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差多少
规范允许钢筋有重量偏差,其允许最大偏差值为:
6-12:7%;
14-20:5%;
22及以上:4%
钢格板理论重量(指经过包边和表面处理)后的理论重量。由于包边、开孔和切口的不同,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会出现差异,理论重量就是按照具体的数量计算出来的重量,跟实际重量有个下差,是在标准范围之内的,所以钢格板的理论重量和实际重量有所不同。
1、扁钢偏差
生产钢格板所使用的扁钢,扁钢是有下差的,一般所选用的的扁钢,其实他的下差是符合标准的,所以在扁钢上就会有一些的重量差距。
2、扭绞方钢偏差
扭绞方钢的使用也是有一定下差的,所以在扭绞方钢上也会有一些差距,会影响到钢格板的实际重量。
3、镀锌量偏差
钢格板的镀锌也是有明确的标准规定的,一般镀锌量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镀锌量也是影响钢格板实际重量的一个因素。
钢筋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 (mm)的平方乘以 0.00617;0.617 是圆 10 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 (Kg)=钢筋的直径 (mm) ×钢筋的直径 (mm) ×0.00617。
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
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Φ25=3.85kg Φ28=4.837kg
Ⅱ 螺纹钢理论重量和实际过磅重量相差是多少范围内
6-12mm,在±7%内;14-20mm,在±5%内;22-50mm,在±4%以内。
Ⅲ 螺纹钢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允许误差多少
我觉得应该是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话,允许误差是0.05
Ⅳ 钢筋的实际重量和实际重量有多少差
钢筋来的理论重量和实际重源量的差别:
规范有规定:
对于带肋钢筋,公称直径6-12nn 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7%。
公称直径14-20nn 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5%。
公称直径22-50nn 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4%。
Ⅳ 钢筋的重量偏差标准是什么
光圆钢筋:直径6~12mm 允许偏差±7%;
直径14~专22mm 允许偏差±属5%;
带肋钢筋:直径6~12mm 允许偏差±7%;
直径14~22mm 允许偏差±5%;
直径22~50mm 允许偏差±4%。
(5)兴鑫螺纹钢理论与实际重量误差多少扩展阅读:
钢筋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 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²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²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Ⅵ 螺纹钢12到36的国家允许负差范围含重量及长度负差是多少
重量差:
6MM~12MM的螺纹钢允许最大下差为7%。
14MM~20MM的螺纹钢允许最大版下差为权5%。
22MM~50MM的螺纹钢允许最大下差为4%。
钢材按不同的型号有其国际标准即理论重量,但生产的钢材往往比这个重量要轻,从而从中赚取差额,这个差距就是负差,也叫下差。
负差的计算方法:
负差=理论重量/实际重量-1
Ⅶ 钢筋的重量偏差标准是什么
钢筋的重量偏差标准是什么?
答:《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Ⅷ 国标钢材与实际重量可以误差多少
国标钢材与实际重量之间的误差取决扰档于钢材的品种和质量,一般情况下可以误差在±3%范围内。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螺纹钢的重量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一册镇般可以有正负误差,误差范围在±5%以内。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螺纹钢的正负误差可州李粗能会更大一些,例如,在一些特定尺寸的螺纹钢中,重量误差可能会达到±10%。
Ⅸ 钢筋的重量偏差标准是什么
标准如下
光圆钢筋:直径6~12mm 允许偏差±7%;
直径14~22mm 允许偏差±5%。
带肋钢筋:直径6~12mm 允许偏差±7%;
直径14~22mm 允许偏差±5%;
直径22~50mm 允许偏差±4%。
钢筋理论重量表如何计算: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繁琐,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网络-钢筋理论重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