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绮惧瘑鎴愬舰鎶鏈鐨勫浗澶栫殑搴旂敤鐜扮姸鍙婂逛腑鍥藉彂灞曠殑鍚绀
鏁板瓧鍖栫簿瀵嗘垚褰㈡妧鏈涓昏佸寘鎷鏁板瓧鍖栫簿瀵嗗戞ф垚褰㈠拰鏁板瓧鍖栫簿瀵嗛摳閫犱袱鏂归潰銆傛暟瀛楀寲绮惧瘑濉戞ф垚褰㈡妧鏈鏄涓椤瑰湪濉戞ф垚褰㈠叏杩囩▼涓铻嶅悎鏁板瓧鍖栨妧鏈锛屼互绯荤粺宸ョ▼涓虹悊璁哄熀纭鐨勬妧鏈浣撶郴锛屽疄鐜颁紭璐ㄣ侀珮鏁堛佷綆鑰椼佹竻娲佺殑鐢熶骇銆傜爺绌跺唴瀹瑰寘鎷锛氬缓绔嬩互璁$畻鏈哄浘褰㈠︿负鍩虹鐨勬暟瀛楀寲妯″瀷锛屼互缁熶竴鐨勬暟鎹浜ゆ崲鏍囧噯鍜屽伐绋嬫暟鎹搴撹繘琛屼笉鍚岄渶姹傜殑浜や簰锛屽疄鐜版ā鍨嬪拰淇℃伅鍏变韩锛涗互鏁板瓧鍖栨ā鍨嬩负鍩虹锛岃繘琛屽熀浜庣簿瀵嗗戞ф垚褰㈢殑浜у搧璁捐★紱浠ユ暟瀛楀寲妯″瀷涓哄熀纭锛岃繘琛屽熀浜庣簿瀵嗗戞ф垚褰㈣繃绋嬬殑浜у搧鎬ц兘鍒嗘瀽锛涗骇鍝佺殑鏁板瓧鍖栧埗閫犲寘鎷宸ヨ壓杩囩▼鍜屽埗閫犺呭囩殑鏁板瓧鍖栥
褰撳墠锛岀簿瀵嗗戞ф垚褰㈣繃绋嬫ā鎷熷湪宸ヤ笟鍙戣揪鍥藉惰繘鍏ュ疄鐢ㄩ樁娈点傜編鍥紹at tlelle 鐮旂┒瀹ゅ湪缇庡浗鍐涙柟鐨勮祫鍔╀笅寮鍙戠殑鏈夐檺鍏冪▼搴廇L PID (Analysis ofLarge Plastic Incremental Deformation) 鏄濉戞ф垚褰㈡暟鍊兼ā鎷熸妧鏈鐨勫紑濮嬨傚湪缇庡浗鍙戝姩鏈鸿嗙洊浠舵ā鍏疯捐″埗閫犱腑锛岄兘瑕佹眰鍦ㄨ捐″畬鎴愬悗蹇呴』缁忚繃璁$畻鏈烘ā鎷熸楠岋紝鎵嶈兘鎶曞叆璇曢獙杞妯$殑鍒堕犮備縿缃楁柉Quntor鍏鍙哥殑Biba 绛夌敤鏁板兼ā鎷熸柟娉曚紭鍖栭敾妯★紝杈惧埌浜嗘彁楂樻ā鍏峰垮懡銆佹敼鍠勯浂浠剁簿搴︾殑鐩鐨勩傚叿浣撴柟娉曟槸鐢ㄦ暟鍊兼ā鎷熺粨鏋滀紭鍖栨ā鍏峰弬鏁帮紝濡傚渾瑙掑崐寰勩佸噺灏戝簲鍔涢泦涓锛岄噰鐢ㄦ敹缂╃幆鍜岄暥鍧椼
鐩鍓嶏紝绮惧瘑濉戞ф垚褰㈠嚭鐜扮殑澶ч噺鐮旂┒鐑鐐癸紝涓庢暟鍊兼ā鎷熸妧鏈鐩稿叧鐨勬湁妯″叿鐨勮捐°佹澘鏉愬悇鍚戝紓鎬ч棶
棰樸佹潗鏂欏洖寮归棶棰樸佹崯浼ら勬祴銆佹垚褰㈡瀬闄愮嚎鍜岀′欢娑插帇鎴愬舰鎶鏈绛夈
缇庡浗閫氱敤姹借溅鍏鍙稿紑鍙戜簡鍐插帇妯″叿鐨勬暟瀛楀寲寮鍙戝钩鍙颁笌绯荤粺锛岃ョ郴缁熺敤涓夌淮璁捐″钩鍙板规ā鍏疯繘琛屽弬鏁板寲鍜屽彉閲忓寲璁捐★紝浠ヤ笓瀹剁郴缁熷拰鍙鍒堕犳ц捐′负鍩虹杩涜屾ā鍏峰瀷闈㈠紑鍙戯紝浣夸紶缁熺殑鎶鑹哄瀷妯″叿寮鍙戣繃绋嬭浆鍙樹负浠ョ戝︿负鍩虹鐨勬暟瀛楀寲寮鍙戙傜郴缁熼泦鎴愪簡閫氱敤鍏鍙稿嚑鍗佸勾鍐插帇宸ヨ壓缁忛獙銆佽勮寖锛岀敤鏁板兼ā鎷熻蒋浠惰繘琛岄浂浠剁殑鎴愬舰鎬у拰璐ㄩ噺鍒嗘瀽銆佷慨鏀癸紝浠庤屽畾閲忓湴棰勬祴鍜岃В鍐虫ā鍏峰紑鍙戜腑鐨勯棶棰樸傚舰鎴愪簡鏁板瓧鍖栫幆澧冧笅鐨勬ā鍏疯捐°佹ā鍏峰埗閫犮佽瘯妯°佸啿鍘嬬敓浜э紝鍙鎴愬舰鎬ч勬祴鍑嗙‘搴﹁揪90 %锝95 %锛屽厠鏈嶄簡妯″叿寮鍙戜汉鍛樹釜浜虹粡楠岀殑灞闄愭э紝涓鑸妯″叿璇曟ā1锝2 澶╁嵆鍙瀹屾垚銆備互鍐涚敤鎮嶉┈杞﹁溅韬绛夊啿鍘嬩欢涓轰緥锛岀敤鏁板瓧鍖栨ā鍏峰紑鍙戠郴缁熶娇妯″叿寮鍙戝懆鏈熷噺灏80 %锛屾ā鍏疯垂鐢ㄩ檷浣50 %銆傛ゅ栵紝閫氱敤姹借溅鍏鍙歌繕灏嗕紭鍖栨妧鏈涓庢暟鍊兼ā鎷熸妧鏈鏈夋満鍦扮粨鍚堣捣鏉ワ紝瀹炵幇浜嗗熀浜庢暟鍊兼ā鎷熺殑浼樺寲銆
闊╁浗Yeungnan 澶у︾殑Shim 鍜孲on 鐢ㄦ晱鎰熸ф硶纭瀹氬垵濮嬫澘鏂欏舰鐘讹紝閫氳繃Pam2Stamp 鏈夐檺鍏冩ā鎷熺‘瀹氬舰鐘舵晱鎰熸э紝鍙浠ヨ揪鍒颁紭鍖栦换鎰忓舰鐘舵澘鏉愰浂浠舵媺浼告垚褰㈠伐鑹鸿捐°
鍔犳嬁澶ф垚褰(FTI) 鍏鍙哥敤浜庨噾灞炴澘鏉愯捐′豢鐪熺殑CA TIA 鏂规硶灏嗚捐′笌鍒嗘瀽缁熶竴鍦ㄤ竴涓绋嬪簭涓銆傞氳繃绠鍗曞湴鏇存敼鍑犱綍褰㈢姸銆佹潗鏂欑壒鎬ф垨鏉挎潗鍘氬害锛屽埄鐢ㄨ$畻鏈鸿緟鍔╄繘琛屾渶浣冲寲璁捐★紝浠跨湡缁撴灉璧峰埌浜嗕綔涓洪勮︾郴缁熺殑浣滅敤銆傞氳繃棰滆壊鐗瑰緛琛ㄧず鈥滃伐浠惰捐$殑鍙闈犫濃滐紝瀛樺湪鎶樿竟瓒嬪娍鈥濇垨鈥滃伐浠跺湪绾㈣壊闈涓婃湁瑁傜汗鈥,浠庤屽疄鐜板伐鑹鸿捐$殑浼樺寲銆 鏁板瓧鍖栫簿瀵嗛摳閫犳妧鏈鏄鎸囧湪閾搁犳垚褰㈢殑杩囩▼涓鍏ㄩ潰铻嶅悎鏁板瓧鍖栨妧鏈锛屽叾涓鍖呮嫭璁$畻鏈鸿緟鍔╁伐绋嬪垎鏋愶紙閾搁燙AE) 銆侀摳閫犲伐鑹鸿$畻鏈鸿緟鍔╄捐★紙閾搁燙AD) 銆侀摳閫犱笓瀹剁郴缁熺瓑澶氶」鎶鏈銆
鐩鍓嶏紝淇℃伅鎶鏈鍦ㄥ浗澶栧浗闃插伐鑹洪摳閫犲伐绋嬬爺绌朵笌搴旂敤涓鏃ヨ秼娣卞叆锛屾e湪鍏ㄩ潰鐨勬彁鍗囬摳閫犳妧鏈姘村钩銆傜編鍥界瓑宸ヨ壓鍙戣揪鍥藉跺凡鍒╃敤璁$畻鏈鸿緟鍔╃簿瀵嗛摳閫犳妧鏈鎴愬姛瀹屾垚浜嗗氱嶈埅澶┿佽埅绌恒佸叺鍣ㄧ瓑鍏抽敭閮ㄤ欢鐨勮瘯鍒讹紝骞跺彇寰椾簡鏄庢樉鐨勭粡娴庢晥鐩娿
缇庡浗鍥介槻閮2006 骞村惎鍔ㄧ殑CIR 璁″垝寮灞曚簡澶氫釜閾搁犳暟瀛楀寲鐩稿叧鐨勯」鐩銆傚傜敱鏅娓″ぇ瀛︽壙鎷呯殑鈥滈潰鍚戦摳閫犲伐鑹虹殑鍑犱綍绾︽潫璁捐″伐鍏封濋」鐩锛屽苟鎺ㄨ崘鍏跺畠閾搁犲伐鑹虹殑鏀硅繘鏂规硶銆備负杈惧埌鎻愰珮閾镐欢鐨勮川閲忕殑鐩鐨勶紝璇ラ」鐩鐮旂┒灏嗛栧厛鏀堕泦宸茬粡寰楀埌涓氬唴璇佸疄鐨勨滄帹鑽愯捐″弬鏁扳濓紝鐒跺悗寮鍙戞柊鐨勯摳浠惰捐¤蒋浠跺拰宸ュ叿銆傝蒋浠跺伐鍏风殑寮鍙戝皢閽堝瑰嶆潅缁撴瀯浠堕摳閫狅紝浠ュ強閾镐欢鐨勫嚑浣曠壒寰佸归噾灞為摳閫犲伐鑹虹殑褰卞搷锛岄噸鐐归拡瀵圭爞鍨嬮摳閫犲伐鑹哄拰閲戝睘鍨嬮摳閫犲伐鑹恒
缇庡浗鍥介槻閮ㄧ殑Man Tech 璁″垝涔熼潪甯搁噸瑙嗛摳閫犳暟瀛楀寲鎶鏈鐨勫紑鍙戝拰搴旂敤銆傚侫BC2NACO 鍏鍙哥瓑鍗曚綅鎵挎媴鐨勨滈潰鍚戝伐浣滄ц兘鐨勯挗閾侀摳閫犻泦鎴愯捐♀滿an Tech 椤圭洰锛屽叾鐩鏍囧湪浜庣爺绌剁⒊閽㈠拰浣庡悎閲戦挗閾搁犱腑锛屾敹缂╀笉杩炵画缁勭粐瀵瑰叾缁撴瀯鎬ц兘鐨勫奖鍝嶏紝骞跺紑鍙戝嚭鐩稿簲鐨勮$畻鏈哄伐鍏枫傝ユ妧鏈鐨勫疄鏂藉皢闄嶄綆閾镐欢璐ㄩ噺锛屾彁楂橀摳閫犱骇閲忥紝鎵╁睍閽㈤搧閾搁犵殑搴旂敤锛岀缉鐭璁㈣揣2浜よ揣鍛ㄦ湡骞堕檷浣庢垚鏈銆
缇庡浗娲涘厠杈惧洜鍏鍙哥爺鍒跺痉灏斿畠4 鐏绠鑺绾у彂鍔ㄦ満RS268 鍒濇湡鏃讹紝鍒涘缓浜嗛泦鎴愪骇鍝佸苟琛屽紑鍙戠殑宸ヤ綔鐜澧冿紝鍒╃敤鍏堣繘鐨勮捐″伐鍏枫3D 绔嬩綋寤烘ā鎶鏈锛屽畬鎴愪簡鍙戝姩鏈烘暟瀛楀缓妯″伐浣溿傛丁杞娉电殑璁捐″厖鍒嗕綋鐜颁簡娲涘厠杈惧洜鍏堣繘杩囩▼闆嗘垚寮鍙戦」鐩锛圧APID) 瀹炴柦鐨勬晥鏋溿傚缓绔嬩互妯″瀷涓轰腑蹇冪殑姘村钩闆嗘垚璁捐$郴缁燂紙HIDS锛夛紝鍒堕犲嚭閾歌姱鐨凥IDS 涓夌淮鏁板瓧妯″瀷锛岀劧鍚庡皢妯″瀷閫佽嚦閾搁犲巶鐢熶骇璇曚欢锛屾妧鏈浜哄憳鏍规嵁杩欎簺璇曚欢瀵规祰鍙h繘琛屼紭鍖栵紝骞惰兘澶熷皢鍚勭嶇壒鎬х洿鎺ュ弽鏄犲埌閾镐欢鐨勮捐′腑锛屼粠鑰屾彁楂樻祰閾歌川閲忋
缁忚繃澶氬勾鐨勪笉鏂鍙戝睍锛岄摳閫犺繃绋嬫ā鎷熶豢鐪熸妧鏈浠庡畯瑙傚埌寰瑙傦紝鐢辫瘯楠岀爺绌跺悜瀹為檯搴旂敤锛屽彂灞曞埌鐜板湪宸叉槸涓椤瑰崄鍒嗘垚鐔熺殑宸ョ▼搴旂敤鎶鏈锛屽苟鏈夊ぇ閲忕殑瀹炵敤妯℃嫙杞浠跺拰涓板瘜鐨勭儹鐗╂ф暟鎹搴擄紝鍙浠ヨ緝鍑嗙‘鍦版ā鎷熷ぇ澶氭暟鍚堥噾鐨勯摳閫犺繃绋嬶紝瀹炵幇宸ヨ壓浼樺寲璁捐°傞氳繃鏁板兼ā鎷熸妧鏈瀵归摳浠剁殑缁撴瀯宸ヨ壓鎬с侀摳閫犲伐鑹鸿繘琛屾ā鎷燂紝涓烘妧鏈浜哄憳璁捐¤緝鍚堢悊鐨勯摳浠剁粨鏋勫拰纭瀹氬悎鐞嗙殑宸ヨ壓鏂规堟彁渚涗簡鏈夋晥鐨勭戝︿緷鎹锛屼粠鑰岄伩鍏嶄簡浼犵粺鐨勪緷闈犵粡楠岃繘琛岀粨鏋勮捐″拰宸ヨ壓鍒跺畾鐨勯殢鎰忔с傚湪宸ヤ笟鍙戣揪鍥藉朵腑,宸叉湁15 %锝20 %鐨勯摳閫犱紒涓氬湪鐢熶骇涓閲囩敤鍑濆浐妯℃嫙鍒嗘瀽鎶鏈锛岀簿纭鍦伴勬祴缂洪櫡浠ュ強鏀硅繘閾镐欢鐨勫嚭鍝佺巼銆 杩戝勾鏉ワ紝鍥藉唴鐩稿叧浼佷笟鍙婇珮鏍$浉缁у紑灞曚簡涓浜涙暟瀛楀寲绮惧瘑鎴愬舰鎶鏈鐨勭浉鍏崇爺绌讹紝浣嗘槸缂轰箯绯荤粺鐨勯泦鎴愮爺绌讹紝涓嶈兘瀹炵幇鍗曢」淇冭繘闆嗘垚锛屽眬閮ㄥ甫鍔ㄦ暣浣擄紝鎶鏈浼樺娍涓嶈兘杞鍖栦负浜у搧浼樺娍锛屽叏琛屼笟绮惧瘑鎴愬舰鎶鏈姘村钩娌℃湁璐ㄧ殑璺冨崌銆傚洜姝わ紝鍥藉唴绮惧瘑鎴愬舰鎶鏈鐨勭爺绌跺簲鍔犲己鑷涓诲垱鏂帮紝绐佺牬鍏抽敭鎶鏈銆傚備骇鍝佷俊鎭寤烘ā鎶鏈銆佸伐鑹烘ā鎷熷強浼樺寲鎶鏈銆佹ā鍏疯捐℃櫤鑳界敓鎴愭妧鏈绛夛紝浠庤屽疄鐜扮簿瀵嗘垚褰㈡妧鏈缁煎悎闆嗘垚锛屾彁楂樺伐鑹鸿捐℃按骞筹紝杩涗竴姝ュ疄鐜版暟瀛楀寲璁捐″埗閫犱竴浣撳寲锛岀缉鐭浜у搧寮鍙戝懆鏈燂紝闄嶄綆鍒堕犳垚鏈銆傚悓鏃跺簲鍔犲己鎴愭灉搴旂敤锛屾彁楂樺叏琛屼笟绮惧瘑鎴愬舰鎶鏈姘村钩銆
❷ 汽车模具的发展趋势
在国内外汽车模具行业的发展中,中国汽车模具行业产销需求与转型升级前瞻模具技术呈现出以下的九大发展趋势。
1、模具三维设计地位得以巩固模具的三维设计是数字化模具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模具设计、制造和检验一体化的基础。日本丰田、美国通用等公司已实现了模具的三维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国外在模具三维设计中采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模具三维设计除了有利于实现集成化制造外,另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干涉检查,可进行运动干涉分析,解决了二维设计中的一个难题。2、冲压成形过程的模拟(CAE)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快速发展,冲压成形过程的模拟技术(CAE)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CAE技术已成为模具设计制造过程的必要环节,广泛用于预测成形缺陷,优化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提高了模具设计的可靠性,减少了试模时间。国内许多汽车模具企业在CAE的应用中也取得了显着进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CAE技术的应用可大大节省试模的成本,缩短冲压模具的开发周期,已成为保证模具质量的重要手段。CAE技术正逐步使模具设计由经验设计转变为科学设计。
3、数字化模具技术已成主流方向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数字化模具技术,是解决汽车模具开发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数字化模具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或计算机辅助技术(CAX)在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总结国内外汽车模具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成功经验,数字化汽车模具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可制造性设计(DFM),即在设计时考虑和分析可制造性,保证工艺的成功。②模具型面设计的辅助技术,发展智能化的型面设计技术。③CAE辅助分析和仿真冲压成形的工艺过程,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缺陷和成形问题。④用三维的模具结构设计取代传统的二维设计。⑤模具的制造过程采用CAPP、CAM和CAT技术。⑥在数字化技术指导下处理解决试模过程中和冲压生产中出现的问题。4、模具加工自动化迅猛发展先进的加工技术与装备是提高生产率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先进的汽车模具企业中配有双工作台的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ATC)、自动加工的光电控制系统、工件在线测量系统等已不鲜见。数控加工已由单纯的型面加工发展到型面和结构面的全面加工,由中低速加工发展到高速加工,加工自动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5、高强度钢板冲压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高强度钢由于在屈强比、应变硬化特性、应变分布能力和碰撞吸能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在汽车上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目前,在汽车冲压件上使用的高强度钢主要有烤漆硬化钢(BH钢)、双相钢(DP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等。国际超轻车身项目(ULSAB)预计2010年推出的先进概念车型(ULSAB―AVC)中97%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先进高强度钢板在整车用材的比重将超过60%,而其中双相钢的比例将占车用钢板的74%。
现在大量采用的以IF钢为主的软钢系列将被高强度钢板系列替代,高强度低合金钢将被双相钢和超高强度钢板替代。目前,国内汽车零件高强度钢板的应用还多限于结构件与梁类件,所用材料的抗拉强度多在500MPa以下。因此,迅速掌握高强度钢板冲压技术,是我国汽车模具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6、新型模具产品适时推出随着汽车冲压生产高效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级进模在汽车冲压件的生产中应用将更加广泛。级进模是一种高新技术模具产品,技术难度大,制造精度要求高,生产周期长,多工位级进模将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模具产品之一,形状复杂的冲压件,特别是一些按传统工艺需要多副冲模分序冲制的中小型复杂冲压件,越来越多地采用级进模成形。
7、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将受到重用模具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除了不断有多种高韧性和高耐磨性冷作模具钢、火焰淬火冷作模具钢、粉末冶金冷作模具钢推出外,国外在大中型冲压模具上选用铸铁材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耐磨性,其焊接性能、可加工性、表面淬火性能也都较好,而且成本比合金铸铁低,因此在汽车冲压模具中应用较多。
8、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是模具企业发展方向汽车模具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使模具企业不断地向准时制造(Just-in- TimeManufacturing)和精益生产(LeanProction)的方向发展,企业管理更加精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无效的机构、环节和人员不断精简。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进步,许多先进的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包括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项目管理(PM)等,在模具企业得到广泛应用。9、模具的精细化制造是必然趋势所谓的模具精细化制造,是对模具的开发过程和制造结果而言的,具体地表现为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设计的合理化、模具加工的高精度、模具产品的高可靠性和技术管理的严密性。模具精细化制造其实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二是设计、加工和管理技术的综合反映。模具精细化制造的实现除了靠技术上精益求精,还要靠严密的管理来保障。
2011年8月末,我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高达2.19亿辆,2011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届时每年更新量仍将高达1500万辆左右,加上每年约500万辆的出口量,汽车年产量仍将保持2000万辆的规模。
我国贵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保有量也有望全球第一,但却始终无法生产出自己的高档车,这与被誉为“汽车工业之母”的汽车模具工业发展滞后有莫大关系。
汽车模具是指应用于汽车领域的模具,被誉为“汽车工业之母”,汽车生产中9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成形。
汽车车身模具特别是大中型覆盖件模具,是车身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汽车模具产品包括汽车覆盖件模具、轮胎模具、内外饰塑件模具、车灯模具、汽车保险杆模具、汽车仪表板模具等。
在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国家,模具产业超过40%的产品是汽车模具,而在我国仅有1/3左右的模具产品是为汽车制造业服务。一般情况下,制造一辆普通轿车本身便需要约1500个模具,当中有接近1000个的冲压模具和超过200个的内饰件模具。受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汽车模具行业呈现较快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并且随着我国汽车模具行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档汽车模具产品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也逐渐提升,预计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速仍将超过15%。
❸ 冲压模具发展历史和国外冲压模具发展状况
我国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领先。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在走过了温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一、冲压模具市场情况
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度、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竟争激烈。
现将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市场情况简介如下:
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材料,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总产出约为220亿元,其中出口0.75亿美元,约合6.2亿元.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共进口冲压模具5.61亿美联社元,约合46.6亿元.从上述数字可以得出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市场总规模约为266.6亿元.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260.4亿元,总供应约为213.8亿元,市场满足率为82%.在上述供求总体情况中,有几个具体情况必须说明:一是进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中的中低档模具,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市场满足率低于冲压模具总体满足率,这些模具的发展已滞后于冲压件生产,而技术含量低的中低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高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二是由于我国的模具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低格低许多,具有一定的竟争力,因此其在国际市场前景看好,2005年冲压模具出口达到1.4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94.7%就可说明这一点;三是近年来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这些企业中大量的自产自用的冲压模具无确切的统计资料,因此未能计入上述数字之中。
二、冲压模具水平状况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 模具CAD/CAM技术状况
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由原华中工学院和武汉733厂于1984年共同完成的精神模CAD/CAM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行开发的模具CAD/CAM系统。由华中工学院和北京模具厂等于1986年共同完成的冷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个冲裁模CAD/CAM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冷冲模CAD/CAM系统也于同年完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CAD/CAM技术。国家科委863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CIMS应用示范工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的汽车车身与覆盖模具CAD/CAPP/CAM集成系统于1996年初通过鉴定。在此期间,一汽和成飞汽车模具中心引进了工作站和CAD/CAM软件系统,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1997年一汽引进了板料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CAE软件并开始用于生产。
21世纪开始CAD/CAM技术逐渐普及,现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冲压模具企业基本都有了CAD/CAM技术。其中部分骨干重点企业还具备各CAE能力。
模具CAD/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八五”、九五“期间,已有一大批模具企业推广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技术,数控加工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并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 Pro/En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S,英国DEL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及space-E, 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 还引进了AutoCAD CATIA 等软件及法国Marta-Daravision公司用于汽车及覆盖件模具的Euclid-IS等专用软件。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了CAD/CAM技术/DL图的设计和模具结构图的设计均已实现二维CAD,多数企业已经向三维过渡,总图生产逐步代替零件图生产。且模具的参数化设计也开始走向少数模具厂家技术开发的领域。
在冲压成型CAE软件方面,除了引进的软件外,华中科技术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都已研发了较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并已在生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快速原型(RP)传统的快速经济模具相结合,快速制造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解决了原来低熔点合金模具靠样件浇铸模具,模具精度低、制件精度低,样样制作难等问题,实现了以三维CAD模型作为制模依据的快速模具制造,它标志着RPM应用于汽车身大型覆盖件试制模具已取得了成功。
围绕着汽车车身试制、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快速制造,近年来也涌现出一些新的快速成型方法,例如目前已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的无模多点成型及激光冲击和电磁成型等技术。它们都表现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
2、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状况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轿车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美,高精度、高效益加工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的五轴高速铣床和三轴的高速铣床的应用已越来越多。NC、DNC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可以进行倾角加工超精加工。这些都提高了模具面加工精度,提高了模具的质量,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工艺成熟、无污染、成本适中的离子渗氮技术越来越被认可,碳化物被覆处理(TD处理)及许多镀(涂)层技术在冲压模具上的应用日益增多。真空处理技术、实型铸造技术、刃口堆焊技术等日趋成熟。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技术也得到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