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次结构植筋的深度是多少
二次结构植筋的深度分两种情况:
1、填充墙的拉结筋,φ6,植入长度90mm.
2、压入砌体内的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3、植筋的话端部是90度勾,但是植入墙体内的一般都是10d就可以了,也有植12d或15d的。
(1)螺纹钢暴露空气中多少年腐烂扩展阅读:
植筋,又叫种筋,是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锁键握紧力作用的连接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种植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当采用HRB400级钢筋种植时,原构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C20。
小注:若需采用HPB235级钢筋种植时,钢筋的直径不得大于12mm,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注意事项:
1、植筋后,一般不允许在所植钢筋上焊接,如确实需要焊接时,焊点距离基材混凝土表面应大于15d,且应采用冰水浸渍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防止焊接热量把混凝土烧炸,用于降温用)。
2、承台围堰必须牢固,确保在植筋期间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围,承台要保持干燥。如果不能保障承台干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气变化,植筋施工开始前要查看天气预报,要确保在植筋施工期间天气状况良好,不要在阴雨天气施工。
4、钢筋必须按要求除锈,钢筋表面不能有油渍等杂物。
网络-植筋
2. 魔芋干传统土炕加工的工艺与设施是什么
魔芋干加工传统土法使用的是最简单的烘烤设备,就是利用一般的灶,加上铁架、竹篾垫,将鲜芋片(或条)均匀地铺在炕上进行烘烤。燃料多用焦煤、无烟煤。这些烘烤设备的优点是构造很简单、易制造、设备费用低、操作简单,因而至今仍得到芋农与个体户比较多的使用。但存在的严重缺点是靠辐射传热,静态干燥,芋片干燥时间很长(烘烤一批要40~45小时),干燥很不均匀,酶的钝化处理(熏硫)难以控制。干燥所得的魔芋干质量差、黑片较多、含硫量易超标,浪费资源,劳动强度也过大。四川安县传统土法烘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燃料条件
无烟煤是烘炕的必须热源。理想的无烟煤应是燃烧时起绿色火苗,能结块,火温高而持久。若燃烧时不能结块,可用黄泥浆拌和。火力不大及黄泥浆仍不能使之结块的煤不能使用。若无无烟煤资源,煤的性能又不能确定,不要盲目建灶。
(2)建灶及附件
根据生产量决定建灶,每天生产1吨魔芋干约需建30个连体灶。根据房屋大小而设计烘灶布局,理想的烘炕应背靠背建立,即烘笆相隔相连,可以保持温度,节约能量,也便于上炕翻动芋条,上煤、出煤渣畅通。不具备此条件,可借助用一方墙壁建灶以节约建筑材料。图5为烘灶示意图。
图5 四川安县土灶结构示意图
(1)灶距(火门对火门,100厘米)(2)炉灰洞(规格:长100厘米,宽40厘米,深40厘米)(3)炉灰洞底距灶门板(水泥预制件或钢板,40厘米)(4)灶门(40厘米×40厘米)、灶门板(过火板,40厘米×30厘米)(5)灶底堂及炉桥距烘笆(90厘米)(6)承重抬杠间距50厘米(7)灶宽180厘米 (8)炉桥规格30厘米×60厘米(18ф以上螺纹钢)(9)灶内堂平面图,要求全部平整 (10)灶背高(120厘米)(11)护栏围边高30厘米(12)抬笆杠(使用承重强的钢管)(13)隔火墙
建灶按示意图标注的规格,关键部位说明如下:
①隔火墙 4~5洞灶应制隔墙,即把多个洞灶隔为组,可使温度相对稳定;生产量少时,可以逐组烧灶相适应,又可选择一组灶作复炕之用。
②安装炉挢 由过火板至底外高而内低,保持5~7厘米的高差才能拉火,使火力更大。
③挡火板 每洞灶必须吊过火板(废锅盖、废铁皮),距灶笆40厘米,既可避免火苗直接烧坏烘笆,又可使温度均匀散布。
④炕笆杠 用废旧角钢、钢管或大抬杠,结实牢固、平整。
⑤炕笆 用竹编制,只去竹节或薄薄的黄篾,编制严密(减少漏碎末),结实(能承受人的重量),表面光滑;灶建多宽编多宽(180~200厘米),尽量减少接头。
⑥竹筐 用于装洗尽皮的鲜芋及切好的芋条,数量根据生产量确定,规格:底部50厘米×50厘米,口面60厘米×60厘米,高60厘米。
(3)切条
手工去皮或机器去皮的鲜芋,应做到洗尽表皮、去尽芽苞,去尽芽窝内的泥沙、黑点,刮去腐烂部分。芋角有3种形状,角、片、条。角状厚薄悬殊,薄处及角的顶部在翻动时易碰碎为末,厚处不易干燥而成为夹心,挑选时又难以识别,导致在精粉中成为黑点。片状容易粘连和破碎。条状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厚薄一致,受热、失水一致,可以减少破碎,不易形成夹心,缩短烘炕时间,节约能源,因此,土法烘炕适宜条状,鲜芋先切为1.5~2厘米的片,再切为1.5~2厘米的条,大魔芋的条再分切为8厘米左右的段。
(4)烘烤步骤
①高温固色 鲜芋条上炕(即将芋条上到炕笆上),应先上料在炉火上方以“压火”,后上周边。此时灶内堂的温度应掌握在80~100℃。芋条内有大量的自由水存在,高温使鲜芋条内部水分向表层的内扩散和表面水分向空气的外扩散保持平衡,自由水借助毛细管道渗透作用而自由移动,源源不断地扩散到表层、蒸发到空气中。高温烘炕掌握在5~6小时,以芋条表面干燥、结膜为准。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使芋条表面发黄或焦煳;温度过低,时间过短,又会造成夹心和颜色暗淡。所以,这道工序是决定芋条色白、不夹心、在光线照射下半透明的关键,掌握不好火温和时间,烘成黑色后是不能改变和补救的。
②中温排湿 烘炕中表现为中、后期水分的缓慢减少,表面结膜的芋条由于自由水的减少,内扩散减弱,应把火温降到60~80℃,减少外扩散,重新使内、外扩散平衡。否则,水分子外扩散速度大于内扩散,芋条表层得不到足够的内层水分补充而收缩结壳,这样内层水分更无法蒸发出来,出现外干内湿的现象。在此期间,要翻烘2~3次,中间的芋条要翻到两边,两边的要翻到中间,边角处要仔细翻到。由于火力向四周分散,边壁回射热源,因此,靠壁方温度相对高些,翻烘时中部应薄些,至壁逐渐增厚。
中温期火过大会造成“皮焦骨头生”的现象,过低又会造成“煮豆豉”现象,使芋条变乌变黑,中温的时间掌握在18小时左右,标准是芋条失水70%~80%,基本干了,即可下炕。
下炕后的芋条集中堆放2~3天,使芋条内部的水分重新均匀分布,堆放过久不复炕,芋条会发生霉变。
③低温复炕 经过2~3天的堆放,芋条中心、周边及表面的水分平衡,干湿一致,集中用一组灶进行复炕,厚度可30~40厘米,上面用麻袋掩盖,火温掌握在30~40℃,时间约需24~48小时,直至全干。
全干的标准是绝对含水(化合水)14%以内,常规的检验方法是翻动芋条有清脆的响声,无软条,无糖心,质地坚硬,捣碎能成粉末。
此项工序是烘炕的最后一道工序,必须低温长时间慢烘,火温高了会使芋条“老火”变成黄色甚至焦黑,严重影响品质,大幅度降低商品价值,使此前的工夫毁于一旦。
④挑选、包装 烘制好成为商品的芋条,在入库之前应进行挑选,选出焦边、黄片、烂魔芋片及杂质,定额包装待售。
3. 螺纹钢容易断什么原因
螺纹钢容易断的原因:
一、材料因素
螺纹钢的质量与其材料成分密切相关。如果钢材的化学成分不合格,例如含有过多的杂质或元素比例不当,会导致钢材的韧性降低,从而容易断裂。
二、制造工艺影响
螺纹钢的制造过程中,如果热处理的温度、时间或冷却速度控制不当,会产生内部的应力集中,降低钢材的抗断能力。此外,轧制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可能导致钢材组织不均匀,影响其使用性能。
三、外部环境因素
螺纹钢的使用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如低温或高温环境,螺纹钢的材料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另外,螺纹钢暴露在空气中会受到氧化腐蚀的影响,长期承载会导致钢材的承载性能下降。
四、使用不当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螺纹钢受到过度的应力或冲击,或者超出了其承受范围的使用条件,如过载、疲劳使用等,也会导致螺纹钢断裂。此外,安装时的操作不当,如预应力施加不准确等,也会对螺纹钢的断裂产生影响。
为了延长螺纹钢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其安全性,应选用优质的材料、严格控制制造工艺、注意使用环境条件以及合理使用和操作。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