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焊接工作时,应有哪些防止触电的措施
电焊机的接地保护可靠,工作接地的部位与焊接点不能太远。电焊机一次、二次电线按照安全技术规程要求设置,电焊机长时间不用请断电,焊机的过载保护系统正常!
焊工人员的劳保用品配戴,绝缘鞋,焊工手套。下雨潮湿环境禁止电焊作业!
2. 预防电焊触电的一般措施
电焊作业属于特种作业,虽然在取证换证时经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仍有不少焊工在电焊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常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安全行为。由于多数焊工电气专业技术知识及安全用电常识有限,造成电焊作业现场事故隐患较多,如电焊机外壳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接线柱裸露不按规定做绝缘处理、焊把引线接头导体裸露不按规定做绝缘处理、焊把引线浸泡在水里等。
由此可见,消除电焊作业现场的事故隐患是每个焊工应掌握的工作技能。作业期间不仅要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还要保证他人的人身安全,焊工在电焊作业时必须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使用合格的电焊工具
作业前应对电焊工具进行认真检查,检查项目如下:
1.电焊机电源开关,应选用漏电保护型开关;
2.电焊机绝缘性能是否良好;
3.电源线及电焊机引出线绝缘层有无破损老化、导线裸露的情况;
4.电焊机一、二次侧接线柱有无松动、严重烧伤的情况;
5.电焊钳及电焊专用手套有无破损漏电的可能,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二、接线的程序
1.选一根绝缘良好的引出线与焊把线(电焊钳引线)可靠连接,接头要拧紧,使其接触良好,防止过热,并用绝缘胶布将接头裸露导体包扎数层使其绝缘良好。
2.将引出线敷设至电焊机处并接于焊机二次侧接线柱上,应压紧螺丝使其牢固接触良好,禁止使用缠绕法连接。敷设引出线时避免焊把特别是接头从有水的地方经过,必要时应架空。焊把线经过金属栏杆或扶梯时,应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细绳将其悬挂。 3.将电焊机金属外壳可靠接地。即:用一根导线一端接至接地网,另一端连接在焊机外壳标有接地标记的螺丝上并拧紧,使其可靠接地,防止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4.将电源线接至电焊机一次侧接线柱,压紧螺丝使其牢固接触良好,禁止使用缠绕法连接。
5.将电源线、焊把线的接头及绝缘老化破损处用绝缘胶布包扎,导线绝缘严重老化者禁止使用,裸露的接线柱应加护罩,防止误碰发生触电事故。
6.检查带熔丝的电源闸刀或带熔断器的断路器是否在断开位置,将电源线接至电源开关熔丝或熔断器下侧,严禁带电接线。
7.再次对所接电源线、引出线、外壳接地线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合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且另一只手不得触摸焊机。
三、进入金属容器、井下、地沟等处作业时,严禁将电焊机和照明用的行灯变压器带入,防止一次电压引发触电事故。
四、作业期间特别是更换焊条时必须按规定戴好电焊绝缘手套。
五、在潮湿环境作业应穿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工作服、工作鞋、手套要保持干燥,才能保证绝缘性能不会降低。
六、拆除电源线、消除电焊机故障、移动电焊机及焊工离开现场时切记将电源开关断开。
七、焊接作业现场照明不足时应使用行灯,禁止使用220V照明灯,在潮湿环境或金属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八、雨雪天必须在室外露天进行电焊作业时,一定要采取防雨雪措施(如防雨棚等),防止雨水淋湿焊机、导线及焊把,造成漏电伤人事故。
3. 防止焊接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防止焊接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如下所示: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焊机的修理应由电气保养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带。敲焊渣、磨砂轮戴好平光眼镜。3、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电焊机发生故障,应会同电工一起进行修理,严防触电事故。4、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机床等作接地线。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必要时须经安全员同意方可工作。焊接完毕应认真检查确无火源,才能离开工作场地。6、焊接密封容器、管子应先开好放气孔。修补已装过油的容器,应清洗干净,打开人孔盖或放气孔,才能进行焊接。7、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8、焊接吊码、加强脚手架和重要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敲去焊渣认真检查是否安全、可靠。9、在容器内焊接,应注意通风,把有害烟尘排出,以防中毒。在狭小容器内焊接应有2人,以防触电等事故。10、容器内油漆未干,有可燃体散发不准施焊。11、工作完毕,必须断掉龙头线接头,检查现场,灭绝火种,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