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注塑模具在生产中出现常见问题分析
主要针对目前成型品产生不良有原因加以分析判断,在成型机,模具及原料方面提供参考因素从而有效的控制不良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内容:
1 起疮:(银色条纹)
成品表面,以CATE为中心,有很多银白色的条痕,基本上是顺着原料的流动方向产生。这种现象是许多不良条件累积后发生的,有时要抓住真正的原因很困难。
1.1 原料中如果有水分或其他挥发成分,未充分烘干,则表面上就会产生很多银条。
1.2 原料中偶然混入其它原料时,也会形成起疮,其形状呈云母状或针点状,容易与其它原因造成的起疮分别。
1.3 原料或料管不清洁时,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1.4 射出时间长,初期射入到模穴内的原料温度低,固化的结果,使挥发成分不会排除,尤其对温度敏感的原料,发常会出现这种状况。
1.5 如果模温低,则原料固化快也容易发生(1。4)之状况,使挥发成分不会排出除。
1.6 模具排气不良时,原料进入时气体不易排除,会产生起疮,像这种状况,成品顶部往往会烧黑。
1.7 模具上如果附着水分,则充填原料带来的热将其蒸发,与熔融的原料融合,形成起疮,呈蛋白色雾状。
1.8 胶道冷料窝有冷料或者小,射出时,冷却的原料带入模穴内,一部分会迅速固化形成薄层,刚开始生产时模温低也会开成起疮。
1.9 原料在充填过程中,因模穴面接触部分急冷形成薄层,又被后面的原料融化分解,形成白色或污痕状,多见於薄壳产品。
1.10 充填时,原料成乱流状能,使原料流径路线延长,并受模穴内结构的影响产生磨擦加之充填速度比原料冷却速度快,GATE位置处于筋骨处或者小容易产生起疮,成品肉厚急剧化的地方也容易产生起疮。
1.11 GATE以及流道小或变形,充填速度快,瞬间产生磨擦使温度急升造成原料分解。
1.12 原料中含有再生料,未充分烘干,射出时分解,则产生起疮。
1.13 原料在料管中停留时间久,造成部分过热分解。
1.14 背压不足,卷入空气(压缩比不足)。
起疮:表一
成
型
机 可塑化能力不足。
树脂过热分解(料管温度)
料管内原料停留久,造成部分过热。
射出压力过高。
螺杆卷入空气(背压不足)。
模
具 模具内排气不良。
模具温度低。
胶道冷料窝存储小。
GATE 过小或变形。
模具表面有水分。
模穴的形状不良(横截面或壁厚变化较多较急)。
原
料 原料中由水分及挥发成分。
原料烘干不足。
混入其它原料。
2 会胶线
会胶线是原料在合流处产生细小的线,由于没完全融合而产生,成品正、反面都在同一部位上出现细线,如果模具的一方温度高,则与其接触的会胶线比另一方浅。
1 提高原料温度,增加射出速度则会胶线减小.
2 提高模具温度,使原料在模具内的流动性增加,则原料会合时温度较高,使其会胶线减小.
3 CATE 的位置决定会胶线的位置,基本上会胶线的位置都进胶方向一致.
4 模具中间有油或其它不易挥发成分,则它们集中在结合处融合不充分而成会胶线,
5 受模具结构的影响,完全消除会胶线是不可能的,所以调机时不要约束在去除会胶线方面,而是将会胶线所产生的不良现象控制中最小限度,这一点更为重要.
会胶线:表二
成
型
机 原料温度低,流动性不足
射出压力低
射出速度慢
灌嘴冷料或太长
灌嘴处变形造成阻力大(压力损失)
模
具 模具温度低
模具内排气不良
GATE 位置不良
GATE 流道过小
从GATE 到会胶线产生位置的距离过长(L/T的关系)
模具温度不平衡
原
料 原料流动性不良
原料固化速度快
原料烘干不足
3 气泡
成品壁厚处的内部所产生的空隙,不透明的产品不能从外面看到,必须将其刨开后才能见到.
壁厚处的中心是冷却最慢的地方,因此迅速冷却,快速收缩的表面会将原料拉引起来产生空隙,形成气泡.
1 射出压力尽可能高,减少原料收缩。
2 成型品上肉厚变化急剧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容易发后气泡。
3 由于停滞空气的原因而产生气泡。
4 GATE 过小,成品肉厚变化快。
5在GATE固化前,必须保持充分的压力。
气泡:表三
成
型
机 原料温度高,气体产生机会多
射出压力低
射出速度过快或过慢
保压低
保压时间短
保压转换位置太快
原料温度低,流动性低
背压不足
冷却时间长
模
具 模具温度低
模具排气不良
GATE,流道胶口过小
原料 烘干不足
原料收缩比率大
4 翘曲:
射出时,模具内树脂受到高压而产生内部应力,脱模后,成品两旁出现变形弯曲,薄壳成型的产品容易产生变形。
1 成型品还没有充分冷却时,进行顶出,通过顶针对表面施加压力,所以会造成翘曲或变形。
2 成型品各部冷却速度不均匀时,冷却慢收缩量加大,薄壁部分的原料冷却迅速,粘度提高,引起翘曲。
3 模具冷却水路位置分配不均匀,须变更温度或使用多部模温机调节。
4 模具水路配置较多的模具,最好用模温机分段控制,已过到理想温度。
翘曲:表四
成
型
机 原料温度低,流动性差
保压高
保压时间长
射出压力高
射出速度慢
冷却时间短
模
具 模具温度低
模具上有温差
模具冷却不均匀,不充分
脱模不良
原料 原料的流动性不够
5 流痕:
原料在模穴内流动时,在成品表面上出现以GATE 为中心的年轮状细小的邹纹现象。
1 增加原料温度以及模具温度,使原料容易流动。
2 充填速度慢,则在充填过程中温度下降,而发生这种现象。
3 如果灌嘴过长,则在灌嘴处温度下降,因此,冷却的原料最先射出,发生压力下降,而造成流痕。
4 冷却窝小,射出初期,温度低的原料被先充填造成流痕。
流痕:表五
成
型
机 原料温度低,流动性不够
射出速度快或慢
灌嘴孔径过小或灌嘴过长
射出压力低
保压不足
保压时间短
模
具 模具温度低
模具冷却不适当
GATE 小或流道小
冷料窝存储小
原料 原料的流动性不良
6 欠肉
成品未充填完整,有一部分缺少的状能,作为其原因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成品面积大,机台射出容量各可塑化能力不足,此时要选择能力大的机台。
2 模具排气效果不佳,模穴内的空气如果没有在射出时排除,则会由于残留空气的原因而使充填不完整,有时产生烧焦现象。
3 模穴内,原料流动距离长,或者有薄壁的部分,则在原料充填结束前冷却固化。
4 模具温度低,也容易造成欠肉,但是提高模温则冷却时间延长,造成成型周期时间也延长,所以,必须考虑从与生产效率相关角度来决定适当的模温。
5 熔融的原料温度低或射出速度慢,原料在未充满模穴之前就固化而造成短射的现象。
6 灌嘴孔径小或灌嘴长,要提高灌嘴温度,减小其流动的阻力,灌嘴的选择尽可能短,若选择灌嘴孔径小或灌嘴长的,则不仅使其流动的磨擦阻力加大,而且由于阻力的作用而使速度减慢,结果原料提前固化。
7 成品模穴数量较多,流量不平衡,要设整GATE 的大小来控制,GATE 小模穴阻力大往往会欠肉,如有热胶道系统,也可单独调整某欠肉模穴温度来控制。
8 射出压力低,造成充填不足。
欠肉:表六
成
型
机 射出能力(容量,可塑化能力)不足
原料料量不足(计量不足)
射出压力低
原料温度低,流动性不足
射出速度慢
灌嘴变形(温度 孔径)压损失
保压压力转换位置过快
射出时间设定过短
逆止阀破裂
螺杆直径大,射出压力低
灌嘴处溢料
模
具 GATE 或流道平衡不良(因此不同时充填)
模具排气不良
GATE 变形或流道小(压力损失)
模具温度低(原料温度过早的下降到熔点以下)
模穴壁厚过薄(与L/T的关系)
GATE 位置不适当
模具冷却不适当
原料 原料流动性不足
7 毛边
成品出现多余的塑胶现象,多在于模具的合模处,顶针处,滑块处等活动处。
1 滑块与定位块如果磨损,则容易出现毛边。
2 模具表面附著异物时,也会出现毛边。
3 锁模力不足,射出时模具被打开,出现毛边。
4 原料温度以及模具温度过高,则粘度下降,所以在模具仅有间隙上也容易产生毛边。
5 料量供给过多,原料多余射出产生毛边。
毛边 表七
成
型
机 计量多(过分充填)
射出压力高
射出速度快
原料温度高
锁模力低
射出时间长
保压压力高
保压压力转换位置慢
计量不准确,有误差(背压、螺杆转速)
机台固、定板可动板平行不良
模
具 合模面接触不良
模具接触面上附有异物
模穴内有碰伤
模具温度高
模具刚性不良(强度不足)
滑动部位间隙配合不良
模具结构设计
原
料 原料的流动性太好
8.缩水
由于体积收缩,壁厚处的表面原料被拉入,因化时,在成品表面出现凹陷痕迹。缩水是成品表面所发生的不良现象中最多的,大多发生于壁厚处,一般如果压力下降则收缩机率就会较大。
1. 模具设计时,就要考虑去除不必要的厚度,一般必须尽可能使成型品壁厚均匀;
2. 如果成型温度过高,则壁厚处,筋骨处或凸起处反面容易出现缩水,这是因为容易冷却的地方先固化,难以冷却的部分的原料会朝那移动,尽量将缩水控制在不影响成品品质的地方。
3. 一般降低成型温度,模具温度来减少原料的收缩,但势必增加压力。
缩水 表八
成
型
机 射出时间短(GATE未固化时,保压就会结束)
保压低
计量不足
保压位置转换太快
射出压力低
射出速度慢
冷却时间短
原料温度高
逆止阀破损
灌嘴孔径变形(压力损失)或溢料
模具 模具温度高
模具冷却不均匀(模具部分高)
GATE小
模具结构设计
顶针不适当
原料 原料收缩率大
9.不易脱模(顶凸)
模具打开时成品附在动模脱模,顶出时,顶破或顶凸成品。如果模具不良,会粘于静模。
1. 模具排气不良或无排气槽(排气槽位置不对或深度不够)造成脱模不顺利;
2. 射出压力过高,则变形大,收缩不均匀,对以脱模;
3. 调节模具温度,对防止脱模不顺有效,使成型产品冷却收缩后,以便于脱模,但是,如果收缩过度,则在动模上不易脱模,所以,必须保持最佳模温。一般,动模模温比静模模温高出5℃—10℃左右,视实际状况而定。
4. 灌嘴与胶口的中心如果对不准,孔偏移或灌嘴孔径大于胶道孔径,均会造成脱模不顺。
脱模不顺 表九
成型机 原料温度高
射出压力高
射出时间长
保压时间长
冷却时间短
保压高
模具 模具脱模角不够
模具温度高
模具排气不良
模具冷却不均匀
灌嘴孔径大于胶口孔径
灌嘴偏移
原料 原料流动性不足
原料收缩率小
回答了那么多 给我最佳答案吧
『贰』 注塑模具该如何维修和保养
一、 注塑模具简介
1.1、实用范围:
注塑模具实用于热塑性塑料如ABS、PP、PC、POM等,而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 环氧塑料等则采用橡胶模;
1.2、注塑模具分类:
按结构:二板模、三板模 按水口:大水口、点水口、热水口
1.3、注塑模具结构
A、 成型零部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前、后模CORE,也是与产品联系最紧密的部位; B、 浇注系统:熔融塑胶从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可分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等; C、 导向系统:确定前、后模合模时的相对位置,一般有导柱、导套,必要的情况上,顶出部分也需导柱、导套定位; D、 脱模结构:就是将胶件从模具中顶出的装置,常用的有:顶针、顶板、司筒等; E、 温度调节系统:为满足注塑成形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在前后模所加的冷却水道; F、 侧向分型及侧向抽芯:当胶件存在倒扣即与脱模方向不一致的结构时就得使用行位,常见的形式:滑块、斜顶、抽芯等; G、 排气结构:常见的排气形式有两种:排气槽、成形零部件间隙.为了在注塑过程中排除型腔中的空气和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常在分型面设置排气槽.设置排气槽的原则是,在不影响溢料及披锋时,应尽可能大的排气槽.而镶针、顶针、镶件则是利用成型零部件间隙排气.
二、模具维修 模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正常或意外磨损,以及在啤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都需修模解决.
2.1、模具技工接到任务后的准备工作 A、 弄清模具损坏的程度; B、 参照修模样板,分析维修方案; C、 度数:我们对模具进行维修,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无图纸条件下进行的,而我们维修的原则为“不影响塑件的结构、尺寸”,这就要求我们修模技工在设计到尺寸改变时应先拿好数再作下一步工作.
2.2、装、拆模注意事项 A、 标示:当修模技工拆下导柱,司筒、顶针、镶件、压块等,特别是有方向要求的,一定要看清在模胚上的对应标示,以便在装模时对号入座.在此过程中,须留意两点:1、标示符必须唯一,不得重复;2、未有标示的模具镶件,必须打上标示字符; B、 防呆:在易出现错装的零部件作好防呆工作及保证在装反的情况下装不进去; C、 摆放:拆出的零部件需摆放整齐,螺丝、弹簧、胶圈等应用胶盒装好; D、 保护:对型芯、型腔等精密零件要作好防护措施,以防他人不小心碰伤.
2.3、维修纹面时注意事项 A、 机台省模:当胶件有粘模、拖花等需省模时,应将有纹面的部位作好保护,才可进行维修.机台省模切忌将纹面省光,在无把握时应要求落模维修; B、 烧焊:若对纹面进行烧焊,必须留意:1、焊条必须与模CORE材料一致;2、焊后需作好回火工作; C、 补纹:当模具维修好需出厂补纹时,维修者需用纸皮将纹面保护好,并标示好补纹部位,附带补纹样板.蚀纹回厂时,应认真检查蚀纹面的质量,确认OK后方可进行装模.若对维修效果把握不大,应先试模确认OK,方可出厂补纹.
三、 模具保养 模具保养比模具维修更为重要,模具维修的次数越多,其寿命越短;而模具保养得越好,其使用寿命就会越长.
『叁』 注塑厂客人问怎么控制质量
1. 产品开啤时,需参照“成型工艺记录表”内的工艺参数调机,开啤样板需经QC检查确认OK板后,方可批量生产。
2. 操作工开机前必须向管理人员或品检人员问清楚有关产品开机要求、质量要求、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留意事项,严禁在不熟悉产品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开机操作。
3. 新工人上班或转班啤新产品时,领班/组长和品检人员必须向操作工讲清楚其产品质量标准、开机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4. 操作工开机时必须严格按机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去操作和控制产品质量,不得将不合格流入成品箱中。
5. 生产过程中,注塑领班/组长每3小时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一次产品质量(如:外观、结构、颜色等)。
6. 操作工需按要求对每啤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每30分钟对照一次机位OK样板,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认真检查,留意是否有断柱、盲孔、缺胶等不良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通知管理人员改善。
7. 保持工作台面干净整洁,产品要轻拿轻放,并将产品外表面朝上摆放(不可倒置)于台面上,且工作台上不可堆积过多产品。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时需小心操作,勿让产品碰到模具上或产品互相碰撞,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8. 严格按包装资料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与摆放,并注意入箱方式和包装数量,防止擦伤、碰伤产品和受压变形。
9. 剪水口、批披峰时需小心操作,水口位应剪平,勿剪伤或批伤产品。产品周边轻微披峰用铜棒或顶针杆滚压毛边,用力不可过大,且要均匀一致,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10. 生产过程中若发现正品内有不良品时,应予以分开摆放(隔开),并标识清楚,领班/组长需及时安排人手对其进行返工处理。
11. 管理人员及操作工均需做好交接班工作,交班人员需将产品质量要求、操作方式、包装要求及当班出现的问题和留意事项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接班人员应主动向交班人员问清楚有关情况。
12. 因工作失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而需返工的,由当班管理人员及有关操作工下班后自行处理。
13. 严格按要求使用夹具(不可随意调整夹具高度),定时检查夹具定位情况和使用效果,留意产品是否变形?并注意产品摆在夹具中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14. 努力熟悉胶件质量标准和加工要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积极参加有关品质培训和操作和操作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肆』 模具修坏了,怎么预防再发生及标准化
怎样保养与维护注塑模具
模具的作用与组成
模具作为注塑工厂的最为主要生产工具,它决定了产品的形状,规格,尺寸,外观光洁度。模具的材料为钢材,一般由前模/后模组成。
模具的保护
由于模具具有专一性精密性易损性等特性因此进行模具的安全保护至关重要,总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防锈:防止注塑机模具有漏水/冷凝水/雨淋/手印等而造成的生锈现象。
2.防撞:防止模具因顶针有断裂、未回退到位而造成的模具撞坏的现象。
3.除刺:防止模具因布抹/料冲/手抹/水口钳碰/刀碰而造成的模具毛刺。
4.缺件:防止模具因缺少拉杆/垫圈等零件而造成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损坏。
5.防压:防止模具因仍残留有产品而锁模而造成的模具压伤。
6.欠压:防止模具因低压保护压力过大造成的伤害。
其中因顶针有断裂、顶针未回退到位、模具残留有产品、缺少辅件造成的模具损坏的比例较高,且因发生较为频繁,因此85%以上的模具损伤都是因此原因造成的,而模具的维修费用一般较高,因此怎么样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注塑行业的利益。
为了防止模具损坏造成的生产延误,以及高昂的维修费用,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节省人工资源,视觉龙科技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开发出了一款产品,称为“模具保护器”。
模具维修注意事项:
1.拆卸模具时,避免碰伤和淋水,移动要平稳。
2.喷热模,再喷少量脱模剂
3.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且进行防锈处理:小心抹干型腔,型芯,顶出和行位等部位的水分与杂物,并喷洒模具防锈剂和涂抹黄油。模具的保养模具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因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零部件的磨损,润滑剂变质,漏水,塑胶料的压伤等问题,需要进行模具保养。
模具日常保养一般包含以下方面:
1.定期除锈(外观,PL面,模腔,型芯等)
2.定期重新加润滑剂(顶出,行位等)
3.定期更换易磨损件(拉杆,螺栓等)
4.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模具的下模保养需由专业维修人员将模具拆下后,对模具的模腔,顶针等进行专业的测试保护。
『伍』 压铸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及常见问题的调整
压铸产品的主要缺陷如下:
1、铸件尺寸超差。主要由于模具制造不合格引起,铸件变形也会造成尺寸超差。
2、铸件气孔超差。合金含气量高,要改善精炼。模具的充满度和排溢系统设计不合理,要改善。压铸工艺不合理,要改善。
3、铸件变形。铸件设计不合理,会造成铸件变形,可以进行人工矫正。铸件在运输过程中磕碰变形,需要防止。模具拔模斜度不合理造成变形,改善拔模斜度。模具过拉造成铸件变形,打光模具改善。
4、铸件有冷隔。模具或合金过冷,适当提高。
5、铸件有色斑。工人用脏的手套接触铸件,或喷涂涂料堆积。检查并更换脏手套,使用好点的涂料,优化喷涂工艺。
6、铸件有裂纹。出模时间过长,造成收缩裂纹,缩短出模时间。
7、铸件合金成分不合格。混入不同的合金铸件,严格管理回炉料。供应商提供的合金不合格,通知合金供应商整改。
8、铸件有磕碰伤。改进运输包装,防止磕碰。
9、铸件有多肉或缺肉现象。主要是浇道和渣包设计不合理造成。改进浇道和渣包进口的设计。
10、铸件发霉。铸件存放环境潮湿。加强通风。
11、铸件有气泡。铸件含气量较高,改进模具排气系统,延长铸件出模时间。
12、铸件内部有硬质点。合金杂质多,使用杂质少的合金。
13、模具拉模,造成产品有拉痕。打光模具或增加拔模斜度。
主要有以上铸件缺陷,原因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