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脚开关怎么接线方法
一般四角按键开关跟平时用的轻触开关和六脚开关是一个类型的东西。四脚按键开关不能够自锁但是每当按下去一次的时候,信号就会发生一次跳变。而未按下时只有两组引脚连接,按下之后就会出现4个引脚连接在一起。
㈡ 焊接电阻和晶振时是紧贴电路板焊还是一定要隔一点距离
小功率的电阻紧贴电路板焊和隔一点距离焊都可以,大功率(1W以上)电阻必须离电路板隔一点距离;晶振立焊时一般紧贴电路板焊,卧焊时晶振外壳必须用胶固定或直接焊在电路板接地上。
㈢ pcb怎么填充铺地
一。设置软件工作环境:
1。软件规则设置:进入Design\Rules,按照设计的要求对选项中的各项进行设置:
① 安全间距设置:PROTEL99SE软件中Routing的Clearance Constraint项规定了板上不同网络的走线、焊盘、过孔等之间必须保持的距离。在单面板和双面板的设计中,首选值为10-12mil;四层及以上的PCB首选值为6-8mil;最大安全间距一般没有限制。
② 布线层面和方向设置:Routing的Routing Layers,设置使用的走线层面和每层的走线方向(贴片单面板只用顶层,直插单面板只用底层)。一般情况下,使用默认值。
③ 过孔选项设置:PROTEL99SE软件中Routing的Routing Via Style项规定了过孔的内、外径的最小、最大和首选值。单面板和双面板过孔外径应设置40mil—60mil之间;内径应设置在20mil—30mil。四层及以上的PCB外径最小值为20mil,最大值为40mil;内径最小值为10mil,最大值为20mil。
④ 线宽选项设置:PROTEL99SE软件中Routing的Width Constraint项规定了布线的宽度。单面板和双面板的布线宽度应设置在10—30mil之间,特殊情况下最大值不应超过60mil,最小值不应低于8mil;四层及以上PCB最小值不应低于5mil,其余设置参照双面板设置。另可以添加一些网络的线宽设置,如地线、+5伏电源线、时钟线、+12伏电源线、-12伏电源线、交流电源输入线、功率输出线等。地线、时钟线和+5伏电源线首选值一般为60mil(最大值不限,最小值为8 mil,在能走通的情况下线尽量宽)宽度,各种电源线首选值一般为40mil(最大值不限,最小值为8mil,在能走通的情况下线尽量宽)宽度。按照PCB线宽和电流的关系(大约是每毫米线宽允许通过500毫安的电流)确定最大线宽。
⑤ 敷铜连接选项设置:PROTEL99SE软件中Manufacturing的Polygon Connect Style项规定了敷铜连接的方式。连接方式(Rule Attributes)设置成Relief Connect方式,导线宽度(Conctor Width)设置成25mil,连接数量(Conctors)设置成4,角度(Angle)设置成90度。
⑥ 物理孔径设置:PROTEL软件中Manufacturing的Hole Size Constraint项规定了物理孔的大小。最小值设置为20mil,最大值没有限制 (备注:物理孔一般是指定位孔和安装孔等等)。其余各项一般可用它的缺省值。
2。软件参数设置:进入Design\Options和Tools\Preferences,按照设计的要求对选项中的各项进行设置:
① 可视栅格选项设置:PROTEL软件中Design\Options\Layer中选中:Masks中的Top solder;Silkscreen中Top overlay;Other中Keepout和Multi Layer;System下面各项全部选中。Visible Grid项规定了可视栅格的大小,分别设置成10mil(上)和100mil(下)。
② 捕捉和器件移动栅格选项设置:PROTEL软件中Design\Options\Options项规定了捕捉和器件移动栅格的大小,捕捉和器件移动栅格均设置为10mil。选中Electrical Grid并把Range中设为8mil,Visible Kind设为Lines,Measurement Uint设为Imperial。
3。DRC校验设置:进入Tools\Design Rules Check,按照设计的要求对选项中的各项进行设置:Report\Routing Rules的Clearance Constraints,Max/Min Width Constraints,Short Circuit Constraints和Un-Routed Net Constraints均选中;Report\Manufacturing Rules的Max/Min Hole Size选中;Report\Options的选项全部选中;On-line\Routing Rules的Clearance Constraints选中;On-line\Manufacturing Rules的Layer Pairs选中;On-line\Placement Rules的ComponentClearance选中。
二。添加器件库:
这步主要是将要PCB原理图中所示的元器件,从元件相应的库中调出.
导入网络表
在导入网络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任何错误,严禁在网络表导入有错误的情况下进行设计。(这个操作一定得注意)确定PCB尺寸及定位孔位置和尺寸,并把相关器件进行锁定
三。元器件布局:
1。PCB布局的原则是美观大方,疏密得当,符合电气特性,利于布线,尽量分成模块。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元器件摆放整齐,并尽量保证各主要元器件之间和模块之间的对称性。
2。要求:整个PCB布局要显得大气,疏密得当,不要有的地方过紧,有的地方过松。丝印框要尽量减少,并突出各模块。模块的汉字或英文标示尽量放在对称和平行一致的位置上,并能体现模块的名称和美感。
3。布局完成后应对PCB布局进行检查,一般检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印制板尺寸应与加工图纸尺寸相符,有定位标记,设置参考点;
(2)元器件应保证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无冲突;
(3)元器件布局应疏密有序,排列整齐;
(4)需经常更换的元器件应保证能方便的进行更换;
(5)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之间是保持适当的距离,在需要散热的地方,应加装散热器,同时保证空气流动的通畅;
(6)可调元器件应保证能方便进行调整;
(7)信号流程应保持顺畅且互连最短;
(8)尽可能保证过孔数量最少;
(9)禁止使用Ctrl+X或Ctrl+Y对器件进行翻转;
(10)一块PCB上孔的内径尺寸不能超过9种;
(11)影响外观的元器件如TO-220封装的三端稳压器、贴片的电解电容等要尽可能的焊接在反面;不需要调节的电位器、中周和可调电容等要尽可能的焊接在反面,不能透过PCB焊接,并且要在产品规格书中要特别说明;其它特别影响整体外观的元器件如大的电解电容、继电器等设法焊接在反面。
四。PCB布线:
一般推荐使用自动布线+手动调整的方法,自动布线要求依次按照地线——电源线——时钟线——其它的顺序进行布线,在布线规则中设置布线优先级,0为最低级,100为最高级,共101种情况。在比较复杂的电路板中,考虑到电气特性的要求、干扰等因素,我们全部采用手动布线。禁止把过孔放在元器件的管脚上,在自动布线之前应该锁定已经布好的线。走线要兼顾美观和电气特性,特别影响外观得走线要设法走在反面,原则上在产品名称、型号和众友标识的地方正面不要走线(特殊情况除外),在丝印框与Keepout框之间不允许正面走线(特殊情况除外)。
五。丝印和汉字的放置:
(1)产品名称、型号及众友标识的放置。
(2)元器件工程号丝印的放置。
(3)模块标示汉字的放置。
(4)测试钩和测试孔标识的放置。
(5)字体放置的要求。
六。大面积铺地。
进入Place\Polygon Plane,Net Options选项将Connect to Net设置为Connect to GND,同时将Pour Over Same和Remove Dead topper选中,在Plane setting选项中将Grid size设置为18mil,Track width设置为20mil,layer选中相对应的层;Hatching style中选中Vertical Hatch;其它使用缺省值。大面积铺地之前,还应将安全间距值设置为25mil,大面积铺地之后,再将安全间距值还原。在不希望有走线的区域内放置FILL填充层(如散热器和卧放的两脚晶振,HC49S的晶振,多圈电位器的正面,TO220封装的三端稳压器等,如有其它网络的线从此处穿过则很容易造成短路),要上锡的在Top Solder 或Bottom Solder 层的相应处放FILL。
泪滴可增加它们的牢度但会使板上的线变得较难看,对于贴片和单面板一定要加,其它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泪滴。
七。重复DRC检查。
进入Tools\Design Rules Check,按照设计要求对选项中的各项进行设置,参考前面设置,DRC检查完成后修正检查中发现的错误,修改完后不允许有错误存在。
主要事项:
1。整个过程操作都需要认真,尤其对PCB布线一定得保证布线无错误。
2。为防止技术泄密,在制板或存档时应将元器件的封装及名称内容全部删除。同时必须附一个制板说明。譬如:厚度:做一般PCB时厚度为1.6mm,大PCB可用2mm ,射频用PCB等一般在0.8-1mm 左右;材料与颜色等。
㈣ 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的做法
卫生间等电位的做法按以下进行:
一、电位接地端子盒的具体做法确定如下:等电位端子盒由0.8mm的冷轧钢板制作,采用暗敷方式。
二、等电位联结的做法如下:
1.在进行卫生间内局部等电位联结时,应将金属给排水管、金属浴盆、金属采暖管和地面钢筋网通过等电位联结线在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处连接在一起,当墙为混凝土墙时,墙内钢筋网也宜与等电位联结线连通;
2.金属地漏、扶手、浴巾架、肥皂盒等孤立之物不作连接。当给排水管、浴盆为非金属材料时不作连接。
3.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取螺栓连接,设置在方便检测的位置,以便拆卸进行定期检测;
4.等电位联结线采用BVR—l X 4平方毫米导线在地面内和墙内穿塑料管暗敷,等电位端子板与墙内或地面内的钢筋网采用-25x4扁钢连。卫生间如果原来没有PE线,卫生间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得与卫生间外的PE线相连;如果卫生间内有PE线,则卫生间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必须与该PE线相连。
5.具体联结点为:卫生间内的备用插座、电热水器插座、热水器插座和洁身器插座的PE线、镜前灯的PE线、金属浴缸的预留接线盒、金属吊顶骨架和与本层建筑物钢筋网相连的地面或墙上预埋件等分别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LEB)相连。
㈤ 排针怎么用
排针一般广泛被应用于PCB板的连接上,有万用连接器的美名。一般与其配对使用的有排母,线端等连接器。而随着排针连接器市场的竞争,现在有部分厂家从电镀(仿金)及材质(青包钢,合金等)上入手降低成本,但同样也降低了产品的使用特性及寿命。
由于不同产品所需要的规格并不相同,因此排针也有多种型号规格,按电子行业的排针连接器标准分类:
根据间距大致可分为2.54mm,2.00mm,1.27mm,1.00mm,0.8mm五类根据排数有单排针,双排针,三排针等;根据封装用法则有贴片SMT(卧贴/立贴),插件DIP(直插/弯插)等;按照安装方式划分:180°用S表示、90°用W表示,SMT用T表示。
(5)卧贴怎么焊接扩展阅读:
排针加工工艺过程主要为:先按要求用黄铜(或磷青铜)加工好插针,并按要求先镀镍再镀金,再使用模具加工好绝缘体部份,最后在专用设备上按尺寸要求将插针镶到绝缘体上。
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表中的PCB电路板中,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桥梁的功能,担负起电流或信号传输的任务。通常与排母配套使用,构成板对板连接;或与电子线束端子配套使用,构成板对线连接;亦可独立用于板与板连接。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通常影响最大的为镀金,针长等。
㈥ 吊顶的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
1、在可以使用木龙骨,也可以使用轻钢龙骨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轻钢龙骨。这是因为木材的涨缩比较大,容易导致结构变形。
2、设计和施工中注意伸缩缝。每道接缝处都应留有伸缩缝,并倒成45度角,以免应力累积。
3、轻钢龙骨或木龙骨安装平整,间距规范。
4、自攻钉要均匀分布,保证每颗自攻钉承受的力接近,否则易形成边锁反应使结构失去稳定性而产生变形裂缝。
不当环境是导致吊顶变形开裂的另一原因。湿度是影响纸面石膏板和胶合板开裂变形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湿气,使板材吸收周围的湿气,而在长期使用中又逐渐干燥收缩,从而产生板缝开裂变形。
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空气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等到混凝土含水量达到标准后再施工。尽量减少湿作业,在进行表面处理时,可对板材表面采取适当封闭措施,如滚涂一遍清漆,以减少板材的吸湿。
吊顶开裂是家装过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果您的家装吊顶出现了开裂现象,请不要惊慌,通知装饰公司进行保修就可以了,一般家装经过一个四季的轮回考验,结构就会稳定下来,一般不会再出现吊顶开裂的现象。
(6)卧贴怎么焊接扩展阅读:
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根据装饰板的材料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吊顶装修材料是区分吊顶名称的主要依据。
主要有: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异形长条铝扣板吊顶、方形镀漆铝扣板吊顶、彩绘玻璃吊顶、铝蜂窝穿孔吸音板吊顶、全房复式吊顶等。
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在选择吊顶装饰材料与设计方案时,要遵循既省材、牢固、安全、又美观、实用的原则。
㈦ 元器件安装方式有立式安装,卧式安装和贴片安装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主要是根据产品可以容纳PCB板的空间来决定。
1、立式:要求PCB板面积小,减小空间。元件牢固性稍差。如半导体收音机。工艺简单,成本低,甚至可手工焊接。
2、卧式:安装空间宽裕,要求元件安装牢固可靠,散热稍好。如电视机主线路板。一般为自动波峰焊。
3、贴片:散热问题不重要,就是要求占用空间小。工艺复杂,成本高。如电脑硬盘电路板。
㈧ 求助,电路板如何接线
)印刷电路中不允许有交叉电路,对于可能交叉的线条,可以用“钻”、“绕”两种办法解决。即,让某引线从别的电阻、电容、三极管脚下的空隙处“钻”过去,或从可能交叉的某条引线的一端“绕”过去,在特殊情况下如何电路很复杂,为简化设计也允许用导线跨接,解决交叉电路问题。
印刷电路板元件之间的接线安排方式介绍
(2)电阻、二极管、管状电容器等元件有“立式”,“卧式”两种安装方式。立式指的是元件体垂直于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节省空间,卧式指的是元件体平行并紧贴于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元件安装的机械强度较好。这两种不同的安装元件,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孔距是不一样的。
(3)同一级电路的接地点应尽量靠近,并且本级电路的电源滤波电容也应接在该级接地点上。特别是本级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的接地点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因两个接地点间的铜箔太长会引起干扰与自激,采用这样“一点接地法”的电路,工作较稳定,不易自激。
(4)总地线必须严格按高频-中频-低频一级级地按弱电到强电的顺序排列原则,切不可随便翻来复去乱接,级与级间宁肯可接线长点,也要遵守这一规定。特别是变频头、再生头、调频头的接地线安排要求更为严格,如有不当就会产生自激以致无法工作。
调频头等高频电路常采用大面积包围式地线,以保证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5)强电流引线(公共地线,功放电源引线等)应尽可能宽些,以降低布线电阻及其电压降,可减小寄生耦合而产生的自激。
(6)阻抗高的走线尽量短,阻抗低的走线可长一些,因为阻抗高的走线容易发笛和吸收信号,引起电路不稳定。电源线、地线、无反馈元件的基极走线、发射极引线等均属低阻抗走线,射极跟随器的基极走线、收录机两个声道的地线必须分开,各自成一路,一直到功效末端再合起来,如两路地线连来连去,极易产生串音,使分离度下降。
㈨ 电阻如何安装立式安装还是卧式安装
贴片电阻只有一种安装方式,普通电阻没有规定一定使用立式安装或卧式安装,根据电路布置需要决定,通常卧式安装因为两脚距离可以较大,而同时兼备“跨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