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烧电焊横焊怎么烧
横焊是焊工工作难度较大的操作,焊时选用小一点的电流,把焊条向上倾斜45度,电弧托在溶池下方,用电流的吹力,托住流下的铁水,运条幅度要小,始终托住铁水,均匀的向前焊,使电弧预热熔池前的焊缝。横焊的运条方式是画斜圆圈运条。
如果焊口较大,第一遍打底以后清除药皮子,然后再在焊口的2分之1处再焊一遍,记住要覆盖原焊口一半,不敲药皮子。第二边就是在焊口的上面2分之1处再焊接一遍,并且要把上面的边咬好。
开坡口的对接横焊,第一道焊缝选用细焊条,当间隙大时宜采用直线往复形运条法。第二道焊缝采用斜圆圈运条法。在施焊过程中,为防止焊缝表面咬边和下面产生熔化金属下淌现象,每个斜圆圈形与焊颖中心线的斜度不得大于45度。
当焊条末端运到斜圆上面时,电弧应更短,并稍停片刻,然后缓慢将电弧引到焊缝的下边,即原先电弧停留的旁边,这样做能有效地避免各种缺陷,使焊缝成形良好。

(1)焊接怎么烧扩展阅读: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
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方面的不同。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的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㈡ 怎么烧电焊
手工电弧焊焊接手法
各种位置的手弧焊操作技术要掌握好四个动作:A焊条角度,B横摆动作,C稳弧动作,D根据各种焊接位置选用不同横向摆动方法。
一. 引弧: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过程是从引弧开始的,引弧方法有擦划法引弧和直击法引弧。
1.擦划法引弧是先将焊条前端对准焊件,然后将手腕扭转,使焊条在焊件表面轻微划一
下,焊条提起2-4mm,即在空气中产生电弧,后将电弧长度保持在焊条直径允许的范围。
2.直击法引弧是将手腕下弯,焊条轻微碰一下焊件。
二.运条:
电弧引燃后,迅速将焊条提起2—4毫米进行焊接,手工电弧焊操作是由沿焊接方向前进、沿焊缝横向摆动和向熔池方向送进焊条等三个基本动作组合而成,运条手法主要包括两种:
1.直线形运条法:焊接时保持一定的电弧长度,沿焊接方向作不摆动的前移。这样,电弧
较稳定,能获得较大的熔深,但焊缝较窄。
2.画圆圈形运条法:将焊条末端作连续圆圈形运动,并不断向前移动。分正圈形和斜圈形两种。正圈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较厚焊件的平焊缝,优点是能使熔化金属有足够高的温度,使熔解在熔池中的氧、氮等气体有机会析出,同时便于熔渣上浮;斜圈形运条法适用于平、仰位置的T形和对接横焊,特点是有利于控制熔化金属避免产生下淌现象,有助于焊缝成形。
三、收弧:
收弧焊道的收尾(收弧)动作不恰当,有可能会在焊缝的收尾处形成低于基本金属的弧坑,容易出现裂缝。常见的收弧方法有:
1.划圆圈收尾法:适用于厚板焊接,对于薄板则有烧穿的危险。
2.反复断弧收尾法:当焊接到终点时,在弧坑作数次反复熄弧—引弧,直到填满弧坑为
止。此法适用于薄板焊接,但碱性焊条不宜用此法。
3.回焊收尾法:当焊接到终点时,不熄弧而适当改变焊条角度,向反方向移动一下,然后
拉断电弧,碱性焊条宜用此法。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位置焊接的操作要领:
一、平焊
1)开始时,倾斜角适当增大,当温度升高时倾斜角相应减少;
2) 焊丝与焊炬的夹角保持在90°左右;
3) 焊丝始终浸在熔池内,并不断地搅拌熔池;
4) 焊薄件时焊丝可作上下运动;
5) 结束时,焊炬慢慢堤起,缩小尾部熔池。
6)焊条直线速度不要过慢,否则容易造成熔渣过厚,看不清熔池,难于操作。
二、立焊
1)应采用能率较小的火焰进行焊接;
2) 严格控制熔池温度,熔池面积不能太大,熔池深度也应小些。焊接电流应较平焊小10—15%。;
3) 焊炬应沿焊接方向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与焊件保持60--80°;
4) 为控制熔池温度,焊炬随时作上下运动,使熔池有冷却的机会,保证熔池受热适当; 5)可用半圆弧形的横向摆动加挑弧(灭弧)的操作法。
三、横焊
1) 采用较小的火焰能率来控制熔池温度;
2) 薄件采用左焊法。但焊炬也应向上倾斜,使火焰气流直接朝向焊缝,利用气流的压力阻碍熔化金属从熔池流出;
3) 焊接时,焊炬一般不作横向摆动,但焊较厚焊件时,可作小的斜环形运动。
四、仰焊
1) 采用能率较小的火焰进行焊接;
2) 操作时应严格保证坡口两侧根部的熔合,严格掌握熔池的大小和温度,要使液态金属始终处于粘稠状态,以防下坠;
3) 坡口角度应略大于平焊,以保证操作方便,要注意操作姿势,注意金属飞溅和跌落的液态金属烫伤。
4) 焊接带坡口的仰焊焊缝的第一层时,焊条与坡口两侧成90°角。与焊接方向成70—80°角,用最短弧做前后推拉的动作,熔池宜薄不宜厚,并确保与母材熔合良好。熔池温度过高时可以抬弧,使温度稍微降低,焊接其余各层时,焊条横摆并在两侧做稳弧动作。
㈢ 烧电焊有什么技巧应该怎么烧
1、焊接时手需要保持平稳烧焊,双臂一定要夹紧,已免抖动,这样焊才能均匀漂亮。
2、焊接时一般是采取之字型和圆点型来烧焊,使焊出来的焊缝纹路更清淅。
3、烧焊时,焊条与铁板保持45度夹角,有利于铁水的均匀分布,烧出来的焊才光滑。进行仰焊操作时由于铁水容易掉落,故需采取点焊形式,这样烧接会更加牢固。

拓展资料:
电焊是在19世纪末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1885年俄国H.H.别纳尔多斯发现了碳极电弧。
1887年美国E.汤姆森(Elihu Thomson)发明了用于薄板焊接的电阻焊。
20世纪初,手弧焊已进入实用阶段。20年代美国制成了自动电弧焊机。
1930年美国发明了埋弧焊。
40年代和50年代初,钨极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以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相继在美国和苏联问世,促进了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应用和发展。
1951年苏联发明了电渣焊,成为大厚度焊件的高效焊接方法。
50年代中,超声波焊、摩擦焊和扩散焊又相继在美国和苏联问世。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出现的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和激光焊标志着高功率密度熔焊的发展,使得许多难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结构得以焊接。
如今电焊已广泛用于机械、电子、建筑、船舶、航天、航空、能源等各工业部门中。电焊钢结构件的重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约45%。
铝和铝合金的焊接结构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展望未来,一方面是新的电焊方法、电焊设备和电焊用材料将得到进一步开发,焊接工艺性能和焊接质量将提高和改善;
另一方面焊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焊接机器人和焊接机械手将进一步推广。
参考资料:
网络-电焊
㈣ 怎样才能烧好电焊
电焊,关键的还是手工活。
是一个理论+实践的功夫:看是粗活,实践中其实需要精细的很。是需要手、眼、心三位一体的组合。
一个好的电焊工,无不是经历了千千万万的焊接操作练成真功夫!
【焊条电弧焊操作技术】
为了保证焊接电弧稳定燃烧和焊缝的
表面成型,电弧引燃后,焊条要要
作三个方向的运动
(1)焊条不断向焊缝熔池送进
(2)焊条沿焊接方向向前移动
(3)焊条横向摆动
焊条移动时,应与前进方向成70-80度夹角,把以融化的金属和熔渣推向后方,否则熔渣流向电弧的前方,则会造成夹渣缺陷。
为了获得较宽的焊缝,焊条在送进和移动过程中,还要作必要的摆动。通常的运条方法如下:
(1)直线形运条方法
(2)直线往复形运条法
(3)锯齿形运条法
㈤ 电焊怎么烧不好
电焊的首要是电流和焊条匹配,其次要掌握焊条的角度,让电弧吹走渣液,并预热焊池。第三要掌握好运条方式,焊条距工件2至4mm,运条按三角形或螺旋形前进,手要稳,运条的幅度要一致,收尾时要提一提焊条,避免烧穿工件。
㈥ 焊接出现过烧的原因是什么
“过烧抄”是指焊缝金属袭在焊接过程中受热时间过长,造成晶粒粗大,晶粒边界被激烈氧化,焊缝表面发渣,甚至起皮。这种缺陷特别在手工电弧焊全位位置管道焊缝的平焊接头或上爬坡处,以及气焊时容易产生。
产生过烧的原因是焊接速度太慢;焊接电弧在某处停留时间太长;焊缝加强面过宽或过高;气焊时不恰当选用氧化焰等。
焊缝金属过烧后,由于碳元素的大量烧损,接头强度下降。过烧焊缝中金属晶粒大,尤其是魏氏组织,促使焊缝韧性及塑性下降。晶界在应力作用下还容易形成热裂纹,有时虽然焊接过程中不形成裂纹,但由于晶界强烈氧化后,晶粒之间的联系减弱,再次回执过程中也容易形成再热裂纹,过烧金属的枝晶还容易形成偏析。
总之,已产生过烧的金属其危险性很大,就当将焊缝切掉重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