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普通钢板焊接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应尽复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制,以减小母材的熔深。
由于母材熔化到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的比例最高达30%左右,所以第一层焊缝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以减小母材的熔深。焊后应在200-350℃下保温2-6小时,进一步减缓冷却速度,增加塑性、韧性,并减小淬硬倾向,消除接头内的扩散氢。
焊后对焊件立即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大厚度焊件、高刚性结构件以及严厉条件下(动载荷或冲击载荷)工作的焊件更应如此。焊后消除应力的回火温度为600-650℃,保温1-2h,随炉冷却。
(1)钢板焊接多少度最好扩展阅读:
钢板焊接要求规定:
1、根据被焊结构的钢种选择焊丝,对于耐热钢和耐候钢,主要是侧重考虑焊缝金属与母材化学成分的一致相似,以满足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2、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30A-100A)和较低的等离子气体流量,采用混合型等离子弧焊接的方法。不形成小孔效应。
3、根据现场焊接位置对应于被焊工件的板厚选择所使用的焊丝直径,确定所使用的电流值,参考各生产厂的产品介绍资料及使用经验,选择适合于焊接位置及使用电流的焊丝牌号。
㈡ 钢板焊接最低多少度以内可以,需要如处理么
没有这个要求的。焊接钢板时对钢板的预热厚度是没有限制的。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著的《焊接手册焊接方法及设备第1卷》第一章:
钢板焊接都是依据设计需要,来进行钢板的选择和焊接的。要考虑到设计本身的需要,从重量、强度、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的,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师傅的焊接技术水平。结合各个方面,最后进行钢板厚度的选择,所以是没有标准的。
(2)钢板焊接多少度最好扩展阅读:
焊接方法
焊接技术主要应用于金属母材,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焊、氧-乙炔焊、激光焊、电渣压力焊、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也可以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多种,主要分为三类:熔焊、压力焊和钎焊。
熔焊是将工件界面加热到熔化状态,在无压力下完成焊接的焊接过程。在熔焊过程中,热源会迅速加热并熔化两个待焊工件的界面,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将两个工件连接为一体。
压焊就是在有压力的条件下,使两个工件在固态状态下实现原子键合,也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力焊工艺是电阻对接焊。当电流通过两个工件的连接端时,由于电阻大,温度升高。当加热到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作为一个整体连接。
钎焊是利用金属材料熔点低于工件作为填充金属,工件和填充金属加热到高于填充金属的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填充金属湿工件,填补接口缺口,实现与工件原子扩散,从而达到焊接的方法。
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的两个连接体之间的连接称为焊缝。焊缝两侧会受到焊接热的影响,结构和性能会发生变化。这个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
由于焊接材料和工件焊接电流的不同,焊接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会出现过热、脆化、硬化或软化等现象,这也降低了焊件的性能,使焊接性恶化。有必要调整焊接条件。焊接前对焊件界面进行预热,焊接时进行保温,焊接后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焊接质量。
㈢ 钢结构在多少温度下不可以焊接施工 那个规范是什么
碳素结构钢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风保温预热措施。否则停止施工。
基本规范要求:
(1)、在负温度下安装钢结构时, 要注意温度变化引起的钢结构外形尺寸的偏差。如钢结构在常温下建造在负温下安装时,要采取措施调整偏差。
(2)、在负温度下动工的钢材,宜接纳平炉或氧气转炉Q235钢、16Mn、15MnV、16Mnq和15MnVq钢。钢材应包管打击韧性。Q235 钢应具有-20°D,其它应具有-40°D合格的包管。
(3)、选用负温度下钢结构烧焊用的焊条、焊丝, 在餍足预设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屈服强度较低,打击韧性较好的低氢型焊条,重要结构可接纳高韧性超低氢型焊条。
(4)、 碱性焊条在使用前必需按照产品出厂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烘焙合格后,存放在80~100°D烘箱内, 使用时取出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负温度下焊条外露超过2h的应重新烘焙。焊条的烘焙次数不宜超过3次。
(5)、焊药在使用前必需按照出厂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 其含水量不得大于0.1%。在负温度下烧焊时,焊药重复使用的间隔不得超过2h,否则必需重新烘焙。
(6)、气体掩护焊用的二氧化碳,纯度不宜低于99.5%(体积比),含水率不得超过0.005%(重量比)。使用瓶装气体时,瓶内压力低于1N/mm2时应停止使用。在负温下使用时,要检查瓶嘴有没有冰冻堵塞现象。
(7)、高强螺栓、平凡螺栓应有产品合格证,高强螺栓应在负温下进行扭矩系数、轴力的复验工作,切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8)、钢结构使用的涂料应切合负温下涂刷的机能要求, 禁止使用水基涂料。
(3)钢板焊接多少度最好扩展阅读:
低温焊接时的施工工艺:
由于是在低温环境中进行焊接作业,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焊接任务,应该尽量选取氢含量较低的焊接材料,并且对焊接材料进行必要的烘焙以及保温措施。为了达到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地方构建相应的保护房,从而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
如果条件不允许构建防护房,也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起到防护热量损失的作用。在进行一些气体保护焊接操作时,气瓶也要进行必要的保温措施。预热和层间温度。相比较于常温条件下的焊接预热,低温焊接时的预热温度要稍高,并且需要预热的区域范围较大,通常情况下是焊接点周围大于等于两倍钢厚度的范围,并且这一范围不小于100mm。
焊接层的温度通常要高于预热温度,或者是不低于相应规定中的最低温度20℃,二者之间取较高温度者;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尽量使用窄摆幅,多层多道焊,严格控制层间温度;焊接后热及保温。焊接后及时对焊接接头进行后热保温处理。利于扩散氢气的逸出,防止因冷速过快而引起的冷裂纹,同时适当的后热温度还可以适当降低预热温度。
㈣ 16Mn钢板焊接时,环境温度最低多少度不允许焊接
这个和板厚,已经该结构件应用的场合有关系,一般来说,为了更大限度内的保证质量,建议环境温度容为16度以上,低于16度需要预热,或者后热。我厂是如此,整个厂房内有恒温控制系统。
如果条件不允许,为了防止冷裂纹,请按照以下的规范操作。
不同板厚及不同环境温度下16Mn钢的预热温度:
焊件厚度 (mm) 不同气温下的预热温度计(℃):
16mm以下 不低于-10℃不预热, -10℃以下预热100~150℃;
16~24mm 不低于-5℃不预热,-5℃以下预热100~150℃;
25~40 不低于0℃不预热,0℃以下预热100~150℃;
40以上 均预热100~150℃。
㈤ 钢板焊接多少厚度需预热
没有这个要求的。焊接钢板时对钢板的预热厚度是没有限制的。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著的《焊接手册 焊接方法及设备 第1卷》第一章:
钢板焊接都是依据设计需要,来进行钢板的选择和焊接的。要考虑到设计本身的需要,从重量、强度、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的,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师傅的焊接技术水平。结合各个方面,最后进行钢板厚度的选择,所以是没有标准的。
(5)钢板焊接多少度最好扩展阅读:
焊接方法
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
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㈥ 30厚的钢板焊缝高度多少为合格
您好,30厚的钢板焊缝高度多少为合格?
焊缝高度出自国家金属焊接操作规范,金属焊接工程回的工艺答标准。焊缝高度并无准确的数字,只是一个范围。标准规定:焊缝高度一般不能小于薄板的厚度。对于板厚小于6的钢板,焊角高度等于板厚;板厚大于6mm的钢板,焊角高度习惯上按板厚的70%,但是一般不超过15mm。如:桥梁金属结构工程焊接工艺规范中,金属结构的焊缝焊接高度不小于2毫米,焊缝宽度不小于5毫米。焊缝高度指金属板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条在烧焊冷却收缩后,其金属液体在焊缝间填充的总体高度。角焊缝中,焊缝高度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点(两焊脚交点)到斜边的距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㈦ Q235钢板室外焊接温度标准
1、来Q235钢板室外焊接温度标准在源零度和40度的范围内。
2、q235 钢板是屈服强度为235左右的钢材。可用于各种磨具把手以及其他不重要的磨具零件。
3、JB4709规定焊件温度低于-18℃,除非有特殊措施,否则不能进行焊接,-18-0℃,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才能进行焊接;ASME规定,母材-18℃(0℉),不要焊接,母材在-18-0℃(0-32℉)之间,需在待焊处周围3in(76mm)范围内预热到约16℃以上。
㈧ 电焊时,焊点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电焊时,焊点的最高温度在6000~8000℃左右。
电焊是材料连接加工中的一种经版济、适用、技术先进权的方法。用电焊几乎可实现任何两种金属材料,以及某些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之间的焊接;可实现以小拼大,制成大型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可以在结构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点。
焊接方法根据焊接时加热和加压情况的不同,通常分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缝处金属加热到熔化状态,一般不加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焊件接缝处的金属和必要时添加的填充金属迅速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的移动而延伸,冷却后形成焊缝。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焊件接缝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在压焊过程中一般不加填充金属。压焊根据焊接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电阻焊、高频焊、扩散焊、摩擦焊、超声波焊等。
钎焊是用熔点比焊件低的材料(钎料)熔化后粘连焊件,冷却后使焊件接缝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㈨ 钢板焊接焊缝要求
1.焊道不能有夹渣,咬边,气孔,未融,未焊透;
2.焊接规范要合理,焊缝外观要美观;
3.焊缝高度一般不能小于薄板的厚度。对于板厚小于6的钢板,焊角高度等于板厚;
4.板厚大于6毫米的钢板,焊角高度习惯上按板厚的百分之七十,但是一般不超过15毫米。
㈩ 钢板焊接的最小厚度要求
没有这个要求的。焊接钢板时对钢板的厚度是没有限制的。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著的《焊接手册 焊接方法及设备 第1卷》第一章:
钢板焊接都是依据设计需要,来进行钢板的选择和焊接的。要考虑到设计本身的需要,从重量、强度、经济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的,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师傅的焊接技术水平。结合各个方面,最后进行钢板厚度的选择,所以是没有标准的。
焊接方法
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
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