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具温度对注塑成型有哪些影响呢
模具温度对注塑当然有影响,模具冷塑料流动性差,对注塑压力有影响,容易注不全,模具热,无冷却水流动,会造成脱模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益,所以一般调整水流量保证模具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Ⅱ 注塑成型过程中常见的20种缺陷和解决办法~越多越好~注塑机工作出现的问题也算~
塑件不足方面:
1、塑料供给不足,温度低,注射量不够。
2、注射压力小,注射时间短,保压时间短。
3、注射速度大快或太慢。
4、喷嘴温度低,堵塞或孔径过小,料桶温度低。
尺寸不稳定:
1、成型条件(温度、压力、时间)不稳定,成型周期不一致。
2、注塑机性能不良或塑化不匀。
3、机器电器或液压系统不稳定。
有气泡:
1、料温过高,加热时间过长。
2、注射压力小。
3、注射速度过快。
塌坑或凹痕:
1、料温高,模具温度高,冷却时间短。
2、注射压カ小,速度慢。
3、注射及保压时间短。
4、加料量不够,供料不足,余料不够。
(2)注塑模具太烫了怎么办扩展阅读:
注塑成型工艺:
1、填充。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成型时间(或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2、保压阶段。持续施加压力,压实熔体,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补偿塑料的收缩行为。在保压过程中,由于模腔中已经填满塑料,背压较高。在保压压实过程中,注塑机螺杆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动,塑料的流动速度也较为缓慢,这时的流动称作保压流动。
由于在保压阶段,塑料受模壁冷却固化加快,熔体粘度增加也很快,因此模具型腔内的阻力很大。在保压的后期,材料密度持续增大,塑件也逐渐成型,保压阶段要一直持续到浇口固化封口为止,此时保压阶段的模腔压力达到最高值。
3、冷却阶段。因为成型塑料制品只有冷却固化到一定刚性,脱模后才能避免塑料制品因受到外力而产生变形。由于冷却时间占整个成型周期约70%~80%,因此设计良好的冷却系统可以大幅缩短成型时间,提高注塑生产率,降低成本。
设计不当的冷却系统会使成型时间拉长,增加成本;冷却不均匀更会进一步造成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
4、脱模是一个注塑成型循环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制品已经冷固成型,但脱模还是对制品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脱模方式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在脱模时受力不均,顶出时引起产品变形等缺陷。
脱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顶杆脱模和脱料板脱模。设计模具时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脱模方式,以保证产品质量。
Ⅲ 注塑模具冷却系统
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在一般情况下,工作时,水是不停的在循环的。只有在冬天里,温度很低的情况下,模具本身的温度很低,这时如果再打开冷却循环水,型腔就会打不满,这时,冷却循环水才可以短时间的关闭,等到干了一段时间后,模具已经发烫了,就要把冷却水打开,再进行冷却循环。
Ⅳ 模具表面处理有哪些
问题一:模具表面处理有哪些
1. 喷砂:通过高压气枪将石英砂射向模具表面,形成磨砂效果,用于塑料模具表面处理,影响注塑产品的外观。
2. 皮纹:通过化学药水腐蚀制成,种类繁多,可模仿各种效果面,适用于皮纹加工价格差异较大,技术含量较高。
3. 火花纹:电火花塑料模具加工后留下的纹路,一般不需要专门加工,成本较高。
问题二:表面处理对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有哪些
1. 冲压设备:冲压设备的精度和刚性对冲模寿命影响极大,精度高、刚性好的设备可提高冲模寿命。
2. 模具设计:模具的导向机构和刃口几何参数对冲模寿命有较大影响,需根据工序性质和零件精度等要求,正确选择和确定。
3. 冲压工艺:原材料的厚度公差、材料性能波动、表面质量等因素会影响模具工作零件的磨损和寿命。
4.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对模具寿命有显著影响,需选择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性和足够韧性的材料。
5. 热加工工艺:模具的热加工质量对模具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需严格控制锻造温度范围和制定正确的加热规范等。
问题三:塑胶产品表面处理有哪些
1. IMD: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2. 喷油处理:要求使用金属烤漆。
3. 表面烫金处理:对表面形状有要求,也称热转印。
4. 水转印:通过水的作用,将油墨转移到产品表面。
5. 真空覆膜: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6. 表面拉丝: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7. 电镀: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问题四:模具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有哪些?
1. 电解洗净系统: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脏物、不纯物等。
2. 金属还原:恢复金属原来的色泽。
3. 去除污垢:适用于复杂形状的产品。
问题五:模具的型腔的作用及表面处理方法有哪些
1. 型腔作用:形成产品的外形。
2. 表面处理方法:淬火、渗碳、渗氮、镀铬、表面发蓝(发黑)等。
问题六:压铸模具都有哪些表面处理技术
1. 渗氮或氮碳共渗: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2. 氧化处理:增加表面处理效果。
问题七:模具需要进行什么电镀,表面处理吗
1. 模具一般不需要电镀,除非材料需要极强的耐腐蚀性。
2. 表面处理:渗碳渗氮、蚀刻纹路等。
问题八:模具加工表面的常用处理方法有哪些
1. 皮纹: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2. 氮化:增加表面硬度。
3. 电镀: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4. 抛光: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问题九:模具表面处理除了渗氮还有别的么
1. 镀硬铬处理:修补尺寸缺陷,增加模具使用寿命。
问题十:注塑模具表面处理方法有几种
1. 电镀: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2. 氮化:普通氮化和真空氮化。
Ⅳ 注塑机运转时 有何方法才能让模具不烫
注塑机运转时,用水冷和吹气冷却使模具不烫。
模具发烫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塑胶熔体需要模具传导热量以结晶凝固形成零件,因此模具发热时不可避免。但如果模具拥有良好的热量散发方式,将大大降低制造周期和制品不良的风险。
其次,某些模具使用了热流道系统,因为热流道系统本身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也会对模温产生影响。
就目前而言,降低模温的方法主要还是靠水冷,当然你可以使用工业冻水机将水温制冷后再对模具进行冷却。有些模具某系部件为加强散热速度在材质上可能会选用铍铜等高导热材料,但这种材料本身需要一个被热传递的对象,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冷却水道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一些情况下我们的模具可能遇到有几毫米左右直径、长度有十几厘米甚至更长的抽芯。如果做冷却水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候为了加速抽芯构件的冷却,我们可能会在模具上某些不影响零件成型的位置增加喷气孔,开模后对准构件进行吹气冷却以保证抽芯机构不会太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