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高手指点:电路板焊接完成后,有哪些检测手段,能检查出虚焊等质量问题
1、晃动元器件,查元件脚是否焊牢 2、用电表测脚与相连点的阻值 3、通电测关键点的电压值。
⑵ 【电路板检测】电路板检测方法有哪些 电路板怎么快速检测出故障
电路板检测方法有哪些
针床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带有弹簧的探针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每一个检测点,确保接触良好。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测试软件编程,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针床测试仪设备昂贵,维修困难。针头排列需根据具体应用调整。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通用栅格处理器。它由钻孔板子和插针组成,插针用于直接机械连接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或节点。这种方法通过定义焊盘的坐标来实现连续性检测。但探针的接近程度限制了其效能。
双探针飞针测试法也十分有效。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安装插脚的图案,而是通过x-y平面上的可自由移动探针进行测试。探针能够独立移动,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复杂电路板。
对于裸板测试,可以使用专用测试仪器或通用仪器。通用仪器虽然初期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能降低个别配置成本。使用通用测试仪和飞针测试仪结合,可提高高密度电路板检测的精确性和经济性。
电路板怎么快速检测出故障
首先观察电路板元件状态,检查是否明显损坏,如电解电容烧毁、电阻烧坏等。
其次检查电路板焊接情况,看是否有变形、虚焊、覆铜皮翘起等问题。
检查元件插件是否正确,特别是集成电路、二极管和电源变压器等。
使用万用表对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进行简单测试,检查其阻值、容值是否异常。
进行上电测试,检查电路板供电是否正常,包括交流电源、稳压器输出和开关电源输出等。
对于可编程元件,重新刷程序排除程序运行异常。
最后根据电路故障,确定可能出问题的电路模块,参考设计图纸进行维修。
⑶ 电路板的测试方法
1、针床法
这种方法由带有弹簧的探针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每一个检测点。弹簧使每个探针具有100 - 200g 的压力,以保证每个检测点接触良好,这样的探针排列在一起被称为"针床"。在检测软件的控制下,可以对检测点和检测信号进行编程,检测者可以获知所有测试点的信息。
实际上只有那些需要测试的测试点的探针是安装了的。尽管使用针床测试法可能同时在电路板的两面进行检测,当设计电路板时,还是应该使所有的检测点在电路板的焊接面。针床测试仪设备昂贵,且很难维修。针头依据其具体应用选不同排列的探针。
一种基本的通用栅格处理器由一个钻孔的板子构成,其上插针的中心间距为100 、75 或50mil。插针起探针的作用,并利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或节点进行直接的机械连接。如果电路板上的焊盘与测试栅格相配,那么按照规范打孔的聚醋薄膜就会被放置在栅格和电路板之间,以便于设计特定的探测。
连续性检测是通过访问网格的末端点(已被定义为焊盘的x-y 坐标)实现的。既然电路板上的每一个网络都进行连续性检测。这样,一个独立的检测就完成了。然而,探针的接近程度限制了针床测试法的效能。
2、观测
电路板体积小,结构复杂,因此对电路板的观察也必须用到专业的观测仪器。一般的,我们采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来观察电路板的结构,通过视频显微摄像头,可以清晰从显微镜看到非常直观的电路板的显微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比较容易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和检测。
3、飞针测试
飞针测试仪不依赖于安装在夹具或支架上的插脚图案。基于这种系统,两个或更多的探针安装在x-y 平面上可自由移动的微小磁头上,测试点由CADI Gerber 数据直接控制。双探针能在彼此相距4mil 的范围内移动。探针能够独立地移动,并且没有真正的限定它们彼此靠近的程度。
带有两个可来回移动的臂状物的测试仪是以电容的测量为基础的。将电路板紧压着放在一块金属板上的绝缘层上,作为电容器的另一个金属板。假如在线路之间有一条短路,电容将比在一个确定的点上大。如果有一条断路,电容将变小。
(3)在家怎么检测焊接电路扩展阅读
分类
1、单面板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2、双面板
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
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双面板解决了单面板中因为布线交错的难点(可以通过导孔通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3、多层板
为了增加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用一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或二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的印刷线路板,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导电图形按设计要求进行互连的印刷线路板就成为四层、六层印刷电路板了,也称为多层印刷线路板。
板子的层数并不代表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在特殊情况下会加入空层来控制板厚,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技术上理论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
大型的超级计算机大多使用相当多层的主机板,不过因为这类计算机已经可以用许多普通计算机的集群代替,超多层板已经渐渐不被使用了。因为PCB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仔细观察主机板,还是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