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的焊接性能是什么
焊接性能主要指钢材的可焊性,也就是钢材之间通过焊接方法连接在一起的结合性能,是钢材固有的焊接特性。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望采纳?谢谢!
㈡ 钢材材质与焊条、焊丝是如何匹配的
焊条焊丝的材质,要与母材接近或者稍高,可焊性要好。
对于承受静载荷或一般载荷的工件或版结构,权通常按焊缝与母材等强的原则选用焊条,即要求焊缝与母材抗拉强度相等或相近。根据工件或焊接结构的工作条件和特点来选用焊条。
如在焊接承受动载荷或冲击载荷的工件时,应选用熔敷金属冲击韧性较高的碱性焊条,而在焊接一般结构时,则可选用酸性焊条。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焊接结构,如耐腐蚀、高温或低温等,为了保证使用性能,应根据熔敷金属与母材性能相同或相近原则选用焊条。
(2)425钢材焊接性如何扩展阅读:
焊条的使用
1、焊条在使用前,一般要烘干,酸性焊条视受潮情况在75~1500c 烘干1~ 2h;碱性低氢型结构钢焊条应在350~ 4000C烘干1~2h。烘干的焊条应放在100~ 1500C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使用时注意保持干燥。
2、低氢型焊条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小时,应重新烘干,重复次数不宜超过三次。
3、焊条烘干时应作记录,记录上应有牌号、批号、温度和时间等内容。
4、在焊条烘干期间,应有专门负责的技术人员,负责对操作过程进行检查和核对,每批焊条不得少于一次,并在操作记录上签名。
㈢ 钢筋的可焊接性如何评定
一、钢筋的可焊性
国际标准ISO6935—2(1991)碳当量定义为:
Ceq=C+Mn/6+(Cr+V+Mo)/5
+(Cu+Ni)/15
式中:C、Mn、Cr、V、Mo、Cu和Ni分别为百分含量。一般控制Ceq≤0.50。
另一可焊性指标为焊接裂纹敏感性PCM:
PCM=C+Si/2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
当代钢结构的焊接仍是钢连接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钢材焊接性能是抗震钢材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降低碳是提高可焊性的重要措施。由于碳降低而引起强度的损失则由钢的微合金化的强化或更有效的低碳组织得到补偿。
二、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采用一定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及焊接结构形式等条件下,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㈣ 什么钢材强度高焊接性能又好
1.什么钢材来强度高焊接性能又自好:
钢材有很多种的焊接性能好不好这要看碳当量的。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
CE(IIW)=C+Mn/6+(Cr+Mo+V)/5+(Ni+Cu)/15(%)
(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900 MPa。当板厚小于20 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2.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
㈤ 怎样简单的判断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
简单的来判断钢铁材料的焊源接性能就是通过碳当量公式计算出当前钢材碳当量,然后判断焊接性的好坏。
碳钢及合金结构钢的碳当量经验公式
C当量=[C+Mn/6+(Cr+Mo+V)/5+(Ni+Cu)/15]*100%
式中:C、Mn、Cr、Mo、V、Ni、Cu为钢中该元素含量
焊接性的Ce(碳当量)评估
CE≤0.4%焊接性好;
当CE=0.4~0.6%焊接性稍差,焊前需适当预热;
当CE≥0.6%焊接性较差,属难焊材料,需采用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方法;
钢材中氧、氢、氮、硫、磷属有害元素,同样影响焊接性能。
㈥ 45号钢和40cr能焊接吗谁的焊接性能好些
40cr和45号钢能焊接。可采用J507焊条焊接。
J507是低氢钠型焊条,它是一种碱性焊条,可以焊接结构钢材中典型的Q235、Q245R、Q345R等钢材,其抗拉强度相对于E4315普通焊条大得多,所以一般焊接受力较大或受动载荷的钢结构。
J507焊条直径从2.5mm到6.0mm不等,可以进行全位置焊接,焊接时选用直流焊机,极性为反接。当然如果在野外只有交流焊机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交流焊机,但是电流需要开得大些。
焊接的方法: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1、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2、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3、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㈦ 钢材的焊接特性受什么影响
1、材料包括母材和焊接材料。与母材有关的影响因素有母材的化学成分,冶炼轧制状态、热处理状态、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等,其中尤以化学成分影响最大。
2、化学成分是钢材焊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钢材只是依靠合金元素实现固溶强化,焊接过程中就容易使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与母材有良好的匹配性能。如果钢材为较复杂的合金系,并通过热处理、变形加工等方式实现固溶强化,则不易获得与母材完全匹配的焊缝金属或接头
3、钢的冶炼方法、轧制工艺及热处理状态等,对焊接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近年来研发的各种CF钢(抗裂钢)、TMCP钢(控轧钢)等,就是通过精炼提纯、控制轧制工艺等手段,以使其焊接性有重大改善。
4、焊接材料直接参与焊接过程一系列化学冶金反应,决定着焊缝金属的成分、组织和缺欠的形成。如果选择的焊接材料与母材匹配不当,不仅不能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接头,还会引起裂纹等缺欠的产生和脆化等力学性能的变化,所以正确选用焊接材料是保证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重要冶金条件。
(7)425钢材焊接性如何扩展阅读:
工艺条件因素
工艺条件因素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参数、预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等。它们对焊接性的影响,首先在于诸如其焊接热源的特点,功率密度、功率大小等,它们直接决定接头的温度场和热循环的各种参数,例如热输入的大小、高温停留时间、相变区的冷却速度,从而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范围的大小、组织性能和产生缺欠的敏感性等有明显的影响。
其次是诸工艺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熔池和近缝区的保护方式及冶金条件,例如熔渣保护、渣、气联合保护等都会影响冶金过程;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可降低接头的冷却速度,有利于降低接头的淬硬倾向和裂纹敏感性;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可以改善结构的拘束程度和应力状态。
㈧ 钢材q425和20#的区别
是Q235吧。
20#是优抄质碳素结袭构钢,含碳量0.17%~0.24%,冷变形塑性高,焊接性能好,切削加工性能好,用于受力不大而韧性较高的地方。
Q235是碳素结构钢,含碳量0.12%~0.20%,有一定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和铸造性。易于冲压和焊接,用于一般机械零件,也用于建筑,桥梁等焊接结构件。
㈨ 钢材的焊接性主要取决于什么
一般来说是含碳量影响金属的可焊性:
普通名字
碳含量
应用
可焊性
工业纯铁
最大回0.03%
镀锌和深度引长
非常好答
低碳钢
最大0.15%
焊条,各种形状的板,
非常好
低碳钢
0.15%-0.30%
各种结构形状的板和条
好
中碳钢
0.30%-0.50%
机器零部件
中等(预热且经常要求后热)
高碳钢
0.50%-1.00%
弹簧,模具,铁轨
低(没有适当的预和后热很难焊接)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像硫、铬等…一般情况下铁基金属你就记住含碳量影响且随含碳量增高,可焊性降低就可以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