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焊接很小的芯片而且焊脚多且密要用什么焊而且希望效率高! 如图,芯片长10mm,宽8mm,下面四个焊脚。很急
自己焊接,以下:
焊小芯片,有几个必要的条件:
1)能熟练掌握电烙铁使用技巧,能轻松在焊盘上焊薄薄一层锡;
2)熟练掌握热烘枪使用技巧,能做的局部加热。
3)当然还有一些技巧,例如双手协调等等,因为用烘枪需要右手拿镊子,左手拿烘枪
有了以上之后,有分2种:
1)是BGA封装的芯片,你在焊盘上焊薄薄一层锡,然后加点焊锡膏(薄点),然后用镊子放上芯片,用烘枪烘,眼观察,感觉芯片有望板子方向下沉,即焊盘融化了,即可。
2)如果是其他封装,在焊盘上焊薄薄一层锡,在芯片拐角上加薄薄一层锡,然后加点焊锡膏(薄点),然后用镊子放上芯片,用烘枪烘,眼观察,感觉芯片有望板子方向下沉,即焊盘融化了,即可。
基本就这样吧。
注意烘枪温度,不要太高,会损坏周围芯片和板子的。
㈡ 请教小芯片在电路板上的焊接方法
可以用温度可调热风枪对芯片缓慢加热,等到底面的锡融化后就可以取下来,重新焊上去要对芯片底面焊点织锡,将焊点和电路板上的焊点对准,用热风枪加热至锡融化就与电路板焊好了,也可以轻轻拨动下使其全部焊点都焊好,这样即可。
用普通的烙铁的话,先得等烙铁热之后,快速的点针脚的焊锡,速度要快,不然这个冷了那个热了,卸不下来。另外一边用镊子轻轻摇动,看是否松动。该方法比较难把握,需要熟练。
用热风枪调到350°左右,对着IC针脚吹,直到针脚上的焊锡溶了,用镊子轻轻摇晃就可把IC取下来了即可。
(2)很小的芯片如何焊接扩展阅读:
一、电路板孔的可焊性影响焊接质量
电路板孔的可焊性差,会产生焊接缺陷,影响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导致元器件和多层板内导线的导通不稳定,导致整个电路功能失效。
所谓可焊性是指金属表面被熔化的焊料润湿的特性,即焊料所在的金属表面形成相对均匀、连续、光滑的粘附膜。影响印刷电路板可焊性的因素如下:
(1)焊料的成分和焊料的性质。焊料是焊接化学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含有助焊剂的化学物质组成。杂质含量应按一定比例控制,防止杂质产生的氧化物被助熔剂溶解。
助焊剂的作用是通过传热和除锈来帮助焊料湿润焊接板的电路表面。通常使用白松香和异丙醇。
(2)焊接性还受焊接温度和金属板表面清洁度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加快焊料扩散速度。此时,它具有高的活性,这将使电路板和焊料熔体表面迅速氧化并产生焊接缺陷。如果电路板表面受到污染,也会影响可焊性,产生缺陷。这些缺陷包括焊道、焊球、开路、光泽差等。
㈢ 怎么焊接芯片注意事项
芯片焊接工艺主要包括热压焊接,具体分为球焊和针脚焊两种形式。球焊是通过加热金属框架和空心劈刀,使从劈刀下伸出的金丝形成圆球,然后将此球压在芯片的铝焊区上实现焊接,这种方法焊接面积较大,引线形变适度且均匀,焊接效果较好。
针脚焊则是先将劈刀抬起,将金丝拉到引线框架上,再进行焊接形成针脚焊点。焊接芯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于镀金银处理的集成电路,只需用酒精擦拭引线;对于CMOS电路,焊接前不能剪掉短路线,应在焊接后剪掉;工作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手环,在防静电工作台上操作,确保工作台干净整洁;焊接集成电路时,应持住外封装,避免接触引线;焊接时选用20W内热式电烙铁,且电烙铁必须可靠接地;焊接时间每个引线不超过4秒,连续焊接不超过10秒;使用低熔点钎剂,一般钎剂熔点不超过150℃;焊接MOS管时应遵循S极、G极、D极的顺序;安装散热片前应用酒精擦拭表面,涂抹硅胶后放平,再紧固螺钉;直接将集成电路焊接在电路板上时,应按地端、输出端、电源端、输入端的顺序进行。
集成电路焊接工艺分为两类:低熔点合金焊接法和粘合法。低熔点合金焊接材料包括金硅合金、金镓合金、铟铅银合金、铅锡银合金等;粘合法则采用低温银浆、银泥、环氧树脂或导电胶等进行焊接。集成电路塑料封装常使用低温银浆、银泥或导电胶粘合焊接。烧结时,根据银浆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气氛和温度,低温银浆多在空气中烧结,温度为150~250℃;高温银浆则在氮气保护下烧结,温度为38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