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筑工程里,钢筋在什么时候采用绑扎搭接,什么时候采用焊接和机械连接
一般小钢筋都采用绑扎搭接14以下,竖向钢筋14-20可以考虑采用电渣压力焊,梁筋一般14以上采用机械连接,柱筋16以上可以考虑机械连接,当然允许采用电渣压力焊的话钢筋还是采用电渣压力焊成本低一些。
三级钢一般是不采用焊接的,所以三级钢一般只采用搭接和机械连接。25以上的 钢筋是不能采用搭接连接的。这里面主要是14以下钢筋机械连接和电渣压力焊难以施工,再者小钢筋的搭接成本会比另外两样低。所以主要是以施工工艺和成本两项指标来确定。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010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规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也有是不严格的指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
(1)柱筋直径多少以上必要焊接扩展阅读:
先将钢筋端头通过镦粗设备镦粗,再加工出螺纹,其螺纹小径不小于钢筋母材直径,使接头与母材达到等强。国外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钢筋端头有热镦粗又有冷镦粗。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
热镦粗主要是消除镦粗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但加热设备投入费用高。我国的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钢筋端头主要是冷镦粗,对钢筋的延性要求高,对延性较低的钢筋,镦粗质量较难控制,易产生脆断现象。
Ⅱ 基础柱子钢筋是否可以焊接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28㎜及受压钢筋的直径>32㎜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版在非连接区以上可采用焊权接连接。
因为所插的钢筋需要临时成形与固定。这临时箍筋如何配置,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设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设计要求设1~2道也就够了。如果插筋很长,可能为一层楼高或更高时,那就要按设计图纸设置更多道。
(2)柱筋直径多少以上必要焊接扩展阅读:
一般基础和柱子是分开施工的,这时候柱子的钢筋如果直接留到基础里,由于钢筋很长不方便施工,所以就甩出来一段钢筋用于柱子的钢筋搭接用,大小和根数应该和柱相同。
至于基础内的箍筋,一般是2~3道,用于固定插筋用,出了基础顶面就是柱子的箍筋了,按照图纸施工,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一般取1米左右就可以了,满足搭接或者焊接要求就可以了。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Ⅲ 工程上柱或梁钢筋的连接主要是采用绑扎连接还是焊接或其它连接
柱子的钢筋可焊也可以绑扎连接,钢筋直径大于28时须采用焊接,柱子也可以采用直螺纹或锥螺纹连接,梁的上排钢筋可以采用绑扎焊接机械连接下部钢筋。
应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其他构件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受拉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大于28mm。这就是绑扎搭接与机械链接或焊接的分界线了。
(3)柱筋直径多少以上必要焊接扩展阅读:
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大,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小。当剪力墙的暗柱很长时,剪力墙水平筋和箍筋伸至剪力墙端部,除非设计者注明。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端柱一个锚长即可(端柱计算参照框架柱)。剪力墙最顶层的梁为墙顶连梁,箍筋箍到墙身里。剪力墙的水平层肯定放在外侧,竖向筋放在内侧。
暗梁箍筋:剪力墙竖向筋和暗梁箍筋在同一层面上。框架梁顺到剪力墙中,形成边框梁BKL。交*暗撑箍筋根据标注和构造要求,暗撑为半个墙厚,墙薄时采用交*钢筋。柱钢筋尽量用粗的,粱钢筋不要用太粗的。
洞口加强钢筋和剪力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扣柱加强纵钢筋,不要将加强筋放在外边;竖向钢筋扣柱加强横钢筋。洞口加强筋放在剪力墙水平、纵向钢筋的内侧。洞口补强暗梁400高,为箍筋的中到中的尺寸(计算时需加2个箍筋直径),宽度同暗梁宽。剪力墙纵筋锚入补强暗梁,为刚性条带,形成一完整封边。
Ⅳ 请教:立柱钢筋是扎起好,还是焊接好
焊接肯定不会伤钢筋,但钢筋焊接毕竟还是技术活,蛮干是不行的呀;一般来说粗钢筋要焊接(大概是20以上)、小钢筋宜搭接。转角处钢筋必须转弯搭接(图中断开是错误的),并满足规范要求(一般焊接10倍直径,搭接35倍直径)。钢筋再粗,如果构造满足不了要求,同样起不到受力的作用。
楼上说得很专业,很细致。乡下现在钢筋便宜就知道往粗的用,但不是越粗越好,钢筋和混凝土有个最佳比例的,钢筋粗了混凝土就少了。还有就是钢筋是粗了,但是很多偷懒直接搭接,所以整体强度还是提升不了多少的,建议都按照规范来施工,节约成本
楼上说的对,还有梁的最头上,钢筋弄一个弯钩。
---------------
对焊钢筋其实只是为了省下钢筋搭接的那一段的材料钱,一般来说如果柱筋小于16厚就没有必要焊接了,搭接只要满足长度一样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而不是你问题中所言的安全可靠之类的担心。
焊接一根钢筋,我这边结算出去是2.7一根,施工班组出焊机出人工出焊渣,但是可以省掉因搭接长度浪费掉的这一块,一般来讲综合考虑施工进度及材料费等因素,大于16的钢筋才用对焊。(因为对焊增加了一道工序,加长了施工时间,而绑扎则不会,由钢筋工一次性完成)
焊接还要送检,资料里面需要的,这笔费用也不小,但是如果是私人房就另计。
Ⅳ 框架柱植筋的控制要求
1、弹线定位
根据变更设计图纸的钢筋数量及位置,标注出植筋位置。经我质检部门验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钻孔。
2、钻孔
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8mm左右,钢筋直径为Φ25,钻头选用φ32的合金钻头。钻孔深度不小于20d(d为钢筋直径),实际钻孔深度应取600mm,钻头始终与承台保持垂直。
备注: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锚固长度公式计算:锚固深度ls=434mm,小于实际钻孔深度,故实际钻孔深度符合要求。
3、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响植筋的质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内杂物清理干净。方法是: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长棒,伸至孔底,来回反复抽动,把灰尘和碎渣带出,再用空压机吹出浮沉。吹完后再用脱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为用酒精或丙酮容易挥发,水不易挥发。再者用水后孔内不会很快干燥。洗孔完成后需要经我质检部门验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注胶。
4、钢筋处理
钢筋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角向磨光机配钢丝刷除锈,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若钢筋锈蚀严重,要用稀盐酸浸泡除锈10-15分钟,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后擦干方可使用。
5、注胶
锚固胶要选用合格的植筋专用胶水,产品要有合格证明,要能够满足我项目承台植筋施工要求。注胶要从孔底开始,这样可以排出孔内的空气,为了使钢筋植入后孔内胶液饱满,又不能使胶液外流,孔内注胶达到孔深的1/3或计算孔内的用胶量,应扣除钢筋体积,孔内注完胶后应立即植筋。
6、植筋
首先将配置好的结构胶注入孔内(宜孔深的1/3或计算孔内的用胶量,应扣除钢筋体积),并将结构胶涂于钢筋锚固端(宜2-3㎜),然后缓慢将钢筋插入孔内,同时要求钢筋旋转,使结构胶从孔口溢出,排出孔内空气,钢筋外露部分长度保证工程需要。
7、养护
植筋施工完毕后注意保护,24小时之内严禁有任何扰动,以保证结构胶的正常固化。
8、检测试验
在植筋前,要对所用钢筋及植筋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以确定钢筋及植筋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方法是:制作与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结构相同强调等级的混凝土试件,按植筋步骤,植入3组钢筋,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用专用的钢筋测力计,当加力达到Ⅱ级钢筋屈服强度时,钢筋出现颈缩现象,继而拉断,这表明钢筋和植筋胶都是合格的。
植筋后进行非破损性拉拔试验,用来检测工作状态的植筋质量,检测的数量是植筋总数的10%。检测中,测力计施加的力要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大于设计部门提供的植筋设计锚固力值。公式为:FM<FC<FYK(FC:测力计施加的力,N/mm2;FYK:钢筋的屈服强度,N/mm2;FM:植筋设计锚固力,N/mm2)。
8、绑钢筋浇筑混凝土
检测试验合格后就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现场做植筋施工是是有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的,具体的规范和做法可以看《建筑植筋技术规范》《施工手册》。 建研→倾城 为您解答
Ⅵ 框架柱钢筋直经25可以电渣压力焊吗
直径大了,不宜用电渣压力焊,应该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连接。
正规的设计图上必须有说明,否则审查关通不过。这不可以施工方确定,更不由网友说了算。楼主应及时联系设计人,应有书面通知。