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焊接飞溅
1、什么是飞溅?
熔化金属飞向熔池之外,飞到熔池之外的金属称为飞溅。
2、飞溅大有什么影响?
容易划伤母材;污染焊接头盔的防护镜;污染设备摄像头的滤光片及毛玻璃片等。
3、飞溅主要产生于哪些方法?
常见的就是CO2焊和焊条电弧焊。
4、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1)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主要形式,在CO2气氛下,熔滴在斑点压力的作用下上挠,易形成大滴状飞溅。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较大电流焊接时,如用直径1.6mm焊丝、电流为300~350A,当电弧电压较高时就会产生。如果再增加电流,将产生细颗粒过渡,这时飞溅减小,主要产生在熔滴与焊丝之间的缩颈处,该处的电流密度较大使金属过热而爆断,形成颗粒细小的飞溅。在细颗粒过渡焊接过程中,可能由熔滴或熔池内抛出的小滴飞溅。这是由于焊丝或工件清理不当或焊丝含碳量较高,在熔化金属内部大量生成CO等气体,这些气体聚积到一定体积,压力增加而从液体金属中析出,造成小滴飞溅。大滴过渡时,如果熔滴在焊丝端头停留时间较长,加热温度很高,熔滴内部发生强烈的冶金反应或蒸发,同时猛烈地析出气体,使熔滴爆炸而生成飞溅。另外,在大滴状过渡时,偶尔还能出现飞溅,因为熔滴从焊丝脱落进入电弧中,在熔滴上出现串联电弧,在电弧力的作用下,熔滴有时落入熔池,也可能被抛出熔池而形成飞溅。
(2)熔滴短路过渡时的飞溅短路过渡时的飞溅形式很多。飞溅总是发生在短路小桥破断的瞬时。飞溅的大小决定于焊接条件,它常常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产生飞溅的原因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飞溅是由于短路小桥电爆炸的结果。当熔滴与熔池接触时,熔滴成为焊丝与熔池的连接桥梁,所以称为液体小桥,并通过该小桥使电路短路。短路之后电流逐渐增加,小桥处的液体金属在电磁收缩力的作用下急剧收缩,形成很细的缩颈。随着电流的增加和缩颈的减小,小桥处的电流密度很快增加,对小桥急剧加热,造成过剩能量的积聚,最后导致小桥发生气化爆炸,同时引起金属飞溅。另一种看法认为短路飞溅是因为小桥爆断后,重新引燃电弧时,由于CO2气体被加热引起气体分解和体积膨胀,而产生强烈的气动冲击作用,该力作用在熔池和焊丝端头的熔滴上,它们在气动冲击作用下被抛出而产生飞溅。试验表明,前一种看法比较正确。飞溅多少与电爆炸能量有关,此能量主要是在小桥完全破坏之前的100~150μs时间内积聚起来的,主要是由这时的短路电流(即短路峰值电流)和小桥直径所决定。
小电流时,飞溅率通常在5%以下。限制短路峰值电流为最佳值时,飞溅率可降低到1%左右。在电流较大时,缩颈的位置对飞溅影响极大。所谓缩颈的位置是指缩颈出现在焊丝与熔滴之间,还是出现在熔池与熔滴之间。如果是前者,小桥的爆炸力推动熔滴向熔池过渡,而后者正相反,小桥爆炸力排斥熔滴过渡,并形成大量飞溅,最高可达25%以上。冷态引弧时或在焊接参数不合适的情况下(如送丝速度过快而电弧电压过低,焊丝伸出长度过大或焊接回路电感过大等)常常发生固体短路。这时固体焊丝可以直接被抛出,同时熔池金属也被抛出。在大电流射滴过渡时,偶尔发生短路,由于短路电流很大。所以将引起十分强烈的飞溅。
根据不同熔滴过渡形式下飞溅的不同成因,应采用不同的降低飞溅的不同成因,应采用不同的降低飞溅的方法:
1)在熔滴自由过渡时,应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与焊接电压参数,避免使用大滴排斥过渡形式;同时,应选用优质焊接材料,如选用含C量低、具有脱氧元素Mn和Si的焊丝H08Mn2SiA等,避免由于焊接材料的冶金反应导致气体析出或膨胀引起的飞溅。
2)在短路过渡时,可以采用(Ar+CO2)混合气体代替CO2以减少飞溅。如加入φ(Ar)=20%~30%的Ar。这是由于随着含氩量的增加,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特点发生了改变。燃弧时电弧的弧根扩展,熔滴的轴向性增强。这一方面使得熔滴容易与熔池会合,短路小桥出现在焊丝和熔池之间。另一方面熔滴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得到较均匀的短路过渡过程,短路峰值电流也不太高,有利于减少飞溅率。
在纯CO2气氛下,通常通过焊接电流波形控制法,降低短路初期电流以及短路小桥破断瞬间的电流,减少小桥电爆炸能量,达到降低飞溅的目的。
通过改进送丝系统,采用脉冲送丝代替常规的等速送丝,使熔滴在脉动送进的情况下与熔池发生短路,使短路过渡频率与脉动送丝的频率基本一致,每个短路周期的电参数的重复性好,短路峰值电流也均匀一致,其数值也不高,从而降低了飞溅。
如果在脉动送丝的基础上,再配合电流波形控制,其效果更佳。采用不同控制方法时,焊接飞溅率与焊接电流之间的关系。
㈡ 焊接时铁水崩是怎么回事
焊接时铁水崩,就是焊接时有较大的飞溅,可能是以下原因之一造成的:
1、焊接操作时焊条与熔池之间的距离拉的过长。致使电弧燃烧不稳定,造成熔化金属飞溅严重。电弧拉的过长会使焊缝熔深变浅,焊缝质量变差,表面鱼鳞不均匀,直接影响焊缝外观质量。当焊条熔滴向熔池过渡时,周围空气容易侵入形成气孔。所以焊接时应采用小于焊条直径的为短弧焊接。
2、焊接角度对飞溅的影响也很大。实际作业中,后退手法的角度在70到80度,飞溅明显减少;前进手法的角度在60度,飞溅明显减少。并且对比两种手法,使用前进手法进行焊接,飞溅明显比后退手法好的多。
3、电流过大,电弧吹力大,焊接时爆裂声大,焊接时会有较大的铁水颗粒向熔池外飞溅。电流过大会使焊缝过烧,产生晶粒粗大的结晶,影响焊缝的机械性能。所以焊接电流不宜过大。
3、焊件表面有油污、铁锈等杂物没有处理干净,也会造成较大的飞溅。焊接前应将焊口处理干净。
4、焊条潮湿时容易产生较大的铁水飞溅,建议使用经过烘干并放在保温箱中的焊条。
5、焊条质量不好或焊条选型不当,也非常容易增加焊接飞溅,建议更换合格的焊条。
㈢ 二保焊飞溅了多是怎么回事
1、焊接参数不匹配,二保焊属于平硬外特性输出特性,增加焊接电流,就应该加大焊接电压。反之,减小焊接电流,就降低焊接电压。
2、焊接技巧问题,二保焊立焊除了超过6_厚度,立向上焊,低于6_就立乡下焊,其他位置左向焊,也就是 推着焊,焊丝始终不离开熔池尘茄,才能避免飞溅,焊丝遇到冷工件飞溅较大。
3、焊丝伸出长度太大,电弧稳定性差,也会导致飞溅较大。
4、工件表面有 油污锈垢漆,水份等杂物。焊接过程中这些杂物燃烧,阻碍了熔池正常过渡,形成较大飞溅。
5、焊丝质量差,焊丝含碳量高。硅锰等合金元素含量不足,导致的飞溅。
6、焊机质量问题,焊机动特性差,导致的飞溅较大。
7、喷嘴被飞溅物堵塞。导致的气体保护不良引起的较大飞溅。
拓展资料:
二保焊工艺适用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各种大型钢结构工程焊接,其焊接生产率高,抗裂性能好,焊接变形小,适应变形范围大,可进行薄板件及中厚板件焊接。
操作要点
1、垂直或倾斜位置开坡口的接头必须从下向上焊接,对不开坡口的薄板对接和立角焊可采用向下焊接;平、横、仰对接接头可采用左向焊接法。
2、室外作业在风速大于1m/s时,应采用防风措施。
3、必须根据被焊工件结构,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4、对接两端应设置尺寸合适的引弧和熄弧板。
5、应经派蔽察常清理软管内的污物及喷咀的飞溅。
6、有坡口的板缝,尤其是厚板的多道焊缝,焊丝摆动时在坡口两侧应稍作停留,锯齿形运条每层厚度不大于4mm,以使焊缝熔合良好。
7、根据焊丝直径正确选择焊丝导电咀,焊丝伸出长度一般应并此控制在10倍焊丝直径范围以内。
8、送丝软管焊接时必须拉顺,不能盘曲,送丝软管半径不小于150mm。施焊前应将送气软管内残存的不纯气体排出。
9、导电咀磨损后孔径增大,引起焊接不能稳定,需重新更换导电咀。
㈣ 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时飞溅很大,怎么回事
焊接飞溅大有几个原因需要操作中分析:
1、焊按工艺规范不匹配,焊接电流和电压配合不当。电压小,出现顶丝,焊道凸,飞溅大。电压大,出现焊道宽,平。
2、送丝不畅。焊接过程中送丝不稳,造成飞溅大。清理送丝软管,调整送丝轮,更换导电嘴。
3、导电嘴过大 过大造成接触不好,造成飞溅大
4、保护气 保护气含水量大,造成飞溅大
5、磁偏吹影响 地线位置,周围环境电磁干扰,造成电弧偏移,飞溅变大。
解决方案:调整最佳焊接规范,保证送丝通畅,压低焊按电弧
㈤ 焊接中的“飞溅”是什么意思
飞溅就是焊接时焊条或焊丝与被焊工件熔合在一起的过程中由于电弧力的作用将部分液化了的金属向熔池四周喷溅的现象。打个比方,就像你用一根管子向水桶里喷水,水面溅起的水花就是飞溅。
㈥ 如何减少焊接飞溅,措施是什么
CO2气体保护焊产生飞溅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冶金反应引起的飞溅:这种飞溅主要是CO2气体造成的。由于CO2具有强烈的氧化性,焊接时熔滴和熔池中的碳元素被氧化而生成CO2气体,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其体积急剧膨胀,逐渐增大的CO2气体压力最终突破液态熔滴和熔池表面的约束,形成爆破,从而产生大量细粒的飞溅。但采用含有脱氧元素的焊丝,这种飞溅已不显著。
(2)由极点压力引起的飞溅:这种飞溅主要取决于电弧极性。当用正极性焊接时,正离子飞向焊丝末端的熔滴,机械冲击力大,而造成大颗粒飞溅。当采用反极性焊接时,主要是电子撞击熔滴,极点压力大大减少,故飞溅比较小,所以通常采用直流反接进行焊接。
(3)熔滴短路时引起的飞溅:这是在短路过渡和有短路大滴过渡焊接中产生的飞溅,电源动特性不好时更加严重。通过改变焊接回路的电感数值,能够减少这种飞溅,若串入回路电感值较合适时,则飞溅较小,爆声较小,焊接过程比较稳定。
(4)非轴向熔滴过渡造成的飞溅:这种飞溅是在大滴过渡焊接时由于电弧斥力所引起的。熔滴在极点压力和弧柱中气流的压力共同作用下,被推向焊丝末端的一边,并抛到熔池外面,使熔滴形成大颗粒飞溅。
(5)焊接规范选择不当引起的飞溅:这种飞溅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电源、电弧电压、电感值等规范参数选择不当所造成的。因此,必须正确地选择焊接规范,使产生这种飞溅的可能性减小。
㈦ 电焊操作时产生飞溅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
不同的熔滴过渡形式,从而导致不同性质的飞溅。其中,可分为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和短路过渡时的飞溅。
焊接参数的原因,焊接时选择的电流类型,焊接电流过大、焊接倾角选择不合适……;焊件表面不干净,有水或油之类的杂质等;焊条的选择等等
产生飞溅的因素太多,应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㈧ 点焊机焊接为什么有飞溅怎样解决
焊接过程中,短时间内焊接处的界面迅速熔化,金属热量瞬间增大,熔化的液体来不及冷却,
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从熔核中喷射出来,产生了飞溅。
有产热公示Q=I2RT,可知热量过高时容易产生飞溅。因此可从电流和电阻角度出发控制飞溅。
电流密度: 工件 工件表面有污物或工件之间有间隙 电流密度增大 飞溅增多
电极 电极帽不对称或磨损 电流密度增大 飞溅增多
电极压力:电极臂 防止电极错位
电极压力 控制合理焊接应力
焊接参数:电流 控制合理焊接电流
通电时间 控制合理时间
电网波动 防止电源波动造成电流的波动
㈨ 点焊机焊接飞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点焊机工作时为什么点焊的火花有时很大?中频逆变点焊机在焊接过程中产生飞溅可能会影响到焊点的强度,对正在作业的工人产生影响,飞溅的产生有前飞溅和后溅这两种情况。
如果在点焊的前期发现出现飞溅现象了,那么有以下可能:
1、可能是焊接物体的表面不干净,没有进行清理或者没有清理干净。在使用点焊机时,要注意到对中频逆变点焊机工作件的清洁,这样焊接会更好。
2、有可能是因为点焊机与焊接物品接触面上的压强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电流密度过高,从而导致了焊接物的早期熔化,而导致了飞溅情况的产生。
那么如何防止点焊前期产生飞溅呢?
1、我们需要加强点焊机的清理,每次在使用前后都对焊机工作台和焊接物进行清洗,保证焊接物的整洁干净。
2、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到预压,如果可以的话,推荐使用增加预热电流来减慢加热的速度。
如果是在点焊后期产生了飞溅,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可能是因为点焊时压力太大,超过了电极压力的范围内,导致塑性环冲破,造成了飞溅,我们可以采用缩短通电时间和减小电流的方法来防止飞溅。
㈩ 焊接时飞溅多是什么原因
(1)焊条不良。(2)电弧太长。(3)电流太高或太低。(4)电弧电压太高或太低。(5)焊丝突出过长 。(6)焊枪倾斜过度,拖曳角太大。(7)焊丝过度吸湿。(8)焊机情况不良。(1)采用干燥合适之焊条。(2)使用较短之电弧。(3)使用适当之电流。(4)调整适当。(5)依各种焊丝使用说明。(6)尽可能保持垂直,避免过度倾斜。(7)注意仓库保管条件。(8)修理,平日注意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