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铸钢件的报价大约是多少
首先需要看抄到产品以及所需多少才能给与较准确的答案,例如:1、量大且批次需要的的话,建议使用覆膜砂铸造(需要模具),价格一般在8800元/吨。使用此工艺的的优点是能够批量生产,价格划算,产品表面光洁度优良 2、量小且急需的铸钢需要使用粘土砂铸造工艺,无需模具费用,手工生产,但产品表面光洁度低,价格大约在8200元/吨 。 权盛机械是一家多工艺铸造厂家,根据您的要求,设计产品工艺以及材质改良,模具费达量退还等优惠。从而减少您的采购成本。3、有量且产品小,要求高的需要精密铸造(硅溶胶,不锈钢),无需加工,直接成品发货。价格大约9000元/吨 。 注:产品材质有特殊要求,价格会有少许偏差。
㈡ 我想上一条精密铸造(失蜡)的生产线,大概需要投资多少需要那些设备谢谢!
前面的回答都是屁话,现在做什么竞争不激烈?
我从事溶模精密铸造生产、技术管理13年,目前正好无工作,有些新厂筹建的心得与您分享吧,希望对您有用。
首先,要看您想上一条年产量多大的生产线,100吨和1000吨当然投入不一样;
其次,要看你想上哪种生产工艺的生产线,低温蜡+水玻璃涂料跟中温蜡+硅溶胶涂料在产品质量上差别非常大,当然投入也会不一样了。两种生产工艺不同,设备肯定也不同,后期投入和产出也天上地下。
资金投入主要是厂房,大概得3、4000平方,要看怎么样规划,不然10000平方也乱七八糟的。设备资金方面变压器要40—100万,这根据生产用电量来计划。生产设备主要有压蜡机,低温蜡用约4、5000元一台,中温蜡用3。5—40000元一台,也有贵一点的。制壳设备设施水玻璃工艺约50000吧,硅溶胶工艺得近10万。脱蜡设备大概分别是2万和10万。中频机100公斤的约8万一台,200公斤的超过10万一台。模壳焙烧炉5万左右一台,后处理设备包括切割机、抛丸机、电焊和氩弧焊机、磨机,根据各种设备数量的多少约需10—20万。您确定上哪种工艺的生产线后,把所需设备数量找一家设备生产厂家报一下价,设备方面的资金就可以预算了。
其实筹建精密铸造新厂最重要的不是厂房、不是设备、不是业务,而是您从哪里去招熟手工人。这一行本来就冷门,从业人员不多,像制壳、熔炼的技术含量要求又高,而且熔炼还是高温作业,熟练又敬业的就更难找了。
精密铸造新厂筹建必须得有专业人员参与,否则,浪费几十万水泡都不会有一个。
以上是个人对新厂筹建的一点浅见,仅供您参考。
㈢ 关于铸造各类别的制造工艺各适用于什么产品价格成本各有什么不同
压铸:量少的做,它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一般产值较小,加工也就较高,它生产产品需要进行加工,毛坯尺寸精度不高,材质主要是低碳钢。
石蜡铸造:主要是紧密度高的,外表面不加工的产品,它的产量比较大,主要做50Kg以下的产品!价格方面是水玻璃工艺的12元每公斤左右,硅溶胶的30元左右,都是低碳钢的!不锈钢的还要贵!
砂铸:主要做大型产品,比较粗糙,不过现在技术提高了,也能满足一些高精度的!价格每公斤8元左右,低碳钢的!
重力铸造:是一些低熔点的产品,如铝、铜等,需要用压力成型。还有就是低碳钢要求致密性好的也用这种方案,价格自然不低!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有不合适的还请多多指教!
㈣ 硅溶胶铸造模具什么情况下用锻铝,什么情况下用铸铝,差异大吗
硅溶胶铸造也叫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而且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铸得。
找全国铸件订单、采购铸件、铸造厂接单、咨询铸造技术问题,就来
铸件订单网
因为精密铸造的模具,是用来压制蜡件的,模具的本身硬度要求不高,其模具的材质,可以根据铸件的精度和复杂程度来选择。
如果是形状比较简单且产品尺寸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而且尺寸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可以优先选择型材(如Q235)或者铸造碳素钢(如ZG270~500)来加工。使用钢模具的优点是材料价格便宜,缺点是模具比较笨重,且对加工刀具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一些手工操作来说比较费劲;
如果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而产品尺寸较大的话,可以考虑使用铸铝来做(如ZL201),相对于钢模,铝模的优点是质量较轻,对加工模具的刀具要求不高。当然,材料的费用稍高。
如果是形状复杂,铸件本身的尺寸也不是很大,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可以考虑使用铝框锡铋来做模具。锡铋模具的重量是比较重的,因为含有铋,但是对于制作复杂的模具来说,制作时间短,且省去了机加的费用。
㈤ 硅溶胶铸造时,做模具时,一般缩水是多少,冲入蜡后,制作出来的蜡模与模具尺寸大概是什么比率,一样吗
在精密铸造中,从模具到铸件,要出现两次收缩,也就是蜡模收缩和铸件收缩。
计算收缩率不但考虑合金收缩率+模料收缩率,还要考虑铸件的结构(这一点比较复杂),所以,综合收缩率只能根据特定的合金、模料和产品实际测定来确定模具尺寸,所以在试模过程中要非常关注尺寸的变化。
一般在确定模具收缩率施放量时,先采用经验数据及类似结构的零件进行施放,但要考虑模具的可修性。具体经验数据很容易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