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结构建筑中,避雷接地怎么做,或者参照什么图集
钢结构房顶的防雷接地做法:
1、防雷接地完全可以利用建筑基础里的钢筋作为版接地权体,但是必须要将钢筋进行电气贯通焊接起来,并利用房屋柱子里的竖直钢筋做引下线,一直与屋面避雷设施连接。
2、很多要求把钢筋多引一条出来是用来做人工接地的,那是在使用建筑基础本身做接地无法达到规定电阻要求的时候才使用的,而且就算这样做了人工接地,效果要比利用建筑物本身基础做接地体差很多。
注意事项:
1、将基础钢筋进行良好的电气贯通,至少保证外围一圈是贯通的,跨接的材料推荐使用12MM的圆钢,焊接长度150MM左右。
2、引下线平均间距要小于25米,如果房子不大,四角分别有一根引下线就好。
3、每一处引下线推荐使用2根16MM的钢筋或者4根14MM的钢筋。一定保证引下线将接地体和屋面避雷装置连结到一体。
『贰』 防雷接地的做法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随着储罐阴极保护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保护效果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防雷接地规范与阴极保护规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中文名
防雷接地
概念1
防雷
概念2
静电接地
主厂房防雷
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
主要类型
一、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二、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工作方式,如地线和零线分开,也可合为一引到用电系统(或设备)。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也有独立分开的方式,TN-S系统。零地不能再合为一。
『叁』 钢结构如何做避雷
钢结构避雷方法:
1、接闪装置
根据轻钢结构建筑物的特点,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屋顶显然不适合安装高大沉重的避雷针在此类建筑物上,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 50057—94)第4.1.4条给出了金属屋面作为建筑物(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除外)防雷接闪器的四个要求。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为非燃体,当利用金属板做接闪器时,厚度不应小于0.5mm即可。规范针对金属板下面有无易燃品的不同情况,对金属板的厚度做了不同的要求,明确规定“金属板下面无易燃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
硬质聚氨脂属B1级建筑材料,导热系数为0.016~0.025,为难燃体;聚苯乙烯属阻燃型材料,氧指数不小于30,导热系数为0.029,为阻燃自熄型;岩棉属于不燃烧材料,导热系数为0.044;
玻璃丝棉属A级建筑材料,导热系数为0.038~0.042,为非燃烧体。另外,保温芯材所用粘胶剂也是阻燃型。 规范中四个要求的第三条不枯团并再考虑。
避雷带网格大小应该按规范的要求和各类建筑物的防雷类别严格对应,施工图纸应当按规范划分的标准难确标注。从结构专业角度出发,屋面板的厚度选择一般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风荷载;第二是雪荷载;第三是擦距。
所以,不同地域可能所选的屋面板厚度就不一样,电气设计人员需要和结构专业及时沟通,厚度满足规范要求时,再考核其他条件。
比如在新疆。檩距在1.5m左右时,屋面面板厚度一般为0.6mm,底板厚度一般为0.5mm,是满足规范的厚度要求的。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连接方式一般为咬合或者搭接。无论是压型钢板还是夹芯板,其外观都是瓦楞形的。在施工中,采用搭接时的搭接长度至少要达到一个波峰或波谷,超过100mm则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
另外,规范注释提到“薄的油漆保护层”不算是绝缘被覆层。因此,可以认为彩色涂层钢板无绝缘被覆层,而镀锌钢板则更是电的良好导体。
2、引下线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主钢架、次构件、围护系统在施工中已经作了可靠的连接,形成了持久的电气通路。因此,只要设置了可靠的接地装置,就可以按跨度将钢柱作为引下线。
规范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做了要求,不过在土建施工时,只要所有的钢柱和接闪器、接地装置做了可靠连接,那么它们都是引下线,实际效果超过了规范的标准。
第一,不用担心钢柱容易受到机械损坏;
第二,从轻钢结构的建筑体系看,距地有1.2m高的砖墙或者加气混凝土砌块,对人身接触有一定的防护;
第三,钢柱本身做了防腐处理,含绝缘被覆层,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接地装置
现行设计中,一般将基础钢筋作为自或敬然接地体,用40mmx4mm的镀锌扁钢将其连通,并施行总等电位连接。这样进行处理,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容易达到设计要求。
在设计中应当注意,应在室外合适位置预留接地连接板,做法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图集《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这样,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施工单位可以方便地连接人工接地体和测试接地电阻值,这一点应当在设计图纸中有所体现。
另外,在设计图纸中,不能泛泛而谈“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自然接地体”。轻钢结构建筑物在基础施工时需预埋地脚螺栓,加垫片后才能和钢柱相连。
土建施工时可用不小于F10钢筋或圆钢将基础钢筋和接地螺栓可靠焊接。这样,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雷电流才具备完整的泄放通道。
这样做还不够,还应该用短钢筋和基础钢筋可靠焊接,并引出基础外,供连接接地环网,方有利于降低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和实施有效的等电位连接。这一点对于设置独立基础的轻钢结构建筑尤其重要,所以有必要在设计图纸中交代清楚。
(3)钢构厂房的防雷接地怎么做的扩展阅读:
钢结构的缺点
1、钢结构工程中质量问题
(1)复杂性
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复杂没迹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繁多,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也复杂,即使是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也不一样,从而质量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增加了复杂性。
(2)严重性
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一般的,影响施工顺利进行,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严重的,建筑物倒塌,造成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3)可变性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还将随着外界变化和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质量缺陷逐渐体现。例如,钢构件的焊缝由于应力的变化,使原来没有裂缝的焊缝产生裂缝:
由于焊后在焊缝中有氢的活动的作用便可产生延迟裂缝。又如构件长期承受过载,则钢构件要产生下拱弯曲变形,产生隐患。
(4)频发性
由于我国现代建筑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从事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钢结构的制作和施工技术相对比较生疏,以民工为主的具体施工人员更不懂钢结构工程的科学施工方法,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时常发生。
2、钢结构易腐蚀
钢结构必须注意防护,特别是薄壁构件,因此,处于较强腐蚀性介质内的建筑物不宜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在涂油漆前应彻底除锈,油漆质量和涂层厚度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结构受潮、漏雨,构造上应尽量避免存在于检查、维修的死角。新建造的钢结构一般隔一定时间都要重新刷涂料,维护费用较高。国内外正在发展各种高性能的涂料和不易锈蚀的耐候钢,钢结构耐锈蚀性差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3、钢结构耐热不耐火
温度超过250℃时,材质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强度逐步降低,还会发生蓝脆和徐变现象。温度达600℃时,钢材进入塑性状态不能继续承载,钢材强度几乎为零。
4、钢结构断裂
钢结构在低温和某些条件下,可能发生脆性断裂,还有厚板的层状撕裂,都应引起设计者的特别注意。
5、钢材较贵
采用钢结构后结构造价会略有增加,往往影响业主的选择。其实上部结构造价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增加幅度约为10%。而以高层建筑为例,增加幅度不到2%。
显然,结构造价单一因素不应作为决定采用何种材料的依据。如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工期优势,则钢结构将日益受到重视。
『肆』 如何做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防雷措施
在这个比较重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时代,有部分人家里已经建起了钢结构的装配式房屋。不得不说钢结构装配式房屋的优势是比较的多,但是毕竟是新型建筑,所以很多方面还不太了解,传统建筑在打雷天都是用避雷针防雷,但是钢结构的装配式房屋要怎么做好防雷措施呢?
钢结构装配式房屋
1、防雷接闪器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的连接方式一般为咬合方式或搭接方式。屋面无论是压型钢板还是夹芯板,其外观都是波峰和波谷组成的瓦楞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搭接时的搭接长度至少要达到一个波峰或波谷,超过100mm则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在规范的注释中还提到了这样一点:较薄的油漆保护层不算是绝缘覆盖层。因此,可以认为彩色涂层钢板几乎没有绝缘层,而镀锌钢板则更加是电的良导体。综上所述:钢板厚度达到0.5mm的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屋面夹芯板(或压型钢板)可以作为防雷接闪器。
2、防雷引下线
如果轻钢结构建筑物的主钢构件和次钢构件,以及彩钢围护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已经做了比较可靠的连接,形成了能够持久的电气通路,只要接地装置设置可靠,并且建筑结构许可就可以将钢柱作为引下线,这一点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40027)中作出了明确规定。一般的钢结构设计图纸都会明确注明,钢结构建筑基础中所有预埋的地脚螺栓至少有一根与基础箍筋可靠焊接连接。所以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只要所有的钢柱和接闪器、接地装置做了可靠连接,则他们都可以作为引下线。如前面所述:在南方的海南等地,若屋面板的面板厚度不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时,就必须做防雷避雷带。此时就不能够用钢柱作为引下线,一般用40×40的镀锌扁钢或φ10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以达到防雷引线之要求。
钢结构装配式房屋
3、接地装置
现阶段的轻型钢结构防雷施工中启然接地体一般采用基础钢筋主要采用镀锌扁钢进行连通采用的联结方式主要是总等电位联结经过如此处理之后接地电阻小通常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现行的设计理念,大多都是将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然后用40×4的镀锌扁钢将其焊接连通,形成了电阻值比较小的等电位联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则接地电阻一般用不宜大于10Ω的专用接地极。当然不能泛泛而谈的就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在土建施工时应用φ8钢筋或圆钢将基础钢筋和接地螺栓可靠焊接连接。这样,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雷电电流才具有完整的泄放通道。在用钢筋将地脚螺栓可靠焊接的同时,还应该用短钢筋和基础箍筋可靠焊接连接,并且引到基础外供接地环网联结用。如果忽视了轻钢结构建筑在土建施工时预埋的地脚螺栓本身与基础钢筋没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这一特殊性,造成的后果就是整个建筑物没有可靠的接地网。采取的措施是用40×4的镀锌扁钢做等电位环网,镀锌扁钢过钢柱时应和柱底地脚板的下侧可靠焊接。这样,镀锌扁钢充当了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双重作用。
钢结构装配式房屋
除了等电位接地环网沿建筑物外围敷设一周外,在建筑物内还应该按跨度设置均压网格,不但可降低跨步电压,保护人身安全,而且有利于工业厂房生产设备就地实施等电位联结,缩短等电位连接线的长度,从而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投资费用。
『伍』 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接地网必须与所有引下线用不小于Φ10的钢筋或圆钢连接,将所有的引下线串联在一起。接地网中如果钢筋采用绑扎,需将两搭接的钢筋进行焊接连接;交叉的钢筋连接采用施工准备→接地装置安装→引下线安装→避雷拍岁带支架制作安装→避雷网安装→接地电阻测试。
防雷工程即指因防雷需要而涉及到的所有工程。
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通俗的讲,即防直击雷;内部防雷指防感应雷。
主要类型
一、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唤简,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袭链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二、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防雷接地
『陆』 钢架结构厂房怎么防雷,打雷时靠在厂房上有没有危险
利用复所有柱子基础做制接地体或加接地极,屋顶设置接闪器。打雷时靠在厂房上有危险,厂房本身要传导雷电流。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柒』 请问钢结构厂房的接地应该怎么做呢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7)钢构厂房的防雷接地怎么做的扩展阅读:
接地要求规定:
1、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2、架空金属管造,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
3、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均压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干线环路。
『捌』 怎么做钢架结构防雷接地
首先要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如果是普通厂房、仓库(没有易燃易爆危险品、不是人员密集场所),应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如果建筑物内有少量易燃易爆品、人员较密集为二类。
三类防雷建筑物:
1、如有桩基础,则可每根引下线利用不少于两根桩身钢筋作为接地极。同时利用地梁上部两根钢筋焊接连通,并与所接引下线焊接连通,引下线间地梁均作连通,组成网格状接地体。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工业厂房一般柱跨为6m,引下线间距可定为24m,另转角出钢柱一般应作为引下线。天面板大于0.5mm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不需另加避雷针带;如小于0.5mm则需加装避雷针带,避雷带应沿天面板外围敷设,并在天面板组成不大于20×20m或16×24m网格状避雷带。阳角位处加装避雷短针。
2、如无桩基础,土壤电阻率为较高地区,则需在引下线在加设人工接地网,具体做法可参照施工图集。其他防雷设施同上。
二类防雷建筑物
二类建筑物:
1、如有桩基础,则可每根引下线利用不少于两根桩身钢筋作为接地极。同时利用地梁上部两根钢筋焊接连通,并与所接引下线焊接连通,引下线间地梁均作连通,组成网格状接地体。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工业厂房一般柱跨为6m,引下线间距可定为18m,另转角出钢柱一般应作为引下线。天面板大于0.5mm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不需另加避雷针带;如小于0.5mm则需加装避雷针带,避雷带应沿天面板外围敷设,并在天面板组成不大于10×10m或8×12m网格状避雷带。阳角位处加装避雷短针。
2、如无桩基础,土壤电阻率为较高地区,则需在引下线在加设人工接地网,具体做法可参照施工图集。其他防雷设施同上。
如需要更详细的规范要求,可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希望这个答案能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