有哪几种进胶方式其优点和缺点

注塑,即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这种方法即是将塑料材料熔融,然后将其注入膜腔。

优点:

1、浇口位置的选择灵活;

2、浇口可与注塑件自行分离;

3、浇口痕迹小;

缺点:

1、浇口位置容易脱胶;

2、入水位置容易产生烘印;

3、需人工剪除胶片;

4、从浇口位置到型腔压力损失较大。

(4)模具侧浇口有什么缺点扩展阅读: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❺ 塑胶模具的进胶方法有哪些

1盘形浇口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水口常用冲切方式去除。

2扇形浇口从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应力.扇形角度由产品形状决定,浇口横面积不可大于流道断面积。

3环形浇口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但浇口切除困难,它适用于薄壁长管状产品。

4点浇口是一种截面积小如针状之浇口,一般用于流动较好之塑料,其浇口长度一般不超过其

直径,所以脱模后浇口自动切断,不须再修正.而浇口残痕不明显.在箱罩,盒壳体及大面积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可以使模具增加一个分模面,便于水口脱模.其缺点因进浇口较小易造成压力损耗,成型时产生一些不良(流痕,烧焦,黑点其形状有菱形,单点形,双点形,多点形等。

5侧浇口一般开设在模具一边,分模面上由内侧或外侧进胶,截面多为矩形,适用于一模多穴.

6.直接浇口直接由主流道进入模腔,适用于单穴深腔壳形,箱形模具.其流道流程短,压力损失少,有利于排气,但浇口去除不便,会留明显痕迹。

7潜伏浇口其浇口呈倾斜状潜伏在分模面一方,在产品侧面或里面进胶脱模时可自动切断针点浇口,适用自动化生产。

❻ 注塑模具设计中浇口主要有哪几种结构各有什么优缺点

「浇口」(Gate)对於成形性及内部应力有较大的影响,通常依据成形品的形状来决定适当形式,可分为「限制浇口」与「非限制浇口」两大类。前者是在浇道与模穴的进入口做成狭小部分,加工容易,易从浇道切断成形品,可减少残留应力,多个成形品一次成形之多数型穴之浇口容易均衡,模穴内塑料不易逆流,一般都采用此种形式。其又可分为「侧状浇口」(Side Gate)、「重叠浇口」(Overlap Gate)、「凸片浇口」(Tab Gate)、「扇形浇口」(Fan Gate)、「膜状浇口」(Film Gate)、「环形浇口」(Ring Gate)、「盘状浇口」(Disk Gate)、「点状浇口」(Point Gate)及「潜状浇口」(Submarine Gate)等。后者系由竖浇道直接将塑料注入模穴的浇口,为非限制浇口的代表。浇口的种类、位置、大小、数目等,直接影响成形品的外观、变形、成形收缩率及强度,所以在设计上应考虑下列事项:
1. 浇口形状:浇口形状影响模穴内熔树脂流动性、成形品外观、材料流动配向,所以选择浇口种类时,要依材料种类或成形品形状,并考虑流动配向的影响。
2. 浇口位置与数目:
(1) 须选择熔融材料可充分绕行母模各部分位置,尽量选在成形品中央或厚肉部分。
(2) 成形品的孔部在模子会插植销类,勿使流入的材料冲弯销或使之偏移。
(3) 有两处以上时,所选位置勿使熔接线或气泡损及制品外观或减低强度。
(4) 成形时残留应力容易集中浇口部周边,有时会变脆而破裂,故宜选择不受力位置。
(5) 选择制品外观不醒目位置,容易加工浇口部的位置。
3. 浇口种类(形状):浇口依其机能可分为「限制浇口」与「非限制浇口」,前者是在横浇口与母模的接合处作成狭小部分,阻碍材料流动;后者浇道(竖浇口)直接为材料往母模的流入口,一般多用限制浇口。各种浇口之特色、优缺点及用途列表如下:
非限制浇口--直接浇口/竖浇口式浇口(Direct Gate)
特色
1. 直接浇口为非限制浇口的代表。
2. 竖浇口为材料往母模的流入口。
3. 成型机喷嘴孔径有限制。
4. 材料充填性良好,连充填玻璃纤维质的材料也容易成形,成形品表面的收缩下陷少。
优点
1. 流动性良好。
2. 构造简单。
3. 适用树脂广。
4. 材料充填性佳。
5. 成形品表面收缩下陷少。
6. 省略流道之加工。
7. 压力损失少。
8. 可成形大型或深度较深之成形品。
缺点
1. 一次只能成型一个成形品,无法取数个多点浇口,除非使用多喷嘴成型机。
2. 有浇口残留痕迹影响外观及增加后加工。
3. 平而浅的成形品易翘曲、扭曲。
4. 须决定浇口循环。
5. 浇口附近残留应力大,容易导致破裂或变形。
用途
1. 适用於大物、深物之容器类。
2. 适用塑料:PVC、 PE、 PP、PC、 PS、 PA、POM、 AS、 ABS、 PMMA。
限制浇口--侧状浇口/侧面浇口/标准浇口/侧浇口/边缘浇口(Side Gate / Edge Gate)
特色
1. 为最具代表性的浇口。
2. 取多数个多点浇口。
3. 须避开成形品的重要位置。
4. 设於母模端面及成形品侧面(端面)的浇口。
5. 方便成形后材料的急速固化,减少浇口部的残留应力。
优点
1. 残留应力低。
2. 浇口尺寸正确(矩形断面)。
3. 浇口与成形品分离容易。
4. 可防止材料逆流。
5. 浇口部分产生磨擦热,可再次提升材料温度,促进充填。
缺点
1. 流动抵抗大。
2. 压力损失大。
3. 流动性不佳之材料易造成充填不足或半途固化。
4. 平板状或面积大之成形品,由於浇口狭小易造成气泡或流痕之不良现象。
用途
1. 适用塑料:PVC、 PE、PE、PP、 PC。
限制浇口--重叠式浇口(Overlap Gate)
特色
1. 为侧浇口的一种。
2. 浇口一部分重叠於成形品的肉厚上。
优点
1. 浇口外观不易看出,可防止成形品产生流痕。
2. 浇口与成形品分离容易。
缺点
1. 浇口加工要注意。
2. 压力损失大。
用途
1. 适用塑料:POM
限制浇口--扇形浇口(Fan Gate)
特色
1. 为凸片浇口的一种。
2. 浇口向母模展成扇形,其应用范围与膜状浇口完全相同。
3. 树脂易分散在大面积,充填均匀。
4. 可避免气泡、残留流痕现象。
5. 有后加工之必要。
优点
1. 流动性良好。
2. 可均匀充填防止成形品变形。
3. 浇口配向低。
4. 有良好外观的成形品,几乎无不良现象发生。
缺点
1. 浇口加工费时。
2. 浇口部分切离稍有困难。
用途
1. 适用於薄而大之平板、圆盘状或面积较大之成形品。
2. 适用塑料:PP、 POM、ABS、尤其用於具有强烈配向性之复合材料。
限制浇口--隔膜形浇口/膜状浇口/膜式浇口(Film Gate)
特色
1. 此浇口的塑料在母模内约以平行方向而流,均匀充填母模,防止变形。
2. 适合於流动配向性强的结晶性塑胶,以玻璃纤维为之强化的充填材料,以及热硬化性材料等易因充填材流动配向而变形的场合。
3. 对板状成品易得均匀之收缩。
优点
1. 流动性良好。
2. 圆形成形品精度佳。
3. 可均匀充填防止成形品变形。
缺点
1. 浇口后加工费时。
2. 浇口部分切离稍有困难。
用途
1. 圆盘、圆筒品(齿轮等)或大型薄板成品。
2. 适用塑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限制浇口--环形浇口/环式浇口/环状浇口(Ring Gate)
特色
1. 为防止产生熔合痕迹,圆环形浇口须设置溢流井。
2. 从圆筒形制品外侧设浇口时,设环状补助横浇道,从其横浇道以薄环形浇口连接制品,此二型浇口都可防止成形品变形或熔接线。
3. 能均匀充填圆筒形成品,避免熔接线及局部充填过饱产生变形、偏心。
优点
1. 可防止流痕发生。
缺点
1. 浇口切离稍有困难。
用途
1. 适用塑料:POM、 ABS。
限制浇口--盘状浇口/盘形浇口/碟形浇口/圆盘浇口/圆板状浇口(Disk Gate)
特色
1. 浇口设於管或环状成形品内侧的薄圆板浇口,此圆板部分在事后连浇口切除。
2. 具直接浇口特性。
3. 利用小圆筒深入之成品中央顶出销可直接形成圆盘浇口之底盘。
优点
1. 流动性佳。
2. 圆形成形品精度佳。
3. 可防止流痕之发生。
4. 省去流道之加工。
缺点
1. 浇口后加工费时。
2. 浇口切离稍有困难。
3. 一次只能成形一个成型品。
4. 成型品之孔中心须与注道对应。
用途
1. 可用於圆盘、圆筒品(齿轮或深入之小圆筒)
2. 适用塑料:PS、 PA、AS、 ABS、短纤塑料。
限制浇口-点状浇口/针点浇口/销状式浇口/销点形浇口(Point Gate / Pin Point Gate)
特色
1. 以小点连接母模,浇口痕迹小,易从成形品除去横浇道。
2. 若用於三板式模具,浇口在投影面积大的物品设数处浇口时,可调整各浇口的充填状况,也可在杯底或箱形物品底面设不醒目浇口。
3. 取多数个、多点浇口。
4. 针点浇口孔径越小,材料流动所致的摩擦热也增大,可降低其粘度,但射出压力的损失也加大,一般以0.8~1.0为标准。
5. 后加工容易,浇口位置可自由选择,为三板模构造。
优点
1. 有可塑化能力。
2. 浇口自行切断。
3. 浇口痕迹小,可免除后加工。
4. 浇口位置可自由选择。
5. 浇口可从数点注入,应力及应变较小。
6. 适合多数成形品之成型。
7. 具有限制浇口之优点。
缺点
1. 流动抵抗大。
2. 容易过热。
3. 模具构造复杂。
4. 树脂成品率低。
5. 有不适用树脂。
6. 压力损失大。
用途
1. 适用塑料:PE、 PP、 PC、 PS、 PA、POM、AS、 ABS)。
2. 为大成品多浇口之应用,单一成形、一次多个成形。
限制浇口--潜状浇口/潜式浇口/埋入形浇口/底流式浇口/隧道浇口(Submarine Gate / Tunnel Gate)
1. 侧浇口自动化。
2. 注意二次浇口之掉落。
3. 浇口潜入固定侧或可动侧的模板内,到达制品的壁面或达到设於顶出销的二次横浇道。
4. 顶出成形品时,自动切断,适合全自动成形。
5. 可在环状物品内侧设浇口,亦有不在顶出销设二次横浇道,利用成形品的毂部,或另设毂部,在此设浇口,事后切除此部分。
6. 成形后自动去除浇口部分,节省后加工。
7. 模具加工较其他困难。
优点
1. 有可塑化能力。
2. 浇口自行切断,免除后加工。
3. 浇口痕迹小。
4. 成形品之外侧或内侧可自由设定浇口位置。
缺点
1. 流动抵抗大。
2. 加工面不易加工。
3. 压力损失大。
用途
1. 适用塑料: PS、PA、 POM、 ABS
2. 不用后加工,加料系统自动分离者可使用。

❼ 注塑模中常用的浇口形式有哪些浇口位置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直接浇口:熔融材料直接通过浇道进入塑料模具型腔,适用于具有单一型腔的壳/箱形塑料模具。流道短时,直接浇口的优点是:压力损失小,排气方便;直接浇口的缺点是:成型后难以去除浇口,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

2.扇形浇口:浇口从流道到型腔方向逐渐变大,呈扇形。这种类型的浇口适用于细长或扁平薄的产品,因为它可以减少流痕和方向应力。扇型的角度取决于产品形状。浇口的横截面积必须小于流道的横截面积。

3.点浇口:这种浇口的截面积与销钉一样小。它通常用于具有出色流动性的塑料材料中。通常,浇口的长度不大于其直径,它被广泛用于生产盖板,外壳和大面积产品。优点是,浇口会自动从成型件上移除,并且浇口痕迹很小。缺点是小浇口可能会导致压力损失,并在生产过程中引起一些注塑成型缺陷(流痕,烧痕和黑点等)

4.侧浇口:通常位于产品的一侧。浇口通常设计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部或外部填充模腔,横截面大部分为矩形,并且可以通过更改浇口的宽度和厚度来调节熔体的剪切速率和浇口的凝固时间。

注意事项:

  1. 浇口太小会发生填充不完全,缩痕,流痕等注射成型不良,成型收缩率提高。

  2. 浇口太大时,浇口周围可能会产生过大的残余应力,导致生产变形或开裂,并且成型后很难将其卸下。

阅读全文

与模具侧浇口有什么缺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碳钢退火为什么设置在620 浏览:743
钢钢铁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544
为什么精车钢材内球粘刀 浏览:428
采暖用无缝钢管是什么管 浏览:845
ysl方管13和50 浏览:704
高达无缝用什么补土 浏览:139
深圳旭东钢构技术怎么样 浏览:918
五寸圆形模具直径多少 浏览:535
游戏币开一个模具多少钱 浏览:357
钢铁男人什么意思 浏览:619
配方是四寸模具是六寸怎么换算啊 浏览:575
什么叫无缝山羊绒毛衣 浏览:274
怎么看自己能不能跳钢管舞 浏览:168
2021年5月31日螺纹钢价格多少 浏览:425
打火机能焊接什么工具 浏览:6
亚索什么皮肤无缝e 浏览:63
铝合金模具多少钱一套 浏览:444
小批生产适合什么模具 浏览:112
引脚焊接为什么不上锡 浏览:481
读模具怎么样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