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焊接质量如何保证
1、焊工的工作技能、职业习惯、质量意识问题。
一个好的焊工,首先拥有较好的业务技能。在这一点上,无论国家,还是焊工本人、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锅炉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焊接制作时,相关标准对焊工技能、焊接范围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一个好的焊工,一般都有一个良好的职业习惯:焊前准备工作做得好,从心态、设备调试、工件准备到焊材准备等都非常到位;焊接过程中专心致志,不为外界因素所打扰;焊后检查做得好,对工件进行细致的检查,自己认为满意了,方可转下道工序。一个好的职业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在做其它事情上也将有一些连本人也意识不到的益处。
一个好的焊工,质量意识非常强,也非常敬业爱岗,真正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能够把所加工产品质量与个人的荣誉结合起来,认为‘焊品即人品’,干不好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情。
所以,企业对焊工的培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培训,在良好习惯养成上也需要下一番功夫,并增强其荣誉感。
2、焊接设备性能问题。
在员工劳动强度要降低,生产效率要提高的客观情况下,选用综合性能指标较好的专用设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国内外,许多焊接设备生产厂家都是专机专做,并打出了品牌。同样,选用设备的原则也是专机专用,设备性能指标优中选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并提高。
3、材料选用问题
材料选用,包括母材、焊材,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计算、筛选并经过试验选定的,材料选用的原则一般是:在保证各种技术数据的情况下,材料可焊性好,容易采购。
4、焊接工艺问题
由于焊接方法种类较多,技术人员在焊接工艺方法确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单位的产品特点、经济性、工作效率等因素。比如:一般材料轻型钢结构制作,由于大多焊道长而直,对熔深要求不高,对尺寸控制较严,加工单位无足够的产品变形校正能力,又对现场管理要求较严格,熔化极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无疑是最佳选择;一般材料重型钢结构的长直焊道,要求熔深要大,单位对生产效率要求较高,又有足够的变形校正能力,采用埋弧自动焊是最好的。
许多单位对焊接工艺的执行力度不够,个别员工甚至存在‘焊接工艺是应付检查的’的错误思想。尤其许多材料的焊接性较差,需要制定系统的工艺,从材料加工、焊前预热、焊材管理、装配定位、焊接规范参数、层道间温度控制、后热缓冷,到热处理等环节,一一作了详细规定,如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废品的出现,关键产品部件会给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必须加强焊接工艺纪律,严格执行规定的焊接工艺方法。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4条明确规定:焊工应按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施焊,充分阐明了执行焊接工艺的严肃性。
5、环境问题
在产品制作时,对材料的存放环境、产品制作环境的要求较低, 有些材料不仅要防止风吹日晒,对干湿度也有明确的要求。如《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72条对制作环境明确规定:锅炉制造过程中,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时,没有预热措施不得进行焊接。
总之,为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及其提高,以上五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⑵ 钢结构焊缝缺陷及焊缝质量检验要点有哪些
1、焊缝缺陷
焊缝缺陷指焊接过程中产生于焊缝金属或附近热影响区钢材表面或内部的缺陷。常见的缺陷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气孔、夹渣、咬边、未熔合、未焊透(图3.9)等;以及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焊缝成形不良等。裂纹是焊缝连接中最危险的缺陷。产生裂纹的原因很多,如钢材的化学成分不当;焊接工艺条件(如电流、电压、焊速、施焊次序等)选择不合适;焊件表面油污未清除干净等。
2、焊缝质量检验
焊缝缺陷的存在将削弱焊缝的受力面积,在缺陷处引起应力集中,故对连接的强度、冲击韧性及冷弯性能等均有不利影响。因此,焊缝质量检验极为重要。
焊缝质量检验一般可用外观检查及内部无损检验,前者检查外观缺陷和几何尺寸,后者检查内部缺陷。内部无损检验目前广泛采用超声波检验。该方法使用灵活、经济,对内部缺陷反应灵敏,但不易识别缺陷性质;有时还用磁粉检验、荧光检验等较简单的方法作为辅助。此外还可采用X射线或r射线透照或拍片。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规定焊缝按其检验方法和质量要求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焊缝只要求对全部焊缝作外观检查且符合三级质量标准;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缝则除外观检查外,还要求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检验,并应符合国家相应质量标准的要求。一级焊缝超声波和射线探伤的比例均为100%,二级焊缝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的比例均为20%且均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小于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探伤。
3、焊缝质量等级的规定
GB50017规范规定,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①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型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②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①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②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
钢结构中一般采用三级焊缝,可满足通常的强度要求,但其中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有较大的变异性,其设计值仅为主体钢材的85%左右。因而对有较大拉应力的对接焊缝,以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重要焊缝,可部分采用二级焊缝,对抗动力和疲劳性能有较高要求处可采用一级焊缝。焊缝质量等级须在施工图中标注,但三级焊缝不需标注。
⑶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包含哪些
你好,主要有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人员、焊接接头、焊接质量检验、焊接缺陷返修等等。
详细你看《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⑷ 为了保证焊缝质量,需要什么措施
焊接从母材和焊条熔化到熔池的形成、停留、结晶,其过程发生了许多的冶金化学反应,这样就影响了焊缝的化学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强度、硬度、韧性和疲劳极限) 、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焊缝的质量好坏关系到焊件的质量好坏,会影响到焊件的使用性能。所以我们应该对如何提高焊缝的质量进行分析。
一、熔焊冶金机理
1. 氧化
熔池的体积很小,受电弧加热升温很快,温度可达2000 ℃或更高。在高温下氧气发生分解,成为氧原子,这样,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金属和碳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大量的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Fe + O = FeO Mn + O = MnO
Si + 2O = SiO2 2Cr + 3O = Cr2O3
C + O = CO
这样,Fe 、Mn、Si 、C 等元素大量烧损,使焊缝金属含氧量增加,焊缝力学性能大大下降(如低温冲击韧性明显下降,引起冷脆,使得焊件在低温条件下的安全性降低) 。当焊缝凝固冷却后,FeO 转变为Fe3O4 ,它使焊缝金属的屈服极限、冲击韧度、疲劳极限。SiO2 、MnO 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上浮,则成为夹杂物。CO如果没有析出,则成为焊缝中气孔。这些夹杂物和气孔都会降低焊缝的性能。焊接高碳钢和铸铁时容易发生CO 气孔;焊接灰口铸铁时,由于碳、硅的烧损,冷却快,焊缝会成为硬脆的白口组织。
2. 熔池吸气
(1) 吸氮。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氮气也要发生分解,形成氮原子,溶于液态金属中,在冷却过程中要发生相变(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 ,氮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发生突降,最后以Fe4N 析出,由于Fe4N 呈片状夹杂物,虽然使得焊缝金属的硬度增高,但塑性下降。
(2) 吸氢。焊接接头表面附着的油、铁锈所含水分、焊条药皮中配用的有机物等,经高温分解产生氢,氢以原子的形式被液态金属所吸收。当温度降低时,过饱和的氢将从液态金属中析出,成为气孔。当焊缝凝固至室温时,过饱和氢原子扩散到微孔中结合成氢
分子。在微孔中氢的压力逐渐增大,使焊缝产生裂纹。高碳钢和合金钢容易产生氢裂。
3. 焊接应力
由于焊缝不能自由收缩而引起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可以引起变形,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引发焊接裂纹,甚至造成结构脆断。
二、提高焊缝质量措施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在焊接过程中,通常采取下列措施:
1.脱氧及掺合金。为了补偿烧损的合金,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在焊条药皮中加入锰铁合金等进行脱氧、脱硫、脱磷、去氢、渗合金等,从而保证焊缝的性能。
Mn + FeO = MnO + Fe Si + 2FeO = SiO2 + 2Fe
MnO + FeS = MnS + FeO CaO + FeS = CaS + FeO
2Fe3P + 5FeO = P2O5 + 11Fe
生成的MnS、CaS、硅酸盐MnO. SiO2 和稳定的复合物(CaO) 3&8226;P2O5 不溶于金属,进入焊渣,最终被清理掉。
2. 焊前进行清理。对坡口以及焊缝两侧的油、锈及其它杂物进行清理;对焊条、焊剂进行烘干,可降低吸氢现象。
3. 合理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以保证焊缝能够自由收缩;拼板时,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通直的长焊缝。另外,焊前预热、焊后锤击焊缝金属,使之延伸,可以减少焊接应力。
4. 形成保护气氛( 如CO2 、氩气等) ,限制空气侵入。
5. 控制电弧长度。因为电弧越长, 侵入的氧越多。
61. 对于重要的焊接结构,若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焊后热处理(退火、回火、淬火) 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同时也可以消除或减少焊接应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焊缝的质量,同时也使得焊件的质量得到保证。
首先要确定母材的焊接方式,其次是看出现焊接不良的几率,如果普通422不可以,那就选用别的焊条,以及预热,用气焊枪就可以局部预热,并可进行焊后热处理进行应力消除,振动时效和超声冲击处理效果也不错,尤其超声冲击,应力消除率可大100%,就是投入大点,估计要15W左右吧!!!
⑸ 建筑钢结构行业如何保证焊接质量,对焊接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一般来说钢结构焊接质量主要受材料本身、焊缝、焊接技术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当然,最大的因素当然是焊接技术。所以对于钢结构企业来说,先进焊接技术的引进很关键。
固建机器人自主研发的H型钢附件自动焊接生产线、钢结构组立焊接生产线、钢结构切割生产线等为钢结构企业提高焊接技术、提高钢结构质量以及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⑹ 钢结构焊接焊缝质量分为几个等级各等级是怎样的
钢结构焊接焊缝质量验收分为三个等级,按图纸要求进行:
一级焊缝---100%的焊缝都要经过探伤仪合格;
二级焊缝---随机抽查20%经过探伤仪合格;
三级焊缝---外观检查合格。
⑺ 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应如何控制
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应如何控制:1.焊前检验 2.焊接过程检验 3.焊后检验。
⑻ 钢结构焊接质量检测依据是什么
关于焊接质量的要求可根据以下标准执行
GB50205-2001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内部缺陷超声波
探伤评定等级 Ⅱ Ⅲ ——
检验等级 B级 B级 ——
探伤比例 100% 20% ——
内部缺陷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
检验等级 AB级 AB级 ——
探伤比例 100% 20% ——
外观质量
一级 二级 三级
未焊满(不足设计要求)
不允许 ≤0.2+0.02t,且≤1.0 ≤0.2+0.04t,
二、三级且≤2.0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
根部收缩 不允许 ≤0.2+0.02t,且≤1.0 ≤0.2+0.04t,
二、三级 且≤2.0长度不限
咬边 不允许 ≤0.05t且≤0.连续长度≤100.0,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
≤0.1t且≤1.0,长度不限
弧坑裂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长≤5.0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
接头不良 不允许 缺口深度≤0.05t,且≤0.5 缺口深度≤0.1t,且≤1.0
表面夹渣 不允许 不允许 深≤0.2t,长≤0.5t,且≤20
表面气孔 不允许 不允许 每50.0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 且≤3.0的气孔2个,孔距应≥6倍孔径
注:1、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2、表内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3、表中单位为mm。
⑼ 钢结构焊缝是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随着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使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焊接质量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钢结构焊接缺陷的存在,会对焊接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安全使用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危害主要是缺陷端部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削弱焊接接头承载截面;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致密性,导致焊接接头承载力的下降,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焊接接头脆性断裂或结构倒塌事故。此外,有些焊接缺陷,如焊缝浃渣、电弧擦伤等会降低焊接结构的耐腐蚀性能;所以,钢结构焊接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施工前要加深对设计施工图阅读理解;做好施工图会审工作,对有些施工图未注明焊接的坡口形式,焊缝隙间、纯边坡口角度、UT探伤等级、是否单面焊等,在图纸会审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杜绝盲目施工。2、 对进场钢材、焊条出厂质量证明书复印件要进行核对,对进场原材按规范要求实施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复试,材料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施焊人员要进行焊工合格证及施焊认可范围、有效期进行核对,对施工现场焊机、焊条、电流与焊接构件是否匹配,要进行检查。杜绝在母材上打火、引弧及不按规定设置引弧板、引出板,对施工现场未配备焊条烘焙设备,现场仰焊的,不得施工。3、 对钢结构在工厂制作时要加强检查,对应在工厂加工制作的钢构不得在现场加工制作。如;焊接H型钢应在工厂条件下切割下料和焊接,现场下料、焊接无法控制焊缝质量和焊缝变形,在现场焊接就会出现无法保证仰焊质量。对工厂制作的杆件在现场安装不上时,不得在安装现场截短或接长。4、 施工单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及不同型材品种的焊接,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5、 规范要求的质量验收项目必须执行。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分部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前,应按规范要求附录G进行钢结构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其中焊缝质量应按焊缝处(该焊缝处数应包括在工厂制作的半成品和现场拼接及安装焊缝,在钢结构分部现场安装完毕后,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不必须进行检查的焊缝总数)随机抽检3%,且不少于3处。
⑽ 钢结构中的焊缝如何看才知道是否合格
焊缝的质量合格与否,有两个参数:
1、有无焊接缺陷。
2、焊缝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专没。
合格的标准要求:属
1、 焊接缺陷主要包括夹渣、咬边、气孔、结瘤等,没有这些情况就合格。
2、焊缝的厚度,这个用焊缝塞尺来量,看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这两个都要达到,这个焊缝就合格。特殊的工程,有探伤要求,比如压力容器,这个以探伤结果为准。
不合格的焊缝类型:
1、焊缝形状与尺寸缺陷(宽度不均、尺寸突变、余高不匀)。
2、咬边(沿焊趾或焊根产生沟槽--连续咬边、间断咬边)。
3、未焊透(焊接根部没有完全熔透)、未熔合(焊缝金属与母材之间或焊道金属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
4、弧坑(焊缝尾部或接头处形成凹陷)。
5、烧穿。
6、焊瘤(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之上)。
7、夹渣与夹杂物(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或非金属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