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压铸模具上的顶针破损后想取出来,有什么快捷方法吗
用火烧热顶针断裂出,这样热涨后更容易取出。如果不行,采用电钻钻,可先用小一点的钻头,再用大钻头更容易些。
⑵ 注塑机顶针问题 急急急急急!!!
首先你的确定是机械故障还是模具问题,如果你模具后板顶孔太水,也有可能卡死顶针,但这样的话,每一模生产完后都会有一顶针后退压力在表上反应出来,如果没有后退后压力,也没有顶不到位的压力,只是重新打半自动就可以的话,就是你顶针时间或者其它地方投置不正确,,另外,顶针不退,跟模具没有直接关系,除非你的你的模具能卡住顶针,但如果卡住顶针,你打半自动也一样动不了,,所以,我还是建议你检查顶针设置问题,,不要往模具上想,
⑶ 塑胶模具设计中的问题
塑胶模具设计中的问题:
一.检查胶位是否均匀,如不均匀则会引起缩水并影响外观。
二.确定分型面与拔模角
1.分型面选择在开模方向上投影的最大值,客户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简单化
2.碰穿位:尽量选碰后模,如要碰前模,易走披锋,影响外观,利用平面接触。
3.枕位:枕5—8毫米,再与大分型面接平,胶位部分拔3度,后面拔3度或避空。
4.插穿位:利用侧边工作,拔3度,一般做镶件。
三.拔模原则:
1:减胶方向拔模。
2:轴类最大端为产品尺寸,孔类最小端为产品尺寸。
四.2D一定要注意镜像且放缩水,如忘记这步,绝大部分模具报废。
五.缩水:缩水率小产品(5‰以下)可按经验放缩水,缩水率大产品,例如一个可放18‰也可放20‰更甚至于可放22‰产品,一定要先征求负责人意见再放,以免跟配套产品尺寸不吻合。
六.唧嘴偏心KO应与同轴
七.行位要点:
1.一般用斜导柱作动力,比较小的抽芯距用T形槽,大于30mm用油缸抽芯。
2.斜导柱的角度比铲机角度小2—3度。
3.后模行位伸入前模超过总高度一半,可省掉铲机,利用前模加工面作压面。
4.行位宽度大于100mm,尽量用2根斜导柱,大于150mm的中间加导向槽。
5.行位定位:尽量不用波仔弹珠(力不够大),用螺丝定位。
6.行位在TOP位处,一定要放弹簧,否则行位开完模因重力作用,无法归位而导致撞坏。
7.开模方向投影,如行位底下有斜顶或顶针的,要设置先复位机构,否则有可能行位与斜顶或顶针会产生干涉。8.行位跟行走,走啤把,包胶位,直身出。
9.行位行程应大于扣位2至3mm,油缸行程应大于扣位10mm。
10.为了增加铲机牢固性,尽量做反铲。
八.斜顶设计要点
1.斜顶一般做3—8°,不超过15°。
2.顶出行程一般大于扣位0.5—1mm.
3.顶出方向:胶位应平或向上,否则做延迟斜顶。
4.斜顶宽度比较小时,顶针板增加一座架,使斜顶高度减短,以确保强度。
还需要注意的是:
⑷ 做塑胶工模都须要些什么,如:行位、顶针,就是说一套模里都有那些
完全可以,我表哥就在做这个,当初只有两个人,现在做的很好,有58个工人了
这是他给我的资料,发给你,希望有所帮助。
模具加工流程(二)
(16)标数基准
当一模出多个CAVITY时,标数应以模具中心为标数基准,成品标数基准应和成品图标数基准一致当成品标数基准点与模具中心对称时,应按对称于模具中心标数基准,当一模内有多块内模料,一内模料出多个CAVITY时,如果成品对称,应按对称于内模料标数,如果成品不对称,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即标数首选分中标数,无法分中标数时,才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如以内模料单边标数,应以模胚基准角为标数基准 (OFFSET偏孔);
当一模双出一个CAVITY时,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且应以模胚基准,角为基码(OFFSET)偏孔;
标准应整洁明了,一般把模胚钢料,成品数放在一起图纸上方和左方,运水数单独放在一起,当有行位时,行位数应和运水数放在一起,标数应完整,特别是钢料大小,厚度及成品在模图里的位置不可缺少;
顶钉图、边数图、镶件图、标数基准跟排位图一致,排位图确定通过后,未经工程人员许可,不可随意改动师傅位(标数基准)。
(17)当模具是硬模(内模料需淬火到HRC45度或以上)时,必须以模具分中或钢料分中标数。
(18)运水—是用为冷却内模用,通运水时要注意是否成品的每一部分都有适当的冷却,即冷却要均匀,还要注意与顶针镶针间的距离应有3—4mm以上,运水塞头深10mm以上,运水到胶位的距离10—15mm较为合适,若以运水孔的直径为D,即运水的中心距离为5—8D,当制品为聚乙烯(PE)时,运水不宜顺着收缩方向设置,以防制品有较大的变形。
(19)设计的冷却运水系统必须流径内模中(铍钢模内模在A、B模板上直通即可)并于运水(出入口分别打上清楚编号,M/OUT字,设计指定的行位必须上运水、运水孔一般不小于特别情况进也可用或跟客户要求做,上模运水尽量近胶位,下模运水尽量走外圈,一般走“U”“C”形或“一”直通才可,较深时要走BAEFCE,运水在将要走模之前才锁;
(20)当成品有凹(如花纹、侧壁上有孔等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
(21)当成品侧壁不允许有出模角时应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
行位分内侧抽芯和外侧抽芯,按前后模又可分为前模行位(行位在前模板内滑动)和后模行位(行位在后模板内滑动)前模行位常用较杯形式,因结构简单。当不能采用较杯开式时,必须设计特殊结构的模胚,即面板与A板间应有一次分型;
(23)有行位之模具,行位镶入后模深度,一般不可小于25mm,行位特别小时可作20mm,当并排出两行时,行位之间应有小于20mm钢料,以防FIT模时钢料变形,画行位时要注意行位的斜度,斜边角一般在15度—25度之间选取,角度太小易烧坏斜边,角度太大易卡死,即无抽芯,特殊情况下不可超过30度,压鸡斜度应比边角度大2度,当行位很高时作1度,行位压鸡冬茹位宽16—30mm,一般作压鸡厚度的一半左右。
当滑块脱模后留在滑槽内的滑块,长度不得小于总长的二分之三,本公司规定滑块脱模后必须全部留在滑槽内。没滑块镶入后模深为H翼仔宽度为B厚度为C滑块截面各部位相关尺寸见下表:
(24)当行位必须向模具中心抽芯时,内侧行位必须作限条(GIB)以便于安装滑块(SCIDE);
(25)行位分行针孔,行框桶和行胶位,行胶位时要注意行位的分模线,行西半球一般有10度啤把定位,封胶位不可大于5mm,当行位只行一根针时,应采用担穿孔的形式;
(26)行位的钢料,当行位要封胶位时,钢料跟内模料,行位封胶位时,用王牌,行位镶件用内模料。限条(GIB)磨板耗(WEARPLATE)用8407
(27)当行位行针孔,而圆心正好在分型面上时,必须在后模料上作一虎口,以保证钻孔时有一段大约10mm是整个圆孔(灿孔);
(28)当行位的胶位全部在前模时,行位压鸡(JAN)应原力出;
(29)行位底要锣(磨)油坑,油坑为平行四边形,深度为0.5mm定为1—1.5MM,圆距离10—20mm为防止行位回位,可以采用波子,弹簧等;
(30)为防止行位回位,首选朝两侧行
⑸ 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
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
引导语: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你必须对进胶方式,分型面的设计和加工,顶针的分布技巧,产品外观要求,产品的一些常见的缺陷都很了解才能去做这件事。
第一,当你接到一个产品要进行模具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进胶位置和方式。
进胶又受到一模出几穴和产品是不是外观件的影响。一出一的也有,一般都是大件或形状怪的;最好搞的就是一出二,这种排法最适合做大水口侧进胶或潜水进胶;其次是一出四的一出四也就是两个一出二加起来,不过这要考虑流道的长度,和度适当不仅可以节省料还可以让进胶顺利;一出六一出八,一出十六等都可以说是一出四的演变。在设计流道时上一级流道要比下一级流道大25%。另外如果产品是外观件很多时间不能用大水口侧进胶,这样会损坏外观。这时多用点进胶和潜水在顶针上的做法。但是潜水在顶针上的做法要小心有时产品的表面会冲花。
第二,分型面的设计。
做分型面时第一就是要检查倒扣问题。在做分型面时同时也要考虑结构,结构的强度和可行性以及分型面的好不好加工,以及本厂的加工能力。尽量用平整的分型面少用曲面分型面。
第三,以上这些你都确定好,就可以定模仁的大小。
这时把产品图所要的视图都做好,一定是1:1的。然后复制一份并镜像,再乘以产品的缩水率。
接下来我们就要用镜像过并乘了缩水的图来进行排位。我们以一出二来说明,一出二的话两个产品中间就会有一段流道,那这个流道的长度如何确定呢,一般唧嘴在模胚的中心,所以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放的下一个唧嘴并保证到胶位的钢料的强度。
如果唧嘴直径是12,那两个产品之间至少要有30MM.当然这个也要看产品的大小和高度来决定,最好保证两个产品的中心距为整数。两个产品的中心定下来后,就可以确定内模的大小了。通常是产品的边向外30MM就差不多了,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细节的调整。内模的大小主要和水路以及锁内模的螺丝有影响,水路主要受产品的大小和顶针的分布影响,顶针的分布是依据产品的。这些都搞好了就是确定模胚的大小,模胚的大小是内模的大小加上50MM就差不多了,但是还是要把模胚调出看一下才行,这个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内模的边到回针的边至少要有10MM,到顶针板的边是正负5MM最佳。
第四,所以的大小都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细节性的工作了,完善模胚,做内模的排气等。
以上的信息,你都接收到了吗?
;⑹ 模具钻顶针孔 技巧
顶针孔是不可能用钻嘴可以直接加工的。。而且 如果要加工顶针孔,不是热处理的一般都是用铰刀来绞出来的孔,热处理的就是用线割机器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