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焊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B.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哪些有害因素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还有一些氟化物与金属汽化版的颗粒混合空气中。权
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
焊接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C. 焊接作业要防止哪些事故隐患﹖
电焊作业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及预防方法
电焊又称电弧焊,这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工艺方法.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其设备多安装在厂房里,作业场所比较固定;而手工焊由于不受作业地点条件的限制,具有良好灵活性特点,目前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业比较多.由于工作场所差别很大,工作中伴随着电、光、热及明火的产生,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
一、易引起触电事故
1、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2、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Ω,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I=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3、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灶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二、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作业时,极易引发火灾.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包括坑、沟、槽等),贮存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时危险性更大.
三、易致人灼伤
因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金属熔渣,如果焊工焊接时没有穿戴好电焊专用的防护工作服、手套和皮鞋,尤其是在高处进行焊接时,因电焊火花飞溅,若没有采取防护隔离措施,易造成焊工自身或作业面下方施工人员皮肤灼伤.
四、易引起电光性眼炎
由于焊接时产生强烈火的可见光和大量不可见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强的刺激伤害作用,长时间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易导致眼睛结膜和角膜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
五、具有光辐射作用
焊接中产生的电弧光含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对人体具有辐射作用.红外线具有热辐射作用,在高温环境中焊接时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暑;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对人的皮肤都有伤害,同时长时间照射外露的皮肤还会使皮肤脱皮,可见光长时间照射会引起眼睛视力下降.
六、易产生有害的气体和烟尘
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温度达到4200℃以上,焊条芯、药皮和金属焊件融熔后要发生气化、蒸发和凝结现象,会产生大量的锰铬氧化物及有害烟尘;同时,电弧光的高温和强烈的辐射作用,还会使周围空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长时间在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从事电焊作业,这些有毒的气体和烟尘被人体吸入,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七、易引起高空坠落
因施工需要,电焊工要经常登高焊接作业,如果防高空坠落措施没有做好,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没有经过验收就使用;上下交叉作业采取防物体打击隔离措施;焊工个人安全防护意识不强,登高作业时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一旦遇到行走不慎、意外物体打击作用等原因,有可能造成高坠事故的发生.
八、易引起中毒、窒息
电焊工经常要进入金属容器、设备、管道、塔、储罐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施焊,如果储运或生产过有毒有害介质及惰性气体等,一旦工作管理不善,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炼油、化工等企业.
九、防触电措施
总的原则是采取绝缘、屏蔽、隔绝、漏电保护和个人防护等安全措施,避免人体触及带电体.具体方法有:
1、提高电焊设备及线路的绝缘性能.使用的电焊设备及电源电缆必须是合格品,其电气绝缘性能与所使用的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及运行条件要相适应;焊机应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防止日晒雨淋,以免焊机电气绝缘性能降低.
2、当焊机发生故障要检修、移动工作地点、改变接头或更换保险装置时,操作前都必须要先切断电源.
3、在给焊机安装电源时不要忘记同时安装漏电保护器,以确保人一旦触电会自动断电.在潮湿或金属容器、设备、构件上焊接时,必须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对焊机壳体和二次绕组引出线的端头应采取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当电源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时应安装保护接地线,其电阻值不超过4Ω;当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应安装保护零线.
5、加强作业人员用电安全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教育,要求焊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专用绝缘手套.禁止雨天露天施焊;在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人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片上.
6、禁止利用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和其它金属连接作导线用.在金属容器或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行灯电源必须使用12V以下安全电压.
十、防火灾爆炸措施
1、在易燃易爆场所焊接,焊接前必须按规定事先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经有关部门审批
同意后方可作业,严格做到“三不动火”.
2、正式焊接前检查作业下方及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作业面是否有诸如油漆类防腐物质,如果有应事先做好妥善处理.对在临近运行的生产装置区、油罐区内焊接作业,必须砌筑防火墙;如有高空焊接作业,还应使用石棉板或铁板予以隔离,防止火星飞溅.
3、如在生产、储运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设备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前必须检查与其连通的设备、管道是否关闭或用盲板封堵隔断;并按规定对其进行吹扫、清洗、置换、取样化验,经分析合格后方可施焊.
十一、防灼伤措施
1、焊工焊接时必须正确空戴好焊工专用防护工作服、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使用大电流焊接时,焊钳应配有防护罩.
2、对刚焊接的部位应及时用石棉板等进行覆盖,防止脚、身体直接触及造成烫伤.
3、高空焊接时更换的焊条头应集中堆放,不要乱扔,以免烫伤下方作业人员.
4、在清理焊渣时应戴防护镜;高空进行仰焊或横焊时,由于火星飞溅严重,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十二、预防电光性眼炎措施
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应适时选用合适的面罩护目镜滤光片,配合焊工作业的其他人员在焊接时应配戴有色防护眼睛.
十三、预防辐射措施
焊接时焊工及周围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禁止不戴电焊面罩、不戴有色睛镜直接观察电弧光;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夏天禁止穿短裤和短褂从事电焊作业;有条件的可对外露的皮肤涂抹紫外线防护膏.
十四、防有害气体及烟尘措施
1、合理设计焊接工艺,尽量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减少在金属容器里焊接的作业量.
2、如在空间狭小或密闭的容器里焊接作业,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降低作业空间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浓度.
3、尽可能采用自动焊、半自动焊代替手工焊,减少焊接人员接触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机会.
4、采用低尘、低毒焊条,减少作业 空间中有害烟尘含量.
5、焊接时,焊工及周围其他人员应配戴防尘毒口罩,减少烟尘吸入体内.
十五、防高坠措施
焊工必须做到定期体检,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病史人员,禁止登高焊接.焊工登高作业时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焊接前应对登高作业点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查看立足点是否稳定、牢靠,以及脚手架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必要时应在作业下方及周围拉设安全网.涉及上下交叉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十六、防中毒、窒息措施
1、凡在储运或生产过有毒有害介质、惰性气体的容器、设备、管道、塔、罐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施焊,作业前必须切断与其连通的所有工艺设备,同时要对其进行清洗、吹扫、置换,并按规定办理进设备作业许可证,经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2、正常情况下应做到每4小进分析一次,如条件发生变化应随时取样分析;同时,现场还应配备适量的空(氧)气呼吸器,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3、作业过程应用专人安全监护,焊工应定时轮换作业.对密闭性较强而易缺氧的作业设备,采用强制通风的办法予以补氧(禁止直接通氧气),防止缺氧窒息.
D. 在焊接作业过程易造成什么安全事故
电焊接易造成的事故主要是:触电伤害
气体焊接造成的事故主要是:爆炸伤害
还有就是易造成职业病(电焊和特种气体焊)
E. 铝及铝合金在焊接时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铝及铝合金在焊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拿交流氩弧焊来说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1、焊缝不够美观,这个是气体纯度或者机器调试的问题
2、手法问题导致的打钨极或者气体保护不好,焊缝两侧发黑
3、焊缝产生气孔,材质匹配不对
4、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机器的功能键的调试,及正确的理解,这个需要有很强大及专业的售后支持
F. 焊接结构的使用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当构件在什么工作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个人认为是疲劳和低温,除了焊材和母材本身的材料特性本身韧性抗冲击不足,材料本身脆以外,那就是工作环境在疲劳条件下了,疲劳工况,材料使用寿命大大减少,金属疲劳是金属的特性,不可避免,但是断裂是持续产生的,还有就是低温的环境下,低温环境下脆性断裂的发生可能性大大增加,金属在低温时候韧性下降。
G. 焊接什么结构时容易出现冷裂纹
冷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对于钢来说在MS温度,即奥氏体开始转变为内马氏体的温度以下容)产生的焊接裂纹。
冷裂纹的分类:
(1)淬硬脆化裂纹,淬硬倾向钢的淬硬倾向越大,含碳量超过16MnR钢的含碳量的材料,越易产生冷裂纹;容易发生在高中碳钢,高合金钢,工具钢中,可以焊前预热,并调整焊接线能量和焊接顺序,减少淬硬组织并降低应力来防止;
(2)延迟裂纹(氢化裂纹):焊接时,焊缝金属吸收了较多的氢,由于焊缝冷却速度很快,有一部分氢气仍残留在焊缝金金属中; 容易出现在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中,控氢是防止关键。除了前两个措施以外,还可以低氢焊丝焊药,工件清油,紧急后热300℃保温等措施来防止;
(3)低塑性脆化裂纹:在铸铁和硬质合金构件焊接容易发生。由体积收缩应力造成的破坏,可以焊前预热,并调整焊接线能量和焊接顺序,减少应力来防止。
H. 焊接时的伤害
肺通气功能测定表明接触电焊尘可引起电焊工一定程度的肺通气功能损伤,FVC、FEV1.0、FEV1.0%、MMF、V50、V25、PEFR等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4];吸烟因素与接尘因素对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可能产生协同作用;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有随接尘工龄的延长而加重的趋势[5]。 2.2锰中毒 各种焊件和焊条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锰,一般焊芯中的含锰量很低,只有0.3~0.6%左右。为了提高机械强度、耐磨、抗腐蚀等性能,使用含锰焊条时,含锰量可高达23%。在通风不良场所如船舱、锅炉或密闭容器内施焊,长期吸入含锰的烟尘可发生锰中毒,可检出血锰、尿锰升高,神经行为功能改变[6],发锰测定亦可作为锰中毒早期筛检指标[7] 2.3电焊烟热 电焊烟热也称焊工热,是金属烟热的一种,由吸入金属氧化物地所致的以骤起体温升高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常在接触金属氧化物烟后6一12小时[8]起发病,有头晕、乏力、胸闷、气急、肌肉关节酸痛,以后发热,白细胞增多,重者有畏寒、寒颤。
I. 电焊作业时易发生什么事故
火灾事故,必须提前办理明火动用证,现场还须准备干粉灭火器,要有专人监管!
J. 电焊工作中要注意些什么
电焊工作中要注意事项:
一、易引起触电事故
1.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工需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整焊接电流,操作时需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焊接电源通常为220伏/380伏。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有故障时,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如果焊接在金属容器、管道或潮湿的地方,触电的危险更大。
2.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为60~90V。由于电压不高,很容易被焊工忽略。然而,它的电压超过所需的36伏安全电压,这仍然是危险的。假设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工作。这时,人体电阻R约为1600ω。如果焊工的手接触到下巴,流过人体的电流为:电流=电压/电流=70/1600=44Ma。在这种电流的作用下,焊工的手会痉挛,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3.由于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进行,电焊机、焊接手柄线和电力线路大多处于高温、潮湿(施工现场)和粉尘环境中,炉灶经常超负荷,容易造成电力线路和电气线路绝缘老化,降低绝缘性能,容易导致漏电事故。
二、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材料的场所工作时容易引起火灾。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设备区域(包括坑、沟、槽等)。),焊接储存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更危险。
三、易致人灼伤
由于焊接时会产生电弧和金属渣,如果焊工不穿防护工作服、手套和皮鞋进行电焊,特别是在高处焊接时,由于焊接火花飞溅,如果不采取防护隔离措施,很容易造成焊工本人或工作面以下施工人员的皮肤烧伤。
四、易引起电光性眼炎
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可见光和大量不可见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强的刺激和伤害作用。长期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并且容易导致结膜和角膜的炎症(通常称为电光性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