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模具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下面是我整理的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介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
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上下模间隙是否正确。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度撕裂,导致剖面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材料表面。
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从这点来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二、模具间隙的选择
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
(1)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小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
三、如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对用户来讲,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降低冲压成本。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下:
1、材料的类型及厚度;
2、是否选择合理的下模间隙;
3、模具的结构形式;
4、材料冲压时是否有良好的润滑;
5、模具是否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
6、如镀钛、碳素氮化钛;
7、上下转塔的对中性;
8、调整垫片的合理使用;
9、是否适当采用斜刃口模具;
10、机床模座是否已经磨损;
四、冲压特殊尺寸孔应注意的问题
(1)最小孔径冲φ0.8——φ1.6范围的冲孔请用特殊冲头。
(2)厚板冲孔时,相对于加工孔径,请使用大一号的模具。注意:此时,若使用通常大小的模具,会造成冲头螺纹的破损。
(3)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一般不应小于1:10。
(4)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与板厚的关系。建议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取板厚的2倍。
五、模具的刃磨
1、模具刃磨的重要性
定期刃磨模具是冲孔质量一致性的保证。定期刃磨模具不仅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要掌握正确的刃磨时机。
2、模具需要刃磨的具体特征
对于模具的刃磨,没有一个严格的打击次数来确定是否需要刃磨。主要取决于刃口的锋利程度。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来决定:
(1)检查刃口的圆角,如果圆角半径达到R0.1毫米(最大R值不得超过0.25毫米)就需要刃磨。
(2)检查冲孔质量,是否有较大的毛刺产生?
(3)通过机器冲压的噪声来判断是否需要刃磨。如果同一副模具冲压时噪声异常,说明冲头已经钝了,需要刃磨。
注:刃口边缘部变圆或刃口后部粗糙,也要考虑刃磨。
3、刃磨的方法
模具的刃磨有多种方法,可采用专用刃磨机也可在平面磨床上实现。冲头、下模刃磨的频度一般为4:1,刃磨后请调整好模具高度。
(1)不正确刃磨方法的危害:不正确的刃磨会加剧模具刃口的迅速破坏,致使每次刃磨的打击次数大大缩小。
(2)正确的刃磨方法的益处:定期刃磨模具,冲孔的质量和精度可以保持稳定。模具的刃口就损坏较慢,寿命更长
4、刃磨规则
模具刃磨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
(1)刃口圆角在R0.1-0.25毫米大小情况下要看刃口的锋利程度。
(2)砂轮表面要清理干净。
(3)建议采用一种疏松、粗粒、软砂轮。如WA46KV
(4)每次的磨削量(吃刀量)不应超过0.013毫米,磨削量过大会造成模具表面过热,相当于退火处理,模具变软,大大降低模具的寿命。
(5)刃磨时必须加足够的冷却液。
(6)磨削时应保证冲头和下模固定平稳,采用专用的工装夹具。
(7)模具的刃磨量是一定的,如果达到该数值,冲头就要报废。如果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坏,得不偿失。
(8)刃磨完后,边缘部要用油石处理,去掉过分尖锐的棱线。
(9)刃磨完后,要清理干净、退磁、上油。
注:模具刃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冲压的板材的厚度。
六、冲头使用前应注意
1、存放
(1)用干净抹布把上模套里外擦干净。
(2)存放时小心表面不要出现刮痕或凹痕。
(3)上油防锈。
2、使用前准备
(1)使用前彻底清洁上模套。
(2)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如有,用油石去除。
(3)里外上油。
3、安装冲头于上模套时应注意事项
(1)清洁冲头,并给其长柄上油。
(2)在大工位模具上把冲头插入上模套底部,不能用力。不能用尼龙锤。安装时,不能通过旋紧上模套上的.螺栓来固定冲头,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4、安装上模组合入转塔
如果想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上模套外直径和转塔孔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地小。所以请小心执行下列程序。
(1)清洁转塔孔的键槽和内直径并上油。
(2)调整上模导套的键槽,使之与转塔孔的键吻合。
(3)把上模套导直直地插入塔孔,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上模导套应该靠自身重量滑入转塔孔。
(4)如果上模套向一边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重复敲击直至上模导套依靠自身重量滑入正确位置。
注意:不能用力于上模导套外直径,只能在冲头顶上用力。不能敲击上模套顶部,以免损坏转塔孔,缩短个别工位使用寿命。
七、模具的检修
如果冲头被材料咬住,取不出来,请按如下所记项目检查。
1、冲头、下模的再刃磨。刃口锋利的模具能加工出漂亮的切断面,刃口钝了,则需要额外的冲压力,而且工件断面粗糙,产生很大的抵抗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
2、模具的间隙。模具的间隙如果相对板厚选得不合适,冲头在脱离材料时需要很大的脱模力。如果是这个原因冲头被材料咬住,请更换合理间隙的下模。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3、加工材料的状态。材料弄脏了、或者有污垢时,脏东西附着到模具上,使得冲头被材料咬住而无法加工。
4、有变形的材料。翘曲的材料在冲完孔后,会夹紧冲头,使得冲头被咬住。有翘曲的材料,请弄平整后再加工。
5、弹簧的过度使用。会使得弹簧疲劳。请时常注意检查弹簧的性能。
八、注油
油量和注油次数视加工材料的条件而定。冷轧钢板、耐蚀钢板等无锈无垢的材料,要给模具注油,注油点为导套、注油口、刀体与导套的接触面、下模等。油用轻机油。
有锈有垢的材料,加工时铁锈微粉会吸入冲头和导套之间,产生污垢,使得冲头不能在导套内自由滑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油,会使得锈垢更容易沾上,因此冲这种材料时,相反要把油擦干净,每月分解一回,用汽(柴)油把冲头、下模的污垢去掉,重新组装前再擦干净。这样就能保证模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九、模具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板材从夹钳口脱出
原因:模具卸料不完全
解决办法:
1.采用带斜度的冲头
2.在板材上涂润滑液
3.采用重载模具
问题二、模具磨损严重
原因:不合理的模具间隙(偏小)
解决办法:增加模具间隙
原因:上下模座不对中
解决办法:
1.工位调整,上下模对中
2.转塔水平调整
原因:没有及时更换已经磨损的模具导向组件及转塔的镶套
解决办法:更换
原因:冲头过热
解决办法:
1、在板料上加润滑液
2、在冲头和下模之间保证润滑
3、在同一个程序中使用多套同样规格尺寸的模具
原因:刃磨方法不当,造成模具的退火,从而造成磨损加剧
解决办法:
1、采用软磨料砂轮
2、经常清理砂轮
3、小的吃刀量
4、足量的冷却液
原因:步距小
解决办法:
1、增大步距
2、采用桥式步冲
问题三、冲头带料及冲头粘连
原因:不合理的模具间隙(偏小)
解决办法:增加模具间隙
原因:冲头刃口钝化
解决办法:及时刃磨
原因:润滑不良
解决办法:改善润滑条件
问题四、废料反弹
原因:下模问题
解决办法:
1、采用防弹料下模
2、对于小直径孔间隙减少10%
3、直径大于50.00毫米,间隙放大
4、凹模刃口侧增加划痕
原因:冲头方面
解决办法:
1、增加入模深度
2、安装卸料聚胺酯顶料棒
3、采用斜刃口
问题五、卸料困难
原因:不合理的模具间隙(偏小)
解决办法:增加模具间隙
原因:冲头磨损
解决办法:及时刃磨
原因:弹簧疲劳
解决办法:更换弹簧
原因:冲头粘连
解决办法:除去粘连
问题六、冲压噪音
原因:卸料困难
解决办法:
1、增加下模间隙、良好润滑
2、增加卸料力
3、采用软表面的卸料板
原因:板料在工作台上及转塔内的支撑有问题
解决办法:
1、采用球面支撑模具
2、减小工作尺寸
3、增加工作厚度
4、板料厚
5、采用斜刃冲头
十、使用特殊成型工具的注意事项
1、不同型号的机器滑块的行程不同,因此要注意成型模具封闭高度的调整。
2、一定要保证成型充分,因此需要仔细调整,每次调整量最好不要超过0.15毫米,如果调整量过大,容易造成机器的损坏和模具的损坏。
3、对于拉伸成型,请选用轻型弹簧组件,以防止板料的撕裂,或因变形不均匀卸料困难等。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4、在成型模具周围安装球型支撑模具,防止板料倾斜。
5、成型位置应当尽量远离夹钳。
6、成型加工最好放在加工程序的最后来实现。
7、一定要保证板材良好的润滑。
8、定货时注意特殊成型工具的让位问题,如果两个成型的距离比较近,请一定要跟本公司销售员进行沟通。
9、因为成型工具需要较长的卸料时间,因此成型加工时一定要采用低速,最好要有延时。
十一、使用长方形切断刀的注意事项
1、步距尽量大,要大于整个刀具长度的80%。
2、最好通过编程来实现跳跃步冲。
3、建议选用斜刃口模具。
十二、在不超过机器公称力的情况下如何冲孔
生产过程中需要冲大于114.3mm直径的圆孔。如此大的孔会超出机器公称力上限,特别对于高剪切强度材料。通过多次冲孔的方法冲出大尺寸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小尺寸模具沿大圆周长剪切可以降低一半或更多的冲压力,在你已经拥有的模具中可能大部分模具都能做到。
十三、一个冲大圆孔的简易方法
这种凸透镜的模具可被制成你所需半径尺寸。如果孔径超出冲床公称力,我们推荐使用(A)方案。用此模具冲出圆形的周边。如果孔径能在冲床公称力范围内冲成,那么一个放射形模具和一凸透镜模具就能在四次之内冲压出所需的孔而无须旋转模具(B)
十四、最后才向下成形
当选用成形模具时,应避免进行向下成形操作,因为这样会占用太多垂直空间和导致额外的平整或弯曲板材工序。向下成形也可能陷入下模,然后被拉出转塔,然而,如果向下成形是唯一的工艺选择,那么应该把它作为对板材的最后一步处理工序。
十五、防止材料扭曲
如果你需要在板材上冲切大量孔而板材又不能保持平整,成因可能是冲压应力累积。冲切一个孔时,孔周边材料被向下拉伸,令板材上表面拉应力增大下冲运动也导致板材下表面压应力增大。对于冲少量的孔,结果不明显,但随着冲孔数目的增加,拉应力和压应力也成倍增加直到令板材变形。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消除这种变形的方法之一是:每隔一个孔冲切,然后返回冲切剩余的孔。这虽然在板材上产生相同的应力,但瓦解了因同向连续一个紧接一个地冲切而产生拉应力/压应力积聚。如此也令第一批孔分担了第二批孔的部变形效应。
;Ⅱ 冲压工件出现压伤划痕怎么办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加工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汽车、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有大量冲压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数控冲床在加工冲压时所冲的工件经常会出现压伤、划伤、变形、脱夹等现象。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合格率,怎样杜绝出现这些现象需要从工件原材料、冲压油、冲压模具以及冲压工序等方面进行改进,下面简单介绍下冲压工艺出现问题的原因和一些解决方法:
一、压伤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材料表面有杂物。冲压时检查材料表面是否有杂物,若有杂物用气枪和碎布清理干净。
2、模具表面有异物。使用工具清理模具表面的异物,根据板材厚度选择合适下模间隙。
3、模具带料有磁性。改变加工顺序,冲制工件时从外到内加工、逐行加工。先切边(剪边)再冲网孔,特殊成型冲压有变形,有可能是压力过大,需更换模具里弹簧。
4、冲压油不符合要求。更换现用的冲压加工油,选用含有硫化极压添加剂的专用冲压油。
二、产生划伤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案:
1、材料不良有划伤。原料不良的有划伤应谨慎采用,若要烤漆或其它表面处理的,必须要知道烤漆或是表面处理那个位置,若划伤严重考虑是否采用。
2、人员上下料摆放有划伤。上下料时两人必须同时垂直抬起,垂直放下。最好选用毛刷工作台,如果是滚珠工作台时必须把机台滚珠打下。锉毛刺不准把工件垒在一起,工件不准在纸板上拖动,摆放平稳、整齐,每层数量一致,高度不准超过一米。
3、模具异物划伤。刀盘里的毛刷不要过矮,应比刀盘下模表面略高一些。厚板要用硬毛刷,特殊成型刀具下模较高,采用装拆方式生产,程序优化减少工件在模具上面拖动。
4、冲压油极压性低或给油工序出现问题。检查给油装置是否堵塞,加工油涂覆是否完全,更换现用的冲压加工油,选用含有硫化极压添加剂的专用冲压油等。
三、冲压变形不达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模具下模过矮。下模过矮要加高,若较高下模的刀具尽量远离其它的模具安装,不能把两下模高的安装在一起。
2、模具相隔太近有干涉。两特殊成型相隔很近会有干涉,要考虑先冲好一种形状再冲另一种形状和成形后避位间距。
3、冲切位置与夹爪太近。冲切位置与夹爪位置保持一定距离,夹爪高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要与毛刷平齐。
4、制程变形(网孔、特殊成型)。冲制网孔尽量用多孔刀或改为普通加工,冲制时从外到内加工,隔行加工。整板下料分两次加工,先加工夹爪边的,特殊成型冲压有变形,有可能是压力过大,需更换模具里弹簧。
四、在冲压过程中发生脱夹现象:
1、模具润滑不够和模具的磨损。模具在经常冲压使用中,有一些铁屑会粘在模具冲头和下模具的凹槽内。模具有粘稠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冲切废料排料不畅,若有废料粘在下模上再进行冲压时,就会发生废料与工件之间没有完全的脱离,而送料架又在移动时,就会发生拉料而产生脱夹。
2、异形模具的安装不合理。在模具的安装上要把异形模具安装在远离常用模具的工位上减少在冲压过程中工件与异形模具下模发生碰撞。同时对于一些不常用的异形模具不要安装在机床的转盘上,要冲压工件用到时才安装,这样可避免在冲压加工时工件与异形模具发生碰撞而脱料。
3、冲压工艺排刀不合理。冲压工艺排刀不合理而发生碰撞,一些工件在加工时会有一些异形工艺,如百叶窗、压筋、拉伸成形、翻边等。遇到冲压工件有成形工艺孔时,在编写加工程序时一定要把成型的工艺孔放在冲压程序的最后加工,从而减少了加工成型孔与机床转盘发生碰撞。对于一些成型加工,在冲压时机床的速度要相对慢一些,这有利于成型加和减少碰撞。
以上就是冲压工艺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弄清楚问题所在,对发生的问题有效地解决。
Ⅲ 数控转塔冲床模具的怎么使用和维护数控转塔冲床模具
一、保证最佳的模具间隙
模具间隙是指冲头进入下模中,两侧的间隙之和。它与板厚、材质以及冲压工艺有关,
选用合适的模具间隙,能够保证良好的冲孔质量,减少毛刺和塌陷,保持板料平整,有效防止带料,延长模具寿命。
通过检查冲压废料的情况,可以判定模具间隙是否合适。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较小的光亮面。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面形成的角度就越大,冲孔时会形成卷边和断裂,甚至出现一个薄缘突起。反之,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出现小角度断裂面和较大的光亮面。
当进行开槽、步冲、剪切等局部冲压时,侧向力将使冲头偏转而造成单边间隙过小,有时刃边偏移过大会刮伤下模,造成上下模的快速磨损。
模具以最佳间隙冲压时,废料的断裂面和光亮面具有相同的角度,并相互重合,这样可使冲裁力最小,冲孔的毛刺也很小。
二、适时刃磨可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如果工件出现过大的毛刺或冲压时产生异常噪音,可能是模具钝化了。检查冲头及下模,当其刃边磨损产生半径约0.10mm的圆弧时,就要刃磨了。
实践表明,经常进行微量的刃磨而不是等到非磨不可时再刃磨,不仅会保持良好的工件质量,减小冲裁力,而且可使模具寿命延长一倍以上。
除了知道模具何时刃磨之外,掌握正确的刃磨方法尤其重要。模具刃磨规程如下:1)使用烧结氧化铝砂轮,硬度D~J,磨粒大小46~60,最好选适用于高速钢磨削的砂轮。2)刃磨时,将冲头竖直夹持于平面磨床磁性卡盘的V型槽或夹具内,每次磨削量为0.03~0.05mm,重复磨削直至冲头锋利,最大磨削量一般为0.1~0.3mm。
3)当磨削力大或模具接近砂轮时,加冷却液可防止模具过热而开裂或退火,应按照制造商要求选用优质多用途冷却液。
4)砂轮向下进刀量0.03~0.08mm,横向进给量0.13~0.25mm,横向进给速率2.5~3.8m/min。5)刃磨后,用油石打磨刃口,去除毛刺,并磨出半径0.03~0.05mm的圆角,可以防止刃口崩裂。
6)冲头去磁处理并喷上润滑油,防止生锈。
三、消除和减少粘料的方法
由于冲压时的压力和热量,会将板料的细小颗粒粘结于冲头表面,导致冲孔质量差。去除粘料可用细油石打磨,打磨方向应与冲头运动的方向相同,这样光后会避免进一步粘料的产生。不要用粗纱布等打磨,以免冲头表面更粗糙,更容易出现粘料。合理的模具间隙、良好的冲压工艺,以及必要的板料润滑,都会减少粘料的产生。防止过热,一般采用润滑的方式,这样会减少摩擦。如果无法润滑或出现废料回弹,可采取以下方法:
交替使用多个相同尺寸的冲头轮流冲压,可使其在被重复使用之前有较长的冷却时间。将过热模具停歇使用。通过编程控制换模,中断其长时间重复工作,或降低其冲压频率。
四、冲很多孔时防止板料变形的措施
如果在一张板上冲很多孔,由于冲切应力的累积板材就不能保持平整。每次冲孔时,孔周边的材料会向下变形,造成板料上表面出现拉应力,而下表面则出现压应力。对于少量的冲孔,其影响并不明显,但当冲孔数量增加时,拉、压应力在某处累积,直至材料变形。
消除此类变形的一个方法是:先每隔一个孔冲切,然后返回冲切剩余的孔。这样虽然也会产生应力,但却缓解了在同一方向顺序冲压时的应力累积,也会使前后两组孔的应力相互抵消,从而防止板料的变形。
五、尽量避免冲切过窄条料
当模具用于冲切宽度小于板材厚度的板料时,会因侧向力作用而使冲头弯曲变形,令一侧的间隙过小或磨损加剧,严重时会刮伤下模,使上下模同时损坏。
建议不要步冲宽度小于2.5倍板材厚度的窄条板料。剪切过窄条料时,板料会倾向弯入下模开口中,而不是被完全剪掉,甚至会楔入冲模的侧面。如果无法避免上述情况,建议使用退料板对冲头有支撑作用的全导向模具。
六、冲头的表面硬化及其适用范围
虽然热处理和表面涂层可改善冲头表面特性,但并不是解决冲压问题和延长模具寿命的一般方法。一般地说,涂层提高了冲头表面硬度并使侧面的润滑性得到改善,但在大吨位、硬质材料冲压时,这些优点在大约1000次冲压后就消失了。
六、针对以下情况可使用表面硬化的冲头:
冲软或粘性的材料(如铝);
冲薄的研磨性材料(如玻璃环氧片);冲薄的硬质材料(如不锈钢);频繁地步冲;
非正常润滑的情况。
表面硬化通常采用镀钛、渗氮等方法,其表面硬化层为厚度12~60μm的分子结构,它是冲头基体的一部份,而并非仅是涂层。
表面硬化的模具可按通常的方式刃磨。通过表面硬化会降低模具在冲不锈钢板时的磨损,但并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而适当润滑、及时刃磨以及按规程操作等,却是有效的方法。
七、冲床模位对中性不好时的检修
如果冲床模位的对中性不好,造成模具快速钝化,工件加工质量差,可就以下几点检修:
检查机床的水平情况,必要时重新调整;
检查并润滑转盘上的模孔及导向键,如有损伤及时修复;
清洁转盘的下模座,以便下模准确安装,并检查其键或键槽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使用专用芯棒校准模具工位,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上述内容是对通常的情形而言,鉴于冲床及模具的具体类型规格有所不同,用户还要结合实际去认识和总结经验,发挥出模具的最佳使用性能。
Ⅳ 冲床磨具如何安装校正快又好呢
在安装冲床磨具之前,必须确保模具刃口锋利,无崩口或缺角。如有需要,应先对刀口进行刃磨处理。
安装前应在上、下模之间垫入硅钢片,以避免搬运过程中碰伤刀口。在将模具装上冲床之前,需要清理底面和上面的毛刺,并用布条将垃圾清除干净。
调整滑块行程至适当位置,压紧上模,确保模柄或模架上平面与滑块底面紧密贴合。轻轻压紧下模压板螺钉,然后向上调整滑块,取出硅钢片。松开下模压板螺钉,向下调整滑块,直至凸模进入凹模3~4mm,再压紧下模压板螺钉。新模具在冲片时凸模必须进入凹模3~4mm,否则会出现凸模崩口或凹模涨裂。
升起滑块至上死点位置,调整冲床打杆止退螺钉,确保其松紧适宜。空转几次后,检查模具及冲床各机构是否正常运行。若无异常情况,即可开始生产。
冲床上模是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上模座位于上模最上面,紧贴压力机滑块并通过模柄或直接固定。下模是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下模座位于下模底面,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面或垫板上。
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刃口斜度是指刃壁的每侧斜度。气垫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弹顶器。反侧压块是用于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冲床导套提供上、下模座相对运动的精密导向,多数固定在上模座内。导板带有与凸模精密滑配的内孔,用于确保凸模与凹模对准并卸料。导柱为上、下模座提供精密导向,多数固定在下模座。
导正销是伸入材料孔中以导正其在凹模内位置的销形零件。导板模是以导板作为导向的冲模,模具使用时凸模不会脱离导板。导料板引导条料进入凹模的板状导向零件。导柱模架是导柱、导套相互滑动的模架。
为了维护保养,需确保最佳的模具间隙。根据板厚和材质选择合适的间隙,这有助于保证冲孔质量,减少毛刺和塌陷,保持板料平整,延长模具寿命。适时刃磨可以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当模具刃边磨损产生约0.10mm圆弧时,就需要刃磨。刃磨时每次磨削量为0.03~0.05mm,重复磨削直至冲头锋利。刃磨后用油石打磨刃口,去除毛刺,进行去磁处理并涂上润滑油。
定期检查转盘上下模座的对中性,以确保冲床模位对中性良好,避免模具快速钝化和工件加工质量变差。检查并润滑转盘上的模孔及导向键,清洁下模座并检查其键或键槽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使用专用芯棒校准模具工位,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冲软或粘性的材料时,可使用表面硬化(采用镀钛、渗氮等方法)的冲头。成型模具时,应将打击头从最低位置逐步调整到适当位置,以避免损坏模具。去除粘料可用细油石打磨,打磨方向应与冲头运动方向相同。
在一张板上冲很多孔时,应先每隔一个孔冲切,再返回冲切剩余的孔,以缓解应力累积,减轻板料变形。尽量避免冲切过窄条料,因为这会导致冲头弯曲变形,一侧间隙过小或磨损加剧,严重时会刮伤下模,导致上下模同时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