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冲压模具各个零件/模具标准件的配合间隙。
1. 冲压模具中,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通常为零间隙或过盈配合,确保精准对位和稳定性。
2. 凸模与卸料板的配合则采用动配合,这种配合方式允许一定的活动,以便于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顺利排出。
3. 配合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凸模与凹模的冲裁间隙,这一间隙是根据所冲压材料的厚度来确定的。
4.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冲裁间隙可以设置为料厚的8%至10%,以保证冲压过程的顺利进行。
❷ 冲压模中,产品平面度不良,排除人为因素,模具有哪些原因导致平面度不良
首先要搞清楚板材是否合格,表面是否平整,如果排除这个可能,模具方面主要是成型的时候会出现表面不平整,有这么几种:
1、凸模表面不平整(这种可能性很小)
2、卸料杆分布不均,导致冲压件受力不均匀而变形
3、脱料板间隙过大,也就是模具闭合到达成型位置的时候,脱料板还可以向下压缩,这样的情况下,产品地面会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4、模具凸、凹模间隙配合过大也会使产品表面不平整
此外还有设计缺陷,比如有些地方的工艺孔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没有设计出来,必然导致产品缺陷
我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❸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模具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下面是我整理的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介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
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上下模间隙是否正确。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度撕裂,导致剖面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材料表面。
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从这点来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二、模具间隙的选择
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
(1)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小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
三、如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对用户来讲,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降低冲压成本。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下:
1、材料的类型及厚度;
2、是否选择合理的下模间隙;
3、模具的结构形式;
4、材料冲压时是否有良好的润滑;
5、模具是否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
6、如镀钛、碳素氮化钛;
7、上下转塔的对中性;
8、调整垫片的合理使用;
9、是否适当采用斜刃口模具;
10、机床模座是否已经磨损;
四、冲压特殊尺寸孔应注意的问题
(1)最小孔径冲φ0.8——φ1.6范围的冲孔请用特殊冲头。
(2)厚板冲孔时,相对于加工孔径,请使用大一号的模具。注意:此时,若使用通常大小的模具,会造成冲头螺纹的破损。
(3)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一般不应小于1:10。
(4)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与板厚的关系。建议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取板厚的2倍。
五、模具的刃磨
1、模具刃磨的重要性
定期刃磨模具是冲孔质量一致性的保证。定期刃磨模具不仅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要掌握正确的刃磨时机。
2、模具需要刃磨的具体特征
对于模具的刃磨,没有一个严格的打击次数来确定是否需要刃磨。主要取决于刃口的锋利程度。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来决定:
(1)检查刃口的圆角,如果圆角半径达到R0.1毫米(最大R值不得超过0.25毫米)就需要刃磨。
(2)检查冲孔质量,是否有较大的毛刺产生?
(3)通过机器冲压的噪声来判断是否需要刃磨。如果同一副模具冲压时噪声异常,说明冲头已经钝了,需要刃磨。
注:刃口边缘部变圆或刃口后部粗糙,也要考虑刃磨。
3、刃磨的方法
模具的刃磨有多种方法,可采用专用刃磨机也可在平面磨床上实现。冲头、下模刃磨的频度一般为4:1,刃磨后请调整好模具高度。
(1)不正确刃磨方法的危害:不正确的刃磨会加剧模具刃口的迅速破坏,致使每次刃磨的打击次数大大缩小。
(2)正确的刃磨方法的益处:定期刃磨模具,冲孔的质量和精度可以保持稳定。模具的刃口就损坏较慢,寿命更长
4、刃磨规则
模具刃磨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
(1)刃口圆角在R0.1-0.25毫米大小情况下要看刃口的锋利程度。
(2)砂轮表面要清理干净。
(3)建议采用一种疏松、粗粒、软砂轮。如WA46KV
(4)每次的磨削量(吃刀量)不应超过0.013毫米,磨削量过大会造成模具表面过热,相当于退火处理,模具变软,大大降低模具的寿命。
(5)刃磨时必须加足够的冷却液。
(6)磨削时应保证冲头和下模固定平稳,采用专用的工装夹具。
(7)模具的刃磨量是一定的,如果达到该数值,冲头就要报废。如果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坏,得不偿失。
(8)刃磨完后,边缘部要用油石处理,去掉过分尖锐的棱线。
(9)刃磨完后,要清理干净、退磁、上油。
注:模具刃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冲压的板材的厚度。
六、冲头使用前应注意
1、存放
(1)用干净抹布把上模套里外擦干净。
(2)存放时小心表面不要出现刮痕或凹痕。
(3)上油防锈。
2、使用前准备
(1)使用前彻底清洁上模套。
(2)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如有,用油石去除。
(3)里外上油。
3、安装冲头于上模套时应注意事项
(1)清洁冲头,并给其长柄上油。
(2)在大工位模具上把冲头插入上模套底部,不能用力。不能用尼龙锤。安装时,不能通过旋紧上模套上的.螺栓来固定冲头,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4、安装上模组合入转塔
如果想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上模套外直径和转塔孔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地小。所以请小心执行下列程序。
(1)清洁转塔孔的键槽和内直径并上油。
(2)调整上模导套的键槽,使之与转塔孔的键吻合。
(3)把上模套导直直地插入塔孔,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上模导套应该靠自身重量滑入转塔孔。
(4)如果上模套向一边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重复敲击直至上模导套依靠自身重量滑入正确位置。
注意:不能用力于上模导套外直径,只能在冲头顶上用力。不能敲击上模套顶部,以免损坏转塔孔,缩短个别工位使用寿命。
七、模具的检修
如果冲头被材料咬住,取不出来,请按如下所记项目检查。
1、冲头、下模的再刃磨。刃口锋利的模具能加工出漂亮的切断面,刃口钝了,则需要额外的冲压力,而且工件断面粗糙,产生很大的抵抗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
2、模具的间隙。模具的间隙如果相对板厚选得不合适,冲头在脱离材料时需要很大的脱模力。如果是这个原因冲头被材料咬住,请更换合理间隙的下模。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3、加工材料的状态。材料弄脏了、或者有污垢时,脏东西附着到模具上,使得冲头被材料咬住而无法加工。
4、有变形的材料。翘曲的材料在冲完孔后,会夹紧冲头,使得冲头被咬住。有翘曲的材料,请弄平整后再加工。
5、弹簧的过度使用。会使得弹簧疲劳。请时常注意检查弹簧的性能。
八、注油
油量和注油次数视加工材料的条件而定。冷轧钢板、耐蚀钢板等无锈无垢的材料,要给模具注油,注油点为导套、注油口、刀体与导套的接触面、下模等。油用轻机油。
有锈有垢的材料,加工时铁锈微粉会吸入冲头和导套之间,产生污垢,使得冲头不能在导套内自由滑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油,会使得锈垢更容易沾上,因此冲这种材料时,相反要把油擦干净,每月分解一回,用汽(柴)油把冲头、下模的污垢去掉,重新组装前再擦干净。这样就能保证模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九、模具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板材从夹钳口脱出
原因:模具卸料不完全
解决办法:
1.采用带斜度的冲头
2.在板材上涂润滑液
3.采用重载模具
问题二、模具磨损严重
原因:不合理的模具间隙(偏小)
解决办法:增加模具间隙
原因:上下模座不对中
解决办法:
1.工位调整,上下模对中
2.转塔水平调整
原因:没有及时更换已经磨损的模具导向组件及转塔的镶套
解决办法:更换
原因:冲头过热
解决办法:
1、在板料上加润滑液
2、在冲头和下模之间保证润滑
3、在同一个程序中使用多套同样规格尺寸的模具
原因:刃磨方法不当,造成模具的退火,从而造成磨损加剧
解决办法:
1、采用软磨料砂轮
2、经常清理砂轮
3、小的吃刀量
4、足量的冷却液
原因:步距小
解决办法:
1、增大步距
2、采用桥式步冲
问题三、冲头带料及冲头粘连
原因:不合理的模具间隙(偏小)
解决办法:增加模具间隙
原因:冲头刃口钝化
解决办法:及时刃磨
原因:润滑不良
解决办法:改善润滑条件
问题四、废料反弹
原因:下模问题
解决办法:
1、采用防弹料下模
2、对于小直径孔间隙减少10%
3、直径大于50.00毫米,间隙放大
4、凹模刃口侧增加划痕
原因:冲头方面
解决办法:
1、增加入模深度
2、安装卸料聚胺酯顶料棒
3、采用斜刃口
问题五、卸料困难
原因:不合理的模具间隙(偏小)
解决办法:增加模具间隙
原因:冲头磨损
解决办法:及时刃磨
原因:弹簧疲劳
解决办法:更换弹簧
原因:冲头粘连
解决办法:除去粘连
问题六、冲压噪音
原因:卸料困难
解决办法:
1、增加下模间隙、良好润滑
2、增加卸料力
3、采用软表面的卸料板
原因:板料在工作台上及转塔内的支撑有问题
解决办法:
1、采用球面支撑模具
2、减小工作尺寸
3、增加工作厚度
4、板料厚
5、采用斜刃冲头
十、使用特殊成型工具的注意事项
1、不同型号的机器滑块的行程不同,因此要注意成型模具封闭高度的调整。
2、一定要保证成型充分,因此需要仔细调整,每次调整量最好不要超过0.15毫米,如果调整量过大,容易造成机器的损坏和模具的损坏。
3、对于拉伸成型,请选用轻型弹簧组件,以防止板料的撕裂,或因变形不均匀卸料困难等。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4、在成型模具周围安装球型支撑模具,防止板料倾斜。
5、成型位置应当尽量远离夹钳。
6、成型加工最好放在加工程序的最后来实现。
7、一定要保证板材良好的润滑。
8、定货时注意特殊成型工具的让位问题,如果两个成型的距离比较近,请一定要跟本公司销售员进行沟通。
9、因为成型工具需要较长的卸料时间,因此成型加工时一定要采用低速,最好要有延时。
十一、使用长方形切断刀的注意事项
1、步距尽量大,要大于整个刀具长度的80%。
2、最好通过编程来实现跳跃步冲。
3、建议选用斜刃口模具。
十二、在不超过机器公称力的情况下如何冲孔
生产过程中需要冲大于114.3mm直径的圆孔。如此大的孔会超出机器公称力上限,特别对于高剪切强度材料。通过多次冲孔的方法冲出大尺寸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小尺寸模具沿大圆周长剪切可以降低一半或更多的冲压力,在你已经拥有的模具中可能大部分模具都能做到。
十三、一个冲大圆孔的简易方法
这种凸透镜的模具可被制成你所需半径尺寸。如果孔径超出冲床公称力,我们推荐使用(A)方案。用此模具冲出圆形的周边。如果孔径能在冲床公称力范围内冲成,那么一个放射形模具和一凸透镜模具就能在四次之内冲压出所需的孔而无须旋转模具(B)
十四、最后才向下成形
当选用成形模具时,应避免进行向下成形操作,因为这样会占用太多垂直空间和导致额外的平整或弯曲板材工序。向下成形也可能陷入下模,然后被拉出转塔,然而,如果向下成形是唯一的工艺选择,那么应该把它作为对板材的最后一步处理工序。
十五、防止材料扭曲
如果你需要在板材上冲切大量孔而板材又不能保持平整,成因可能是冲压应力累积。冲切一个孔时,孔周边材料被向下拉伸,令板材上表面拉应力增大下冲运动也导致板材下表面压应力增大。对于冲少量的孔,结果不明显,但随着冲孔数目的增加,拉应力和压应力也成倍增加直到令板材变形。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消除这种变形的方法之一是:每隔一个孔冲切,然后返回冲切剩余的孔。这虽然在板材上产生相同的应力,但瓦解了因同向连续一个紧接一个地冲切而产生拉应力/压应力积聚。如此也令第一批孔分担了第二批孔的部变形效应。
;❹ 冲压模具移位怎么解决
1、先用水平仪把设备校平。
2、模具是否有导向装置?应有较粗导柱。
3、模具压板或垫铁和下模板不一样高,易固定不牢固。过去经常遇到此问题。
4、模具结构是否有侧向成型,侧向受力。
❺ 冲压模具整平应该怎么样做比较有效果
冲压模具的整平工作需要细致的操作,以确保制件的质量和精度。传统的平板校平方法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即使模具表面看似平整,但在抬起后,局部区域依然会出现反弹现象。这表明材料在这一区域并未得到有效的校正。
相比之下,齿面校平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整平方式。在进行齿面校平时,通过将模具表面的齿头压入材料内部,可以产生大量的塑形变形小坑。这些小坑能够有效改变制件中的残余应力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性能。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还能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对于立体制件的修正,则需要采用更为专业的整形技术。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镦校、压校和拉伸校等多种方法来实现。镦校是通过使用锤子或压力机将材料镦平;压校则是通过压力机将材料压平;而拉伸校则是通过拉伸的方式使材料达到所需的形状。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总之,冲压模具的整平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结合模具的具体特点和材料的特性,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❻ 五金冲压模具设计的18条经验技巧分享
五金冲压模具设计的经验技巧分享旨在优化冲压过程,提升产品质量与效率。在设计与使用模具时,以下几点经验尤为重要:
一、废料情况:废料的形态是判断模具间隙是否合适的直观依据。合理的间隙下,废料应有适当的压塌角与均匀的光亮带,保证冲压过程中的稳定与高效。
二、模具间隙选择:间隙的选择需考虑材料类型、厚度等因素。过大的间隙会导致毛刺过大,而过小的间隙则会加剧模具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三、提高使用寿命: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间隙、优化模具结构、确保润滑、进行特殊表面处理等措施。
四、冲压特殊尺寸孔:在冲压特定尺寸的孔时,需使用特殊冲头、注意冲头刃口尺寸与板厚的比例等,以避免损坏冲头或造成加工困难。
五、模具刃磨:定期刃磨模具是确保冲压质量一致性的关键。刃磨时机、特征、方法和规则需严格掌握,以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六、冲头使用与维护:存放冲头时应注意清洁与防锈;使用前需彻底清洁并检查表面,防止划痕;安装冲头时需确保其正确对准上模套。
七、模具检修:当冲头被材料咬住时,需检查刃口、间隙、材料状态、弹簧性能等,及时解决问题。
八、注油管理:根据加工材料条件,合理注油以保证润滑性能。对于特定材料,需定期清理以避免锈垢影响加工。
九、常见问题解决:板材脱出、模具磨损、冲头带料、废料反弹等问题需分别从调整间隙、刃磨冲头、改善润滑等角度解决。
十、特殊工具与长方形切断刀使用:注意模具封闭高度调整、成型充分性、弹簧组件选择、模具安装等细节。
十一、大孔冲压:采用多次冲孔方法或特殊模具设计,以在不超过机器公称力的情况下冲出大尺寸孔。
十二、凸透镜模具使用:适合冲切大量孔,可减少变形,实现高效冲压。
十三、避免向下成形:将向下成形作为最后工序,以减少板材处理复杂度。
十四、防止材料扭曲:通过间隔冲孔减少应力累积,保持板材平整。
十五、不锈钢翻边处理:使用优质成形润滑剂,减少材料与模具间的粘连,提高翻边质量。
十六、克服卸料困难:采用特殊冲头、增加间隙、检查弹簧疲劳、使用润滑剂等方法。
十七、废料反弹原因:包括刃口锋利程度、模具间隙合理性、板面清洁度等影响因素。
❼ 冲压产品要想平整如何做模具
如果是冲孔的话,要使用弹性卸料板压住要冲孔的零件;如果是落料的话,应使用托料板,托住要落料的零件,这样冲压加工出来的产品就会很平整。 当然这样落料时,落下来的料就不能直接从凹模孔里漏下去,而要从凹模上面取活,这样不如直接才凹模孔漏下去冲压的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