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渣压力焊具体一层一根接一个还是有米数限制啊
每根钢筋每层都要接,因为这样才能施工 ,不可能一根钢筋9米接一个,那样的话上层顶板还未施工就把钢筋竖起来,不现实。也就是说柱子里的一根钢筋,有几层楼就要有几个接头,我是干监理的。而且小于十四的钢筋不能使用电闸压力焊
B. 10MM厚度板用二保焊接,中间间距应留多少
建议采用开坡口方式焊接,根部间隙2-3mm左右。焊丝直径大的,可以适当加大间隙,终焊端间隙要比始焊端大2mm左右;否则焊到后面就收缩到无间隙了。
C. 多层多道焊的焊接技巧如焊接角度等
焊条电弧焊V型坡口板平位置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型操作法
1 焊前准备
1.1钢板 16Mn, 16MnR 300 ×125×12
1.2 焊条 E5015(J507)
1.3 单面坡口角度+1
1.4 修磨 试板坡口面及靠近坡口边缘上下两侧5~10毫米露出金属光泽,坡口面平直。坡口面如果向上凸,相当于增加了钝边电弧不易击穿,背面焊不透。坡口面如果向下凹,效果相反,背面下漏过多,有可能超出余高0~3毫米的技术要求。不留钝边,且焊前必须用锉刀修去刃口处的毛边,因为砂轮机修磨坡口面时,刃口处变得极为锐利,其效果相当于扩大了间隙。
1.5 间隙 装配间隙前端3毫米,后端3.5~4毫米。如果焊速较快,间隙小些,反之间隙大些。
1.6 定位焊 定位点必须位于距两端10毫米以内位置,先点反面,翻过来再点正面,正面点定之前作好大约3度的反变形,错边量不大于1毫米。
2 焊接规范
2.1 打底 3.2焊条 焊接电流80~100A
2.2 填充 4.0焊条 焊接电流155~165A(3.2焊条则为120~130A)
2.3 盖面 4.0焊条 焊接电流 150~160A(3.2焊条减去10~15%)
3 焊接操作 打底焊
3.1 引弧 引弧及收弧定位点都应磨出斜坡。引弧后两边摆动,待两侧钢板温度上升并一致后,再进入正式焊道,焊条下压击穿坡口。注意,这时能听道击穿的声音。另外,第一弧(焊条第一次移动到正式焊道上)一定要击穿坡口,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背面焊缝成型,如果第一弧不能击穿破开口,依靠电弧热量慢慢熔化破口,就会形成开始段熔透不足。
3.2 运条 锯齿形行进,两边稍许停顿,如果背面焊道两侧出现咬边,说明停顿时间不足,施焊时不应有明显的熔孔。如果有明显的熔孔出现,则背面焊缝容易超高或产生焊熘。弧拄区的2/3用于保护熔池,1/3用于击穿焊道坡口。摆动间距以液态金属跟上为准。液态金属跟上电弧,才能向前移动焊条。
3.3 收弧 向焊好的焊道一侧慢慢后拉焊条,边拉边提高,直至电弧熄灭。让收弧处的金属缓慢冷却,防止急冷导致冷缩孔产生,一旦产生了冷缩孔,必须将其磨掉,否则X射线检测不合格。
3.4 接头 接头分为热接法和冷接法两种。热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接头难度大,其操作要领是,在前一根焊条的收弧口尚未完全冷却时,立即换好焊条并将电弧从弧坑前端向后10~15毫米处引燃,起弧后不马上进入焊道坡口,而是两边摆动预热并向前施焊,焊至弧坑前端,进入焊道坡口根部后,听到击穿声,稍作停顿即可正常施焊 。冷接法要先用砂轮机把弧坑前沿磨出斜坡,操作方法与热接法基本相同,使用冷接法可以获得更优良的背面成型。
4、焊接操作 填充焊
填充焊之前,先将打底焊缝的熔渣和飞溅清除干净,接头处修磨平整。注意,不允许修磨正式焊道,只能修磨接头。填充焊时焊条两边摆动,在两端稍许停顿,注意不要破坏坡口边缘,否则盖面时失去基准线,盖面焊缝不易平直。最后一层填充的高度一定要在距表面1.0~1.5毫米处,为盖面留下合适的空间。
5、焊接操作 盖面焊
碱性焊条起弧容易出气孔,接头时不应在收弧处引弧施焊,应在距离收弧处前方20毫米或更远处的下层焊缝上起弧,然后将电弧后退至收弧处,沿接头弧坑边缘施焊半圈,再正常地向前焊接。
6、焊接检验
6.1 焊缝宽度:坡口宽度+每边2毫米;
6.2 余高:焊缝正面0~3毫米,高低误差不大于1.5毫米;焊缝背面0~3毫米,高低误差不大于3.0毫米;
6.3 咬边:咬边深度大于0.5毫米或者咬边深度小于0.5毫米,累计长度若超过板长的15%,判为不合格。
6.4 变形:变形小于3度为合格。
6.5 其他:焊道出现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缝、焊熘以及明显的断道、不直;均不允许。
6.6 射线检测:应达到GB3323-93Ⅱ级标准。
6.7 弯曲试验:正弯2试件,背弯2试件。或者侧弯4试件;弯曲角度为180度。弯曲裂缝不超过3毫米。
7、注意事项:焊条头允许40~45毫米,打底焊条必须经过挑选,端头要用锉刀磨光,稍微露出金属,电弧容易引燃,不要用焊条乱敲工件,以免打落药皮,焊条粘连熄弧,影响焊接质量。
D. 对焊接接头位置的设置有哪些要求
焊接接头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左右股单元轨节锁定焊接头相错量不宜超过100mm。
(2)由道岔前端和辙叉跟端接头焊缝确定的道岔全长偏差不得超过±20mm。
(3)铝热焊焊缝距承轨台边缘不得小于100mm。
(4)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或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
E. 对接焊缝间距在1cm左右是否符合规范
是否符合规范,与你的WPS相关呀。
根据NBT47014,根部间隙一个次要因素,,你只需要重新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即可。
从图可以看出,站在专业角度,的确焊接很困难。
F. 球罐采用多层多焊道时,每层焊道引弧点宜一次错开25~50mm
多层多道焊时,引弧点每层焊道要错开25mm左右,主要的原因:1、避免接头集中在一起引回起缺陷叠加;2、避免答接头处应力集中;3、接头时便于操作;4、便于焊缝消除引弧处产生的未融合等缺陷。5、避免接头过高。
具体操作如下:1、先焊的焊缝或底层的焊缝要比较长,依次后焊的焊缝要错开25mm。2、环形焊缝接头时,要重叠5-10mm,将接头接好。3、有条件要将引弧点5-10mm处理掉,保证接头熔合良好。
G. 请问一下 怎么焊好气保焊、这个有什么注意事项和一些窍门 多层多道焊怎么焊 急
二层焊时,第一层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二保焊焊枪与垂直板夹角减小 并指向偏离根部 2㎜~3㎜。第二层焊道焊接电流应减小。焊枪指向第一道的凹坑处,并采用左焊法。两层焊适合用于焊脚尺寸为8㎜~12㎜。
要求焊脚更大时,应采用三层以上焊道(多层多道焊)。焊枪角度与指向应保证得到等焊脚及光滑均匀的焊道为宜。
多层多道焊接注意事项:
1、控制好焊接电流,特别是当电流太小时容易夹渣。因此,焊接时电流要稍大点。
2、不运条或少运条,以减少变形。
3、每道焊缝焊完后,必须认真清理焊渣,以减少焊缝的焊接缺陷。
(7)多层多道焊接头间隔多少扩展阅读:
电焊技巧:
1、保持焊条的干燥。
2、风大的天气,潮湿的天气尽量减少焊接。
3、短弧焊接。
4、角度是关键。不同厚度的材料焊接,在较厚的材料上停留稍长一点。
5、薄的要点焊,厚的要打坡口,一层层的焊出来。想焊的均匀美观,就要你的手稳不稳.
电焊的方式: 平焊、立焊、仰焊
相关知识:
1、氩弧焊电弧温度一般介于等离子电弧和手工电弧焊电弧之间,电弧温度为9000-10000K,等离子弧为16000-32000K,手工电弧为5000-6000K。
熔化极氩弧焊电弧温度为10000-14000K,氧乙炔焰为3100-3200K 主要是焊接粉尘造成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电焊弧光造成眼睛近视;噪音造成听力下降。
2、电焊是工件和焊条接电源的不同极(正极或负极),焊条与工件瞬间接触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电弧具有很高的温度,约5000-6000K,使工件表面熔化形成熔池,焊条金属熔化后涂敷在工件表面形成冶金结合 。
3、“氧炔焰”是指乙炔(乙炔俗称电石气,是用碳化钙跟水反应而产生的)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其反应文字表达式为: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在此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氧炔焰的温度可达3000℃以上, 钢铁接触到氧炔焰很快就会熔化。
H. 焊接氩弧焊的多层焊接方法是什么
多层焊属于焊缝缝隙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用多层多道焊焊接具体焊接方法:1)送丝:分内填丝和外填丝。
外填丝可以用于打底和填充,是用较大的电流,其焊丝头在坡口正面,左手捏焊丝,不断送进熔池进行焊接,其坡口间隙要求较小或没有间隙。
内填丝只能用于打底焊,是用左手拇指、食指或中指配合送丝动作,小指和无名指夹住焊丝控制方向,其焊丝则紧贴坡口内侧钝边处,与钝边一起熔化进行焊接,要求坡口间隙大于焊丝直径,是板材的话可以将焊丝弯成弧形。
(2)运焊把,分为摇把和拖把。
摇把是把焊嘴咀稍用力压在焊缝上面,手臂大幅度摇动进行焊接。其优点因为焊嘴压在焊缝上,焊把在运行过程非常稳定,所以焊缝保护好,质量好,外观成形非常漂亮,产品合格率高,特别是焊仰焊非常方便,焊接不锈钢时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外观的颜色。其缺点是学起来很难,因手臂摇动幅度大,所以无法在有障碍处施焊。
拖把是焊嘴轻轻靠或不靠在焊缝上面,右手小指或无名指也是靠或不靠在工件上,手臂摆动小,拖着焊把进行焊接。其优点是容易学会,适应性好,其缺点是成形和质量没摇把好,特别是仰焊没摇把方便施焊,焊不锈钢时很难得到理想的颜色和成形。
(3)引弧
引弧一般采用引弧器(高频振荡器或高频脉冲发生器),钨极与焊件不接触引燃电弧,没有引弧器时采用接触引弧(多用于工地安装,特别高空安装),可用紫铜或石墨放在焊件坡口上引弧,但此法比较麻烦,使用较少,一般用焊丝轻轻一划,使焊件和钨极直接短路又快速断开而引燃电弧。
(4)焊接
电弧引燃后要在焊件开始的地方预热3—5秒,形成熔池后开始送丝。焊接时,焊丝焊枪角度要合适,焊丝送入要均匀。焊枪向前移动要平稳、左右摆动是二边稍慢,中间稍快。要密切注意熔池的变化,池熔池变大、焊缝变宽或出现下凹时,要加快焊速或重新调小焊接电流。当熔池熔合不好和送丝有送不动的感觉时,要降低焊接速度或加大焊接电流,如果是打底焊目光的注意力应集中在坡口的二侧钝边处,眼角的余光在缝的反面,注意其余高的变化。
(5)收弧
如果直接收弧很容易产生缩孔,如果是有引弧器的焊枪要断续收弧或调到适当的收弧电流慢收弧,如是没有引弧器焊机则缓将电弧引到坡口的一边,不要产生收缩孔,如产生收缩孔要打磨干净后方可施焊。 • 收弧如果是在接头处时,应先将待接头处打磨成斜口,待接头处充分熔化后再向前焊10—20mm再缓慢收弧,不可产生缩孔。在生产中经常看见接头不打磨成斜口,直接加长接头处焊接时间进行接头,这是很不好的习惯,这样接头处容易产生内凹、接头未熔合和反面脱节影响成形美观,如是高合金材料还很容易产生裂纹。
I. 什么是多层多道焊接 这东西是什么概念啊
当焊接焊脚尺寸大于10mm的焊缝时,如果采用多层焊,则由于焊缝表面较宽,坡度较大,熔化金属容易下垂,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都采用多层多道焊。
焊脚尺寸为10~12mm时,一般用两层三道来完成。焊第一层(第一道)时,可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及较大焊接电流,用直线形运条法,收尾与多层焊的第一层相同。焊完后将熔渣清除干净。
焊第二道焊缝时,应覆盖不小于第一层焊缝的2/3,焊条与水平板的角度要稍大些(图2中a),一般为45°~55°,以使熔化金属与水平板很好熔合。
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仍为65°~80°,用斜圆圈形或反锯齿形运条,运条速度除了在图2-9中的c点、e点上不需停留之外,其他都一样。焊接时应注意熔化金属与水平板要很好熔合焊接第三道焊缝时,应覆盖第二道焊缝的1/3~1/2。
焊条与水平板的角度为40°~45°,角度太大易产生焊脚下偏现象。一般采用直线形运条法,焊接速度要均匀,不宜太慢,因为速度慢了容易产生焊瘤,使焊缝成形不美观。
(9)多层多道焊接头间隔多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当第二道焊缝覆盖第一层大于2/3时,在焊接第三道时可采用直线往复运条法,以避免第三道焊缝过高。如果第二道覆盖第一道太少时,第三道焊接时可采用斜圆圈运条法,运条时在垂直板上要稍作停留,以防止咬边,这样就能弥补由于第二道覆盖过少而产生的焊脚下偏现象。
如果焊接焊脚尺寸大于12mm以上的焊件时,可采用三层六道、四层十道来完成,如图3所示。焊脚尺寸越大,焊接层数、道数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