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焊接多厚的板需要预热或者局部预热
问题不在厚度,是碳当量,按要求材料碳当量=0.4~0.6,板厚≥20mm时就需预热后再焊接(一般企业选择厚度≥40mm);详见下面: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1]
CE(IIW)=C+Mn/6+(Cr+Mo+V)/5+(Ni+Cu)/15(%) (1) (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900 MPa。当
板厚小于20 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
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2 日本推荐的碳当量公式
2.1 日本JIS和WES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2]
该式主要适用于低碳调质的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1000 MPa)。
当板厚小于25 mm,手工焊线能量为17 kJ/cm时,确定的预热温度大致如下: 钢材σb=500 MPa, Ceq(JIS)≈0.46%, 不预热
σb=600 MPa, Ceq(JIS)≈0.52%, 预热75 ℃
σb=700 MPa, Ceq(JIS)≈0.52%, 预热100 ℃
σb=800 MPa, Ceq(JIS)≈0.62%, 预热150 ℃
(1)、(2)式均适用于含碳量偏高的钢种(C≥0.18%),即C≤0.20%;Si≤
0.55%;Mn≤1.5%;Cu≤0.50%;Ni≤2.5%;Cr≤1.25%;Mo≤0.70%;V≤0.1%;B≤
0.006%。
2.2 Pcm公式
日本伊藤等人进行了大量试验后,提出了冷裂敏感指数(Pcm)的计算公式:
该式适用于C=0.07%~0.22%,σb=400~1000 MPa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2) 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5B(%) (3)
适用化学成分范围:C 0.07%~0.22%;Si 0~0.60%;Mn 0.40%~1.40%;Cu 0~
0.50%;Ni 0~1.20%;Cr 0~1.20%;Mo 0~0.70%;V 0~0.12%;Nb 0~0.04%;Ti 0~
0.05%;B 0~0.005%。
伊藤等又根据Pcm、板厚h或拘束度(R),建立了冷裂敏感性(Pw)、冷裂敏感指
数(Pcm)及防止冷裂所需要的预热温度的计算公式:
Pw=Pcm+[H]/60+h/600 (3-1)
或Pw=Pcm+[H]/60+R/40000 (3-2)
式中, [H]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ml/100g,甘油法)
R接缝拉伸拘束度(kg/mm.mm)
h板厚(mm)
Pcm冷裂敏感指数
当Pw>0时,即有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利用(3-1)、(3-2)两公式可以计算出无裂纹焊缝所需预热温度:
T0=1440Pw-392 (℃)
(3-1)、(3-2)两式适用条件:扩散氢含量[H]为1.0~5.0 ml/100g;板厚
为19~50 mm;线能量为17~30 kJ/cm;化学成分范围同(3)式。
(3-1)、(3-2)两式不仅考虑了钢中化学成分的影响,还考虑到钢板厚度或拘
束度,以及熔敷金属中含氢量,利用这两式可以计算出防止冷裂纹所需的预热温
度。
按要求材料碳当量=0.4~0.6,板厚≥20mm时就需预热后再焊接(一般企业选择厚度≥40mm);
由于焊接接头冷却速度较快,刚性较大,为了防止出现焊接缺陷(特别是裂纹),需要考虑焊前预热;
『贰』 高碳钢焊接时为了预防焊接裂纹,—般需将工件预热到多少度到多少度
一般100至150,好的300至350,是焊缝周围75mm整片加热
『叁』 低碳钢焊接时,什么情况下需要预热,预热温度有何规定
低碳钢焊接一般不需要预热,但在低温环境(零下十度以下)焊接,或板厚大于30毫米时,要考虑预热,一般预热温度为150°C左右。
『肆』 中碳钢焊接预热250℃是什么状态
这种温度没有颜色变化,一般用测温笔,像粉笔划一下,受热后观察划痕颜色。
另一种方法,就是滴水在加热表面,观察蒸发的快慢,蒸发越快越热。后一种得凭经验积累。
『伍』 45号钢焊接预热多少度
45号钢焊接预热,厚度小于12mm的钢材预热150度左右,厚度12mm以上的预热200度左右。
45号钢是常用中碳调质结构钢。该钢冷塑性一般,退火、正火比调质时要稍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材料来源方便。适合于氢焊和氩弧焊,不太适合于气焊。焊前需预热,焊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其性质如下:
1、力学性能
正火:850 ;
淬火:840 ;
回火:600 ;
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
屈服强度:不小于355Mpa ;
伸长率:16% ;
收缩率:40% ;
冲击功:39J ;
钢材交货状态硬度:
热轧钢:≤229HB
退火钢:≤197HB
密度7.85g/cm3,弹性模量210GPa,泊松比0.269。
2、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 Fe(铁元素),且含有以下少量元素:
C:0.42~0.50%
Si:0.17~0.37%
Mn:0.50~0.80%
P: ≤0.035%
S: ≤0.035%
Cr:≤0.25%
Ni:≤0.25%
Cu:≤0.25%。
『陆』 焊接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需要热处理,预热时的升温速率,一般要求多少比较合适,壁厚23低碳钢。
这个没有要求,一般氧乙炔预热速度很快的,三五分钟就达到200度以上了。有些高碳钢零件需要内控制冷却速度容,速度快了会有产生裂纹的危险,升温不会,而且预热的温度都比较低,还没有达到相变温度,所以没影响。如果焊完马上热处理,正火或者淬火,那就不用去应力了,热处理已经把他一次搞定了。
『柒』 什么情况下钢结构焊接需要预热和热处理
普通碳钢在环境温度低于零下5摄氏度时,需预热;低合金钢在0度,高合金钢回在答5度;对于厚度超过30mm的碳钢焊接时也需要预热,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厚度预热范围一般是根据材质定的。热处理一般是消除内应力的,一般板材越厚内应力越大,所以厚度超过30的低碳钢需要热处理,至于低,高等合金钢也是根据材质定的。
『捌』 钢板焊接多少厚度需预热
没有这个要求的。焊接钢板时对钢板的预热厚度是没有限制的。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著的《焊接手册 焊接方法及设备 第1卷》第一章:
钢板焊接都是依据设计需要,来进行钢板的选择和焊接的。要考虑到设计本身的需要,从重量、强度、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的,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师傅的焊接技术水平。结合各个方面,最后进行钢板厚度的选择,所以是没有标准的。
(8)中碳钢焊接多少度需要预热扩展阅读:
焊接方法
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
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玖』 中碳钢焊接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课本的简答题!
中碳钢焊接时的主要问题是焊缝中容易产生气孔和热裂纹,在热影响区容易产生低塑性的淬硬组织,当焊件钢性较大或焊条选择不当时易引起冷裂纹。
焊条尽可能选用碱性低氢型焊条 预热 焊后尽可能缓冷。焊后热处理。对含碳量高,厚度大和刚性大的焊件,及时进行消氢处理和作600~650℃的消除应力回火处理。 不知对不对 呵呵
『拾』 钢管焊接时温度低于多少的时候需要预热
钢板焊接要求不高,环境温度要求不小于5℃;低了,要考虑提高环境温度。一般,板厚在20mm以上或者碳当量较高时,为保证焊缝质量,都需要预热。
预热不是看周围环境有多少度,而是看板厚和碳当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