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335、P22怎样焊接需要保护气吗
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质量控制点及技术要求
P22工艺管线焊接
1、工艺简介
本次工艺管线中的A691 2.25CR、A335 P22的主要介质为裂解气,其设计最高压力0.55MP、工作温度260℃。其规格主要为φ914.4×19.05、φ762×25.4、φ323.9×46.8及少量其它规格管线。焊接时采用与母材化成分和力学性能相应的焊材(焊丝为TIG-R40 、焊条为R407)进行氩电联焊,即氩弧焊打底(打底时管内充氩保护)、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相接合的焊接方法,并采取严格的焊前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于厚度小于5mm的管采用全氩弧焊,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但应严格遵守焊后后热工艺。
2、焊接工艺特点
2.1珠光体耐热钢,属低合金钢,其焊接性能与低碳调质钢相近似。焊接的主要问题是冷裂纹,再热裂统纹和回火脆性。
2.2 过大的热输入会增加焊接应力和变形,使热影响区的过热程度大,晶粒粗化,晶界的结合能力降低,接头韧性下降等缺点。因而焊接操作时应尽可能的采用多道焊和窄焊道,不摆动或小幅度摆动电弧。在保证焊透和融合良好的条件下采用小电流和窄焊道焊接,焊道的宽度以不超过焊丝、焊条直径的三倍为宜。
2.3焊接前应用磨光机除尽焊接坡口表面及其两侧氧化皮和熔渣,并磨平凹凸不平处。处理完后应仔细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2.4管线焊件对中后,应均匀点焊,点焊采用非工艺性点焊,即所点焊的焊缝只是临时点固,正式焊接时将点焊处用砂轮机磨掉。
3、焊前预热
3.1 炉管和管件施焊前,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用电加热时,预热升温应缓慢且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预热温度的测量,宜采用热电偶和红外线测温议,测点应均匀分布,每管至少两处。
3.2 预热范围应以对口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各不小于100mm的区域。加热区以外的100mm以外的范围内,应予以保温。
3.3 碳钢与铬钼钢、铬钼钢与奥氏体钢组成的焊接接头,仅预热铬钼钢一侧。P22钢预热温度为220~300℃,当焊接环境温度小于0℃时,预热温度取上限;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取下限。
4、焊接
4.1 炉管及管件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接方法。详见工艺作业指导书。
4.2 焊接铬钼钢材质的焊口时,当达到预热温度后,应立即进行底层的焊接,且应一次连续焊完。氩弧焊打底时,管内应充氩气保护。对于弯头及短管,可用与管直径大小相当的石棉板或硬纸板堵住两端,外缠胶布密封。一端插入胶管通入保护用氩气,另一端开一个直径约10㎜小孔以排气和泄压,用胶布密封。打底前密封焊口。开始焊接时打开排气孔,开大流量冲气1~2min,然后密封排气孔,撕开一小段胶布开始焊接。收口时应注意打开排气孔。焊接过程中避免经常撕开密封胶布观察打底焊道,以免空气进入。充填和盖面焊时,管内仍应充4~6个流量氩气保护。对于较长管焊缝,在离焊口两端约150㎜处用铁丝缠紧的棉纱头密封,焊接完成后从管两端抽出棉纱头。对于不宜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密封的固定口,可以在组对前用水溶纸塞入管内进行密封,用小铜管从焊缝坡口处充气。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每次打磨完接头,宜先充气约1分钟后方能继续施焊。对于DN600及其以上大管,氩弧焊打底时可不进行背面气体充氩保护,当焊接完毕后人进管内将氧化层打磨干净
4.3 底层焊道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焊接,且应连续焊完。如中断焊接,应立即进行温度为300~350℃、时间为5min的后热处理,然后保温缓冷至室温。再焊接时应对焊缝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等缺陷后方可按原焊接工艺规程继续进行焊接。
4.4 多层焊接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预热温度。每层焊缝接头处应错开。
4.5 焊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严禁在非焊接部位引弧。铬钼钢炉管及管个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等缺陷。焊接完或中间中断焊接时应采取温度为300~350℃、时间为15-30min的后热处理,然后保温缓冷(保温宽度不小于350mm)至室温。再次焊接时应重新预热,预热要求见3.3。(违返此条者重罚)
5、焊接检验和焊后返修
5.1 焊接完毕对焊缝均应进行目测或用放大镜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b、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C、焊缝表面不允许咬边,否则,应进行修磨或补焊,焊补处应修磨,使之平滑过渡。经修磨部位的炉管壁厚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厚度。
5.2 对接焊缝应在24小时后进行100%RT无损检测。检测应符合JB4730—94《钢制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合格等级Ⅱ级。
5.3 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进行返修。同一部位的返修一次不合格时,由焊接技术员指定焊工进行返修,经过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如需再进行返修,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返修结束,应将焊缝返修次数、部位和无损检测等结果记入焊缝返修记录中,返修后仍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6焊后热处理
无损检测完后进行热处理和硬度测试,具体见热处理热技术交底单。
7 质量保证措施
7.1 凡参加本工程施工的焊工都应该按(劳人锅)[2002]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相应施焊项目的合格证。焊工应全面掌握各部位的焊接程序及要求。
7.2 焊接完毕请及时按要求做好自检记录
7.3施工用焊条须按要求烘干,由专人负责并作记录,每个焊工领取焊条要办领用登记手续,并用焊条保温筒装好。在焊接时随取随用,对四小时用不完的焊条要退回给焊条烘焙员。当用氩弧焊打底时,预先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除去焊丝表面的铁锈、油污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7.4焊缝焊完后立即去除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发现有缺陷要及时补焊好后打磨平整。并及时做好焊缝自检、互检记录。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和、气孔、凹陷、夹渣及熔和性飞溅等缺陷。炉管焊接时不允许咬边。
7.5在下列任何一种焊接环境,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
a、雨天或雪天;
b、 手工焊时,风速超过8m/s,钨极氩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风速超过2.2m/s;
c、焊接温度低于0℃;
d、大气相对湿度超过90%。
8、焊接完后及时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
Ⅱ 氩弧焊枪胶管断了怎么对接
这种事我常遇见:最好是用钨针夹放在中间,然后用电胶布包好。
Ⅲ 不锈钢管怎么与胶管连接
不锈钢给水管可以采用管螺纹联结、法兰联结、焊接等方法。 传统的版螺纹检测方法是利用权螺纹量规进行接触或利用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人工测量,工作量大,工作效效率规的低,测量结果易受人为影响。在接触式测量中,螺纹量规易磨损
Ⅳ 胶管断了有什么方法可以补好
高压胶管的应急抢修方法: 1.粘补法 当液压系统的压力在25-8.0MPa之间的橡胶软管破裂时,可采取粘补法:将软管破裂处周围擦试干净;在软管破裂处涂上“厌氧”胶、“环氧树脂”胶、“801”胶或“502”胶中的一种(涂胶的长度约为破裂部位长度的2-3倍);用胶布或帆布条叠压式地缠绕涂胶处4-5层(每层都应涂上胶);将缠绕胶布划帆布条的两端打成死结;待其凝固15-20min后即可使用。 2.捆绑法捆绑法适用于压力在16MPa以下的橡胶软管破裂的应急抢修。具体方法是:将软管破裂处涂上前述工程机械常用胶中的一种;用宽度为破裂部位长度2-3倍的耐油胶皮缠绕涂胶处2-3层(每层都应涂上胶);用12号铁丝将缠绕好的耐油胶皮捆绑好;待其凝固。 3.接骨法由于外力的作用(弹片击穿、挤压破裂)或系统过载导致橡胶软管破裂部位较大或即将折断时,可采取接骨法:将软管破裂处擦试干净并切除破裂部位;将自制的钢质“接骨”插入被切断的软管中(情况特别紧急时,也可用外径与软管骨径相同的钢管当“接骨”);用自制的钢板卡子将软管和“接骨”卡紧(情况特别紧急时,可用8号铁丝替代自制的钢板卡子);将接好的软管清洗干净后即可使用。 4.改制法由于液压系统中各橡胶软管的管接头各有差异,同时高压或超高压破裂软管不宜采用“粘补法”、“捆绑法”或“接骨法”,据此,可采取改制法:锯下破裂软管的管接头;找一承压能力和长度与破裂软管近似的替代软管,并锯下其管接头;将破裂软管的管接头的角度焊接在替代软管上;将焊接好的软管清洗干净后即可使用。
Ⅳ 高压油管怎样焊接不容易漏油
不要带圧补焊,要将油排空并采取防火措施后才能施工。
可以采用电焊回或气焊焊补。使用与答管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气焊可以用黄铜焊丝焊补。
电焊用3.2焊条。电流110~150视不同的焊接位置而定,焊得不均匀,容易虚焊和焊得不饱满是操作不熟练,电琉过小造成的。
空旷处的大囗经管也可以用加抱箍方式解决,不用补焊。
高压油管用途
油管由钢丝缠绕骨架层和内外耐油、耐腐蚀合成橡胶组成高压,用于工程机械液压油管、海底天燃气、石油、灌溉、钢厂、化工厂等介质的输送。
分类:高压钢丝编织胶管、高压钢丝缠绕胶管、大口径高压胶管、钢丝(纤维)增强尼龙弹性体树脂管、钢丝增强软、超高压软管、耐高温软管、聚氨酯胶管。
结构:高压油管由钢丝缠绕骨架层和内外耐油橡胶、耐腐蚀合成橡胶、耐风化特种橡胶组成。
用途:用于挖掘机、装载机、侧翻车、液压助力、液压支架、水泥输送管、农业灌溉胶管、工程机械液压油管、海底天燃气输送、石油运输。
Ⅵ 钢丝管骨架PE怎么焊接
必须用电熔,管子承插面必须去氧化。焊接电源电压必须稳定,不然影响焊接质量。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的连接较常用的是管件电热熔连接。
管件电热熔连接需要专用电熔焊机、管件焊接参数和熟练操作人员,一般都是专业安装队伍。除了管件电热熔连接,还有使用较少的哈夫瓦(法兰)撑管紧固连接。
可根据要求制作大口径(φ102mm以下)和小口径(φ6mm以上)钢判山稿丝编织蒸汽胶管,高温高压胶管及φ13mm以上各规格夹布蒸汽胶管,超高温(260℃)耐腐蚀高压聚四氟乙烯唯核软管。
(6)怎么焊接胶管扩展阅读: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
在熔焊的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的话,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