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井字梁底2排钢筋不通该咋办
井字梁底筋材料不够长时可以在跨度的1/3内接续,这里说的‘跨度’,是支承井字梁的框架梁的间距,而并非纵横井字梁的相邻交叉节点间的距离!这里说的接续,包括绑扎搭接、焊接、连接。
2. 数控弯曲中心的钢筋尺寸如何输入
钢筋工程5.1材料要求5.1.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检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1.2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识;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痕和锈蚀现象。5.2钢筋加工5.2.1钢筋加工制作在现场进行,配置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和卷扬机用于钢筋加工。5.2.2技术人员负责编制钢筋配料单,操作人员严格按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加工,确保尺寸正确。5.2.3对特殊复杂部位钢筋,加工前应放大样,经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尺寸依图纸,操作按规范。5.2.4严格按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执行,成型后的钢筋要挂牌分类堆放,存于钢筋棚内,并做好防锈。5.2.5焊工须有上岗操作证,钢筋焊接施工前,应先进行钢筋试验焊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焊接。钢筋焊接接头按规范要求做抽样试验。5.2.6箍筋弯钩应满足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5.2.7一级盘圆钢筋加工前先进行调直,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5.3钢筋安装5.3.1基础钢筋安装5.3.1.1基础钢筋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每隔一根呈梅花绑牢,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5.3.1.2现浇柱、墙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插筋位置应用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钢筋位移。5.3.1.3基础配有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螺纹φ14@1000,双向),以保证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正确。5.3.1.4承台、承台连梁及防水底板钢筋均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百分率控制在50%内。5.3.2剪力墙、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的安装5.3.2.1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均在绑扎前进行校正。5.3.2.2剪力墙及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接头位置按设计规定错开,剪力墙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柱(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根据规范及图集要求二者钢筋接头百分率均按不大于50%控制。5.3.2.3箍筋加密区按规定布置,梁、柱节点内的加密箍筋事先按顺序布好。箍筋弯钩重叠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之间成八字形。柱(剪力墙边缘构件)箍筋端头完成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5.3.2.4柱钢筋控制保护层采用塑料定位卡卡在柱主筋外皮上,间距为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的厚度。5.3.3梁钢筋的安装5.3.3.1流程:主筋穿好箍筋,按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穿次梁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5.3.3.2主梁与次梁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主、次梁钢筋次梁钢筋置于主梁钢筋之上。5.3.3.3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为25mm的短钢筋,短筋的设置间距≤1000mm。5.3.3.4悬臂梁端部边梁的上部钢筋,布在悬臂梁筋的上部。5.3.3.5梁箍筋的接头(弯钩重迭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5.3.3.6四角主筋用骑马式绑扣,使主筋与梁箍圆弧部分相吻合。5.3.3.7距墙或柱边50mm为第一道箍筋位置。5.3.3.8梁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百分率控制在不超过50%的范围内。5.3.3.9钢筋接头位置:上皮筋接头留在跨中1/3范围内,下皮钢筋接头留在支座内,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5.3.4板钢筋的安装5.3.4.1绑扎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根据设计间距用粉笔在模板上分好主筋、分布筋的安装位置。5.3.4.2按划好的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洞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5.3.4.3板下部钢筋不留接头,钢筋端部按设计要求锚固长度直接埋入支座。5.3.4.4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在下排,长跨钢筋在上排。5.3.4.5板上洞口尺寸≤300mm,一般将钢筋从洞边绕过,当>300mm时按设计要求设加强筋。5.3.4.6双层网筋之间为保证上层筋的有效高度,采用设置几字形支撑筋,一般纵横向间距为φ10@600mm,撑脚长度不小于200mm。5.3.4.7板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5.3.4.8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5.3.4.9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5.3.5楼梯钢筋绑扎5.3.5.1在楼梯支好的模板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有楼梯梁,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5.4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5.4.1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包括钢筋品种和质量;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焊接质量;预留洞孔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钢筋位移;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5.4.2预控措施:应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必须保证材料指标的稳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规范要求和基本常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弯钩朝向应正确;施工前应预先弹线,检查基层的上道工序质量,加强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查;对使用工具经常检测和调整,并检查焊接操作人员有无上岗证;对倾斜过大的钢筋端头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和检查焊接外观质量。
3. 大跨度井字梁的钢筋接头位置如何布置
双向井字楼盖梁,不能以井字格划分跨度,应以贯通到支承端的长度作为一跨,然后按楼上所说进行布置。
4. 井字梁钢筋如何绑扎 ,该注意什么
井字梁钢筋绑扎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短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应放在长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下面,这与双向板的配筋方向相同。
2 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不能看成是梁的一般支座,而是梁的弹性支座,梁只有在两端支承处的两个支座。当箍筋不能满足端部剪力的前提下,把端部最大剪力值减去箍筋承担的剪力。余下的剪力,采用增加弯起鸭筋来解决,对鸭筋的构造要求,由端部支座内边到第一排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3 由于两个方向的梁并非主、次梁结构,所以两个方向的梁在格点处不必设附加横向钢筋。但是在格点处,两个方向的梁在其上部应配置适量的构造负钢筋,不宜少于2根Ф12,以防在荷载不均匀分布时可能产生的负弯矩,这种负钢筋一般相当于其下部纵向受拉钢主筋截面积的1/4~1/5。
5. 弯起钢筋是否可以两根钢筋焊接而成
弯起钢筋的斜向部分靠近支座,是提供构件抗剪,重要承受拉力部位,不应在上部及斜向部位接头,只可以在下部离起弯点15d处焊接。
6. 做好的预埋件上面焊接构件对混凝土如何采取措施保护
摘要 1、将预埋件与钢筋用井字形钢筋焊接起来,这样就可以主要控制钢筋位置来保证预埋件位置;
7. 井字形钢骨架怎么计算材料
摘要 根据施工图,钢筋量计算步骤如下。
8. 钢筋焊接时,接头处在焊接前应进行预弯,具体应该弯多少度应该如何计算
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规定:电弧焊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根据搭接长度,以及保证焊接后的钢筋中心线处于一条直线上的要求,用三角函数就可以算出来了。
弯度主要根据钢筋直径和单双面焊有关,单面焊一般焊接倍数为10d,双面焊接倍数为5d,不管是多少d,只要保证焊接完成两根钢筋同心就行,保证焊接后的钢筋处于一条直线上,就可以了,具体角度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注:钢筋焊接时,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8)如何徒手弄弯焊接成井字钢筋扩展阅读:
钢筋焊接规则:
1、根据设计要求,工程钢筋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方法为电弧焊和闪光对焊,以电弧焊为主。
2、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和切除。
3、带肋钢筋闪光对焊、电弧焊时,应将纵肋对纵肋安放焊接。
4、钢筋闪光对焊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工艺参数确定后不得随意改变。
5、工程电弧焊采用搭接焊形式,在不具备搭接焊条件时,采用帮条焊。
9. 钢筋手工如何弯曲好
手工弯曲
手工弯曲钢筋的方法设备简单、成型正确,工地经常采用。
①工具和设备
1)工作台:弯曲钢筋的工作台,台面尺寸为4×0.8m,可用10cm后的木板钉制,其高度约为90~100cm。
弯曲粗钢筋的工作台,台面尺寸为 8×0.8m,用20×20cm方木拼成,要求平稳牢固。
弯曲工作台也有用 20号以上槽钢拼制的钢制工作台。 台面光滑,便于操作。
2)手摇扳:是弯曲细钢筋的主要工具
弯曲单根钢筋的手摇扳,可以弯 12mm以下的钢筋;弯曲多根钢筋的手摇扳,每次可以弯曲4Φ8的钢筋,主要适宜弯制箍筋。
3)卡盘:是弯粗钢筋的主要工具(图110 )。由一块钢板底盘和板柱(φ20一25)组成,底盘固定在工作台上。卡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一块钢板上焊四个板柱(图110a ),水平方向净距约为100mm,垂直方向净距约为34mm, 可弯32mm钢筋;另一种钢板上焊三个板柱(图110b ),板柱的两条斜边净距为100mm,底边净距为80mm,板柱直径一般为20~25mm,卡盘钢板厚约12―16mm。
4)钢筋扳子:它主要和卡盘配合使用,钢筋扳子有横口扳子和顺口扳子两种(图110c、d)。横口扳子又有平头和弯头之分,弯头横口扳子仅在绑扎钢筋时纠正某些钢筋形状或位置时使用,常用的是平头横口扳子。
钢筋扳子的扳口尺寸要比弯制的钢筋大 2mm较为合适,所以在准备钢筋弯曲工具时,应配有各种规格的扳子。
②操作方法:
1)准备:要熟悉好进行弯曲加工钢筋的规格,形状和各部分尺寸,以便确定弯曲操作步骤和准备工具等。
2)划线:弯曲前将钢筋的各段长度尺寸划在钢筋上,要根据钢筋几种弯曲类型、弯曲角度伸长值,弯曲的曲率半径,板距等因素综合汁算后,才能进行。弯起钢筋的划线方法如图4―101所示。
A、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量度差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
B、钢筋末端作1800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
C、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从钢筋的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复调整。
例:某钢筋,Φ 20,L=6770mm。
第一步:在钢筋中心点划第一道线;
第二步:取中段 4000/2-0.5d/2=1995mm划第二道线;
第三:取斜段 635-2×0.5d=625mm划第三道线;
第四步:取直段 850-0.5d/2+0.5d=855mm划第四到线。
上述划线方法仅供参考。第一根钢筋成型后应与设计尺寸校对一遍,完全符合后再成批生产。
10.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如何取样
试样截取般要求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或热加工方法截取的试样不应改变试样的性能当厚度大于8mm时不能采用剪切方法截取。如果采用热切割或其他可能产生影响切割表面的切割方法从试件截取试样时,任意切割面距离试样的表面应大于或等于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