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通过模具的简图判断是冲孔模,落料模还是复合模急啊
冲孔模判定方法是:下模板刀口周边有定位针或定位块,将呸料方入定位块内,冲压加工后,取出呸料,此呸料是所需的零件产品,此模可定性位冲孔模。
落料模判定方法是:下模板刀口周边有握信定位针或定位块,将呸料方入定位块内,冲压加工后,取出呸料,此呸料是边角料,从孔内掉下去的为所需的零件产品,此模哪谨可定性位落料模。
复合模判定方法是:模板刀口在上模部分,上模刀口模板上面装一件公夹板,公夹板内装有冲针,冲针伸入到上模刀口内,上模刀口内装有一件浮动内脱,内脱背后有李皮基顶针、弹簧此类零件;下模部分有一件活动的脱板,脱板下装有弹簧,在往下装有一件公夹板,公夹板内装有冲头,冲头伸入到脱板内,冲头内有孔,与上模部分的冲针相对应,冲头内的孔与下模座相通,并下模座相通孔大于冲头内的孔,此模可定性位复合模。
Ⅱ 急!!高分悬赏!!关于冲压工艺学中的复合模
复合模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时完成几道工序的模具。冲裁复合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工作部分外形为落料凸模内形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按照复合模中落料凹模的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倒装式复合模和正装式复合模两种。
1.倒装式复合模
如图左为倒装式复合模。凸凹模18装在下模,落料凹模17和冲孔凸模14、16装在上模。倒装式复合模通常采用刚性顶件装置把卡在凹模中的冲件推下,刚性顶件装置由打杆12、顶板11、连接推杆10和顶件块9组成。冲孔废料直接由冲孔凸模从凸凹模内孔推下,无顶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板料的定位靠导料销22和弹簧弹顶的活动挡料销5来完成。非工作行程时,挡料销5由弹簧3顶起,可供定位;工作时,挡料销被压下,上端面与板料平。由于采用弹簧弹顶挡料装置,所以在凹模上不必钻相应的让位孔。
适用:这种结构一般适用于冲裁较硬的或厚度大于0.3mm的板料。如果在上模内设置弹性元件,就可以用于冲制材质较软的或板料厚度小于0.3mm,且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
1-下模座2-导柱3、20-弹簧4-卸料板5-活动挡料销6-导套7-上模座8-凸模固定板9-顶件块10-连接推杆11-顶板12-打杆13-模柄14、16-冲孔凸模15-垫板17-落料凹模18-凸凹模19-固定板21-卸料螺钉22-导料销
2.正装式复合模
图右为正装式落料冲孔复合模,凸凹模6在上模,落料凹模8和冲孔凸模11在下模。
工作时,板料以导料销13和挡料销12定位。上模下行,凸凹模外形和凹模8进行落料,同时,冲孔凸模与凸凹模内孔进行冲孔。卡在凹模中的冲件由顶件装置顶出凹模面,卡在凸凹模内的冲孔废料由推件装置推出。凸凹模孔内不积存废料,胀力小,不易破裂。但冲孔废料落在下模工作面上,清除废料麻烦。边料由弹压卸料装置卸下。若采用固定挡料销和导料销,需在卸料板上钻出相应的让位孔。
从上述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正装式复合模工作时,板料是在压紧的状态下分离,冲出的冲件平直度较高。但由于弹顶器和弹压卸料装置的作用,分离后的冲件容易被嵌入边料中。
1-打杆2-模柄3-顶板4-顶杆5-卸料螺钉6-凸凹模7-卸料板8-落料凹模9-顶件块10-带肩顶杆11-冲孔凸模12-挡料销13-导料销
复合模的特点: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
动画已经发到你邮箱。
Ⅲ 模具图纸怎么看的
1、第一步就是要会看三视图,所有的制图的基础都是基于三视图。不论简单还是繁杂,循序渐进,先找模具对照着图纸找规律,头脑里要有空间想象力,能根据图纸的二维图想象出三维立体的模具,看的时间长了,就能提高识图的能力了。
2、无论怎么繁杂的图纸,都得遵循三视图的原理。弄懂了基本原理,再看繁杂的图纸也就简单了,所以,看图纸要从简单地图纸学起,一步一步,由简到繁,积累经验。
3、常规图纸分为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一些常规符号以及技术要求。模具种类繁复、用途不同、结构复杂。
4、常见模具图纸代号:G磨、TAN切点 、PG光学曲线磨、THR穿孔、JG坐标磨、BOTT底面、W/C,W线割、TOP顶面、E,EDM放电、SYM对称、L车、T厚度、INT交点、CB沉孔、C倒角、CLEAR间隙。
图纸是标有尺寸、方位及技术参数等施工所需细节和业主希望修建的工程实物的图示表达。它包含两层意思,作为包括在合同内的工作的图纸;由业主(或其代表)根据合同签发的增加和修改的图纸。1999年出版的《合同范本》中的图纸定义不包括承包商提供的图纸。
三视图关系:
1、位置关系:
这两条轴把三个视图加以定位:主视图在图纸的左上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应对正(简称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度保持平齐 (简称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度应相等(简称宽相等)若不按上述顺序放置,则应注明三个视图名称
2、尺寸关系:
首先明确一下,物体的三视图和物体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对应关系。主视图的轮廓线表示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左视图的轮廓线表示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俯视图的轮廓线表示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规定左右为长,上下为高,前后为宽。
Ⅳ 冲压模具总装配图的绘制技巧有哪些
冲压模具总装配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所加工的工件图、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等,有落料工序的模具还包括排样图等。
1、视图模具结构主要釆用主视图和俯视图来表示,若不能表达清楚时,需要增加侧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主视图是沿模具中心线的剖视图,基本上能清楚地表示模具总体结构。为了减少局部剖视图,冲压模具还常常将剖面线未经过的部分,旋转或平移到剖视图上,如螺钉、销钉、推杆、顶杆等。在不影响表达清晰的前提下,为减少局部剖视,还常常采用阶梯剖的方式来表示更多的模具结构细节。
俯视图包括下模俯视图和上模俯视图。下模俯视图是将上模移去后的投影图,能清晰址表达下模装设的工作零件的轮廓,定位零件的布置及其与工件之间的关系a,结构零件的结构和布置等。上模俯视图是冲压模具从顶部向下的投影图,能表达上模座及模柄的外形结构、螺钉销钉的布置,通常还采用虚线表示工艺零件的外形。如果模具左右对称,且结构较简单,上模俯视图、下模俯视图各画一半,左半边画下模俯视图,右半边画上模俯视图,再拼接在一起,布置在主视图下方。模具图中应标注所有零件的编号。标注时,零件号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大,且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对齐,即“横平竖直”。模具图中还应标注模具长度、宽度、高度(合模位置)方向的外形尺寸。
2、工件图和排样图工件图是冲压件的图形。工件图布置在总图的右上角,若图面位置不够,可另立一页。工件图的尺寸应标注公差,绘图比例与模具图相同。工件图的方向应与冲压方向一致,也就是工件在模具图中的位置一致。工件图的下方应列出工件材质,图中未标注料厚时,还应指明料厚大小。有落料工序的模具,还应画出排样图。排样图一般也布置在总图的右上角,排样图的比例与模具图相同,方向与送料方向一致。排样图中应该标岀条料宽度及其负偏差,落料件外形及其主要尺寸,落料件之间的搭边值,落料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值,送料步距等内容。在模具视图中,工件及条料的轮廓用双点画线表示,实心的断面涂红。
3、标题栏和明细表标题栏和明细表一般布置在总装配图的右下角,若图面位置不够时,可另立一页。标题栏和明细表的绘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在学习阶段绘制的模具图,也可以采用学习用标题栏和明细表。
明细表中的内容根据总装配图填写。“热处理”是指零件的热处理硬度要求,特殊的热处理方式(如渗碳等)也应标出。在“代(图)号”栏中,如果是标准件,需标出其标准代号;如果是非标准件,需标出所设计的模具零件的图号。在确定图号时,各生产企业均有相关规定,学习阶段对图号的要求不作硬性规定。在“规格”栏中,应该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标注出所选标准件的规格大小,如模座尺寸、模柄类型及直径、螺钉和销钉的直径及长度等。
4、技术要求冲压模具零件及模架的技术要求,相关标准已经有规定。总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栏目,是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图纸无法表达的内容,提出模具制造和调整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如配合加工的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值、间隙不均匀度、毛刺高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