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ldex3D SYNC 2023】for PTC Creo 开始使用-5.在 SYNC 中定义射出成型组件(4)流道(下)
在Moldex3D的SYNC 2023中,流道精灵(Runner Wizard)是设计流道系统的重要工具。通过简单的设定,用户可以快速定义组件的流道,如选择主流道(runners)、直浇口(sprues)和垂直流道(drops)。只需在模型上设定浇口位置,流道精灵会自动计算并生成合适的流道尺寸和布局,提高设计效率。
要启动流道精灵,首先确保已创建浇口,然后在Moldex3D页面上点击启动。在模具设定环节,用户需要选择流道属性(热或冷)、分模方向、模板型式,以及确定主分模面的位置。精灵提供四种方法来定位分模面,包括塑件顶部、底部、浇口平面或自定义,并允许调整PL1、PL2和PH参数。
直浇口设置中,用户可选择将直浇口置于浇口中心或自定义位置,设定直径、长度和冷料井参数。流道设定则涉及流道截面类型、直径、冷料井使用以及垂直流道的参数。延伸浇口功能允许优化流道,避免不合理设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Moldex3D在生成流道实体网格时存在一些限制,如流道端点与模穴连接问题、流道过短或侧边浇口尺寸过大等。针对这些情况,用户需调整浇口位置、流道长度或减小侧边浇口高度,以确保实体网格的正确生成。
2. Creo7.0多主体创建制模零件的方法
Creo 7.0的革命性创新:多主体制模技术详解
自Creo 7.0发布以来,多主体或称为多实体功能成为了设计界热议的焦点。这个革新不仅革新了传统的建模方法,还提升了设计流程的效率、灵活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在模具设计领域,多主体的优势尤为显著,它让零件分模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多主体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想象一下,通过多主体,我们能够实现零件分模,这是否意味着设计流程的简化?答案是肯定的。关键在于巧妙运用布尔运算,通过创建分型面,我们可以分割主体,进而生成多个模具零件,这个过程既直观又实用。
分模流程详解
开始分模前,务必对模型进行细致检查,包括拔模角度分析,确保模型能顺利出模。比如,通过功能选项卡下的拔模斜度指令,我们可以对零件进行精确分析。选择好出模方向后,模型无误后,便进入缩水准备阶段,这一步骤不可忽视,因为模具设计中的收缩特征至关重要。
在模型属性中找到缩水指令,定义好收缩率后,便能开始创建分模面,准备主体分割。要了解更多详细操作,可参考我们的Creo7.0多实体分模初探视频教程。
模拟注塑零件的生成
完成分模后,我们通常会生成模拟注塑零件,检查型腔是否准确。然而,若没有创建制模指令,如何处理?这时,利用多主体的布尔运算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主体切除,可以直接利用模具零件来切割出模拟注塑零件,并根据需要添加浇口和流道特征。
布尔运算的力量:主体合并与切除
为了简化操作,我们建议先合并多个主体到一个修改主体,这样只需一次主体切除即可完成。通过功能区或模型树选择主体,合并操作可以在主体合并指令中完成。合并后的主体,将成为我们进行切除操作的精确参考。
动手实践,观看教程
对于更深入的操作步骤,强烈推荐观看我们的Creo7.0多主体创建制模零件视频教程,那里有详细的步骤演示和实操指导,让你轻松掌握这一技术。
如果你对Creo系统学习感兴趣,可以浏览我的TomLee原创Creo视频教程大合集,涵盖了基础到进阶的各个方面,包括钣金设计、布线设计、管道设计、模具设计和产品结构设计,让你的Creo技能全面提升。
最后,想要了解更多Creo知识,别忘了关注TomLee的知乎主页,那里有更多深入浅出的教程分享等待你探索。
3. Creo7.0多主体创建制模零件的方法
Creo 7.0的多主体功能革新了设计流程,提升了效率、灵活性和可用性。在模具设计中,多主体应用可以实现零件分模,简化复杂结构的构建。操作步骤如下:
1. 利用布尔运算完成参考零件的切除。
2. 创建分型面,将主体分割为多个。
3. 通过主体生成所需的模具零件。
在模具设计时,首先进行拔模斜度分析,确保模型结构合理,没有影响出模的结构问题。对于简单的上下出模场景,需重点介绍多主体分模方法和生成模拟注塑零件的过程。
执行拔模斜度检查,选择零件和拔模平面。系统将自动显示分析结果。完成检查后,进行模型缩水,确保模具设计的准确性。缩水操作在“文件”菜单下的“准备”选项中进行。
接着,创建分模面,准备主体分割。详细步骤请参考之前发布的Creo7.0多实体分模初探视频教程。
在分模完成后,生成模拟注塑零件,验证模具型腔的正确性,并进行模流分析和三维模架设计。在模具制造档案中,通常使用“创建制模”指令来创建模拟注塑零件。对于使用多主体功能完成分模的档案,若缺少此指令,可以通过主体切除的方法实现。首先添加必要的浇口和流道特征,然后使用多主体的布尔运算进行切除操作,以生成所需的模拟注塑零件。整个过程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教程来详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