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热做模具钢对尺寸大小和形状复杂程度的硬度要求
在选择和使用模具钢时,需考虑到其硬度范围以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常用的DC53模具钢,其最高热处理硬度能达到63-64HRC,这是其在高温处理后的最佳状态。SKD11则较为温和,其热处理后的硬度范围为58-62HRC。相比之下,NAK80模具钢因其自身的硬度已经达到了48-51HRC,所以在热处理过程中无需额外提升硬度。对于CR12和CR12MOV两种模具钢,其热处理后的硬度通常为56-60HRC,这个范围可以满足多数模具的硬度需求。
另外,4CR13模具钢分为预硬材料和普通材料两种,其预硬材料的硬度大约在31HRC左右,而普通材料的硬度则更低,大约在十几度HRC。通过采用真空热处理技术,普通4CR13材料的硬度可以提升至48-52HRC,以适应更高的加工要求。S136模具钢的硬度在经过热处理后,可以达到50-52HRC,这也是其在高温处理后的最佳硬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硬度值通常是指在真空热处理后的最高硬度。如果硬度超出这个范围,材料的性能将难以保证,甚至可能导致材料开裂或产生裂纹等问题。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模具钢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硬度范围,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 s136h模具钢需要热处理吗
S136H是超镜面塑料模具钢,预加硬了的,硬度在30-35HRC左右,不需要再做热处理。
化学成份: C :0.38 Si :0.8 Mn :0.5 Cr :13.6 V :0.3
特征:经炉外精炼度(VD)+电渣重熔精炼(ESR),组织更纯洁细微,优良的耐蚀性、知抛光性,良好的耐磨性、机械加工性,淬硬时优良的尺寸稳定性。旦掘常用于中小批量的要求比较高的注塑模。 出厂硬度:预硬30~35HRC
特征:经炉外精炼(VD)+电渣重熔精炼(ESR),组织更纯洁细微,优良的耐蚀性、抛光性,良好的耐磨性、机械加工性,淬硬时优良的尺寸稳定性。
用途:高抛光度及高要求的内模件,高耐腐蚀的塑料模具,生产、医疗、食品工业等产品。
S136H概述
优点
且更有下列优点:
1,较低的维护费用:
模具经过长期使用后,模穴表面仍然维持原先的光滑状态。模具在潮湿的环境下操作或储存时,不需要特别的保护。
2,较低的生产成本:
模具不因冷却水的影响而腐蚀,由于有一定的冷却循环,可增加模具寿命。上列的好处,结合S136H的高耐磨性,提供了低维护费用和高寿命的模具,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S136H经过“电渣重熔”(ESR)精炼,具备纯净而细微的组织,使模具具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的抛光性能。
用途
S136H主要用途
S136H能适用于所有的模具,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更适合特殊环境的需求。
耐腐蚀、耐应变:
对使用有腐蚀性的PVC醋酸盐类(ACETATESO等注塑原料或模具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及储存时,S136H能抵抗水蒸气、弱有机酸、稀硝酸盐、碳酸盐等的腐蚀作用,经由S136H制成的模具,若在潮湿在环境中操作,或在正常状态下使用腐蚀性的塑胶材料指桐,均不会生锈而被污梁。若回火至250℃而且抛光成镜面状态时,特别能显示优良的耐腐蚀性。
耐磨性:
使用磨擦较大的注塑材料(包含射出成型模)或要求模具有较长的工作时间,如电子零件、舍弃式的餐刀具、器皿等。
高光洁度的表面:
生产光学产品,如模逗核照相机、太阳眼镜、化学仪器、注射器、分析仪器及塑胶制品等。
C. skd11模具钢退火温度是多少
SKD11模具钢是一种高性能工具钢,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1.55%的碳、0.25%的硅、0.35%的锰、11.80%的铬、0.50%的钼和0.25%的钒。这种钢的锻造工艺要求较为严格,始锻温度应控制在1050℃,终锻温度则需降至850℃。电渣锭料坯在进炉前需预热至500℃左右,然后通过四段加热法逐步升温,每上升100℃为一级,保温10分钟。在达到相变温度后,继续升温至1050℃,加热时间依据材料截面尺寸的不同而有所调整。锻造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变形量和组织走向。
退火处理对于SKD11模具钢非常重要,其软化退火工艺要求在800-850℃范围内进行。加热速率需控制在10-20℃/小时,随后以缓慢冷却至大约500℃,最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经过这种退火处理后,钢的硬度应不超过250HB。为了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对于切削量大或形状复杂的工件,建议在热处理前先进行应力消除退火,温度设定在600-700℃之间,随炉缓慢冷却,同时在中性气体环境中保持1-2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SKD11模具钢在机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热处理时可能会出现变形或开裂。因此,在热处理之前,应对这些复杂形状的工件进行去应力退火,以确保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通过合理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SKD11模具钢能够展现出卓越的性能,适用于各种高要求的模具制造。
D. h136模具钢碎火温度是摄氏多少度
H13属于热作来模具钢,是在碳源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执行标准GB/T1299—2000。统一数字代号T20502;牌号4Cr5MoSiV1。在中温(~600°)下的综合性能好,淬透性高(在空气中即能淬硬),热处理变形率较低,其性能及使用寿命高于3Cr2W8V。可用于模锻锤锻模、铝合金压铸模、热挤压模具、高速精锻模具及锻造压力机模具等。
硬度 :退火,245~205HB,淬火,≥50HRC
E. P20M模具钢硬度可以达到多少度
为提高模具抄寿命达到80万模次以上,可对预硬钢实施淬火加低温回火的加硬方式来实现。淬火时先在500-600℃预热2-4小时,然后在850-880℃保温一定时间(至少2小时),放入油中冷却至50-100℃出油空冷,淬火后硬度可达50-52HRC,为防止开裂应立即进行200℃低温回火处理,回火后,硬度可保持48HRC以上。
【简介】
P20钢材是一种德国塑胶模具钢型号,最早的是P20M,紧接着P20H,P20Ni相继问世。 P20M钢材适用于制作塑料模和压铸低熔点金属的模具材料。此钢具有良好的可切削性及镜面研磨性能。
【化学成份】
碳 C :0.38 锰 Mn:1.30 铬 Cr: 1.85 钼 Mo :0.40 硫 S :0.008
【使用方法】
P20M钢材已预先硬化处理至285-330HB(30-36HRC),与瑞典618德国GS-2311状态相当,可直接用于制模加工,并具有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预硬钢材才可满足一般用途需求,模具寿命可达50W模次。
F. S136模具钢热处理后硬度能达到多少度
S-136H模具钢的出厂硬度范围在HB290到330之间。而GS316模具钢的硬度范围则是HB265到310,GS316ESR的硬度范围在30到34HRC。经过热处理调质处理后,S-136H的硬度可以提升至48到52HRC。
热处理是提升模具钢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调质处理过程中,模具钢通过加热至特定温度,随后进行快速冷却,以形成细小的马氏体组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增强了材料的硬度,还提高了其韧性和耐磨性。调质处理后的硬度范围在48到52HRC,这一硬度级别足以应对多种高负荷、高磨损的模具应用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硬度的具体数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条件以及后续的冷却速率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模具制造商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工况,对热处理参数进行精确调整,以确保达到最佳的硬度和性能。
此外,调质处理不仅提高了模具钢的硬度,还改善了其微观结构,使得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升S-136H模具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在工业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来说,S-136H模具钢通过热处理调质后,硬度可以达到48到52HRC,这是经过严格工艺控制和科学计算的结果。这一硬度范围不仅满足了各种高要求的应用场景,还为模具制造商提供了可靠的性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